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二十六章 吳山白云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吳山白云里

第二十六章 吳山白云里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對場中士子們的嘩然,周縣令似乎挺滿意,臉上堆著笑容,在場下的喧嘩聲響了一陣后,才壓壓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坐在座上的李刺史也有些得意的笑容露出來,撫著胡須不斷掃視著場上的這些士子們,眼睛也往王易所站地方看過來,在看到王易那似乎無動于衷的樣子后,微微的一愣,瞪看了一會后才移過眼去。

只聽周縣令繼續說道:“吳山詩會舉辦至今已經第三年了,前兩年,有不少的佳作呈獻,今年來參加詩會的士子遠比往年多,李使君也是第一次來參加詩會,本縣希望今日能有更多的佳作呈上來,以飽大家耳目,本縣不才,得李使君所托,勉為今日詩會之仲裁,各位有佳作即可呈上來,但要求是現作現吟…”

周端頓了一下,清清口,再繼續說道:“今日是重陽節,佳節當慶,詩作的要求當以詠秋或者重陽為題,不限韻角、格律,也不計時辰,再無士子呈詩上來詩會方告結束!開始吧…”

周縣令此語讓場下士子又是很吃驚,不計時辰,那就是呈詩踴躍的話,可以一直持續到天黑,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要知道現在杭州也是同樣實行宵禁,閉門鼓后要關城門的。不過一些人在想了一下周縣令前面所述后,也有些恍然,剛剛周縣令說了,要求現作現吟,還規定了要詠秋或者詠重陽之作,其他詩作是不在此要求之列的,這就增加了難度,能現場作出詠嘆秋天或者重陽的詩作來,而且質量要保證,還是難度不小的。

周縣令此話一出后,一些原本想躍躍一試的士子們都縮回了腦袋,以至周縣令宣布詩會開始后,一下子沒有人站出來,有點冷場的味道,諸多的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希望有人帶個頭,先上去露一手,以鼓鼓大家的氣。

坐回座上的周端在和李弘節對看了幾眼后,并沒什么異樣,兩人對場上出現這樣的情景似乎一點都不意外。杭州人口少,飽學的士子原本就不多,從前幾年文會、詩會舉辦的情況上就可以看出來,今日他們雖然抱有希望能發現幾個才學不凡者,但卻不敢有太大希望。

就在有點冷場之時,站在李弘節后面的李道素站了出來,走到擺置有筆墨的案前,先對亭內坐著的李弘節和周端行了一禮后,再對場上諸人抱抱拳,大聲說道:“小可不才,今日有一作想呈上來,不求入周明府眼,只想為今日詩會增一點雅趣…”說完李道素擺正了身姿,作昂首狀,即吟了起來:“秋風秋雨伴秋涼,錢湖一夜草枯黃…”

這是一首七言詩,格律并不是非常講究,但正好把錢塘湖的秋景描述了出來,還有點韻味,在李道素吟了兩遍后,場上有人點頭稱贊,一些人悄悄議論開來了。

“好詩!”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接著馬上有人附和,應者不少,一些并不知道李道素就是杭州刺史李弘節之子的士子都用敬佩的目光看著這位容貌氣度都不差的公子哥們!

李道素吟完,提筆很就把此詩寫了下來,擱了筆后再對場上諸人行禮,然后地站到一邊,有些得意地望望那名坐在亭內的美女,但并沒有走回亭內去。

以王易評判,李道素剛剛所作詩不差,但也不能算好,不過他第一個站出來獻詩,還是挺起作用的,他帶了這個頭后,明顯把場上的氣氛帶動起來,馬上就有一名士子走上場來,現吟了一首,再提筆錄了下來。

有人帶頭,跟著自有其人,隨即又有幾個人走了上來,吟念所作詩后,記寫下來,不過這些詩都是一般之作,至少王易這個飽讀了唐詩宋詞中精品的人聽了后,沒有一點感覺。

李道素也當然知道這些人所作的詩都只是泛泛,甚至都遠不及他剛才所作那首,因此在聽了幾首詩后,有點得意露出來,還有意無意地往王易所站之處瞄看幾眼,神色中甚是狂傲,還有些挑戰的味道!

在幾人站出來獻詩后,又一會沒人敢站出來了,站在離案不遠的李道素掃了場內諸人一會后,放聲說道:“今日來參加詩會者如此多人,就沒有人再有詩作獻上來的嗎?”說著眼睛還直直地盯著王易,眼中滿是輕視,“不會都是看熱鬧的,而肚內沒有才學之輩吧?”

后面這句話明顯是針對王易所說的,王易當然聽出了其中的味,有些冒火的感覺!

站在邊上的王曇悄悄地拉拉王易的衣袖,輕聲地說道:“二哥,那個人這么狂傲,太討厭了,你也作一首比他還要好的詩,讓那位姐姐也見識一下!”

王易當然明白李道素的挑釁之意,說實在,這個杭州刺史的大公子不光模樣長的不錯,行為舉止間頗讓人欣賞,從剛剛所作詩中也可以看出來才學也不差,更因為是杭州刺史的大公子,身份不同一般。王易有些明白自己身份特殊,按理是不能去招惹李道素的。

王易也明白,李道素今日來參加詩會,只是來看熱鬧的,原本不必上來獻作的,有可能看到他這樣一個模樣氣度都不差的人,再加上他剛剛流露出來那淡淡的神態,還有與那美麗女子的對眼,讓李道素這個素來狂傲的公子哥們受刺激,想在他面前顯擺一下也未嘗不是。

王易也注意到,剛剛李道素吟寫完詩后,對亭內坐著的那名美女露出得意的笑容,還有可能是想博那美人兒的認同和贊賞的吧?王易心中有點不甘心的想法,再看到亭內那名女子還在用希冀的眼神看著他的時候,聽剛才王曇所說的,再加上這具身體原本就有的少年氣盛,他已經有了主意!

既然已經穿越來大唐,不應該只當個看客,而應當參與進去,現在這是博取名聲的最好機會,有杭州刺史、錢塘縣令在場,如何能錯過去?何況還有一位挺養眼的美人兒在場內…

“在下有一詩作,想與各位共賞,”王易站了出來,對場上抱抱拳,大聲說道,對一臉期待又有一些緊張的王曇笑了笑,大步走到文案前面,站定身子。

此時整個詩會現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盯著在場上如玉樹臨風般的王易。王易抱拳對坐在上首的李弘節和周端行了一禮,再對坐在亭內其他人抱抱拳,神情自然地掃過諸人的眼,,還對注視著他的那位美麗女子及其他女子也露出了一個笑容,再轉過身,對包括李道素在內的士子們團團作禮,“在下不才,也在偶然間想到一詩,希望得到諸位的評鑒…”

“剛剛在錢塘湖邊游玩時候,看到吳山上游上如織,也起了來湊熱鬧的想法,登臨吳山,才發覺從山上看景實是美到極致,僅以此意作一詩,”王易說著,臉帶微笑地看了看場上,又瞄瞄那名一直注視著他的美人兒,這才滿意地伸手捊袖,拿著擱在案上的筆,略作沉思,大聲吟道:“吳山白云里,游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湖畔洲如月;須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老孟的這首寫重陽的詩稍稍改幾個字,今日拿來充充數,實是非常的合適。

王易吟念完畢,落筆如飛,很就把這詩寫了下來,雖然因地因景,把孟浩然的這首寫重陽節的名作稍作改動,但全然不影響其詩意境,王易當然非常的自信,定會讓眾人驚訝的。

全唐詩中被后人熟知的好詩當不是濫竽充數的,好詩自有效果,“好詩!”不知誰喝喊了一聲,馬上就有人呼應,一時間場內叫好聲不斷,還有一些人掌聲響起來。

王易將此詩吟完后,坐在亭內的周縣令臉有點微微的變色,飽讀詩書的周端自是一下子聽明白了詩中的意思,他如何會判斷不出詩作的高低來,當下悄聲地和坐在一邊的李弘節耳語了幾句,李弘節也點點頭。

自有人按吩咐將此詩呈到李刺史和周縣令面前,李刺史捧起詩,看到王易所寫那一手與時人風格不盡相同、很有力度與氣度的顏體后,臉上已經有贊色露出來,閱了幾遍后,臉上贊色更濃了,當下將詩呈給周縣令,笑著對周端輕聲說道:“明府你也看看,某覺得此詩情飄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美,晉陶弘景有詩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今日聞此詩,當解其中味也,呵呵,好詩,好詩!‘須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聽此子詩中意思,今日不醉一番都太可惜了!哈哈…”

周縣令接過詩稿,看了幾遍后,點頭稱道:“李使君所言極是,一首極難得的好詩,沒想到我錢塘之地,竟然有此等才子,以往怎么全沒發現呢?”

“此子當不簡單,恃才傲眾啊!”李弘節看著傲然站立的王易,感慨地說了這么一句。

“一會下官得細細問詢此子情況!”周端注視著場地上的王易,輕聲地說道…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