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二十一章 第一屆議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第一屆議會

第二十一章 第一屆議會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27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鳳之翼)


張獻忠的府邸,花廳之內,坐了二十多個人,這些都是當初歸降的將領,有他張獻忠一脈的,也有其他的,比如張大力、武國雄、馬進忠、劉九思、薛仁貴這些人。(_泡&書&吧)

當初,張獻忠剛剛進北京的時候,彼此到不經常來往,可自從出了駱養性那檔子事,大家伙便經常通氣,時常走動。

本來么,張獻忠當年當流寇的時候,實力就強,計策也多,上次大伙全都被抓到錦衣衛衙門,就他老人家輕松脫身,后來事情平定,人家又自己回來了。手段之高,豈不叫人佩服。于是,其他降將,便已張獻忠為軸心,常來常往,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也向他求教。

今天,張獻忠將降將中的骨干份子,請到自己府上,名義是大伙聚一聚,喝點酒,聊聊天,實際上,是研究這次京城議員選舉的事。朝廷有旨意,在京武將,可以說是有一個算一個,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既然都有成為議員的可能,那該爭取,就得爭取。

在當流寇的時候,大家伙商量什么事情,一般來說,都是在酒桌上。所以今天也不例外,張獻忠備了三桌酒席,請大家伙一邊吃,一邊聊。

酒過三巡,張獻忠才說道:“諸位兄弟,咱們來到北京,也快三年了,說實話,朝廷待咱們不錯,言而有信,俸祿什么的,一文沒少,當年的事情,也不再追究,咱們大伙在北京城里。有吃有喝,日子過的都挺舒服。回想以前,槍林箭雨、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咱們還真該感謝岳大人。”

“對!張大哥說的沒錯。咱們能過上現在的日子,還是多虧岳大人。要不然,現在咱們能不能坐在一起喝酒,還能不能有腦袋喝酒,都不好說。”

“是呀、是呀……咱們能有今天,全都多虧了岳大人。”……

眾將連聲贊成,過了片刻,等聲音停下來。張獻忠才又道:“今天咱們弟兄在一起喝酒,雖然岳大人不在,咱們也應該敬他一杯,謝謝他的大恩。”

“正是!”“正是!”……

于是。眾人一起舉起酒杯,遙敬岳肅一杯。這杯酒喝過,張獻忠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才道:“諸位兄弟。前些日子,朝廷有旨意,成立什么議會,讓大家伙推選議員。誰都知道。這個議會,是岳大人提議成立的。雖不知到底用處如何,但起碼是岳大人牽得頭。所以。張某這些日子就在想,岳大人牽頭做的事情,咱們弟兄是不是也該去捧捧場才對。”

“大哥說的沒錯,咱們是該去捧捧場。”“張大哥,您是咱們這里的老大哥,您說咱們現在該怎么做,盡管吩咐就是。”……其他人是一起附和。

“弟兄們,聲音別他大了,你們也都知道,咱們的府上,都有朝廷派來的暗探,不管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會傳到宮里。當然,這也算不得什么,東廠的人,在北京城所有官員的府邸都設了暗探。只是,咱們在這討論國家大事,傳進宮里,也不太好。雖然,我已經讓定國他們在大廳練武,防止有人偷聽,可聲音太大,也能傳出去不是。”張獻忠平淡地說道。

原來,他老人家在開飯之前,就派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三個義子,帶著親信在大廳四周練武,禁止任何人靠近。

聽了張獻忠的話,眾將紛紛點頭,“大哥此言有理。”“大哥說教的是。”……

“好了,咱們接著說正題。”張獻忠溫言說道:“朝廷的事情,咱們作為降將,安分守己就要,不必去參合。可是,岳大人待我等不薄,可謂是重造之恩,他提議的事情,咱們或多或少,也該去捧個場。再者說,朝廷也沒規定,降將不可參與。旨意上說,武將內部,自行選出八人,投票以奏折的形式,送入內閣,而且要標記姓名,屆時公布于眾。一個人只有一票,只能選舉一個人,這樣的話,就好辦多了,京里武將雖多,但咱們只要齊心協力,想要拿到一個席位,應該不成問題。”

這話一點沒錯,在京的流寇將領可著實不少,別看都是沒啥實權,可架不住人多,而且品級還不低,光四品以上的,就好幾十號。(七品以上的,更是數不過來。

“大哥說的沒錯,武將的席位雖然不多,但架不住咱們人多,最重要的是,勛貴武將,還不在范疇,所以咱們只要一起投票,絕對可以掙到一個席位。這個什么議會,好像是是推舉官員用的,再無其他用處,但現在朝中黨派分明,或許咱們爭取來的這一個席位,將來就能起到重要作用。咱們有了這一個席位,自然也沒人再將咱們當成無用之人。誰也不敢保證,咱們手里的這一個席位,有一天會決定哪一個官員的命運。”

這些降將,也不都是大老粗,摸爬滾打這么多年,還沒掛掉,自然也有過人之處。

張獻忠再次點頭,說道:“沒錯,我的意思也是如此。岳大人對我們不錯,但武將不準加入黨派,所以咱們也不可能成為岳大人君翼黨中的人。可等咱們在議會之中有了席位,議會之中,站到岳大人這邊,也算是幫了岳大人的忙。豈不是兩全其美。”

“正是、正是……”“張大哥,你說選誰,咱們就選誰。”“什么叫張大哥選誰咱們就選誰呀,我看,也不用再想了,咱們一起上折子,直接選張大哥就是。”“對,一起選張大哥。”“沒錯,選張大哥。等把酒喝完,咱們下午回去,就聯系自家弟兄,到了正式投票的那一天,一起投票,不能耽擱。”……

見到眾人如此說,張獻忠很是滿意。故意客氣兩句,便同眾人接著喝酒。這頓酒喝了能有一個半時辰,大家伙酒足飯飽,向張獻忠告辭。返回各自府邸。回家之后,正事不能忘了,馬上聯系以前自己手下的將領,倒是一起上本,選張獻忠為議員。

選票要在同一天送進內閣,也是為了公平,而且不管誰選了誰,都必須要署名。然后公布于眾。這樣的話,公開透明,能讓大家伙心服口服。想要作假,根本不可能。誰投了誰的票,誰心里都清楚,要是有人敢改動,以大明朝的風氣,不馬上罵娘。才出來鬼了。

選票全部送來,內閣的工作人員就開始一張一張的清點、計數,工作雖然簡單,但和繁碎。花費的時間也多。要知道,北京城朝野上下。都在這一天遞折子,送進來的奏折。得有多少。官員的折子倒還好辦,士農工商四民的選票,就更加麻煩,需要專門派人上街上收取,然后就地清點。

不過這等事情,也不用岳大人親自做,和選舉議員相比,他更加關心的是遼東的形勢,銀行的運作,以及再次設立港口。

安民銀行自從開海之后,業務做的是有聲有色,已經獲利。這種賺錢的買賣,國家銀行當然不能落后,可自己一天到晚那么多事情,銀行的業務,也不能全部親歷親為,只能點撥一下,由下面的人來做。

很快,岳肅選中了一個副行長的人選,這個人是前段時間加入的君翼黨,他的名字,叫作楊嗣昌,楊嗣昌的父親,便是當年的三邊總督楊鶴。

楊嗣昌做過國子監博士,戶部郎中,岳肅出師的時候,隨同前往,不僅知兵,做事也是兢兢業業。回京之后,也加以封賞,現在岳肅決定,讓楊嗣昌去做國家銀行的副行長,等到日后,也可接替自己。

岳肅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楊嗣昌,又從安民銀行中借了一些人,幫助楊嗣昌,讓他按部就班地去做。不管是異地存款,還是貸款業務,一點一點的來,但只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楊嗣昌也確實是個人才,沒有多久,就掌握了銀行業務,做到是有聲有色。不過這是后話,暫且不表。

新增港口,岳肅在地圖上也是精挑細選,但很快想要了一個地方——上海。

上海這個名字,在明朝就已經有了,歸屬松江府,是其下面的一個縣。而松江府,則隸屬南直隸。

岳肅為了提高松江府的地位,決定在松江府設立巡撫衙門,而且脫離南直隸的管轄,單獨成為一個行政單位。直接歸朝廷負責。這個提議,內閣討論一番,票擬之后,送進司禮監,再轉交太后,一點頭也就定了。

至于巡撫的人選,因為議會剛剛成立,岳大人又有言在先,所以,這個松江巡撫的職位,便要通過議會來定奪。于是,朝廷下旨,南直隸、北直隸兩地,但凡四品以上官員,含正四品,都可自薦。當然,也必須要將自己上任后要做什么給寫明白。而且在圣旨之中,也說了要在松江府下的上海縣、奉賢縣等地開設港口,你上任之后,打算怎么做,自己掂量著辦。

旨意一傳達下去,南北直隸的官員可就炸了鍋了,山東日照開港的情況,大家都看的清楚,這銀子和潮水一樣往里面滾,這個職位,何等重要,可想而知。如此要職,不僅是肥差那么簡單,而且還是往上爬的資本,對于北京的官員來說,或許還差一點,可對于南直隸的官員的來說,這可是一個天大的機會。眾所周知,南直隸就是一個養老的地方,只要到了這里當官,基本上就沒啥前途了,也就兵部尚書的權利大一些,其他的尚書,實在是權利有限,再往下的官員,也就和混飯吃沒什么區別。

難得有這么一個機會,能不爭取么,一時間,別說是正四品的官員,就連南京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六部的侍郎,也全都行動起來。好在六部的尚書,自重身份,沒有自薦。畢竟,這個年頭,讓尚書去當巡撫,屬于降職,一般來說,掛尚書銜的,都是總督,掛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銜的,才是巡撫。尚書去申請當巡撫,太掉身價了。

兩京官員躍躍欲試。自薦的折子,紛紛投入京師。內閣開始忙碌起來,開始進行匯總,從中選出了十個人。交給張嫣過目,張嫣簡單地看了一下,也就點頭。可以說,她現在在乎的,不是誰來做這個巡撫,而是這次的議會,到底會是個什么樣子。

人選敲定,南京自薦的官員。一共有三個,岳肅派人搭乘快船,前往船只,讓這三位官員入京。參見議會選舉。

待到此三人入京。大明朝的第一屆議會,正式召開。議會召開的場所,是在紫禁城西,以前西廠的辦公所在。議會大廳,早已布置妥當。外面的治安,由禁軍負責,內部的坐席,一共是一百四十二席。座椅以弧形擺放,圓弧的中間。專門設了個不高的木臺,用于講話。

議員先行進場。最先進來的,是士農工商等四民議員,這些人中,最為顯眼的,自然當屬李文彰。緊跟著,是勛貴、武將、無黨派官員,這其中自然少不得第一勛貴英國公張之極,天子親軍新任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降將第一人張獻忠,無黨派官員第一人洪承疇。

再往后進來的,是三黨官員,亓詩教、呂維祺、張正剛等人悉數到場就坐,唯獨不見岳大人。

隨后,進來的是內官議員。領銜之人當然是劉名果、曹化淳,趙治雖然得到張嫣的器重,卻資格終究還差點,排在后面。按照當初的意思,內宮一共二十五個衙門,二十五個掌印太監,再加上東廠提督太監,以及司禮監的秉筆太監都要參見。可是,因為名額有限,一些如神宮監、值殿監、尚膳監、尚衣監的掌印太監,只能靠邊站了。

等到宦官議員都進去落座,門外才有人大聲叫道:“內閣首輔,岳太傅到!”

這就是派頭,誰進來的時候,也沒有一個喊的,只有岳肅,才有這個資格。沒有這點氣場,能叫托孤大臣么。

岳肅進來之后,沒有馬上到自己的位置就坐,而是走上最中間的木臺。木臺之上,沒有椅子,只有一張桌子,岳肅站在桌子后面,放眼掃視一圈,已經到場的議員,這才大聲說道:“各位都是各界推選出來的議會議員,今天是議會第一次召開,在這里,本官先說上兩句。這議會可不是兒戲,乃是為朝廷推選官員,而且還是三品以上的官員。這些職位,都舉足輕重,關系朝廷與天下百姓,所以希望諸位憑持公義之心。議會選舉的規矩,早先也明文告訴諸位,今天本官在此重審一便,每人只有一張投票權利,只能在備選之人中,選舉一人。而且,還是實名投票,如果沒有署上自己姓名,按棄權論。參選官員的票數,必須超過五十張,才算入圍,如果沒有超過五十,不得入圍,入圍之官員,如果超出一人,交由皇上決斷,如果只有一人,便由其擔任此職。如無一人的票數超過五十,則從十名備選官員中,淘汰五名票數最少的官員,剩下的五名票數多的官員,進行答辯,再重新投票。諸位,本官的意思,你們可都明白?”

“明白了。”“明白了。”……

在場的人中,哪怕是被選出來的農民議員,也是讀過一些書的,岳肅說的直白,自然都能聽的明白。

“那好,議會現在開始。第一環節,由參選官員依次進來宣讀上任后的工作目標,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在他發言完畢之后,諸位有權加以詢問,向他提出相關問題,讓其回答。他們的回答,可以作為諸位在投票之時的參考。”岳肅說完,頓了一下,又道:“好了,現在就由第一位備選的官員,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孫光龍進來,宣讀工作目標。”

說完,岳肅轉身下了木臺,來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少頃,有一名官員走了進來,正是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孫光龍,此人能有五十多歲,江西人,庶吉士出身。在外面的時候,已經有人將規矩告訴他了,所以他進來之后,直接走上木臺,先是自我介紹一番,就開始訴說自己當了這個松江巡撫之后,要做些什么。

南直隸距離浙江不遠,那邊的知縣選舉活動,早已開展的如火如荼,耳濡目染,他也知道岳大人的意思,所以當初在寫自薦的時候,就將自己的工作目標,以及如何去做,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乎者也什么的,基本上都省了,也算是懂行之人。

去做松江巡撫,除了要管理當地的治安、民生等一切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開設港口。日照港的事,他早已有了耳聞,那里怎么干,他就按照那邊的做法來講。致力民生,也就是理清訴訟,為民做主,鼓勵耕種和漁業,起碼人家離松江府里,當地的情況,還是很清楚的。

在他講完之后,是問答時間。在那里設立港口,跟北京的農民以及工人并沒什么關系,可對商人來說,卻關系密切。所以,李文彰第一個站了起來。有的人要說,李文彰現在已經是伯爵了,而且還混了一個世襲罔替,為什么不算在勛貴里呢。

這里簡單的說一些,勛貴是要有勛級的,沒有勛級的侯爵、伯爵什么的,不算是勛貴,好比歷代皇帝都會賞自己的老丈人一個侯爵、伯爵什么的,這就是爵位,不是勛位。兩者不能混淆。還有一點,爵位不一定世襲罔替,但是勛位,全都是世襲罔替的。

在此舉個例子,說一下成國公朱家。當初給朱能是這樣封的,封朱能為左府左都督,成國公,奉天靖難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食祿兩千五百石,子孫世襲。

從這里可以看得到,除了公爵之外,還封了朱能一品散官,特進榮祿大夫,以及一品勛級,右柱國。也就是說,有了這個勛位,才能算得上是勛貴,要不然,也就算是個爵爺。

再說一個當初高價賣米的廣恩伯劉家,他的祖上是劉才,給他的封賞是,封劉才為廣恩伯,指揮同知,奉天靖難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食祿九百石,子孫世襲。一個從一品的散官,一個從一品的勛位。

由此可見,李文彰也就是個世襲罔替的空頭爵爺,和勛貴相比,差得遠了。

“孫大人……”李文彰站起來說道:“適才岳大人說了,在你說完上任目標之后,是問答時間,本爵身為商界推舉出來的議員,想要多嘴問一下,關于開設港口的事情。大人在致力民生方面,既鼓勵耕種,又鼓勵漁業,那可否有鼓勵商人出海經商的打算和措施嗎?”。。

歡迎您訪問,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