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蒼狼第六十二章 韓信論楚近期戰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楚漢蒼狼 >>楚漢蒼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 韓信論楚近期戰略

第六十二章 韓信論楚近期戰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諱巖  分類: 歷史穿越 | 歷史 | 軍事 | 戰爭 | 謀略 | 愛情 | 素文邀請駐站 | 諱巖 | 楚漢蒼狼 

小說158

韓信見劉邦追問,很認真的回答道:“從現在開始,大王只要能任用真正勇猛的大將,天下間就沒有什么勢力是我們不能誅滅的;等到打下疆土之后,將城邑分封給有功勞的人,就不會有人不服我們;出師必須有名,以義軍的姿態向東爭霸,一定會博得更多的人同情,也會有更多的人前來追隨我們。小說158只要大王做到這幾點,我們的力量就會很快壯大起來,不久的將來就能與項王一決雌雄、逐鹿天下!”

對于韓信所說的這幾點要求,劉邦完全能夠做到,他自己本身沒有什么本事,只不過是個市井無賴,能夠坐上漢王的位置并不是因為他勇武無敵或是智慮無雙,而是靠著一群比他有能耐的人為他拼死拼活才有了今天。

在知人善用上,劉邦自然是比項羽要強,任用猛將,自然不在話下;而且劉邦很懂得蒙蔽民心的作用,不會像項羽那樣,經常在打下城池之后屠城;封賞功臣,他也是大手筆,這一點,與項羽完全相反。

韓信分析完天下的整體局勢,接著對劉邦說道:“項王犯下的致命錯誤很多,近期可以為我所用的,是他以封關中三王扼我要塞、堵我出路的戰略,這三個人都是秦朝舊將,項羽以為封他們為王,可以充分利用秦地資源,抵抗我大漢天兵,可惜,這卻恰恰是他的致命傷。”

“大將軍此言何意?”劉邦不解的看著韓信,分封章邯等人鎮守三秦,無論在誰看來都是最適合的,沒想到韓信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韓信對劉邦微微一笑,繼續分析道:“大王試想,當初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人率領秦國子弟兵與義軍對抗,征戰數年,傷亡慘重,最后卻在緊要關頭投靠楚軍,如何不會失掉秦國父老的心?而且在新安,項王坑殺二十萬秦兵,只有他們三個人幸免于難,秦國父老無不認為是他們出賣了秦軍,因此更是對他們恨之入骨,這樣的仇恨是不可能通過歲月的流逝而消除的。現今項羽倚仗威勢,強行把他們三人封為三秦之王,秦地的百姓如何會真心愛戴他們?”

劉邦聽了之后連連點頭,經韓信這一分析,深有同感。

這時韓信又道出了對劉邦心儀已久的原因:“大王當初入武關,對百姓秋毫無犯,廢除秦國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地百姓沒有不希望大王能夠成為關中之王的。秦地民心所向在大王,這一點絕對可以好好利用。何況當年懷王與諸侯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大王才是最有資格做關中之王的人選,秦地百姓對此知道的很清楚,也完全認同。項羽廢除懷王之約,將大王驅逐至漢中,秦民無不惋惜痛恨。只要大王宣稱舉兵進入關中,發出檄文,討伐項羽與三秦之王,三秦自然敗亡,關中即刻納入囊中。”

韓信的一番分析精辟深刻,原先對返回關中,與項羽爭霸天下并沒有多大信心的劉邦頓時被他的一番話說的信心百倍,連連擊掌叫好,這才慶幸聽了蕭何的話,封韓信為大將軍。

“不瞞大將軍,當初蕭丞相向我屢次推薦大將軍,我都認為大將軍身無寸功,貿然封賞,唯恐眾將不服,今日承蒙大將軍開導,頓時毛塞頓開,悔不早用大將軍!以后軍隊全交由大將軍統一調度,一切軍事行動,均無需向寡人請示,明日我們就揮兵東進,進入關中!”劉邦有了信心,入關的心情也更加迫切起來,恨不得立刻便能率領軍隊殺回關中去。

韓信連忙搖手對劉邦說道:“大王不可!俗話說,將非練不勇,兵非練不精。雖然項羽已經露出敗象,但楚軍畢竟身經百戰,不可輕視。我軍仍需多方操練,方能出兵!”

韓信與劉邦這次的深談,不僅讓劉邦感到確實是任用了一個有能耐帶領漢軍為他打下天下的人,也讓韓信感覺找到了歸宿,他一身的本事終于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出來了。

無論韓信投靠誰,都不可能像投奔劉邦這樣對他,劉邦不僅把漢軍的全部軍權交給了他,就連整體的軍事調度都交由他把握,即使他當初真的離開漢中,投奔了穆晨,想必真有本事的穆晨也不會像劉邦這樣放權。

在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之后,韓信就已定下了數條軍紀,并且親自組織練兵。他親自下校場言傳身教,不畏勞苦,很快漢軍的軍貌便煥然一新,周勃等將軍也漸漸的對他心悅誠服。

對于劉邦來說,他雖然將軍權全部交給了韓信,可韓信畢竟不是他的親信,他對韓信始終還是有些不放心,就把心腹曹參放在了韓信的身邊,名為輔佐韓信,實際上是在監督他。

漢軍在積極準備著揮軍東進,裝作受了重傷一直沒有出過門的穆晨也沒閑著,他也在暗中調集軍隊,準備隨時應付即將殺出漢中的漢軍。

一方面,他命令莊嘉立刻返回下蔡,由莊嘉負責將下蔡和壽春兩城的兵力進行統一調度,集中所有蔡國兵力,另外征收新兵,并組織操練,為不久以后即將展開的大戰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穆晨又命令高歌加緊動員百姓,臨時進行戰前募款和軍糧征收,在穆晨治下得了許多好處的百姓,在聽說將要有人對蔡國不利,也不明白到底他們的敵人是誰,但只要是關乎蔡國安危的大事,他們自然是鼎力支持,沒用多久,高歌就完成對軍糧的征收并且另外建造了兩家專門從事兵器打造的工廠。

工廠,這個概念還是穆晨最先在蔡國提起的,他讓高歌命人將一些有手藝的人組織在一起,取消了過去的的作坊式經營,建起大工廠,根據個人生產的產品品質和數量給予報酬,酬勞每月一發,所有消耗資源和生產物質,均由國家提供,原先經營作坊的手藝人進入工廠后,不需要擔心因為生意不景氣而虧本,許多人陸續加入了穆晨提倡興建的工廠,成為蔡國城市里的第一批工人。

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百姓生活品質自然是得到很大提高,穆晨在這種前提下,又讓高歌向各地發出征收工人的文書,不少懷有各樣手藝的人也紛紛進入蔡國。

工廠的興起,帶動了蔡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長,軍隊也已經擴大到二十萬人,蔡國的土地越來越不夠百姓居住,向外擴張,已經成為穆晨必須面對的大事。

雖然擴張是急需解決的大事,可是讓穆晨感到頭痛的卻是在他周邊全是楚國的勢力范圍,貿然對任何一個城池發動進攻,都是對項羽的挑戰,而若是想要放棄楚國的城池而去攻打其他國家,軍隊必然會面臨長途跋涉和后勤供給不足的問題。

在穆晨受重傷的消息散布出去之后,他始終都是躲在府內暗中操作蔡國的重要軍務、政務,外界一直都以為蔡國的發展完全是依靠高歌和莊嘉倆人,許多諸侯甚至派人專門針對高歌和莊嘉開始了調查。

穆晨在蔡國實行的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其他國家封建制的社會體制,百姓在這里不僅能過上富足的生活,還能擁有相對于其他諸侯國的百姓更多的人權,沒有人會對他們征收苛刻的重稅,更不會有人突然闖進他們的家里抓夫抓丁,一切國家所需勞役,均有相應補助。

李默在跟隨穆晨回到蔡國之后,被安置到下蔡城內一處背靜的地方,“衛”在漢中營救穆晨的任務中,已經展現了他們的實力,這將是蔡國勢力中最隱秘的一支力量,它所選拔的軍士全是從“武鋒衛”中挑選的佼佼者,而且每個加入衛的士兵,都不許提及任何關于軍中生活的事。

在吳宥和朱湘領軍向陳倉進發之后,穆晨感覺還是有些不放心,總認為一萬人太少,于是他又命令秦軍出身的錢坤也率領五千人前去支援。

為了避免與沿途諸侯和雍軍的沖突,這些軍隊在西進的途中,全都分割成為三二十人一組的小隊,每個小隊由一名下層軍官牽頭,扮成客商的樣子向陳倉進發,到了陳倉之后再重新集結,等待漢軍入關時給予迎頭痛擊。

在軍隊西進的過程里,穆晨另外還派遣了三名使者去面見雍王、塞王和翟王,努力說服他們在陳倉駐扎重兵。

穆晨原本還想研究如何讓食品保鮮的方法,但他過去并沒有接觸過食品行業,在研究失敗幾次之后不得不選擇放棄。

一個黑影蹲在蔡侯府的角落里,他在這里已經連續潛伏了三天,三天里,他連動都沒有用,甚至連懷里裝著的干糧都沒敢吃過,他怕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會引起府內巡邏士兵的注意。

蔡侯府內的戒備太過森嚴,尤其是那些身穿銀色鎧甲的兵士更是讓他感到心中不安。


上一章  |  楚漢蒼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