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四十六章 兩手準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兩手準備

第四十六章 兩手準備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王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緒亂飛,天馬行空地想著。

想到“皇帝”這個原本離他不知多少距離的身份,如今竟然感覺并不遙遠,王易心里的感覺真的非常復雜,一些從來沒有去考慮過的事,突然出現在腦海中,總是讓人一下子接受不了的。

當皇帝很好嗎?王易自問道。

當然很好,他也馬上給出了答案,當皇帝可以主宰天下,建立一個強盛的帝國,隨心所欲地左右歷史的發展…還有,可以合法地擁有數不勝數的美女…當皇帝的誘惑力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非常的大,讓王易這樣一個從來沒有這念頭過的人,在聽到有這種可能存在時,都狂起波瀾!

但是,皇帝有這么好當的嗎?如今的皇帝李世民,費了多少力氣才當上的啊!

起兵時候,李世民親自帶兵打了多少仗,多少人因之而死亡,到最后,甚至把自己同父同母的哥哥和弟弟都殺死了,是踩著多少人的血腥才登上皇帝的寶座的啊!

隋末唐突,征戰殺戮不斷,全國總人口大幅下降,到貞觀初時候,大唐政府登記在冊的只有三四百萬戶,不到兩千萬的人口,從隋朝最盛時候減少了近三分之二,有人以“一將功成萬骨枯”來形容沙場上死亡的悲劇,要通過征戰而當上皇帝,即使能成功,那死傷的百姓又有多少啊?!

如今他現在想起兵反唐,自立為王,剛剛安定下來的天下,又起血雨腥風,無數人的性命會因此失去,這片原本富庶的江南之地,會變得更加的荒涼,甚至有可能出現數百里甚至千里不見人煙的慘狀,若真的運氣好,能從李世民手里奪得天下,那整個天下還會有多少人剩下?

何況,大亂之后人心思定,即使當初父親王雄誕在江南一帶名聲非常好又如何?剛剛開始安定下來的百姓,在看到有人起事后,還有多少人愿意跟從,這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還有,王作當初帶到杭州來的這數千人,再加上王近手下就地隱伏的數千人,這些人當初都是善戰之士,但離他們最后一次沖殺已經過去五六年了,這么多年過去,他們年紀大了些,血性還在嗎?

王易當然清楚,面對李世民這樣歷史上少有的英明皇帝,再加上其手下那些多善戰的將領,還有人心思安的趨勢,即使他是個熟知歷史的穿越人,應該沒有可能將李世民的位置據為己有的,除非他穿越來的時候,帶著一個現代化的裝甲師或者航空部隊什么的現代武器裝備的軍隊,那樣的話有可能三下兩下就將李世民及手下的將領解決的。

但現在這些都沒有發生,他所能領的只有萬余人的兵馬,即使起兵,面對數萬數十萬唐軍的圍剿,有可能堅持不了幾個月就全部消亡了。

王易也自問,自己忍心讓這些忠心耿耿的父親的老部下,因為自己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而全部丟了性命,他們付出已經夠多了,大部的將士家人都沒來得及帶出來,這是多少人的性命啊?如今這些殘存的將士已經過上了安定的生活,能不能就一直這么過下去呢?

王易的理智告訴他,就這么平靜,不起風波地過下去,是最好的一種選擇,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這些屬下他的部下,還有杭州及整個江南一帶的百姓,穿越以后這段他已經看到太多悲慘的事發生了,寒冬時候那么多的流民衣食無著,他不是提議賑救這些可憐的流民嗎?

既然當初有這樣的慈悲之心,如今還要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去絞殺更多人的性命嗎?

王易也想到王作告訴他的經過中,父親是因為不愿意跟從輔公祏起兵而被殺的,當時拒絕的話中就說了,天下剛定,不應該再起兵事,既然父親當初手握重兵時候就反對起兵,以免為百姓帶來更多的災難,那現在江淮軍大部已經灰飛煙滅了,天下也安定,更加不應該起兵作亂的了。

想到這些后,王易心中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先的煩躁消除了大半。

但又想到王作等人已經秘密地準備了五年,五年下來為起事準備做了大量的工作,錢糧準備無數,萬一他就這樣輕易地說放棄,這些人肯定會心灰意冷的。

再者,萬一李世民現在嘉勉父親王雄誕的詔命只是一個誘捕父親原先部下的煙幕,或者說李世民知道杭州一帶還有這么大的義軍力量積聚,無論哪種情況,若屬下的這些人全部放棄一切,公開向朝廷繳械請求歸順,那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場面,連一博的可能都沒有,那也是太悲慘了吧?

想到這,王易已經有了個大致的想法,那就是繼續保持現在這樣的情況,起事的準備也繼續做著,在靜觀朝廷的政策動向中再慢慢轉變,若是朝廷真的完全不追究江淮義軍殘部人員的責,那可以逐漸變軍為民,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去,一些能力不錯的還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向李世民舉薦,讓他們有出人頭地的一天,若李世民真的逼迫緊,那也沒辦法,鋌而走險的事也要做。

王易感覺很可惜,后世時候沒有對這點比較不重要的歷史深入研究一下,以致不清楚李世民最終是如何解決江淮軍的殘部的,但據王易在研究中對李世民這個人的了解,李世民對待像魏征、薛萬徹這些原本是李建成手下的人員,當然還有更加原本是敵對方的手下的方式上可以做出判斷,李世民現在下發的詔令應該就是其本意,不可能作為誘捕的手段,這個皇帝不會因小失大,失去江淮一帶的百姓支持的。

王易下了這個決心,也知道眼下自己要做哪些事了,這個決定自然要告訴王作,而且還要告訴屬下所有有地位的人,王易相信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當然,其他的事他也要做,特別是疏浚錢塘湖的事他一定要完全參預進去,而且還要想盡一切辦法起到主導作用,讓杭州一帶的百姓知道他王易這個人,萬一不得已的時候,可以用創出的名聲,號召杭州一帶的百姓進來跟隨他謀事。這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有王作、王近等在杭州一帶差不多可以呼風喚雨的人在,參加疏浚的民工中許多負責人都是屬下的人,從民工那里造勢,把他為李弘節出謀劃策的事都傳出去,不起名聲都難。

做出了決定,王易心也完全放松了,很就睡去了。

“作叔,昨晚我想了大半宿,想了非常多的事,今日也想和你說說!”一大早起床,練完武后,王易就把歇在府中的王作叫到書房中,準備把他的決定告訴王作,聽詢王作的意見。

“二公子,您有什么話都盡管和老朽說就行!”王作作禮答道,臉色非常凝重。

王易馬上把他昨天晚上做出的決定告訴了王作,并且把他如此考慮的理由也講了出來。

王作聽后并沒立即表態,而是獨自沉思進來,王易當然知道如此重大的事,王作肯定不會馬上表態,一定會想清楚來再表示他的看法的。

就在王易準備讓王作回屋去一個人呆著細細考慮一下的時候,王作卻已經有了主意。

“二公子,老朽細細想了一下,覺得二公子您所考慮的這兩手準備的策略,非常的好,老朽非常認同!”王作在說這話的時候,雖然表情沒有什么重大的變化,但心內卻是長舒了口氣。

王易能做出這樣周到的考慮和安排,這是王作沒有想到過的,他原本還擔心著王易血氣方剛,聽到父親這樣蒙難,心生報復之意,或者想賭上一把,公開起兵反唐,那樣的話手下這些弟兄們都將走上不歸路。雖然說王作這些年一直在為起兵的事做準備,但那是出自一個軍人的謀略方面考慮,大軍要有行動,錢糧一定要準備足,不然萬一情況下,一切舉動都沒有可能進行的。

如今王易把兩手準備的策略都考慮到了,這讓王作非常的敬佩和贊嘆,這位二公子考慮事情真的太有頭腦了,王作對王易越加的敬重起來。

看到王作這么就做出決定,同意他的意思,王易心里也松了口氣,當下露出了個笑容道:“既然作叔認同我所想的,那我還有個決定,請作叔把我們屬下的各主要負責人都召過來,我想當著大伙的面,宣布我的決定,并聽從不同意思者的聲音,不知作叔覺得可好?”

王作想了想,撫著胡須點頭稱道:“吾,老朽覺得此主意甚好!”在聽從王易話的同時,王作有點想不明白了,面前這個才剛十六歲的小年輕,為何會有這般頭腦,考慮事情這么周到呢?

王作感嘆,二公子的能力真的太不一般了!

見王作認可,王易完全放了心,對王作點點頭道:“作叔,那你馬上派人去傳吧!”

王作站起了身,對王易行一禮道:“是!二公子,老朽馬上派人傳令,讓所有負責的人,及各莊的頭人都到杭州城來,聽候二公子您的吩咐!”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