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
因為此戰關乎北洋團體的前途命運,袁世凱從中午就在等待雙方的交戰結果,但直至晚間蔡成勛才姍姍發來一紙電文。電文中稱:
大總統鈞鑒:
陸軍部、參謀本部鑒:
昨夜十時許接陸軍部、參謀本部急電,命我軍與騎三旅攜手迎戰來犯之匪軍。我軍接命后立即出動,在萬全縣陶喇廟、哈拉烏蘇河一帶構筑堅固工事,扼險固守,嚴陣以待。
今日午前匪軍出動數百架戰機對我陣地大肆轟炸,前后凡三時之久。是時飛機如云炸彈似雨,彈片橫飛烈焰沖宵,我所筑工事頃刻間化為齏粉,全軍上下咸暴露于曠野之中,未遇匪寇即先遭受荼毒之苦。正值我軍苦熬之際,匪徒大軍掩至,人數約在萬余人。就中尤有一種戰車,全身蒙鐵刀槍不入,而上有火炮機槍,當者披靡。
我軍將士氣沖斗牛,以大無畏之精神與匪軍殊死鏖斗,屢敗屢戰,殺敵無算,直至天色昏黑。全天計擊斃匪徒約兩千余名,生擒五百余名,其余傷者不計,奪獲山炮四尊、機關槍十余桿、步槍三百余支、各種彈藥山積。我軍陣亡將士亦達千三百四十名,傷者三千余名,戰力十去三四。
為防大勝之后為敵所乘,我軍乃連夜撤回口內據險而守。明日當整頓各部出關再戰,俾早日肅清匪徒,以安大局,以慰廑系。特聞。成勛呈。
盡管電文寫得花團錦簇,說得好像大獲全勝似的,但袁世凱戎馬倥傯二三十年,哪會看不出電文中貓膩?說是大勝,又何來的“屢敗屢戰”、“連夜撤回”?說是“擊斃匪徒約兩千余名,生擒五百余名”,第四十七旅滿打滿算也就六七千人,難不成是把該旅綁在陣前從上到下挨個槍斃了一遍?最關鍵的是,直到現在作為全軍前鋒的騎三旅旅長張九卿還沒有消息過來。估計已經兇多吉少!
袁世凱抖索著手把電報反放在枕邊,沒有遞給曹錕、唐天喜等人,然后嘶聲問道:“雖然蔡虎臣(蔡成勛)來電中稱該師取得大捷,但據老夫估計,雙方應該還處于僵持狀態。尤其是來犯的第四十七旅新裝備一種戰車,全身蒙鐵刀槍不入,上面架設火炮機槍。攻守兼備,令第一師和騎三旅頗受損失。眼下局勢如此,諸位可有什么高見?”
段祺瑞是軍中宿將,又執掌陸軍部,之前見過電報,自然知道具體情況如何。當下答道:“現在敵我雙方形勢膠著,我軍又暫時對新出戰車束手無策,為拱衛京畿保存實力計,不如就命蔡虎臣據險死守。另外江西只有李秀山(李純)的第六師鎮守,兵力本來已經略顯支絀,周邊浙江、福建、廣東、湖南又都對江西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依在下之見。贛省土地貧瘠民生多艱,贛人又對李協和(李烈鈞)頗有眷眷之心,得之不足為喜,失之不足為憂,不如命李秀山率部撤回江北,東可翼蔽安徽、江蘇,西可遮護湖北、河南,確保江北之地穩如磐石。大帥以為如何?”
曹錕并不知道第一師和騎三旅已經吃了敗仗傷亡慘重。聞言馬上反駁道:“芝泉總長所言差矣!江西地處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是形勝之區,也是我軍好不容易打進江南的一塊楔子。當初為了攻取此地,第六師不知犧牲多少將士、靡費多少軍費!相信憑借李秀山之能,假以時日必可東窺福建、西攻湖南、南取兩廣。如今豈能因為一句‘得不足喜,失不足憂’而棄若敝屣?“
段祺瑞道:“仲珊師長說得很有道理,段某又何嘗不知道江西的重要?只是現在時變事變。我們不得不以壯士斷腕之果決迅速將第六師后撤,否則很容易被孫百熙逐個擊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想來仲珊師長不會不明白吧?”
曹錕神色為之一變:“芝泉總長,難道我們已經到了人地不能兩全的地步了?”
袁世凱咳嗽了幾聲,然后代替段祺瑞回答道:“情況倒沒有壞到那個地步,只是眼下孫百熙咄咄逼人,輿論又對我北洋團體大為不利,咱們最好是保存實力暫避其鋒。只要咱們手中握有十萬精兵,何處不可去得?莫說是江西,就是席卷整個江南也不在話下!”
曹錕見袁世凱態度也是如此,只好說道:“大帥見教的是!”
袁世凱環視諸人一眼后說道:“既然諸位沒有異議,等會兒芝泉就給秀山發電報,命他盡快將第六師撤回江北,看看孫百熙有什么異動之后再決定具體去向。當然,目前最堪憂慮的還是直隸形勢,第四十七旅兵出陽高直指張家口,已經使得第一師不得不采取守勢;若是駐太原、娘子關一線的山西陸軍第一混成旅再兵出井陘,沿鐵路而北上,京畿一帶將腹背受敵,軍心大亂。所以我們必須要早作打算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