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

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時間過的真,轉眼就已經到了冬天,天剛降了一場大雪。

天氣非常的寒冷,不過今年杭州城內外,卻鮮有流民出現。

衣食無著的人并不少,但大多流民已經被先一步安置了。

官府新墾的官田收成非常好,幾萬石水稻多出來,杭州刺史李弘節在奏請朝廷后,以部分糧食作賑災糧,有了糧食,還有民間捐獻的衣物,那些衣食無著的流民,被集中安置后,每天都有粥食可以領取,有御寒的衣物分發,足可以讓他們安然度過這個冬天了。

因此在入冬后,杭州城內外,并沒出現上一年經常出現的流民因凍餓而暴斃的現象,也極少有流民因為衣食無著鋌而走險,去做那些搶劫、偷盜等犯事的事。

杭州刺史李弘節在得報后非常高興,把王易傳去大大褒獎了一番,稱贊王易所提的建議為杭州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告訴王易,他已經將杭州的近況及王易為杭州做出的貢獻,再一次上呈給朝廷,皇帝李世民也再次要求,希望王易能進京面圣。

對李弘節提出的派人護送他往長安的建議,王易依然含糊其辭,稱還需要再考慮一下,待過了年了再做決定,同時也非常感謝李弘節給他發揮才智創造了機會。

在出了刺史府時候,王易也在考慮著是否要在來看前往長安的事。

長安的大哥王昂一直沒有確切的消息傳來,王作派往長安的人也沒有最終的傳報過來,讓王易還下不了決心什么時候到長安去。

但長安是必定要去的,如今已經是貞觀二年末,貞觀盛世的腳步已經開始邁出,王易不想錯失機會,他幾乎可以確信,對于江淮軍舊部,李世民肯定不會有什么特別的心思了。

畢竟江淮一帶的戰事已經過去多年了!

如今屬下各莊及各店情況都挺好,比往年運作的更加的好,王易不擔心他離開杭州后會出事。

因為采取了王易的建議,大量田地種植了水稻,今年各莊收成都非常不錯,這個氣候反常的大災之年,作物收成竟然比上一年好了很多,差不多翻番的地步,這讓包括王作等人在內的大多王易手下很是驚喜。

占城晚稻的收成也是非常好,六畝田里的稻子,收割后稱量,竟得三千余斤,王作在上報給王易的種植計劃里,明年將種植更多的水稻,所收割的大部占城稻子,也準備全部當作種子下種,以能收割更多的占城稻,擴大播種范圍,各莊屬下的田,只要能種水稻的,一概種植水稻,以求最大的收成,貯備更多的糧食。

在入冬以前,大多的田地間都種植了冬小麥,小麥長勢還不錯,只要明年春天時候沒有天災,收成也不會差的。

這個冬天,王易的心情還是挺好的!

“二公子,父親還有近叔他們在外面求見!”王復匆匆進來,對與和蘇燕說話的王易道。

蘇燕這段時間受了寒,得了病,通過王易的診治,已經慢慢恢復,但還未完全康復,需要臥床休息,今日精神稍好,也就從床上起來,到王易房中一道烤火說說事,聽到王易有事,蘇燕也馬上起身,作禮后出去。

“哦,那讓他們進來吧!”王易從王復的神情中看出了異樣。這么冷的天從莊內來,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要商量的。

馬上王作和王近就從外面進來,在作了禮后,王作上前一步,低聲地對王易說道:“二公子,大公子剛剛派人送來消息…他讓您去長安…”

“哦?!”王易聽了大喜,在示意王作等人坐下,并讓王復親自帶人守在外面后,催問道:“作叔,你細細講講具體的情況!”

王作等人依言圍著火爐坐下,王作也把他收到的消息細細地講給王易聽。

王昂派出傳遞消息的人,在兩天前抵達杭州,將一切事兒都告訴了王作,隨后第二天王作派往長安的人也回到杭州,報告了相關的情況,兩拔人馬報告的情況類似,王作在得到確認后,才過來向王易報告的。

朝廷對江淮軍的事已經有了定論,尊不愿意跟隨輔公祏起兵反唐的人為大唐英雄,皇帝李世民也同意了王昂的奏請,嘉勉在這次叛亂中冤死的江淮軍將士,并同時下發詔令,希望流落到各地的江淮軍殘部將士,就近向當地的官府報告,朝廷一并會給予他們獎賞和安置,原本領軍的將領,會給予他們合理的官職安置的。

皇帝李世民也知道了王雄誕還有個兒子和女兒,但卻不知道他們在杭州,王昂也沒說,李世民還派了人,前往江淮一帶找尋那還“不知道生死”的王雄誕的次子和幼女。

王昂在傳來的消息中,告訴王易,說是皇帝已經知道了王易在杭州的消息,但是還沒確認這個讓杭州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人就是他的弟弟,王雄涎的次子。

王昂讓王易在年了過后,前往長安,以期得到朝廷的重用,他也想見見王易這個弟弟和王曇這個妹妹。

王作將傳回來的消息詳詳細細地告訴了王易,然后再問道:“二公子,大公子讓您去長安,您準備怎么打算?”

王易略略沉思,一臉的嚴肅說道:“作叔、近叔,既然大哥有這消息傳來,并讓我們去長安,那我覺得,還是去往長安為,李弘節已經向朝廷舉薦了我,皇帝也下旨讓李弘節派人護送我入京,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我必須要去長安,因此,我想到了年后,就打算動身去長安!”

王作與王近對望了一眼,想說什么,又不知道如何說。

王易似乎知道兩人的擔心,當下擺手示意了一下,緩緩地講道:“這段時間以來,我想了很多事,也早想和你們細談了,趁今日也好好細說一番!”

“二公子有什么吩咐盡管說,老朽等一定遵從!”王作和王近起身,恭敬地作了一禮。

“我想此去長安,只帶少數一些人去,大部的人依然留在杭州,如原來一般生活,依舊守著這份產業,原先所作的準備依然做下去,以防萬一,我去了長安,萬一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我和大哥遭到不測,留在杭州的人也不會暴露,依然可以平安地生活下去!”

王易以手勢阻止了想插話的王作和王復,以感激的語氣說道:“你們為了我保護我和曇兒,犧牲了那么多,不能再出什么意外了,那樣我會非常不安心的,即使朝廷責難我們,也不會殺了我們的,我此番在杭州做出這些動靜,以當今皇帝行事的品性,斷然不會將我怎么樣,就如廢太子的手下,魏征、薛萬徹等人,如今都被重用,我這樣一個已經亡故的義軍頭領,在皇帝眼里,再也沒有能力對其構成威脅,只要我們不將杭州的布置泄露出去…”

“二公子,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讓你出現意外!”王作終于插上了話,很是動情地說道:“二公子您放心,即使您到了長安,有什么意外,我們的人一定會將你救出長安的,只是大公子…就沒那么好辦了!”王昂被封以郡公爵,還任尚輦奉御,王易如今是個白身,來去方便,再加上這段時間王易的表現,在王作等人心目中,王易的份量比王昂要高,若有事,他們當然打算重點保護王易。

“作叔,只要我們這些年在杭州的布置不被朝廷所知,聚集的這萬余人不暴露,肯定不會有事的!所以今日我還要和你們商量這件最重要的事!”王易知道他終是要去長安的,這件天大的事他已經想了很久,已經有了方案,也有了比較成熟的方法,今日正是可以對王作、王近商量的時候。

王作與王近對望一眼,起身非常恭敬地對王易施了一禮道:“二公子,您就將您的安排告訴我們吧,無論您如何吩咐,我們都會遵從…”

王易壓低聲音,將他這段時間所周密計劃的事,都源源本本地告訴了王作和王近。

王作和王近聽了后目瞪口呆,他們想不到王易竟然能考慮的這么周全,一些舉措是他們曾經考慮到過的,但更多的是他們根本沒想到過的。

“作叔、近叔,我們安排必須要周密,萬不可出任何差池,這關系到我們萬余人的性命及日后的前程,如今皇帝英明果斷,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所以這些事,必須更你們兩位親自去操持,用那些絕對信得過,且有相當能力的人,”王易這話說出后,臉上也有點笑容露出來,“皇帝不知道我們有這么多人聚集在杭州,連大哥都不是很清楚,以后也不讓他們知道,這就是我們要做的!有你們兩位,及其他那些忠心的叔父在,相信我們的所有擔心都是多余的,我這一去,定會平安無事的!”

一直觀察看王易舉止的王近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禮,“二公子,您放心,老朽等一定會全力做好這事的,除了各莊的頭人,沒有人知道我們內部的事,老朽相信,一切都會如二公子您愿,不會被不相干的其他任何人知道這事的,即使是大公子…只是,老朽等希望您去長安后要小心,一切都平平安安…并如愿得以被朝廷重用,那樣我們即使就這樣老死在杭州,也是無憾的!”

王易看著面前這兩位最得力手下,很動情也非常肯定地說道:“作叔,近叔,我此去長安,一定會在皇帝面前為江淮軍將士爭取更多的榮耀的!自然不會讓你們就這樣隱姓埋名一輩子的!”

手下這些人付出的犧牲太多了,王易想著一定要補償他們,這是他的一個承諾。

“多謝二公子…”明白過來王易話中的意思,王作和王近挺是感動。

“不必言謝,父親在世,也一定會如此做的,這是你們應該得到的,我替父親回報你們而已!”王易說著擺擺手,示意兩人不必多說,再問王作道:“作叔,長安還有哪些消息傳來?”

“二公子,長安來人說,皇帝李世民已經接到杭州刺史李弘節的奏報,說有您這樣一個才情能力都非常出眾的少年人,皇帝與百官間數次談論到你所提關乎民生之建議,若沒出意外,您到了長安之后,皇帝應該會給予您重用的!”王作臉上露出一點崇拜的味道,“二公子,您可能不知道,如今您在杭州一帶,名聲已經非常不錯,讓老朽等非常的欣喜,還有…我們屬下各莊的人,對二公子您都是非常的崇敬!”

西湖邊修筑了一座生祠,里面修有杭州刺史李弘節的像,以表彰這位杭州刺史在任期間為杭州做出的功績,原本有人提議,在李弘節的像邊上,修建一座王易的像,一道供奉,但被王易堅決地拒絕了,并通過手下,終沒讓此事做成。

小小年紀,弄個佛像樣的東西在廟里,供人參拜,太講不過去了,當然還有另外的原因,打死王易他都不愿意讓自己的像立在西湖邊上。

“這多虧各位叔伯鼎力相助之故!”聽王作這樣說,王易很感慨地說道。未及弱冠之年,在杭州和長安宮中有這般名聲,他自然歡喜,功未成名已就,在杭州這一年多,干的不錯!

有這般名聲起來,去往長安,自然就有可以驕傲的資本了!

“這是老朽等必須要做的…”

“不說這些了,我們再討論一下其他的事吧!”

他和王曇兩人與王昂這個兄長失散多年,如何“聯系”上不會被人疑惑,如何合情合理地出現在長安,出現在王昂面前才恰當,這些事也得周密安排,這事王易想過,但必須得和王作、王近等人商量好,并讓他們去做才行。

讓王易欣喜的是,王作和王近早已經想好了這事,比他想的還要周到,讓王易驚喜萬分。

幾人又悄悄地商量了一會事,末了王作和王近起身告辭,“二公子,既然您決定將去長安,那老朽等早去做安排!也派人將此事告訴大公子…”

“好吧,那你們先去,要把一切事都安排妥當!”

“是,二公子!”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