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學家二八四、夜發清溪向三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大科學家 >>重生之大科學家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八四、夜發清溪向三峽

二八四、夜發清溪向三峽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10日  作者:何事公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何事公 | 重生之大科學家 

是的,孫元起要出川,因為外面有一大堆事情需要他親自解決。

比如要和莉莉絲、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恒等海內外人士晤談,給川、陜、甘等地區制定一個可行的工農業發展長短期計劃。

再比如要跟孫中山、袁世凱等巨頭磋商,討論自己治下三省的地位問題,并履行教育總長職責。——從去年三月底到現在不足一年工夫,孫元起從清水衙門的侍郎一躍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實力派,甚至可以與縱橫清末民初二十年的大梟雄袁世凱平輩論交。世間遭遇之奇幻難測,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孫元起此次著急出川原因還不在此,因為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把中國科學技術學會的總部遷到國內!

1907年,孫元起借出訪瑞典領獎之機,在英國倫敦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學會歐洲分會,之后,美洲分會、rì本分會也相繼成立。但由于清末局勢所限,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國內一直沒有什么動靜。然而中國科學研究水平總體比較落后,研究院所布局非常不合理,科研工作者缺乏系統的協作配合,這些都迫切需要一個全國性的科學技術學會進行組織和領導。

孫元起雖然是南方的教育總長、北方的學務大臣,但就其所管范圍,則相當于今天的教育部長加科技部長。如果再考慮到孫元起手里的地盤,完全可以認為他是分管科教文衛體的副總理。現在他完全有實力保證中國科學技術學會總部遷回國內后的安全,也有能力對全國的科研布局進行調整,根據國家需要設立一系列科研機構。

粗略結束手頭的事務,又大致擬定未來兩三個月的工作計劃,孫元起便找來楊度、章士釗、沈翔云、蔣志清等人,吐露自己出川之意。本來以為楊度會率先提出反對意見,沒想到他卻大點起頭:“現今天下風起云涌,群雄逐鹿,百熙確實不能一直安居巴蜀,是應該到南京、上海、běi精等地走走,去近距離看看各處的風云變幻!”

孫中山在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后,除了以公元1912年為民國元年,還把江寧府改稱南京府,定為中華民國國都。南京在歷史上曾被叫做金陵、秣陵、建康、江寧、應天等,但被稱為“南京”還是在有明一朝。很顯然,孫中山是想通過改名來體現自己“反清復明”的意圖,期望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當初名叫集慶,朱元璋改叫應天)一樣,以后可以北伐成功,徹底“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取得漢族復興的偉大勝利!

楊度搖著扇子繼續說道:“而且昨天暢卿(楊永泰)剛好發來電報,說預備立憲公會改組新中國黨的工作已經大致完成,想在上海召開一次成立大會,你這個黨首自然不能缺席。此外,據說光復會黨首章太炎(章炳麟)對興中會一系把持同盟會的局面十分不滿,有意攜部分同仁脫離同盟會,與我新中國黨在議會中提攜共進,具體事宜也需要你出面和他詳談!”

章士釗則有些擔心:“皙子兄,大人真的必須要出川么?自光緒、宣統以來,暗殺之風盛行,諸如徐錫麟之刺安徽巡撫恩銘、吳越之刺出洋五大臣的事件不勝枚舉。去年軍興之后更是甚囂塵上,兩任廣州將軍(孚琪、鳳山)死于黨之手,吳綬卿在眾軍環繞之下也被賊人取去首級。古人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大人現在手握四協之兵、三省之地,有崤函之固、巴蜀之饒,完全可以坐視天下成敗,何苦要自履險地?”

楊度搖搖頭:“所謂‘富貴險中求’,想要得到收益,自然得有所付出,從來天上沒有平白無故掉餡餅的道理。更何況百熙此行并沒有太大風險?”

沈翔云奇道:“皙子先生,怎么能說沒有風險呢?現在袁慰亭、孫逸仙二人南北對峙,可謂勢均力敵。袁慰亭得到我們的地盤,就可以輕取孫逸仙;孫逸仙得到我們的地盤,則可以殄滅袁慰亭。他們可都對我們手中的地盤垂涎玉滴!”

楊度微微頜首:“不錯!我們現在是舉足輕重、動關大局,偏袒誰誰就可以占據上風。正因為如此,百熙此行才沒有太大風險。為什么呢?因為孫逸仙、袁慰亭都想極力拉攏百熙,不能留給對方任何一點抹黑的機會,所以他們雙方都會極力加以保護,怎么可能會發生危險貽人口實呢?”

蔣志清道:“皙子先生所言極是,但我們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在蔣某看來,不患敵人有所準備,而患自己沒有防備。所以此次先生出川,一定要帶足衛隊!”

楊度搖了搖折扇:“也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蔣志清急忙起身說道:“既然如此,蔣某不揣冒昧,想向先生推薦一個衛隊長!此人名叫馮基善,字煥章,生于光緒八年(1882),自幼在軍中長大。光緒二十二年(1896)入保定五營當兵,后改投武衛右軍,歷任哨長、隊官、管帶等職。去年參與發動灤州兵變,失敗后被革職法辦,本擬處以極刑,總兵王懷慶見其相貌堂堂,故而從前發落,保其一命,革除軍職,遞解保定。他借機逃出,輾轉來到四川,投入第四十六混成協當兵吃餉。學生見他所在棚排訓練頗有法度,因而結識,一見傾心,遂和他義結金蘭。如果他能統領衛隊護送先生出川,保證可以萬無一失!”

古往今來,因為相貌奇特而逃過一劫的大有人在,比如淮陰侯韓信,在劉邦手下當兵頭將尾的時候曾坐法當斬,前面十三個人都被砍了,輪到他的時候恰好被夏侯嬰看到,結果“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這才有了后來的齊王。

再比如西漢初年的張蒼,曾因為犯錯被判處死刑,已經脫了衣服趴在砧板,因為“身長大,肥白如瓠”,被王陵看見而救下一命,后來做到宰相。

更近期的例子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古勒城(說是城,其實就是個小村子)為李成梁所攻滅的時候,十多歲的努爾哈赤和弟弟舒爾哈齊也在城里,結果李成梁的妻子“奇其貌,陰縱之歸”,這才有了大明的心腹大患和大清的二百多年基業!

蔣志清這么說馮基善,無法是給自己的結義兄弟臉上貼金,為他極力爭取衛隊長一職。至于具體情況如何,那就誰也講不清了!

沈翔云兀自有些遲疑:“如你所言,他在北洋軍中長大,而且官至管帶,肯定是袁慰亭的嫡系。一個堂堂的管帶千里迢迢跑來我們這里當兵,你怎么確信他沒問題?”

蔣志清道:“煥章大哥受思想影響,與王金銘等人發起組織武學研究會,在軍隊中秘密宣傳反清思想,積極開展活動。灤州兵變后,又曾在通電中署名。他怎么可能是袁慰亭的嫡系?至于來四川當兵,純粹是形勢所迫,沒有什么陰謀詭計。”

沈翔云眉頭皺得更緊:“他既是北洋軍,又參加黨,身份不明、來歷不清,這種人最容易出問題!依我看,還是另找一個知根知底的為好!”

蔣志清拍著胸脯對孫元起道:“先生,學生愿以身家性命擔保,馮煥章絕無問題!如果他能出任衛隊長,必定可以盡忠職守,不負使命。”

孫元起感覺自己在哪里聽過“馮煥章”這個名字,但“馮基善”這個名字則頗為陌生,當下擺擺手:“虬齋不必多說,既然介石如此力薦,那就用這個人吧!”

楊度笑道:“百熙準備用此舉向天下表明,我們這里選材舉能是不問出身、唯才是用?”

孫元起搖搖頭:“皙子說笑了!我哪有那么多心思?我只是想,人家堂堂一個管帶肯來我們這里當兵,自然是看得起我們。如果蔣志清此番舉薦不成,消息傳出,豈不會傷及其他非嫡系人員的善意?對了,皙子,當年劉備去東吳,諸葛亮曾授三條錦囊妙計,使得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我今rì也要順流而下,不知你又有什么要交給我的?”

楊度沉吟片刻,才緩緩說道:“在下一介書生,怎么能跟諸葛武侯相比呢?而且南北形勢波譎云詭,一rì三變,很多問題也難以預知,所以沒法給你什么計策。只是臨行之際,想請百熙記住一句話:在官場上,既不能輕易答應人,更不要輕易拒絕人!”

孫元起道:“不輕易答應別人,這倒好理解。可為什么不能拒絕別人呢?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楊度放下扇子:“官場歷來說話說三分,因為誰也不知道以后事情會不會有所轉機。如果當場峻拒,不僅會拂了別人臉面,讓人下不來臺,還讓事情再無轉圜余地。所以無論什么事情,總要中庸些才好。”!!!


上一章  |  重生之大科學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