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學家二六七、并蒂已看靈鵲報(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大科學家 >>重生之大科學家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六七、并蒂已看靈鵲報(下)

二六七、并蒂已看靈鵲報(下)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05日  作者:何事公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何事公 | 重生之大科學家 
何事公作品

簡介:第四卷驪歌一疊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第四卷驪歌一疊

第四卷驪歌一疊

歡迎您

與西安形勢相比,閻錫山在太原仿佛如魚得水,就顯得從容許多。

山西巡撫陸鍾琦1911年9月才到任,接印沒幾天就發生了武昌起義,隨后長沙、九江、岳州、騰沖、昆明等地相繼光復,太原也有風聲鶴唳之勢。陸鍾琦這個人不壞,就是思想有些守舊,見狀趕緊召集手下商議對策。

大家根據各省情況分析,一致認定新軍是禍亂根源,必須嚴加防范。如何防范呢?商量來商量去,最終拿出兩項辦法:第一,將駐扎在太原的新軍第四十三混成協兩標人馬分別調往晉南和晉北,加以隔離;將駐在外地的巡防營調來省城,以資震懾。

第二,新軍平時不發子彈。尤其是在調離太原過程中,必須先開拔后發子彈。這倒與陜西所作所為幾乎如出一轍。

革命黨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山西地鄰直隸、京津,風氣開化較早,思想頗為解放,早在1902年就設立武備學堂,編練新軍。全省上下有很多革命黨,尤其是駐扎在太原的新軍,幾乎大部分中上層將官都是同盟會員。此外同情革命的士紳也不在少數,為成功起義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

但不利的條件也有不少,比如手中沒有子彈,更重要的是山西周邊局勢:北面是荒無人煙的內蒙,西面是情況不明的陜西,南面、東面則是重兵把守的河南、直隸。

此時袁世凱正在武漢與革命黨動手,為了保護后路、威懾朝廷,在直隸正定駐有大量北洋勁旅,半日之內就可通過鐵路直達太原。革命黨在太原舉事,弄好了,是中心開花,弄不好,直接被人包了餃子,十死無生!

正因為如此。革命黨人頗費躊躇。第四十三混成協第85標標統黃國梁、第86標代理標統喬煦等一方面和陸鍾琦軟磨硬泡討價還價,希望能先發部分子彈,另一方面他們緊鑼密鼓地準備發動起義。就在這個時候,閻錫山帶著第四十四混成協第88標抵達了太原。

陸鍾琦和陜甘總督長庚一樣。單純地認為外省過路新軍比本地原產貨更可靠,還想借閻錫山的兵威來威迫黃國梁、喬煦等人早日調離太原。殊不知,黃國梁和閻錫山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好到穿一條kù子。陸鍾琦的借勢之舉完全是引狼入室。閻錫山表面上聲色俱厲逼迫第四十三混成協早日上路,暗地里卻早已與黃國梁、喬煦、姚以價等人打成一片。

當然,閻錫山也不會單純把希望寄托在山西新軍身上,他在和山西革命黨密謀的同時。自己也抓緊時間收編各地前來報名的學生軍。不知是他閻錫山影響力不夠,還是太原實在太偏僻,他通過同鄉、同學、同事等關系,很快利用山西本土青年編了兩個營;但學生來此報名的并沒多少,到十月底才剛剛把第88標滿編。

太原與洛陽之間每日有往來電報,互通消息,聽說洛陽截止十月底已經有超過五千名學生報名,閻錫山在感慨良多的同時。心中也若有所思。

到11月5日的時候,第85、第86兩標都已經離開太原,一個抵達百里外的柏井鋪。一個在八十里附近的雞鳴驛。陸鍾琦心中仿佛去了一塊大石,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吃飯也香了,睡覺也甜了,連平日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老婆也眉清目秀起來。

這天是星期天,一大早閻錫山就帶著二三十人進城吃早點,隨后程子寅、張輝瓚、周蔭人、何成濬等也帶著手下從不同城門到了城里。其余學生兵則三三兩兩,形同閑游,從早上到中午一直陸陸續續進城,進城后就順著僻靜街巷向指定的目標匯集。因為學生兵滿臉書卷氣。和學堂讀書的青年沒啥兩樣,根本沒有引起任何注意。

午后兩點,太原城吃三頓飯的有錢人已經吃飽喝足,準備午睡;吃兩頓飯的,則剛把碗筷端到桌上。學生們東一簇、西一簇齊聚在各個戰略要點附近,不待憲兵、巡警上前問話。就聽巡撫衙門口一聲槍響,眾人一齊摸出腰間藏著的擼子,大聲喊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快步撲向向各個目標。

新軍走后,太原城內只有巡防馬隊營和三百多人的“旗衛護”,沒有任何警覺,多數是吃飽飯躺在炕上瞇瞪。聞聽喊殺聲,反應快的都從后門溜走,慢的則繼續躺在炕上裝死,根本沒人反抗。

閻錫山帶著部分親信擊斃了巡撫衙門的門衛,一直闖到后院都沒再遇到任何阻攔。迎面撞見上房里走出兩個老婆子,親信們沖天開了幾槍,惡狠狠地問:“說!巡撫在哪里?”

兩個老婆子哪見過這種世面,早已癱坐在地上,一個顫聲說道:“軍、軍爺,奴婢沒見老爺的面!”另一個還算稍微鎮靜些:“巡撫大人早上去了藩臺衙門,似乎還沒回來。”

兩人口供不一致,士兵們正準備動粗,這時從房里走出一位身穿長袍的中年男子,邊扣衣服扣子邊說道:“各位,陸某自忖對大家不薄,何至于此?再說,我八月十五才來山西,接印還不到兩個月,對山西又有何壞處?”

話音未落,便有人喊道:“他便是陸鍾琦!”

一陣槍響,陸鍾琦渾身彈孔倒在血泊中,眼看不活了。

此時又從屋里奔出一個穿著軍服、拄著長刀的年青軍官,厲聲喝問道:“你們這是干什么?”回答他的只有一陣亂槍,陸鍾琦長子陸光熙也倒在臺階下,距離他父親的尸體不過兩三步地。

閻錫山看都沒看一眼,冷冷地命令道:“進屋搜搜,看看里面還有什么人!”

親信一擁而入,頃刻間屋里便傳來翻箱倒柜的聲音,其中還夾雜著fù女尖叫聲、孩童大哭聲。足足過了四五分鐘,親信終于從屋里揪出一個老年fù人,她懷里還抱著個哇哇大哭的小孩,看上去才不過三四歲。親信朝閻錫山拱手稟報道:“報告標統大人,這是韃子走狗陸鍾琦的妻子唐氏。還有她的孫子。請問如何處置?”

閻錫山點點頭沒有說話,轉身就往外走。

親信們面面相覷。其中有人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漢jiān走狗全家都該死!”說完一槍把唐氏斃倒。其他人也有樣學樣,槍聲如炒豆般響起。孩子哭聲戛然而止。

之前那兩個老婆子,膽小的已經嚇得昏死過去,膽大的見狀也嚇得渾身篩糠,口中喃喃求饒道:“軍爺饒命!軍爺饒命!”

親信不屑地說道:“為漢jiān走狗打掩護,也不是好東西!”說罷甩手一槍。片刻后,整個院落再無一個活口。閻錫山已經走到了門口,回頭冷聲說道:“都愣著干什么。還不趕快去藩臺衙門?那里可是咱們山西的錢袋子,不容絲毫閃失!”

太原城內的戰斗只用了兩個小時就落下帷幕,此時第85、第86兩標正往回趕,還在半道上。

山西咨議局的各位議員都被閻錫山手下用槍“請”到巡撫府衙,此刻門口的血跡還沒來得及被擦干,巡撫一家老小的尸體正陸陸續續往外運,看得各位議員心驚膽戰。

見議員們陸續到齊,閻錫山滿意地點點頭。上臺大聲說道:“兄弟閻錫山,字百川,咱們山西代州五臺人。光緒年間留學日本時。有幸得中山先生點撥提攜,加入同盟會,從此以革命為職志,矢志推翻滿清,恢復中華。回國以后,先后在太原等處聯絡同志,宣傳革命,又有幸得到山西父老的支持,在下不勝感激。如今閻某應天時、順民意,光復太原。實則有賴手下弟兄的用命,閻某不敢居功。如今中華民國山西軍政府成立在即,請咨議局議員群策群力,選出軍政府都督,一則盡快組建政府各部門,更好地為山西民眾服務;二則盡早光復全省各府縣。防止滿清韃虜反撲。”

閻錫山的致辭,從孫中山到山西父老、再到手下弟兄感謝了一個遍,卻沒有半個字提及孫元起,程子寅和張輝瓚不覺相互對視一眼,面色凝重。

閻錫山下臺后,山西咨議局議長梁善濟被推上了講臺,言不由衷地唱幾句高調。趁著這個機會,程子寅側身對邊上的閻錫山說道:“百川兄,山西軍政府選舉都督一事干系匪淺,我們是不是該先告知先生一下?即便不告知先生,也該知會趙協統他們吧?”

閻錫山似乎有些無可奈何:“閻某也知道茲事體大,只是現在太原剛剛光復,必須盡快粘貼安民告示。而且第四十三混成協的第85、第86兩標也正在往回趕,我們必須搶占先機,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所謂‘事急從權’,閻某不得不如此,想來孫先生、趙協統也會明白閻某苦心的!”

梁善濟在臺上說道:“……如今山西已經光復,應該乘機實現共和。我等推舉都督不妨采用投票的方法,從在場諸人中選出山西軍政府都督,既可以體現民心所向,也可以昭示軍政府的正統。”

閻錫山在山西招收的第一營營長張樹幟此時突然從臺下跳上臺,用肩膀把梁善濟推到身后,大聲叫道:“我等要選閻百川為大都督!不用選票,用舉手表決!”說罷,率先舉起左手。

諸位議員還在遲疑張望,閻錫山在山西招收的第二營營長周玳在臺下猛然起身,掏出腰間擼子狠狠拍在桌上,眼睛掃視各位議員,一字一頓地說道:“贊成的舉手!”

在這種情況下,傻子也知道閻錫山玩什么把戲,大家只好相繼舉起手來。張樹幟檢查全體都舉了手之后,滿意地說道:“一致通過!既然大都督已經選好,那就散會吧。”

各位議員便紛紛散去。

程子寅與張輝瓚相對苦笑,隨即起身找到閻錫山:“百川兄,西安、太原都已經成功光復,如今我們面臨的最大危機就是清軍沿著正太線,越過娘子關,直撲太原。小弟毛遂自薦,愿與張輝瓚攜帶第88標第1營及后來招募的學生軍東下,扼守娘子關!”

閻錫山也知道這些人終究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留在太原也是心腹大患,巴不得他們早走。程子寅此策既可以撇清干系,又可以驅狼拒虎,可謂正中下懷。當下便笑道:“既然程老弟自告奮勇,閻某敢不從命!”(。!。

歡迎您


上一章  |  重生之大科學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