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學家一四四、畫眉深淺入時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大科學家 >>重生之大科學家最新章節列表 >> 一四四、畫眉深淺入時無

一四四、畫眉深淺入時無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何事公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何事公 | 重生之大科學家 
重生之大科學家第四卷驪歌一疊


大家都知道張之洞有錢,可他現在偏說自己沒錢,孫元起能有什么辦法?總不能扯住張之洞,翻他衣兜吧?

好在來之前,孫元起怕資金不寬裕,故意多造了五千兩的預算。(請牢記)眼下正好退一步:“不知省府能撥付多少?”

俗話說得好,漫天要價,立地還錢。就看張之洞如何接招了。

張之洞捻著胡須,沉吟片刻才說道:“老夫只能從別的地方擠出一萬兩。”

“才一半?”孫元起有些失望。不過和面前這老頭似乎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有怏怏走出總督府衙。

回到水陸街和楊度一說,楊度神色沒有絲毫改變,反過來勸慰孫元起道:“我們之前的預算,是按照學校正式運作來籌劃的。現在憑著多出的一萬兩,應該足以完成前期的改造工作。”

孫元點頭,現在工藝學堂的改造八字還沒一撇,如果只是前期準備的話,一萬兩銀子確實差不過夠了。只是,以后怎么辦?

沒等孫元起發問,楊度便接著說道:“至于將來,倒不用擔心。香帥如今年近七旬,在湖廣總督任上呆了十多二十年,難道他畢生功名就止步于此?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現在肯定時刻想著早日北上,入軍機、做大學士,位極人臣,死而無憾。

“眼下朝廷有四位大學士,其中王仁和(文韶)已經七十有七,去年五月便因年老,不在軍機處當值,想來致仕之期不遠;貴叔祖父孫壽州(家鼐)更是已屆耄耋之年,隔三差五地在家養病,不理俗事;除此之外,只有世續、那桐兩位滿人,雖然不算昏聵,卻也只是中人之姿。協辦大學士里,除了滿人榮慶,只有今年正月徐郙休致后剛授任的瞿鴻禨。也就是說,滿打滿算只有六人,還有兩人不理事,這人數山谷在雍正元年有協辦大學士以來極少見的。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不補授大學士,那明年上半年就一定會增補。

“環顧全國,漢人中能有資歷出任大學士的,只有香帥、袁宮保等數人。不過袁宮保手握軍權,直隸又近在肘腋,朝廷上旗人對他頗有猜忌,為了防止他坐大,多數不會授他大學士。而香帥不同,年少探花登第,在翰林時便以直言敢諫享譽士林;任職地方后,積極興辦洋務、操練新兵、推廣教育,卓有實效;如今他已是風燭殘年,加上其兄文達公生前便是大學士,朝廷為了獎掖老臣、傳為佳話,肯定首選香帥。

“一旦香帥榮任大學士,他便會進京、入軍機處。湖廣總督換了新人,他初來乍到,你去請他撥付一點教育經費,憑著你一時無兩的圣眷,難道他還會駁你面子不成?所以,你絲毫不用擔心將來的事情。”

聽了楊度的分析,孫元起心中大定。

在學部沒有批復師范院校合并的奏折前,孫元起準備先對工藝學堂內部進行整頓。剛上手,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可自己除去東跑西顛的陳乾生、掌管衙門錢袋子的章士釗,居然連三個幫手都湊不齊!

說來也巧,正愁著手下沒人,十多二十個經世大學學生就從北京來到武昌“求包養”。孫元起見了這么多人,且喜且疑:“你們是怎么來的?咦,潘咸,你也來啦?”

潘咸笑嘻嘻地答道:“先生好!我們聽先生說需要人,大家便自告奮勇來了。正好特斯拉先生也有些問題要問你,加上還沒來過武昌,我便湊湊熱鬧。”

除了潘咸,這群學生絕大多數都是今年要畢業的。孫元便接著問道:“你們都畢業了么?”

學生們齊聲道:“沒有,沒有!張校長讓想來湖北工作的、想跟先生做學問的,都來武昌找你做論文答辯呢!”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孫元起喜不自禁,趁著這段時間,趕緊把學生論文答辯的事兒給辦完,然后便把工藝學堂和師范學校的教習全部解聘,換成自己的學生。隨著老師換人,教材也隨之變成了商務印書館版。湖北的科學教育,在半個月內跑步進入了孫百熙時代。

時間已經是八月中旬,在北京各位大人案上盤桓了一個多月的奏折終于回到湖北。隨著奏折一起的,還有托尼、莉莉絲一行。

很明顯,托尼此次前來,是為了開拓華中地區的無限廣播業務。托尼心想:如今有孫元起這個妹夫在湖北照應,想來辦事可以事半功倍。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托尼的廣播公司還有自己的股份,幫他不就是幫自己么?況且廣播對于傳播知識、發布信息、推廣科技、娛樂群眾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互惠互利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孫元起打算隔一日便帶著托尼去找張之洞說項。

楊度在一旁聽了之后,連忙建議道:“百熙要助成此事,見了香帥最好不說這位托尼先生是你的親戚,只說他是你在美國的好朋友便可,哪怕因此多花些錢也無所謂,免得以后他人攻訐你是官商勾結、以權謀私。而且從長遠來看,這樣做也利大于弊。如果香帥允許在武昌設立廣播局,讓官紳知道此為洋人產業就可以了,平日里最好還是請華人出面操持!要知道湖北開埠雖久,民眾對于西洋人還是心存芥蒂的。”

孫元起只道楊度考慮深遠,沒有細想,便答應了。

“我也想到了這一節,所以來的時候帶著襄理。”托尼指著身邊一位只有十七八歲的小年輕,“這位年青的小伙子叫做劉鴻生,是上海人,前不久剛從圣約翰大學輟學,來到我們公司工作。我看他非常聰明伶俐,此次前來便帶他出來歷練。以后武昌有什么事,便要請他出面呢!”

小伙子連忙起身,朝在座諸位做了一個羅圈揖,用濃重的上海腔說道:“晚輩劉鴻生,拜見各位老爺、先生!”

眾人說話,唯有莉莉絲坐在邊上含笑不語,憑孫元起對她的了解,這小妮子此番前來,絕不僅僅是學趙五娘千里尋夫那么簡單。等諸人散去,夫妻在床上纏綿以后,孫元起這才問道:“莉莉絲,你的味精廠怎么樣啊?”

莉莉絲一臉驕傲的神色:“非常棒!父親的機器運來之后,半個月便調試完畢,本月初已經開始正常投產。借助哥哥的廣播,在上海銷售得非常順利。以后要做的,就是擴大銷售。”

孫元起笑道:“莉莉絲真了不起!對了,你此次前來,怕不是單單為了看我吧?”

“討厭,我就是來看看你的!”莉莉絲嬌嗔道。

“好好好,你是專程來看我的。看完我之后,還有什么其他事呢?”

莉莉絲手指在孫元起胸前畫圈圈,半天才抬頭說道:“上次在上海,你不是要我最好在別的地方自己再建一個面粉廠么?我想了想,最好是選在武昌,憑借長江航道,運輸比較方便。”

孫元起有些吃驚:“湖北有小麥么?”

自古至今,便流傳著“湖廣熟,天下足”的謠諺。但在孫元起的腦海中,號稱“千湖之省”的湖北應該是遍地種植水稻,怎么會有小麥呢!

莉莉絲也愣住了:“我在上海聽人說,湖北可是盛產小麥的……”

盡管她在上海做了仔細調查,可聽見自己丈夫的質疑,心里依然還是沒底。事實上,這是孫元起孤陋寡聞了,湖北中北部可是我國重要的小麥產區,借助于豐富的水資源,他的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孫元起也吃不準,只好說道:“我也不太清楚,明天再找人問問吧。”忽然又想到一個別的問題:“莉莉絲,上次我和你提到生產薯片的事兒,你還有興趣么?”

莉莉絲像受驚的小貓一樣,警惕地抬起頭:“有,當然有!只是這兩年,先忙著建內衣公司、銷售味精,現在又在上海建味精廠,所以耽擱下來。等這段時間忙完,我就立即著手生產薯片的事兒。生產薯片可是一筆大生意,利潤驚人,你該不會想把它轉給別人吧?”

孫元起刮了刮她的小鼻子:“你都想哪兒去啦!我只是想問你,如果你準備生產薯片,那土豆削皮機請人設計了么?”

錯怪了丈夫,莉莉絲覺得怪不好意思的,便朝孫元起懷里縮了縮:“還沒有呢。怎么,你要幫人家?”

孫元點頭:“我倒有個大致思路,只是無法付諸實踐。眼下武昌正好有一所工藝學堂,里面的學生動手能力不錯。我希望你能投點錢給學校,然后組織學生來研發。等出來結果,由你拿去美國申請專利,如何?”

平常大家去土豆片,都是用刀來削,或者用瓶蓋什么的來刮。等需要大規模給土豆去皮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陷入習慣性思維的誤區:應該用什么刀或者工具來削皮呢?土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要研究如何削皮,真還沒有什么法子。事實上,真正的土豆削皮機,正確稱呼應該是“土豆磨皮機”,是用鋼絲球之類的刷子,與快速運動中的土豆發生摩擦,從而去掉表層的薄皮,獲得完整去皮后的土豆。只要想到這一層,后面實現起來就簡單多了。

莉莉絲道:“好啊,大概要多少錢?”

孫元起心里盤算了一下:“你先付兩萬美金,我讓他們研制土豆削皮機。等你申請專利后,你再付四萬美金,爭取把從土豆清洗到最后薯片封裝的整個流水線都研發出來。”

重生之大科學家txt


上一章  |  重生之大科學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