泱泱大唐第三十章 小民算術不太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小民算術不太好

第三十章 小民算術不太好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李世民對王易示意了個手勢,讓他不要多禮,坐下說話,王易也隨李世民的手勢坐回到案幾邊。請記住我們的網址都市小說)

李世民摸了一下那精心修飾過的兩撇胡子,再托著下巴道:“晨陽,你才十七歲,年紀輕輕,朕看你做事挺有頭腦,說話也遠比同齡的人周全,是不是有什么高人在身后指教你?”

王雄誕經略江淮之地多年,杜伏威對他非常信任,此人謀略方面一定不錯,但身邊也肯定有一些出色的人輔佐,李世民想著這些人可能還留在作為王雄誕后人的王易身邊。

王易搖搖頭,“陛下,小民身邊只有幾名原先家父手下的副將,他們只會舞槍弄棒,小民想到的這些,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并無他人指教…”

王易頓了頓,在李世民探詢的目光中,繼續說道:“陛下,聽邊上人說,小民自幼比別人聰慧,也極喜愛讀書,過目不忘,小時候常得父親夸獎,在父親出事前是有不少的人教誨過。但父親亡故后,就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還因墜馬受了傷,失去神智幾年,在抵達杭州后的幾年,除了原先父親手下的部將教授武功外,其余大部時間都是自己看書,并無什么特殊的人兒在邊上教授,保護小民的那些父親手下都是武將,除了舞槍弄棒、行軍打仗,其他事并不太懂!小民自落入錢塘江被救起蘇醒后,感覺似突然開竅一樣,對身邊事物的理解遠勝于一般的人了,無論是看書習武,基本都是一點即透,小民房中藏書甚多,不只有五經論義,還有天文地理,農林牧醫等雜書,那些書小民都看了,內容雖然不能全部記住,但其中主要的理都了然于心,也喜歡把書中所講那些融合起來想,因此也就有了諸般與眾不同的想法…”

“哦?!那是說,全因你天資聰慧之故?”李世民臉上有點笑容起來,但分辨不出含意是什么。

“陛下,小民小時候真的被人稱之為‘神童’,長大后,自覺一些事也比別人想的透,可能真的如別人說的一般,比一般人稍稍聰明一些,小民非常喜歡看書,喜歡看雜書,從中學會很多,因此也會吟幾首歪詩,會想一些其他人想不到的雜七雜八念頭外,不過…陛下,除了這些,其他其實也沒其他過人之處…”王易看到李世民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也在說話時候也盡量把一個十七歲少年郎應該有的自負與謙虛的結合在一起的矛盾心理都表露出來。

王易覺得,在李世民面前,有時候偶爾裝一下嫩并不會是什么壞事情。

“喲!都把自個稱作神童,會吟那么多讓人不得嘆服的歪詩,能想諸多人家想不到的事,說的話里還挺自負的,朕今日倒想再聽聽,你這位神童還想到了哪些別人想不到的事!”李世民臉上的表情很豐富,眼中的笑意還與平時不同,兩撇好看的胡子也翹了起來,“朕就問你一個最現實的問題,若我大軍出征突厥,頗巨之所需,該如何解決?若戰事長久,那又如何善后?如何籌集軍需?”

李世民不再糾纏于江淮軍舊部的事,讓王易如釋重負之下更是滿心的歡喜,他忍住心內的驚喜,坐正身子,伸出兩個指頭說道:“陛下,小民覺得,有兩個解決方法:其一為開源,其二為節流!”

“如何開源節流,你與朕細細說來!”

“陛下,節流乃壓縮一切用度,甚至削減官員俸祿,停止一切營建項目,以保證軍需之用,此乃甚有效的辦法,若戰事能很結束,自然可以采用此法,以應戰事的支出,”王易說著,話鋒一轉,語氣也變了,“但無論戰事是否進行,持續時間長否,臣卻覺得,節流都是治標不治本之舉,雖然能暫時解決一時之困,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時間長了還會出現非常多負面的問題,一些支出是萬萬不能少的,要將戰爭之軍需之急解決掉,應該考慮其他對策,那就是應該想辦法創造出財富來,讓天下財富大大豐富,此乃開源之舉,是最重要之治本之舉…”

李世民沒有插話,只是用探詢的眼神示意王易繼續講,他原本只是無心之問,順著王易那自夸的話說的,但看王易的神態及說話的語氣和內容,這個天資聰慧的少年人很可能會帶給他驚喜的。

王易吞了口唾沫,繼續說道:“若有一天,我大唐國力強盛無比,百姓家家有存糧,國庫里糧食多的不計其數,收上來的庫銀也沒地方堆了,而且這種繁盛的趨勢還一直持續下去,越來越好,那不要說支撐一場戰事,即使是連年的戰事,也是不在話下的,因此開源之舉,實乃最重要…”

歷史記載的貞觀盛世、開元盛世,就是此種情況,特別是開元盛世,從杜甫的那首名詩《憶昔》中所述就可以了解,“…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糧食多的沒有地方堆了,國庫里串錢的繩子都爛了,無論是國家整體,還是民間百姓,俱富的流油,這樣的時代,養一支龐大的軍隊,應付一場戰事甚至幾場戰事,當然不在話下。

貞觀時期雖然也被稱為盛世,但貞觀初,天下卻依然貧苦,國庫空虛,甚至百姓還吃不飽飯,穿不上衣,但王易從他所了解到的情況卻可以斷定,只要施政得當,至多一二年,天下百姓就可以吃上飽飯,穿上衣服,并且一直持續下去的。因為這個時代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改進了,就如他在杭州所建議的一些利農之舉,當然還有更多的手段。

李世民眉頭跳了一跳,依然盯著王易看,“你所說的,自是朕和眾臣們都期望的,然這并不是想想和說說就能實現的,貞觀元年至今,天下連續遭災,如今天下百姓都吃不飽肚子,國庫空虛,讓天下百姓都吃的飽飯,這都是件非常難辦的事,也是朕很頭疼的事,更不敢奢望如你所說,錢和糧多的沒地方去的情況,如今天下剛安,百姓窮苦,國庫欠度,這樣的情況下,朕自然不敢輕言戰事!”說話間李世民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這段時間,李世民的心里可非常的矛盾,朝中百官為是否出兵突厥的事爭論不休,大部的朝臣都不建議對突厥大規模用兵,他也在這件大事上舉棋不定,一切正是因為如今國庫空虛,無力支撐大規模戰事的原因,如果國庫殷實,他幾乎可以不作考慮,就會下定決定大舉對突厥用兵的。

今日以這事問王易,他也只是隨口問問,并沒真的想從王易嘴里問出什么可以徹底解決的方法,但王易這般自信說,卻讓李世民有些動容了。

“陛下,小民對此不敢茍同,若有外敵入侵,我們卻以國貧而不拒戰,或者被動應戰,有可能損失及支出比主動出擊更巨大,小民覺得那是得不償失之舉,不如在對手虛弱之間,一擊將其徹底擊垮,至少讓其數年或者數十年內無力侵犯我大唐,即使我們因此戰而讓天下更貧,讓百姓暫時更苦,相信天下百姓也是會理解的!我們可以在戰事平息后,速恢復生產,沒有外敵的威脅存在,百姓會更加的心安,一定會更加專心從事生產的…”

王易說這話間可是充滿了傲氣,在看到李世民怪怪的眼神后,又收斂了一點,恢復了平靜神色說道:“陛下,據小民所知,今年我大唐境內,并無大災,收成應該不會錯,據小民剛剛收到留在杭州的下人們傳來的消息,小民所屬莊內田地間麥子和水稻的收成情況都不錯,杭州一帶西湖水能灌溉到的地方,無論麥子和水稻,收成都是非常不錯的,小民不知道其他地方收成情況,但想必不會很差,今年的收成定是比上幾年好上很多,糧食收成不錯,應該能支撐將起的戰事,若是年年都這樣持續下去,那天下必間富足,自然有條件支撐更多、更久戰事的進行了…”

王易看到李世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的眼神,在拿起放在一邊的杯子喝了口茶,潤了潤因話講的太多有點干燥的喉嚨,繼續說道:“陛下,杭州李刺史根據小民的建議,在杭州所轄各縣廣泛推廣種植產量遠比粟米高的水稻,并試行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稻麥復種的耕作種植方式,已經取得了成功,若我大唐所有能種植水稻的水田內,都種上水稻,一年一熟或者兩熟稻,那糧食總產量會增長不少…據小民所知,淮水以南的大部水田里,及至關中一帶,都是可以種植水稻的,也可以進行稻麥復種,相互間不會有影響的!”

“你從江南過來,對江南一帶的情況了解不少,你與朕說說,其中的細況!”李世民的興致在突然間大增,腦中有靈光閃現,因此連聲催問王易。

“是,陛下!”王易應聲道:“據臣所了解,在我們現在所推廣種植的作物中,水稻產量可以說是最高,相對病蟲害也是最少,實是田間作物種植的首選,只是水稻種植需要充足的水源灌溉,還需要充足的陽光,一些因為無水可以灌溉的田地,及黃河以遠一些較寒之地,因這些原因不能種水稻,這些不能種植水稻之地,那自是可以種粟米或者其他作物!”

王易吞了口唾沫,繼續說道:“種植水稻或者其他作物的田地在收割后再種植冬、春小麥,一塊地一年至少可以種植兩熟,甚至三熟,水稻產量原本就比其他作物高了,再加上多種植一熟或者兩熟,這樣一塊田地一年的產出是我們現在普遍流行的一年一熟種植的數倍,小民雖然算術不太好,但也能算的出來,一畝田地,每年多種植一熟或者兩熟,如果再作精細耕種,收成肯定會成倍地增加,一畝田地一年至少可以多收幾百斤,天下良田數千萬畝,即使只有兩三成的土地種植水稻,施以稻麥復種的種植方式,那新增的產量…小民算術不…”

王易還想說自己算術不好,但看了一眼神色怪怪的李世民,忙換了詞句,“嗯,陛下,要是能大范圍推廣這樣的種植技術,小民算算怎么都應該可以增產數百萬石糧食,不出幾年,天下百姓的吃飯問題便能從根本上解決掉!不只吃飯不愁,家中存余的糧食會多的沒地方堆,官府府庫中百姓上交的賦糧也會無處存放,當然稅銀也肯定跟著水漲船高…”

杭州是試驗地,這兩年收成的情況就是最好的證明,王易這般話說的是非常自信。

“好小子,竟然還說算術不好,朕看你算術比任何人都要好,六部中任何一名官員都不及你有這般算術,”李世民指著王易笑罵道,“你在杭州所做的事,朕全都知道,你建議李弘節推廣種植水稻,并稻麥復種的種植方式,效果好的出乎所有人的想象,李弘節在送來的奏報上都曾有講述,讓朕甚是驚異,朕也是好奇杭州竟然有如此飽學之士,而且這位飽學之士竟然是個不及弱冠之年的少年人,令李弘節送你到長安來見朕,沒想到你竟然是王雄誕這位威震江淮大地的大將軍之子,當是虎父無犬子,朕聽了你剛剛所說的話后,也是豁然開朗,明白了許多理,朕這才相信,天下間真的有天才!哈哈!不愧自小有神童的稱號也…”

“陛下,剛剛臣那是自吹之詞,現在陛下竟然以天才來形容小民,甚覺無地自容!”自吹一番又被人夸,夸獎自己的人還是皇帝李世民,讓王易有點訕訕,這種場景下,邊上再有一個人見到,那感覺就會好上很多,可惜沒有人看到他被皇帝這樣夸,不然他在長安的名聲馬上就會起來。

“臭小子,剛剛不是挺傲的,怎么現在又謙虛了?”李世民笑罵了一句,也不理會王易的尷尬,對身邊侍立的人招手示意道:“送一些酒菜上來,朕今日要與你這小子飲酒論事…”

“陛下,這…”王易有點傻眼…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