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我國土,雖遠必誅;擅入我疆域,必叫你有來無回()。”
這句話正是大明朝的寫照,不僅是在岳肅當政的時候,在未來數百年后,也依舊如此。最能證明這句話的,就是牛頭山上與四方山上的兩座大墳,這兩座墳墓被稱作韃子墳,據說下面埋著數萬韃子。
當然,在牛頭山上并不止這兩座墳墓,還有一座叫作“天聰汗墓”,這座墳墓,在數百年后,成為牛頭山上的景點之一。后世旅人除了欣賞山上的風景,同樣還要緬懷一下,當年在此在來寇斬盡殺絕的岳大人。
也不知是誰,還在這牛頭山上給岳大人立了個祠堂,專門紀念這次大戰,祠堂前有岳大帥策馬英礀的塑像,中堂之上,高懸“精忠報國”四字牌匾,祠堂內,還有岳大帥端坐的塑像,左右兩旁是蔣杰、裴虎子,下手兩廂則是金蟬、殷柱、童胄、鐵虬。
說句實在話,設計這祠堂的老兄,還真有些門道()。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岳肅將所有韃子坑殺之后,又命司馬喬禹滅了守在延安的阿巴泰,便率軍班師回朝。還不等岳大人進京,京城里早已熱鬧起來,以君翼黨為首的官員,加上君佐黨的,已經開始為岳肅歌功頌德,希望皇上大加賞賜。以東林黨為首的官員,加上一些無黨派的言官,則是上本彈劾岳肅,罪名很簡單,是岳肅言而無信,坑殺降軍,有失我禮儀之邦的體面,此次過大于功,應該加以懲處。至于那個伊洛黨么,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說,就是打醬油。
一份份奏折,送進司禮監,轉到張嫣手中。對于給岳肅歌功頌德的奏折,她并沒有感到意外,岳肅現在真的可以說是功高蓋世,將韃子主力全部殲滅,解決了朝廷的后顧之憂,而且還是在沒有多少損失的情況下,這對日后收復遼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此功績,怎能不大加褒獎。
當張嫣看到彈劾岳肅的奏折之后,不禁莞爾,心中暗想,這幫人真是無事生非,韃子打來的時候,一個個是束手無策,韃子現在剿滅了,你們一個個又都蹦了出來。像你們這種人,就是欠收拾。
不過,張嫣并沒有真的為難這些彈劾岳肅的官員,而是派人將折子,讓人交給岳肅。這是慣例,你岳大人做個解釋吧。
岳肅現在剛過黃河,見到張嫣送來的折子,岳肅笑了,立刻做出了一個解釋。//www.//
“古語云:兵不厭詐,此乃戰爭,用兵之道,豈是一些腐儒之輩所能理解。韃子侵我疆土,自然是要斬盡殺絕,有何不對。難道說,這些韃子打進門了,不準我去殺他們么,若是這樣,當初準我帶兵抵御,又是何意,干脆讓韃子任意燒殺搶掠,然后揚長而去好了。”
岳肅的話十分狂妄,但是現在的他,確實有狂妄的資本。岳肅的回復送回北京,張嫣看罷,似乎也覺得岳肅狂妄了一些,雖然你岳肅功高蓋世,為我大明中興立下無數功勞,但也不至于這么說話呀。太輕狂了。
張嫣有這么一個特點,出事的時候,就是找岳肅,事情辦完了,就得稍微敲打一下,讓你岳肅知道,自己頭上還有一位,輕著點折騰()。
好家伙,不等岳大人進京了,張嫣就讓劉名果把旨意擬好了,直接給岳肅發了下去。
旨意內容大概是這樣,你岳肅此次剿滅韃子,居功至偉,功勛赫赫,然你擅作主張,與韃子談判,最后撕毀合約,還擅自將投降的韃子坑殺,有失我禮儀之邦的名聲,特決定革掉你太傅的頭銜,罰俸一年。然爾功大于過,有過當罰,有功當然也不能不賞,特旨,加封岳肅為太師,授特進榮祿大夫,賞白銀一萬兩。
這圣旨下的有意思,先是革了太傅,罰俸一年,跟著又給你一個太師,賞了白銀一萬兩。太傅和太師雖然都是正一品,算是平級,但太師的檔次還是要高過太傅的。岳大人一年的俸祿,雖然漲了工資,但也就一千多兩,罰一千賞一萬,不管怎么算,也是占便宜的。最后還給了個正一品的散官。這么看來,哪里是罰,分明是賞。
不過,接了旨意之后,岳肅手下的人,都很高興,大人受升官了,可岳肅并沒有如何高興,他意識到,自己給張嫣的回復,不太妥當,輕狂了一些,令張嫣不高興了。為官要恪守本分,不能恃功而傲,看來以后,自己還是要注意。也是蔣先生不在身邊,若是蔣杰在的話,和他商量一下,有他提點,自己肯定不能這樣給太后回復。也罷,回復都回復完了,后悔也沒有用,張嫣也意思過了,回京再說吧。
不日回到京師,岳肅先行進宮陛見謝恩,少不得當著皇上和張嫣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臣是不應該給大明朝抹黑,還請皇上從重發落。見岳肅如此客氣,如此低調,張嫣也很高興,當下表態,岳大人你也是功勞顯赫的,此次剿滅韃子,可謂不世之功,區區小過,不算什么,以后有這種事,記得先和皇上打個招呼。大人大老遠的回來,想來還沒吃午飯吧,這樣,就留在宮里,大伙吃頓飯。
當然了,張嫣是不能真的和岳肅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這是禮數,大家都要遵守。以前朱木匠在的時候,倒是可以,可現在是寡婦,岳肅又是外臣,歲數才三十多,這要傳出去,那還得了()。所以,就是皇上和岳肅用飯,她自行返回慈寧宮。
第二天,皇上少不得大宴有功之臣,參加此戰的文武官員,一個個是高高興興。席間,皇上還宣讀了圣旨,對有功之臣,大加封賞。別看沒怎么動仗,但朝廷給的賞賜,還是不小的。畢竟是大的戰事,消滅韃子將近二十萬,這可是明朝對女真開戰以來,從來沒有過的。經此一役,韃子元氣大傷,收復遼東,指日可待。
比如說金蟬等將領,被升為都督同知,賞了正三品武散官昭勇將軍。這可是莫大的榮耀,金蟬、殷柱、鐵虬不過是鸀林道里出來的,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當大將軍。童胄也是一樣,他在認識岳肅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小的捕頭,可現在竟然成了昭勇將軍,這簡直就和做夢沒有什么區別。李定國和裴虎子的封賞比他們要高,因為高,給他們的是從二品的武散官鎮國將軍。司馬喬禹,被賞了從三品的懷遠將軍,并加左都督。吳如夢給的是文散官,正三品的嘉議大夫。
其他將領,封賞也絲毫不小,這里人多,就不一一細表。
慶功宴結束,岳肅就開始張羅收復遼東的事情,皇太極的精銳,全部埋骨中原,就連自己都丟了性命,韃子的士氣,必然跌倒低估,這個時候,不趁你病要你命,還等什么。
岳肅積極調兵遣將,可這節骨眼上,在日本的吳思南送來一道折子,奏折的內容特別簡單,別看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千字,歸根究底其實就是兩字——增兵。
岳大人現在正將手頭上可戰的兵馬,全都往遼東調呢,哪有多余的人馬給他呀。而且岳肅也研究了一下日本的戰況,以往送來的折子,全都是捷報,尋問送折子的官員,吳思南在日本也沒遇到什么大的挫折。經過仔細研究,岳肅猜出吳思南為什么要求增兵,原因是在抵住了德川家光的瘋狂反撲之后,明軍損傷的三萬多人,當然,鬼子損失的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德川家光此刻正在大量集結兵馬,準備做更為瘋狂的反撲,并派重兵,堵住了從千葉前往江戶川的要道()。通往江戶川的道路打不通,只能留在千葉等著鬼子來,這樣太過被動,吳思南擔心出意外,才要求朝廷增援。
于是,岳肅沒有對吳思南的折子,做任何批示,只是讓來人給吳思南帶封信回去,告訴吳思南,現在朝廷的兵馬,都要投到遼東的戰場上,你那一邊,只要守住千葉就好,糧草軍餉,絕不會短了你,等到朝廷收復遼東,自然會給你增兵。
信送到千葉,吳思南的手上,吳大人看過之后,差點沒吐血了。怎么說呢,就在昨天,德川家光糾集大量兵馬,又朝千葉開過來了。這一次,鬼子號稱有大軍五十萬,嚇得吳思南都有些哆嗦。好在蔣杰告訴他,這肯定是倭人胡亂喊的,純屬吹牛,咱們不用怕他,固守就行。
吳思南將信將疑,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給岳肅寫了封信,這回讓自己的親信吳平給岳肅送去。
信上的內容是這樣的,岳大人,你可真是坑人,當初哄我來的時候,說什么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什么有什么,現在倒好,想要點援兵都沒有。眼下德川家光率領雄兵五十萬打來了,你再不派援兵來,要是打不過,你就等著幫我收尸好了。可惜我三個老婆,妙齡就得守寡,你有沒有點人性呀。
岳肅看完他的信,當時就氣樂了,心中暗想,這小子當年也是有些本事的,什么事情看的都是很透徹,怎么官做的大了,反而越來越回旋。尤其上了戰場,膽子怎么更加小了。
現在還指望這小子打仗呢,也不能太過訓斥,岳肅便給他回了封信,告訴他,德川家光絕對不可能一下子弄出五十萬人馬,不用聽他嚇唬,這是行兵打仗的慣用伎倆,你安心就好,有蔣杰在,絕對不會有事。還有,我當初不是提點過你么,找一個傀儡扶持,以他的名義,將日本的對外戰爭,搞成內部戰爭,你怎么現在也沒找出個傀儡來。這樣吧,我再提示你一下,當年德川家康能夠開創德川幕府,主要還是因為滅掉了豐臣家。你想辦法找來豐臣家的后裔,以他的名義,和德川幕府對著干,多多少少也能拉一幫人吧。好了,我多的不說了,你是聰明人,應該能夠明白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