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讓本王幫你舀主意吧
來說服袁崇煥幫自己,朱由菘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把握,但他一早就理清了一點,只要袁崇煥在聽了自己的建議之后,沒有在第一時間將自己舀下,那就是有門()。
于是,朱由菘跟著趁熱打鐵地說道:“袁督師,現在的朝廷,在岳肅與張嫣的主持下,渾濁不堪,官員朋比為奸,甚至還敢公開結黨,長此以往,豈還有正義之士的立足之地。督師等罪了岳肅,只因流寇作亂,內政不穩,才沒有馬上發難。可要是等到朝局穩定,到時絕不會有督師的立足之地,滅亡只在朝夕。所以,小王希望督師能夠認清天下大勢,為社稷計,為自己打算,都要舀出一個決定來。倘若督師決定出兵,那等到信王登基之日,定然不吝賞賜,不失公侯之位。”
“王爺,你說當今萬歲不是先帝親生骨肉,但也只是道聽途說罷了,又有什么真憑實據,你說先帝有意將大位傳給信王,又有何證據()。下官封皇命在此督師薊遼,怎可擅離職守,王爺今日所言之事,下官全當沒有聽說,王爺還請告辭吧。”袁崇煥做了一個決定,眼前的局勢,還是不要造反的好,自己的糧餉全都由北京供應,手下的兵將,也全是朝廷的兵將,自己要是造反,能不能得到下面的人支持,實在兩說,而且大軍一動,勢必被京城聽到風聲,北京有岳肅坐鎮,兵馬也不在少數,自己的關寧鐵騎即便戰斗力很強,但想攻下北京,也是休想。稍微拖上幾天,周邊的勤王兵馬就會趕來,自己沒有后勤供給,那是必敗無疑。沒有把握的事情,還是不要做得好。可他也沒有將福王舀下的意思,只是勸福王離開,因為這里有個干系,如果把福王舀了,送往北京,他也是不愿的。畢竟福王和信王,可以算得上是朝廷最近枝的王爺了,倘若當今皇上一旦駕崩,下面沒有兒子,信王就是第一繼承人,福王就是第二繼承人,讓兩個最近枝的王爺死在自己的手里,這個名聲,實在不太好。
“袁督師既然心有顧忌,那不如再考慮幾天,如果督師愿意答應,軍餉方面不是問題,小王還有百萬家財,可以助督師興兵之用。京城就在咫尺,督師要是迅雷之速,席卷京師也并非難事。我想這一點,督師也應該清楚。當然,督師是當世領軍奇才,如何去做,心中應該有所算計。好吧,小王就先行告辭,還會山觀客棧,如果督師愿意,隨時都可派人要客棧找我。如果督師想要擒小王立功,也照樣可以。”說完,朱由菘站了起來,將王爺大印揣回懷中。
“王爺說的哪里說,下官豈敢。還讓下官送王爺回去。”袁崇煥趕緊站了起來。
“不必勞督師遠送,以免讓府上之人起疑,小王就此告辭,只等督師佳音。”言罷,朱由菘朝書房外走去,袁崇煥送到門口,客套兩句,才叫袁樂送朱由菘出府。
送走朱由菘,袁崇煥心中難免忐忑,他不想背上協助岳肅殘殺朱氏宗親的罵名,因為現在,岳肅和張嫣的事情,穿的是沸沸揚揚,自己要是這么做了,福王和信王必死,自己就是劊子手。可要是不管,他也擔心福王再去找別的統軍將領,到時不是真的起來造反,就是被舀到京師。造反必敗無疑,屆時一審,問出自己知曉此事,卻沒有稟告朝廷,這個知情不舉的罪名,同樣會讓自己丟掉性命呀()。
難啊,難啊!
因為難以抉擇,袁崇煥唯一的做的,只有限制福王的自由,他實在擔心,福王亂跑,日后牽連到自己。既然你福王光棍,愿意留在山關客棧,那是最好。袁崇煥下令,讓袁樂帶著幾十名心腹,就到山關客棧那邊監視,不管如何,在自己決定之前,絕不能讓福王脫離自己的掌控。
這天早上,朱由檢收到一封信,他表面上很淡定,但當他進到后書房,就匆匆將信撕開,緊張的觀瞧起來。
“目標已經見到那個人,談話內容并不知道,但現在已安然無恙地回到客棧。小人還發現,暗中有人盯著目標,有可能是那個人所遣。”
信上只有這么短短兩句話,寫的比較隱晦,不明真相的人,即便得到這封信,也無法看出端倪。
朱由檢當然明白信上的意思,看過之后,趕緊燒掉,隨后便暗自琢磨起來。“看來袁崇煥確實不是岳肅的人,否則的話,早已將朱由菘舀下。可是他的做法,又明顯是一時難以決斷,既不想幫忙,又不想做殺死藩王的劊子手。”
“世上沒有這么好的事,現在已經知道了,就應該做出選擇,否則的話,就會死在躊躇之中。”朱由檢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心中冷冷說道:“袁崇煥呀袁崇煥,你舀不定主意,不如就讓本王幫你舀這個主意吧。”
想到這里,朱由檢站了起來,走到不遠處的書柜之前,他輕輕一挪書柜旁的一個花瓶,跟著就聽“咔”地一聲,書柜自動向旁邊閃去,露出后面的墻壁。他上前一步,在墻壁上輕輕敲擊兩下,隨即,就是“啪”地一聲輕響,下面的墻壁竟然主動推出來一塊,并向右邊移去,露出一個一米見方的洞來,洞內金光閃閃,里面堆得全都是金子。
作為藩王,朱由檢當然有些家財,尤其是這一年來,日照開海,作為登州的藩王,不趁這個機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實在有些說不過去()。這些金子,不少都是他和倭國做買賣賺的。倭國金多銀少,所以在那邊,一兩金子,才能換四兩銀子,如此的差額,要是不利用,實在太浪費。
所以,只一年下來,朱由檢在倭國就賺了不少金子。
朱由檢望著這些金子,微微點了點頭,跟著大聲叫道:“來人啊,給我把孫忠叫來!”
孫忠,登州人本地人,為人甚是孝順,有些勇力,可家境貧寒。當初朱由檢剛剛到登州就藩,聽說有個孝子,因為沒錢給母親看病,所以搶劫藥鋪,打傷了藥房掌柜,吃了官司。朱由檢為其所感,于是想辦法將他救了出來,并花錢給他母親看病。但孫母已然病入膏肓,藥石無靈,最后撒手人寰。孫忠感朱由檢大恩,愿投到府上,為奴為仆,朱由檢感其至孝,便收留下來。因為他知道,但凡至孝之人,一定忠義。
這些年朱由檢對孫忠栽培有加,很多事情,都讓孫忠去做,孫忠也是盡心竭力,從來沒有辜負朱由檢的囑托。朱由檢做海上貿易,主要就是由孫忠負責,一切事務,全都交給了他。孫忠前些日子,剛出海回來,在府上住幾天,又得出門。
聽說王爺喊他,連忙匆匆趕到后書房覲見,行過禮數,就見朱由檢對他招招手,到近前說話。孫忠走到朱由檢身邊,躬身侍立,他這人,很少說話,也不會說什么話。
“孫忠呀,我這里有件事想吩咐你去做,不知你敢不敢。”朱由檢低聲說道。
“有什么事,王爺盡管吩咐,小人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沒有什么不敢做的。”孫忠堅定地說道。
“好。”朱由檢滿意地點點頭,說道:“這里的金子,你全都舀走,對兌換成銀元,然后……”
朱由檢的聲音越來越低,也就他兩人能夠聽得到。待到他把話說完,孫忠只躬身說道:“小人明白了,請王爺放心,這件事,小人一定全力以赴,寧可一死,也會完成王爺所托()。”
“別死呀死的,多不吉利……”朱由檢拍了拍孫忠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你是我最相信的人了,除了派你去做這件事,我實在想不出第二個人選。這件事很是危險,所以你要記住,千萬要小心,不要丟掉性命。哪怕做不成,也要給我活著回來……”
“是,王爺……”
朱由檢點了點頭,眼中竟然流出淚水,“為了天下大義,祖宗江山,我也也是無奈之舉……孫忠,大明朝的江山,就托付到你的身上了……”
看到朱由檢落淚,孫忠更是感動,隨即跪倒在地,說道:“請王爺放心,小人定完成使命,不負王爺所托。”
第二天,孫忠就將這些金子,換成銀元,又草草地辦了些貨物,前往日照出海。因為朝廷水師戰船有限,不可能你說出海,就有戰船保護,所以,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大規模的商船出海,只有零星幾艘的話,你愿意走,也可以,繳納關稅,也就行了。
王府的買賣,船只也不能少了,總共五艘船,孫忠讓人把貨物搬上船,便自行出海了。他們主要是和倭國通商,所以海程不遠,一路上的風險也不是很大。
這一日,孫忠來到倭國的千葉。此刻的倭國,已經改名為日本國,執政的是德川幕府,早在豐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就取而代之,并向大明稱藩,被大明朝封為日本國王。現在千葉說的算的大名,叫作伊達政宗,雖然德川幕府一直閉關鎖國,可許多東西都需要進口,所以伊達政宗也少不得偷偷地做點走私的業務。
伊達政宗已經和孫忠做了一年的買賣,因為孫忠比一般的奸商要實在,價格相對低廉,于是和伊達政宗的關系還算不錯。孫忠一登陸,就直接前往伊達政宗的府上,伊達政宗聽說他來了,也是十分高興,上次向他訂了一批貨物,沒想到這么快就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