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錄:
作者:趙子曰
類別:歷史軍事
許仲到陰平的次日,孫河率部抵達。
因孫河只帶了三百余人,與其說是來與許仲并肩作戰的,不如說他是以地主的身份來給許仲做向導的,所以許仲沒有給他安排任何的具體作戰任務,而是請他隨在中軍與自己一起行動。
又到次日,許仲一聲令下,三軍開拔,出了陰平,向西北方向進發。
日行六十里,許仲部行軍兩日,到達合鄉。
此地為東海郡最西北之一縣,是趙云的防區,現有安民校尉陳容駐扎。
因了此縣挨著魯國,所以陳容平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備魯國黃巾流竄入東海地界,而今許仲將要入魯,當黃巾戰不利時,固然他們的主力不會蠢到遁入東海,但小規模的散兵卻有可能會向北逃竄進入東海,由此可以想見,至少在近期,許仲完成入魯作戰之前,他於戒防魯國黃巾南下入境這一塊兒上的任務都將會比以前更重。
許仲令各部在合鄉休整一晚,第二天,北上數里,渡過南水,再行十余里,進入到了魯國境內,從這里再向西北行六七十里是騶縣,向東北行百余里是卞縣。
按照既定的部署,臧霸和許仲在這里分道。
臧霸率部去騶縣城外設防,以阻騶縣黃巾出城往援卞縣。許仲則率主力徑往卞縣。
臧霸部都是泰山兵,許仲等人不熟,為使兩邊的軍情能夠順利溝通,許仲把郭嘉派去了臧霸軍中,并撥了一屯騎兵扈從郭嘉。戰陣之上,刀槍無眼,許仲知郭嘉極得荀貞的愛用,出於保證他安全的目的,給他撥的這一屯騎兵乃是調自張飛帳下的陷陣都尉部。
“陷陣都尉”是荀貞軍中的一個固定編制部隊,凡主官為中郎將以上,也即於戰時有資格單獨成軍的,其帳下皆有此編制,少則一部,多則二三部。
每一部的兵卒數目都不多,通常步卒的話,一部百余或二三百人,騎兵的話,一部數十或百騎,人數雖都不多,但既名為陷陣,是被各軍專用之攻強克堅、斬將擘旗的,所用自然皆為選卒,從軍官到兵士都是各軍中最精銳的,配與使用的武器裝備也都是各軍中最好的,步卒用的甲盾、戟矛、刀弩都是一等一的軍械,騎兵用的兵械也都是上佳之物,別的不說,只說馬鎧,荀貞軍中現共有馬鎧百余領,除少數分給了高級軍官使用,余下的便皆在陷陣營中。
張飛雖還只是校尉,但因其武勇,也為表示另眼相待,荀貞特令辛璦配給他了一部陷陣士,共八十騎,分為兩曲、四屯。
許仲拔了其中一屯保護郭嘉,看似只有二十騎,人數寥寥,但在亂戰之時,此二十騎可當二百騎,實是一支非常精銳的力量,即便臧霸竟不敵騶縣黃巾,也足可保郭嘉無事了。
一支較為完整、可以獨立作戰的部隊,必然是由各類兵種共同構成的,只有用最適當的方法把不同的兵種合理地組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出這支部隊最大的戰斗力,所以,早在最初起兵時,荀貞就對部隊中各兵種的構成組建非常重視,后通過對皇甫嵩等名將編制本部兵種辦法的學習以及幾次大規模獨立作戰的實踐,現下,他麾下的各步軍都已經形成了三線作戰體制。
第一線是由陷陣、鉤戟、中壘、甲盾等重甲精銳士組成的突擊力量或防御中堅,第二線是由蹶張、積弩、柘弓等遠程兵種組成的各協同作戰部,第三線是由普通兵卒組成的主力作戰部。
此外,根據不同的情況,會配給步軍一些騎兵部隊。
比如這次許仲入魯,他部下的兵種構成就是遵循的這一體制原則。
這個三線作戰體制看起來很簡單,但在構建的過程中還是遇到過不少困難的,首先,要有足夠多的重甲士和弓弩手,其次,要有足夠多的兵械甲盾,再次,兵員、軍械都有了,建制編成了,也不是立刻就能發揮出最大戰力的,還需要經過一定數量的實戰磨合,讓各級軍官深刻了解到不同兵種的能力,學會指揮他們協同作戰,同時,更得讓各兵種之間學會配合。
從荀貞起兵到現在已有七八年了,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摸索、訓練和實戰,他的這個三線作戰體制直到攻徐州時才見到了優異的成效,也正是因為在徐州一戰中見到自己的這個作戰體制已經較為成熟,故而,荀貞才有面對魯國境內的十余萬黃巾、卻只調遣三千嫡系部曲的底氣。
許仲入魯國后,每日都會給荀貞發送一道軍報,閱讀他的軍報是荀貞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這日,許仲入魯國后的第四天,荀貞接到了他“今渡泗水,破北岸賊千余,進至卞下,已圍三面”的軍報。軍報是許仲昨天寫的,所以這個“今渡泗水”云云說的其實是昨天之事。
魯國境內并非只有卞縣等三座縣城中才有黃巾,除此三縣內的主力,三縣外的鄉間野上亦還有一些別部兵馬,因而許仲、臧霸、孫河等率部入境后,雖還沒有展開大的作戰,但與這些散布鄉野間的黃巾別部卻已是接戰數次。
許仲之前三天從魯國送到州府的軍報中皆有“今擊潰賊若干”的描述,不過此前擊潰最多的黃巾部曲也就是二三百人,少的乃至有百余人的,這些應該都是散布於鄉間的黃巾別部,然於此道軍報中,昨日他渡過泗水之后卻擊破了對岸的黃巾千余之多,這千余黃巾明顯就非黃巾別部,而必是為卞縣城中的黃巾主力所派、試圖阻擋許仲率部渡泗水的一支阻擊部隊了。
許仲在軍報中沒有提及本部的傷亡情況,對整個作戰過程的描述也只有簡單的一句“破北岸賊千余”,看來這一場仗打得并不激烈,這倒是讓荀貞不覺有些奇怪。
這魯國境內的黃巾多是轉戰多地,不少是中平元年便揭竿造反的,其中的積年老卒著實不少,按說戰斗力不應如此不堪,在占據了地利的優勢下,居然還被許仲輕松擊破,這其中必有玄機。荀貞思忖片刻,給許仲回文一道:“魯國黃巾歷戰青兗,老卒頗多,臨水設防,而不當將軍一擊,此定驕兵之計,將軍當防有詐,攻戰務必謹慎。”寫畢,著人立刻送出。
郯縣離卞縣二百多里地,便是快馬不停,待這道回文送到許仲軍中,也得是一天后了,不過雖然如此,荀貞對許仲會否中黃巾此計卻并不擔心。他心道:“君卿臨敵,向不驕恣,又有志才在軍中,此縱果為卞縣黃巾的驕兵之計,想來也定是無功。”
也確是如此,黃巾即使用計,又如何能騙得過許仲和戲志才?事實上,荀貞的這道回文寫不寫都行,只是他身為主帥,既看出了黃巾是在用計,便不能不予理會。
待此回文被堂外小吏拿去給信使傳遞,荀貞喚原中卿近前,問道:“公達可有送密報來?”
因戲志才要從許仲入魯之故,為了讓他能更好地了解任城等地的情況,派去山陽、任城等地的細作早先由他負責,現下他去了魯國,重點轉到了臨敵作戰上,這些細作便轉由荀攸負責,匯總之后,荀攸會把重點擇出,抄錄兩份,一份給戲志才送去,一份上報荀貞,又因此事重大之故,所以凡荀攸上呈之密報,不經府吏的手,由原中卿或左伯侯接收,然后轉呈荀貞。
原中卿答道:“今日無密報送來。”
荀貞點了點頭,正要轉回堂中坐下,看見宣康急匆匆地從院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