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學家三四七、只在人心不是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大科學家 >>重生之大科學家最新章節列表 >> 三四七、只在人心不是難

三四七、只在人心不是難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2日  作者:何事公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何事公 | 重生之大科學家 
正文

莉莉絲掠了一下額前散亂的碎發,冷靜地答道:“我加入中國國籍!”

孫元起有些錯愕:“你確定?我還以為會你讓懷祖加入呢!”

莉莉絲道:“昨天夜里我仔細思考過,認為你說得很有道理。雖說中國是個比較開放、比較溫和的國家,也很難容忍由一家外資背景的銀行掌握著貨幣發行權,尤其還是在剛完成民族革命之后。如果有人借機造謠生事,華熙銀行不僅無法取得貨幣發行權,甚至在長江流域取得的巨大業績也會被摧毀,進而影響到新中國黨的聲譽。

“如何改變華熙銀行的外資背景?懷祖加入中國國籍不行,必須是我!因為人所眾知,我是美國人,是華熙銀行的經理。只有我公開申明加入中國國籍,讓華熙銀行持股股東近乎百分之百的都是中國國籍,才能最有效地回擊那些謠言!所以我做出了這個選擇。”

孫元起微微頷首:“既然如此,那你我一起進城。我去內閣參加會議,你擬定加入中國國籍的申請,交由四川或陜西辦理,擇機在中華廣播和《政經日報》上刊登。等內閣會議結束,我會邀請唐少川回到什剎海老宅,與你商議裁軍善后借款事宜。”

從經世大學進城有四十多里地,以前坐馬車要一兩個時辰,現在有轎車代步,只需要半個小時。

進城之后,孫元起先把莉莉絲送到老宅。剛停車,就聽衛兵過來報告道:“大人。昨天深夜唐總理府上來人,說有急事相商,請大人和華熙銀行來客進城之后盡快過府一敘。”

如果請孫元起單獨去。還有可能是內閣其他事務;但要讓孫元起夫妻倆一起過去,那絕對只有裁軍善后借款問題。

孫元起連忙吩咐司機調轉車頭,趕往唐宅。

到了唐宅門口還沒來得及通報,門房就迎了上來:“孫總長,我家老爺從一大早就恭候二位光臨,已經等了半個多時辰,您快隨小的進去吧!”

此刻唐紹儀好比熱鍋上的螞蟻。在正廳來回徘徊,見孫元起夫婦進來頓時大喜,顧不上寒暄。急忙問道:“百熙,想來這位巾幗英豪就是華熙銀行精力莉莉絲女士吧?你和她說了裁軍善后借款的事情了么?她意下如何?”

孫元起不答反問:“少川總理,究竟發生了什么大事?讓我們匆忙過府?”

唐紹儀簡短介紹道:“官場消息最是靈通!前天下午唐某拒絕六國銀行團借款條件,昨天便滿城傳得沸沸揚揚。加上昨天下午莉莉絲女士從上海北上。有心人已經大致猜到我們準備向華熙銀行借款。據說楊杏城(楊士琦)、袁大公子(袁克定)向大總統密進讒言。稱我們此舉是接濟革命黨軍費,并給在下扣上一頂‘居心叵測,意圖不明’的帽子。”

孫元起心道:楊士琦、袁克定兩人說的倒是一點沒錯。

“熊秉三(熊希齡)也心生怨懟,認為唐某侵犯了他的職權,又弄壞了國務院同各國六國銀行團之間的友誼。眼下群情洶洶,為今之計只有快刀斬亂麻,盡快與華熙銀行簽訂協議,把生米做成熟飯。免得夜長夢多!一旦大總統公開表態,那就木已成舟。悔之晚矣!”唐紹儀終于說出他著急見孫元起夫婦的原因。

莉莉絲當即拍板道:“借款條件孫總長昨天已經和我說了,我們華熙銀行非常感興趣。如果總理閣下著急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簽署借款協議。”

唐紹儀道:“如果沒有走漏風聲,依照之前的條件簽署協議自然毫無問題。現在已經鬧得人盡皆知,若是還照以前的條件,不僅大總統那里通不過,只怕連內閣也是一片反對之聲。”

莉莉絲蹙眉道:“那閣下現在的條件是什么?”

唐紹儀道:“借款550萬元,年息四厘,以京張鐵路收入及財產作為擔保,給予華熙銀行在長江流域各省的貨幣發行權!”

莉莉絲冷笑道:“我們華熙銀行發行的貨幣早已在長江流域得到廣泛流通,并逐漸波及全國,在事實上已經取得在長江流域各省的貨幣發行權,何須國務院額外施與?難道僅憑一個虛名,就能換取550萬元的低息貸款?閣下如此條件,似乎太沒誠意了吧!”

唐紹儀反問道:“那你認為條件應該如何?”

莉莉絲道:“借款450萬元,年息五厘,以京張鐵路收入及財產作為擔保,給予華熙銀行在全國范圍內的貨幣發行權。”

唐紹儀搖頭道:“借款太少,利息太高,條件太優渥,和向六國銀行團借款有何區別?即便唐某簽字,內閣那里也不可能通過的!”

莉莉絲眼睛一轉:“要不這樣,借款450萬元不變,年息降為四厘,以京張鐵路收入及財產作為擔保,給予華熙銀行在全國范圍內的貨幣發行權。事成之后,我們華熙銀行捐贈20萬元作為總理閣下特別經費,如何?”

唐紹儀思忖片刻道:“這個條件應該說是中規中矩,有百熙他們在國務會議上鼎力支持,應該能夠勉強通過。但要說服大總統,似乎還略顯不足。”

孫元起插話道:“既然如此,不如華熙銀行再退一步,無須京張鐵路收入及財產作為擔保。”反正在孫元起看來,京張鐵路就是塊雞肋,還不如讓出來做個順手人情。

唐紹儀擺了擺手:“擔保還是必須的!唐某本是大總統部屬,后又加入同盟會,擔任總理以來一直用心調和北洋系與同盟會之間的矛盾,不料卻讓大總統心生芥蒂,同盟會同仁也數數有不滿之詞。作為中間人物。左右逢源沒做成,反而變成了左支右絀。也不知我這個總理還能做多久,十天半個月?還是一年半載?誰有說不清楚。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亡政息也是有的。一旦唐某哪天下臺,新上任的總理難免會除舊布新改弦更張,如果沒有足夠分量的財產作為擔保,只怕貨幣發行權也在調整之列。為了提防萬一,擔保不能輕易去掉。還是換個條件吧!”

孫元起頓時明白了,看來唐紹儀是死心塌地要把貨幣發行權送到自己手上。但他用意何在呢?是要把新中國黨拉入北洋系與同盟會的黨爭,還是想形成三家鼎力互相制約的格局?又或者對袁世凱的猜忌心懷嫉恨。想在臨下臺之前大賺一筆,順便坑袁世凱一把?

莉莉絲道:“那借款增加50萬元,利息減為三厘。額外捐贈30萬元特別經費。這足夠優惠了吧?”

唐紹儀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如此一來,大總統也應該無話可說了!不過為保事情妥帖,還有兩件事需要百熙多多費心,一是與張季直、湯蟄先及時互通聲氣。讓他們在國務會議上投票贊成;二是與英、美、法、德、日、俄六國駐華公使做好交涉。免得事態擴大。”

孫元起道:“與嗇翁、蟄翁溝通之事,孫某自然可以代勞。但與各國駐華公使交涉,實在無能為力。”

唐紹儀沉吟道:“既然如此,那就煩請百熙先與張、湯二位總長通氣,爭取今天上午的國務會議上通過此項提案,并盡快交給大總統簽署。等議案在府、院通過之后,自然不用擔心六國公使的抗議。”

在唐紹儀和莉莉絲擬定協議條款的時候,孫元起趕緊出門。在國務會議召開之前拜會張謇和湯壽潛。見面后孫元起也不隱瞞,直接說明了來意。懇請他們能夠施以援手。

張謇有些疑惑道:“如果老夫沒記錯的話,華熙銀行的經理應該是個美國人吧?讓一家外資銀行掌握中國的貨幣發行權,不會出什么紕漏吧?”

孫元起答道:“華熙銀行經理莉莉絲女士已經加入中國國籍,其他大股東也百分之百都是中國人,也就是說,華熙銀行是不折不扣的本土銀行。所以嗇翁不必擔心惹出什么紕漏。”

張謇這才展眉說道:“你我既為黨內同仁,投票支持自然理所當然。只是老夫在兩年前,有感于蘇北有鹽務之利,民間頗有游資,而通海大興蠶桑、墾荒辦廠有資金短缺之虞,為取長補短,曾籌劃成立南通勸業銀行和鹽業銀行。但因為精力有限,資金分散,鄉間士紳對銀行又心存疑惑,至今未能實現。如果此次華熙銀行取得全國的貨幣發行權,不知百熙能夠襄助一二?”

湯壽潛也道:“前些年,我浙江為抵抗列強侵奪滬杭甬鐵路修筑權,有識之士集資自辦全浙鐵路,并成立浙江鐵路公司經營此事。為合理保管、運用募得股款2300萬元,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在杭州成立浙江興業銀行,次年在上海、漢口設立分行。雖然興業銀行資本豐厚,但時局變幻,風險難測,如果華熙銀行能與我浙江興業銀行實行貨幣互兌,湯某將感激不盡!”

無論是財大氣粗的浙江興業銀行,還是萌芽之中的南通勸業銀行和鹽業銀行,歸根結底只是地方銀行,容易受國家金融政策的影響。一旦發生儲戶擠兌,就是銀行覆滅之時。而此次華熙銀行如能獲得貨幣發行權,就相當于擁有中央銀行的權力,根本不用擔心發生擠兌之事,大不了開動印鈔機狂印鈔票就是,銀幣不行就紙幣,一元面額不行就十元、百元面額。浙江興業銀行、南通勸業銀行、鹽業銀行想和華熙銀行拉上關系,無非就是想找一個大靠山。所謂“襄助”“感謝”,說白了就是利益交換、好處均沾。

孫元起點頭道:“理應如此!”

張謇、湯壽潛頓時喜笑顏開:“那就希望華熙銀行早日得償所愿,獲得貨幣發行權!”

說話間,轎車已經抵達國務院門口。孫元起透過車窗,正好看見內務總長趙秉鈞從馬車上下來,心里不禁“咯噔”一聲:為什么趙秉鈞突然出現?難道是特地來參加國務會議?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

:免費網


上一章  |  重生之大科學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