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資到時,郡府偌大的堂上已經坐滿了人。
時下習俗,飲食采用分餐制。堂上的兩邊,每隔一定距離,便放置著一個黑底紅漆的矮案,案后是坐席。此時,差不多每個案后都坐的有人。來賓云集,盡皆東郡衣冠。
曹操還沒有到。
吳資在堂外除去鞋履,著白襪入內。
堂中的眾人多不識他。滿寵這時在堂上招呼客人,見吳資進來,就給客人們引薦,介紹說道:“這位是濟陰太守吳君。”諸多的客人們紛紛起身,與吳資見禮。
吳資雖然貴為二千石太守,然則一來,他是棄郡逃命到此,二者,他也已知這些被曹操請來的士人,俱是東郡各縣的冠族右姓之宗長、或各大姓家族中的杰出之士,不僅在東郡,即使在整個兗州,也都是有些名氣的,故此倒不拿大,很是謙虛地與他們一一回禮。
滿寵請了吳資坐入上首,躬身說道:“吳君請暫坐稍待,曹公一會兒就來了。”
吳資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忙罷。”
滿寵行了一揖,自接著去安排奴婢,給已到的客人們上菜肴、美酒。
鄰著吳資坐的,是濮陽田氏的宗長。
此人名叫田玄,年有四十多歲,濃眉大眼,蓄了一部胡須。
他向吳資微微頷首,舉起案上的木質酒碗,邀請吳資飲酒。濮陽田氏,是濮陽縣有名的豪族,其族中也是出過不少二千石的,便這個田玄,數年前,也還在朝中為黃門侍郎,只因見黃巾亂起,遂掛印歸家。吳資遂舉起椀來,兩人飲了一口。
田玄方在與別人說話,既與吳資見過,就轉回頭去,接著剛才的話題。
和他說話的那人,也是濮陽縣本地人,其族亦濮陽一大姓。這人捋著稀疏的山羊胡子,說道:“曹公從乘氏還東郡才不過數日,現下應該是軍政諸務最忙之時,他卻擺酒設宴,延請我等來府,想來必是有要緊的事情,卻不知是為何事?田君素與曹公親厚,敢問是否知些內情?”
田玄說道:“曹公回來東郡以后,這幾天確實很忙,我與曹公還沒見過,我也不知道曹公是為了什么事,把咱們大家都請來了這里。”
那人猜測說道:“我聽說曹公此回還郡,帶了數萬兵馬,會不會是軍糧不足,故此召我等來,為籌備軍資糧秣?”
田玄沉吟說道:“也許是吧!”
那人頓時面現苦色,說道:“若果是為了這事兒,那我還真是幫不了曹公的這個忙了!這幾年,兗州亂成一團,咱們東郡也是兵災不斷。就在去年,於夫羅、眭固等不還在咱們東郡大鬧了一場么?虧得曹公善戰,乃才將之擊潰。今年的年景又不好。不瞞田君說,我家現下已是糧倉見底,入不敷出,眼看連一家老小百十口的口食都供不上了!更莫說再助曹公軍需了。”
田玄瞧了他眼,心道:“曹公是不是要糧,還說不準,你就哭上窮了?‘一家老小百十口的口食都供不上了’?這話你哄得旁人,哄不住我。我豈不知你家殷富,你這家伙又是個吝嗇的,貔貅也似,一年到頭來,那叫一個只進不出,要論家底,我家怕還不如你家!”也懶得揭穿於他,只道,“曹公召咱們來是為何事,且等一會兒,待曹公來了,你我自然知曉。”
那人說道:“是,是。”
吳資對面案幾相鄰的兩個人在竊竊私語,間或有詞語蹦到吳資的耳中,他倆好像是在談論曹操在兗州的那幾場戰事。吳資側耳傾聽,果然不錯。
只聽在說話的那人說道:“曹公接連大敗,先從任城撤到乘氏,今又從乘氏撤回東郡,我聽說連鮑允誠都戰死了!夏侯惇等等曹公帳下的猛將,許多也負了重傷。甚至就是曹公本人,都差點被徐州兵生擒。徐州的荀鎮東,他的部曲真是天下一等一的精兵!現而下曹公逃回東郡,濟陰已被徐州占據,……剛才進來的那人不就是濟陰太守吳資么?”
吳資感覺到這人的視線朝自己的身上轉了一圈,究竟是尚存良知,知道自家獨自生逃,不僅對不起被他拋棄的濟陰百姓,且是沒有盡到守土之責,嚴格來說,按照漢律,為此砍了他的頭都不為過的,當下不免臉皮發紅,急勾頭垂目,權當未聞,勉強裝作若無其事地吃了口菜。
對面那人把視線收回,聽見他往下說道:“吳資一逃,荀鎮東現已掩有濟陰,對我東郡虎視眈眈。一旦徐州進兵,我看啊,縱有大河為阻,曹公只怕也如此前在任城、濟陰的那幾場仗,仍舊不會是荀鎮東的對手,十之八九,他還得再敗。曹公與袁本初交好,到的那時,他還能西逃,去投袁本初,可是你說,我等家鄉在此,可該如何是好?”
那人鄰座的士人年紀不小了,得有六十多歲,嘆了口氣,說道:“曹公不是不知兵的,去年打於夫羅、打眭固,仗仗都勝!卻怎么一與荀鎮東交手,就一敗再敗呢?唉,我老了,活不了幾天了,倒是不怕他荀鎮東打過來,但你說的不錯,我等鄉梓在此,你我的子孫兒女,可都在這里啊!一旦曹公再敗,是啊,你說,可該怎么辦呢?”
兩人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沒有辦法,各自舉杯,飲下了一口苦酒。
卻是曹操數敗,遁回東郡,東郡的士心已亂。
暮色漸深,堂中的光線暗淡下來,滿寵又叫奴婢們,捧來燭火,分別放到數十個案幾之上。為了增加亮度,且在堂中的壁柱上,插了火把。火把所用的蒿草等物,皆是經過特殊處理的,點燃以后,無有黑煙。堂外的院里天光昏沉,不知不覺,夜色來至,而堂中亮如白晝。
十余個女樂,跪坐堂下,鼓瑟吹笙,彈奏出清雅的樂曲。
便正在客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猜測曹操請他們來的用意為何之際,兩個軍吏到的堂前,齊聲說道:“兗州刺史、領東郡太守曹公到!”
吳資聞言舉首,朝堂門口瞧去,先是看到了那兩個郡吏。
這兩個軍吏他都認識,年紀大些的那個相貌剛毅,是任城人呂虔,年紀小些的那個膚色如玉,是陳留人衛臻。衛臻是衛茲的長子,衛茲本是張邈的部屬,曹操討董的時候,衛茲率部與他一起進戰,結果陣亡,曹操感念他的忠勇,便不以其子衛臻年少,而辟之為了府中的吏員。
緊跟著,一個身量不高,然走起路來,軒昂不凡,如龍行虎步的四旬男子入到吳資的眼簾。
這人可不就是曹操?
程立、薛悌等等文臣;傳言身負重傷的夏侯惇和曹純、劉若、丁斐、史渙、李乾等等軍將,還有曹昂、曹安民等,蜂擁從在曹操的身后。前呼后擁的,曹操進到堂上。
堂中的士人們起身,相對而立,揖禮與曹操相見。
曹操爽朗地笑道:“君等不必多禮,快請入座吧!”
從兩邊食案中的道上,曹操大步穿過,來到主位,坐將下來。
曹昂、曹安民侍立在他的身后。程立、夏侯惇等在留給他們的案后席上坐定。
曹操舉起酒椀,親熱地說道:“自因劉公山為賊刺死,我上應朝旨,下從士意,繼任本州刺史,出郡討黃巾、與徐州兵鏖戰以今,我已經離開咱們東郡好幾個月了!說老實話,我很想東郡的美酒,更想在座的諸君!來,來,我與君等共飲此椀!以解我相思之渴。哈哈,哈哈。”
他豪爽地一飲而盡。
堂中的士人們舉袖掩口,也端起酒椀,把酒飲下。
曹操把酒椀放到案上,示意曹昂再給他斟上,等到斟滿,他二次端起,慨然說道:“我在東郡的這兩年,沒有做什么事情,文德、軍功,均無可述,深覺愧對君等對我厚愛和信任。這一椀酒,我敬君等!以感謝君等這兩年對我的支持和對我施政的幫助。我先干了!”
說完,又是一飲而盡。
堂上的士人中有那聰明的人,從曹操的這番話中,察覺出了一點不對,可又說不出來是哪里不對。眾人各懷心思,把第二椀酒也都喝下。
曹昂復給曹操斟酒。
曹操第三次端起酒椀。
這回,他站起了身,舉著酒椀,沖著堂中的諸人轉了半周,語氣由親熱、慨然,轉為不舍,說道:“這第三椀酒,是我與君等的辭別酒。希望有朝一日,我與君等還能再會。請!”仰起脖子,把酒飲下。
堂中立刻炸了鍋。
濮陽田氏的宗長田玄,急切地問道:“明公此話何意?為何說這椀酒是辭別酒?”
曹操悵然說道:“我率部與徐州對壘,先敗於任城,繼撤於乘氏。鮑君允誠因我而亡,陳君公臺棄我去了陳留。君等對我有殷切的期望,但我卻辜負了君等。每思及此,我日夜難安也!
“荀鎮東而下屯重兵於濟陰,許顯、樂進、辛璦、陳褒、劉備等將,或海內之名將,或徐州之虎臣;荀公達、戲志才等,悉汝潁之奇士也,而俱為鎮東勒用,鎮東其人,誠然世之英雄,鎮東帳下,誠然文武濟濟,他也許不日就會犯我東郡,我自度之,非其敵手。
“與其再敗而使我東郡淪陷,我左思右想,不如干脆讓賢。”
田玄大驚,問道:“什么讓賢?”
曹操說道:“我打算明天就出發,率部西去,投本初去者。”
田玄急不擇言,說道:“曹公要棄我東郡而去么?如曹公所言,荀鎮東屯大軍於濟陰,帳下文武齊聚,似欲將攻我東郡,曹公一去,那我東郡可該怎么辦了?”曹操誠懇地說道:“操無德無才,尸餐素位,就算不走,也保不住東郡的周全。當下為郡計,只有讓賢。候操走后,君等可舉賢以繼郡太守之任,君等都是我兗的高士,在君等的輔佐下,只要上下一心,精誠團結,荀鎮東兵馬雖盛,文武雖眾,料之也定是難逾大河半步的!”
不止田玄,堂中的其他人,包括剛才與田玄哭窮的那人,以及吳資對面那兩個大談特談曹操連敗的那兩人,全都色變,無不驚駭。
眾人不約而同地想道:“我郡哪有什么賢士能與曹孟德比?兵略上沒人能與他比;他和袁本初、張孟卓為友,我東郡如果有危,他還能請來冀州、陳留的援兵前來相助,在請外援上,也沒人能與他相比。又且聽他話意,‘率部西去’,他似是欲攜全部兵馬而走?兵馬如被他全都帶走,我郡豈不就成了砧板上的一塊肉,將只能任由徐州宰割了?不行,絕不能不讓他走!”
滿堂的士人,拜倒一片。
田玄帶頭,俱是苦勸之聲。
過了好一會兒,曹操才裝作為難的樣子,說道:“我任東郡以來,多蒙君等的錯愛。我對東郡、對君等豈無感情?君等若是執意不欲我西去,我也只好勉為其難,留下來了。”語聲里透出憂慮,說道,“唯是荀鎮東兵馬強盛,我郡雖有大河為險,如果不做萬全之準備,恐怕還真是會打不過他。現今我軍,步騎三萬余,戰士是不缺的,然而糧秣等物,卻十分不夠啊!”
田玄等人聽他答應不走了,心頭的石頭放下,盡皆大喜。
田玄大聲說道:“只要明公肯留下來,但有所需,我等無不盡力相助!”問諸人,“你們說,是不是?”
眾人皆道:“正是!”
有人說道:“就像明公方才說的,只要我等與明公一心,團結一致,他荀鎮東便是再兇,又如何?咱們東郡也不怕他!”
曹操喜道:“君等既存此念,那我就敢與君等保證,東郡,我必會能為君等守住!我明天就去信本初,請他遣精卒來援!”
曹操請了眾人回坐,自己也重新坐下,看了程立一眼。
程立知道,該自己出場了。
他舉起頭,長長地嘆了口氣。
田玄納悶,問道:“明公答應留下,不走了,這是好事啊,程公緣何忽然嘆息?”
程立說道:“我所嘆息,不是為明公。”
“那是為了什么?”
“是為鮑君允誠、是為山陽督郵伊興等君、是為濟陰主簿。”
“什么意思?”
程立義憤填膺,形諸於色,說道:“鮑君允誠堅守壽張,城破不降,誠乃忠烈之士,而被徐州軍的鄉野小人江鵠所殺!山陽督郵伊興等君,皆是出自山陽名族,家為當地右姓,山陽為徐州軍所據,此諸君,遂俱身首異地。至若濟陰主簿,吳太守比我更清楚,請他說吧。”
吳資隱約領會到了程立說這些話的用意,如今他人在屋檐下,以后的日子只能依附於曹操,也就配合程立,添油加醋地說道:“我郡主簿董君,名成,族為定陶的右姓董氏,素著清名,有高德於縣鄉,為士民所愛之。
“徐州軍侵入我郡,我親自帶兵抵抗,奈何眾寡懸殊,戰斗不利,當危急之時刻,董君自告奮勇,為我斷后,以步卒兩千,逆徐州軍的精騎千余而沖,不幸戰敗,而遭害於張飛之手!想那日我回顧望之,見董君一襲白衣,於那萬軍紅中,真是易水蕭蕭兮!壯士不復還。”
吳資說到動情處,眼圈紅了,留下兩行熱淚。
鮑信、伊興、董成等,出身與這些士人相近,都是兗州的豪族子弟,聽了他們這些悲壯的故事,在座的東郡士人們,不禁俱生兔死狐悲之感。
眾人同仇敵愾,越是堅定了支持曹操的決心,一時堂上,遍是大罵徐州兵殘暴的話聲。
曹操滿意地看著這一幕場景,摸著胡子,把目光投到了堂外的夜空。
他想道:“陳公臺雖然固執,亦有智謀,其今在陳留,濟陰一下,陳留與我東郡一樣,就也與徐州軍接壤了,且其南邊還有孫文臺,面臨的外部局勢實是比我東郡還要惡劣,也不知他會給張孟卓出些什么守境的主意?”
陳留郡,陳留縣。
郡府堂上。
清風吹入,燭光搖動。
張邈、張超兄弟與董訪等張邈帳下的重要臣屬,正在細聽陳宮說話。
陳宮對張邈說道:“明府君,陳留東為徐州兵,南為孫堅,兩面俱臨大敵,欲安境內,於今唯有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