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出了這種事兒,眾人包含建寧王李炎在內,都知道暫時是無法解纜了。
火器是隴朔利器,張xuān嚴格管制的神秘武器,就連很多隴朔將軍都對火器一知半解,可見其珍視水平。
如今有人窺伺竊取火器,還牽扯到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事情肯定不會那么簡單。
張xuān暗暗掃了雷萬春一眼,心道這廝終歸還是一個鹵莽之人,盡管他以為自己蠻有幾分頭腦。譬如說措置這事兒,如果是南霽云,肯定會若無其事、秘密為之,絕不會像雷萬春一樣大張xuān鼓,看上去理直氣壯其實打草驚蛇了。
“蠢貨!”張xuān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咒罵了一聲,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還是要顧及到雷萬春的臉面,沒有當眾呵他。但雷萬春跟隨他時間久了,見張xuān投射過來的目光微露不滿之意,馬上就明白自己拍馬屁拍到了驢屁股上,弄巧成拙了。
張xuān反應過來,剛要準備叮嚀軍卒奔史思明的寓所緝拿史思明過來,卻聽張xuān輕嘆一聲“不要白搭功夫了,如此消息下來,史思明恐怕早就逃離了靈州。
張xuān默然頷首,但還是派人去了。
雷萬春尷尬無比地翻身下馬,垂首站在一側,屁也不敢放一個。
他原本以為自己立了一大功,卻不州搞成了這種局面一個軍卒將那號稱是史思明兒子史健的小廝帶了過來,張xuān只掃了那小廝一眼,便又搖搖頭道“這人絕非是史思明的兒子。史家父子既然敢做這種事情,怎么可能親身犯險…
雷萬春,本這幾個人交給封大人去措置,至于你回營去面壁思過十日,在本帥不在靈州期間,罰你禁絕飲酒。若是本帥聽說你飲酒,定斬不饒!”
張xuān自有眼力,這小廝神態慌張xuān瑣,毫無氣度可言,一看就是那種普通軍漢,怎么可能是史思明的兒子?這種事情,史思明的兒子肯定不會親自出面,一定是派手下人偽裝成自己的身份為之。
這個時候,恐怕父子倆早就知道事情泄露,逃之天天了。
雷萬春一過來,張xuān就嗅出了雷萬春身上的濃烈酒氣。若不是喝了酒神經太過興奮,一門心思想要邀功請賞,他又焉能大張xuān鼓地押解著這些人搞出了這么大的消息。
去史思明寓所的一隊軍卒返回,果然史思明父子一行人在半個時辰前不辭而別,飛奔出了靈州。
郭子儀慢慢上前來輕輕道“大帥,史思明試圖竊取火器機密,犯法潛逃,罪在不赦。這人潛逃出靈州時間不長,末將請纓率軍追趕,一定將此賊子擒拿回靈州,聽候大帥措置!”張xuān和封常清也紛繁頷首附和。
雷萬春雖然打草驚蛇,讓史思明父子逃了去,但如果派兵急追,還是有可能追上拿下的。只要張xuān一個軍令,在隴朔境內,史思明父子定是籠中之鳥,逃不出去的。
但張xuān心里卻另有放置。
張xuān默然片刻,突然大聲道“封大人,傳本帥令昭告隴朔全境,就說安祿山部將史思明縱容其子竊取軍密、犯下重罪,凡我隴朔軍政官衙,懸賞通緝……”“郭將軍!”
郭子儀躬身施禮道”“末將在!”“郭將軍,你持本帥令牌,率靈州衛軍馬5000,出靈州入朔方追擊史思明父子”如果追不上,就直入范陽境內~
向安祿山傳本帥的話,若是安祿山交出史思明之子和一干犯法人等便罷,若是不交,本帥誓不肯罷休!”
“封大人,向朝廷上書奏報,就說安祿山部將史思明之子潛入隴朔軍營犯下重罪在逃,請朝廷下令安祿山緝拿罪犯歸案!”
封常清應諾,而郭子儀卻從張xuān意味深長的目光中讀懂了一些別樣的味道,他心里漸漸明白過來,大帥的意思似乎是要放史思明父子逃回范陽去,然后再讓自己率軍氣勢洶洶地追入范陽威脅安祿山交人這……………,
郭子儀也是擅用謀略之人,稍稍沉吟片刻便明白了張xuān的深意,他清了清嗓子恭謹地回道“請大帥安心,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這是一場小小的風b,張xuān略加措置,陪同李談巡視兩寧州的步隊還是按期開拔,出了靈州城。
張xuān和李談縱馬在前,身后是花奴兒和蕭十三郎及一干護軍,而再后,才是南霽云率領的5000神策軍騎兵。
這一路上,因為涉及到火器之事,李談一直沒有開口詢問。
張xuān看李談玉言又止的樣子,就笑了笑,主動道“殿下,可是想問張xuān,手中握有如此利器卻為何不上報朝廷張xuān心里清楚,火器的消息傳出之后,想必朝廷上已經有很多大臣向監國太子殿下奏報張xuān有不軌之心了吧?”
李談尷尬地笑了笑,無言以對。
事實上,朝廷上下已經為隴朔火器之事議論紛繁,張xuān至今沒有向朝廷公開奏報火器之術,這自己就是一種大忌諱。就算是李亨,心里也頗有不滿。只不過,張xuān立下蓋世功勛,不但有功于社稷江山,還有功于李亨個人,所以李亨暫時就硬生生將火器之事壓下不提。
張xuān揮了揮手,將馬速放緩。他身后的護軍一行人,也紓緩速度下來。
張xuān縱馬上前沖到了道路旁的一座土坡之上,翻身下馬。李談一怔,也旋即夾擊馬腹,也跟隨了過去。
天氣雖然干冷,但因為沒有風,站在這土坡之上,沐浴在絢爛的陽光之下,卻是讓李談生出了幾分暖洋洋的感覺。身邊的張xuān面向東方,神色凝重,一直沒有吭聲,李談只得靜靜等待,他知道張xuān肯定是有話要對他講。
良久。張xuān才回頭來微微一笑,長出了一口氣。
“殿下,有些話看來張xuān是不得不說了。張xuān之前與吐蕃作戰,其實風險是蠻大的。吐蕃鐵騎的戰斗力很是強盛,而隴朔戎馬戍守或者可行,要說殲滅吐蕃來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張xuān之所以冒險與吐蕃人一戰,并舍死忘生侵入吐蕃境內,攪亂吐蕃局勢,甚至鼓動吐蕃二王子赤柱篡奪吐蕃王位,目的在于削弱吐蕃國力。而削弱吐蕃國力的目的,又不可是為了拿下吐谷渾故地,確保我隴朔邊疆的平安殿下可知張xuān有何深意嗎?”
李飲一怔,沉吟了一會,卻是搖了搖頭。
他一向認為,張xuān在部城大捷后侵入吐蕃,無非是為了拿下吐谷渾故地做鋪墊,并沒有想到張xuān還有其他更深條理的戰略意圖。
“殿下,請問如今我大唐朝廷最大的隱患是什么?”張xuān淡然問道。
李談皺了皺眉,輕輕道“小王雖然不懂國事,但卻也知,如今大唐內患者當以范陽安祿山為甚。”
“然也。殿下,安祿山擁兵二十萬于范陽等地,兵強馬壯勢力雄厚,以至于朝廷明知安祿山必反,卻不敢削弱安祿山的兵權,生怕逼反了安祿山。”
“所以,在張xuān心里,最大的禍患不是吐蕃人,而是安祿山。我今日所作的種種,都是為將來抵抗安祿山做準備。”
張xuān朗聲道“安祿山與吐蕃人背后勾結,若是安祿山起兵謀反,吐蕃人必趁機出兵侵略我河西隴朔乃至劍南,若是如此,內憂外患之下,大唐危矣。”“因此,我冒險與吐蕃人連番開戰,竭盡所能,削弱吐蕃國力。
如此一來,起碼在三年內吐蕃人會陷于內亂之中無力兼顧西域和中原,安祿山縱然叛逆,我軍也不會陷于前后夾擊之中。”
“安祿山屯兵范陽河東等地是十余年,這十余年間,可以說安祿山時刻在為謀反做準備。如果安祿山起兵,我軍與安祿山軍馬交戰,其實不占優勢。隴朔軍馬雖然驍勇,河西哥舒翰的7萬大軍也固然久經沙場,但與安祿山的范陽鐵騎相比,還是要差一些。”李談長嘆一聲,點了頷首“平西王所言甚是,安祿山這十多年來率范陽鐵騎東征西討,范陽軍馬之勇猛彪悍非朝廷軍馬所能及。”“因此,我日后能與安祿山軍馬相抗的最大依仗就是火器。有火器裝備隴朔軍馬,他日與安賊作戰,我心里還能有一些底氣。”張xuān緩緩轉頭來望著李談“這是我一直沒有向朝廷奏報并公開火器之術的關鍵所在。若是公開火器之術,以安祿山的財力必定在最短的時間里仿造出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又憑什么再與安賊交戰?”李飲長出了一口氣,其實在張xuān說到安祿山的時候,伶俐的李談就已經明白幾分了。
“殿下,有些話張xuān無法言明,還請殿下親自修書一封上報監國太子殿下,將張xuān今日之難言苦衷稟報太子,安賊平定之日,張xuān必不敢藏si,火器之術定然及時昭告天下!”
“至于現在,哪怕是有千萬人的誤解和非議,張xuān也在所不吝!”
張xuān猛然揮手,神色湛然。
李飲躬身長揖“平西王忍辱負重,用心良苦,小王欽佩萬分。
請平西王安心,小王一定上書朝廷,為平西王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