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十九章 打草谷(贈送900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打草谷(贈送900字)

第十九章 打草谷(贈送900字)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27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手機站:wap.zwwx

背景:

字號:

超級大大大大中小

電子書:

《》

“洪尚書,請坐。”

“謝大人。”

洪承疇面帶微笑地到下手坐下,他知道,岳肅既然請自己來,肯定是商議出兵遼東的事情。

這天一早,洪承疇才到兵部,還沒等辦公,內閣就來人找他,說岳大人有請。洪大人匆匆趕到內閣,到岳肅的值房見面。

兩個人算是老相識了,在岳肅入京重任次輔的時候,就見過面。對于洪承疇的能力,岳肅還是比較欣賞的。

岳大人在辦公的時候,很少說廢話,洪承疇一坐下,岳肅就開門見山地說道:“洪大人,我今天請你過來,想必你也能猜出我的意思吧。”

“下官倒是能猜出一二,想來大人是打算出兵遼東。”洪承疇謙恭地說道。

“沒錯,本官正是這個意思,出兵遼東。這兩年多來,我大明朝除了休養生息之外,也在厲兵秣馬,為的就是收復遼東,除我大明朝的心腹之患。眼下兵精糧足,洪大人以為,現在出兵可否合適?”岳肅溫和地說道。

“大人曾承諾,就任首輔之后,五年之內平定遼東。這和袁督師當年就任之時的承諾一模一樣。袁督師的承諾,難以兌現,后朝廷下旨,令袁督師只要守住現有地盤,不讓韃子入關就好,此此諾也算就此作罷。大人現在又承諾五年之內收復遼東,依下官來看,很難實現。”洪承疇這人,深通為官之道。知道見什么人說什么話。面對岳肅,他知道,說實話就行,岳肅不僅不會責怪。而且還會喜歡。

“洪大人當年剿匪,久經戰陣,曾令流寇不敢正視。統兵只能,可見一斑。洪大人說話直白,本官很是歡喜,朝廷需要的就是洪大人這樣的官員。這樣,你說一說,本官如果現在發兵出關。其中利弊如何?”岳肅微笑地說道。

“多謝大人夸贊。承疇不才,本不敢在大人面前班門弄斧,但大人既讓承疇敘說其中利弊,承疇敢不從命。依眼下看。皇太極在去年年底稱帝,并上表結兄弟之盟,無非是想激怒我大明,讓朝廷發兵出關,與之一戰。他好從中取利。出關平原交戰,女真騎兵強悍,大人雖訓練數十萬兵馬,但擺開交戰。也未必能有多大勝算。若貿然前往,下官敢斷言。敗少勝多。下官自繼任兵部尚書,一直在關注遼東局勢。這幾年來。北方大旱,流寇橫行,雖已剪除,流民歸心,朝廷發給土地,但收成一直不好,全仗免糧,能夠維持。我中原尚且如此,何況遼東乎。韃子游牧民族,不擅耕種,多掠百姓,為其奴役,中原欠收,遼東更加不堪,怕是連維持都難。前番在張家口意圖破關而入,卻無功而返,現在九邊防范森嚴,我大明又無內憂,再過雷池,簡直千難萬難。由此可見,皇太極急于稱帝,乃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無非就是挑起戰端,解除內部矛盾,一旦取勝,便趁勢入關搶掠,以解決糧食問題。下官在想,大人不必急于出兵,靜觀其變,反而更為有利,待到女真內部矛盾激化,咱們不去打他,他自然會來強行叩關,到時以逸待勞,或可取得大勝。”洪承疇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地說出來。

岳肅聽罷,點了點頭,故意說道:“洪大人之見,果然高明。正如洪大人所說,朝廷只需等待,女真內部的矛盾,自然會激化,逼他們再行主動叩關。然,本官不僅承諾了五年之內平定遼東,還有誰能保證,未來的兩三年內,北方還是如此年景。一旦風調雨順,眼前的良機,也會就此失去。畢竟現在,我大軍士氣高昂,女真內部士氣動蕩,戰機難得呀。”

“大人的話,也有道理。只是韃子方面,肯定已經做好應戰準備,如大人一心要出兵,下官自知無法阻止,只是希望大人能夠步步為營,不要冒進。”洪承疇說道。

“洪大人果是當世大才,你說的沒錯,正該如此。你在京城沒有黨派,但人望很高,好好把握,以后前途無量。”岳肅說道。

“多謝大人夸獎。”洪承疇連忙拱手說道。

說是這么說,可洪承疇心中卻在打鼓,本來說遼東的事,怎么突然改話題了。其實,洪承疇也是有心加入黨派的,只是他這個位置,十分敏感,不管加入什么黨派,都會成為話柄,所以,他一直都在觀望。現在岳肅突然提起,怎不叫他心生遐想。

“不要瞎琢磨,兵部尚書這個位置,本官準備向陛下提議,以后只準無黨派官員擔任,并寫入新法。畢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心中無私。好了,沒什么事了,你回去忙你的事情吧。”岳肅坦然說道。

“是,下官告退。”聽了岳肅的話,洪承疇才算松了口氣,站起來便要離開。

“對了……”岳肅突然說道。

“大人還有什么吩咐。”

“下道行文,令援朝將軍毛文龍,總兵毛有見、孔有德、鄭芝龍入京議事。”岳肅說道。

“下官遵命。”

調外官進京,本來是得皇上下旨,但托孤大臣已經代表皇上了,岳肅發話,洪承疇自然照辦。而且,皇上的旨意,岳肅還不是說要就能要來。

數日毛文龍、毛有見、孔有德、鄭芝龍來到京師,岳肅只在自家府宅會見四將。毛文龍是第一次見岳肅,但對岳大人的名聲早已久仰,尤其是岳肅給了他援朝將軍這個頭銜,還令他脫離了袁崇煥的節制,不必因為意見不合的事。受到刁難,使他很是感激。這次見面,少不得當面道謝。

岳肅只告訴他,不必言謝。大家都是為朝廷做事,只要你盡心為國效力,朝廷也一定不會虧待與你,更加不會令忠臣寒心。

在花廳閑話一會,岳肅帶著四將,以及蔣杰到自己的書房議事。書房之內,中間擺了一張大桌子,桌面上鋪著一副地圖。

這副地圖上。畫的主要是遼東一地,但也有一部分山海關以內的地方,但也就是到登州為止。地圖很是詳細,山川河流極為清楚。顯然岳大人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岳肅在主位坐下,其余五人四周圍坐。隨后,岳大人微微一笑,說道:“諸位看到這副地圖,想來也能猜出本官的意思了吧。”

“大人是要出兵遼東。”毛文龍說道。

“不錯。”岳肅點頭。

“大人想要收復遼東。自然是好事,但是末將以為,現在出兵,似乎為時尚早。眼下韃子兵強馬壯。尤其是興建滿八旗與漢八旗之后,兵力更盛。如果貿然攻打,勝算不大呀。”毛文龍坦誠地說道。

看來有些本事的人。都知道直接出關攻打女真,在平原上和韃子交戰,打贏的概率很低。

“毛將軍說的不錯,但不知毛將軍以為,什么時候比較好呢?”岳肅故意問道。

“遼東這幾年,糧食欠收,內部矛盾十分嚴重。以前搶掠的糧食,也吃的差不多了,如果如此年景,再持續上兩年,末將敢保證,韃子內部的矛盾會更加激烈,吃不上飯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士氣也會跌入低谷。到那個時候,大人再發兵,想要一舉收復遼東,絕不是難事。”毛文龍肯定地說道。

“毛將軍的意思,和洪兵部的意思一樣,他也是建議本官再等上兩年,然后再出兵。其實等一等也是不錯的,畢竟大軍出關,進行野戰,不管是誰來統兵,也沒有多少把握。”岳肅點頭說道。

“大人英明。”毛文龍連忙說道。

“大軍出關,確實不能急,等上兩年。不過這兩年,本官也不想讓女真人太過舒服,天曉得到時會不會風調雨順。”岳肅說到這里,頓了頓,又道:“所以,本官意思是,不管遼東那邊,是不是風調雨順,本官都要讓他欠收!”

“大人,末將明白您的意思了,是讓末將像以前一樣,去韃子地盤騷擾他們。”毛文龍茅塞頓開地說道。

“毛將軍的手段,本官了解,不過,那種小來小去的,實在沒什么意思。我帥是想,不僅要像以前那樣騷擾,還要變本加厲。你以前麾下兵少、船少,可是現在,天津、登州都有大批的船只,大小戰船加到一塊,沒有一千,也有七百,至于說兵馬么,幾十萬兵馬,隨便調動。”岳肅淡笑地說道。

“如果真能將所有戰船,全都投入,那敢情好。以前小打小鬧,確實是兵少、船少,要是船多的話,末將一定能將遼東攪得雞飛狗跳,人畜不安。”毛文龍久在遼東那邊混,打仗是家常便飯,岳肅稍一提點,他就領會了精神。

“很好!我要的就是這樣!”

說著,岳肅站了起來。他一站起來,四員將領,包括蔣杰,全都跟著站了起來。這時,岳肅將手往地圖上鴨綠江與遼河一帶的區域重重一拍,說道:“遼東河流交錯,大軍深入,十分容易,再加上我大明戰船,船堅炮利,韃子萬難阻攔。爾等不必畏懼,大膽的給我殺進去,專挑韃子布防薄弱的地方給我打,不用攻城,就給燒莊稼,殺人。見到女真人,一個不留,至于當初被掠去的漢人,你們可便宜行事,只求我軍不要遭到損失。”

“末將明白。”毛文龍等四將一起躬身說道。

“以往都是韃子到我們這里來打草谷,咱們這次,也到他們那里去打草谷,讓他們嘗嘗這個滋味。這等事情,如何去做,爾等比我清楚,本官也不用多加吩咐,但你們務必給我記住一點,殺要殺的干凈,燒也要燒的干凈,所過之地,不能留下一個活著的韃子,更不能給韃子留下一粒糧食。哪怕是沒長成的莊稼,也不能留給韃子。”岳肅沉聲說道。

“末將謹遵大人吩咐!”

“遼東一帶的河流地形。毛文龍、毛有見、孔有德,你們三個最清楚,這次行動,就由你們為主。當年兩路襲擊遼東的時候。做的就不錯,就像那次一樣。”岳肅說著,猶豫片刻,指著地圖,又道:“這次行動,我再簡單的安排一下,鄭芝龍!”

“末將在!”鄭芝龍馬上答道。

“你久在南方,遼東之內的水陸情況。你不太熟悉,所以,這一次你不必深入。主要負責日照港口那邊,以及登州與朝鮮之間的海域。不準任何船只跨過這條海域。”岳肅說道。

“末將遵命。”

“毛文龍、毛有見、孔有德!”

“末將在!”

“你們三個,以毛文龍為首,率軍深入之事,全權由其指揮。此一役,天津、皮島等地的所有戰船全部投入。只準成功,不準失敗。屆時,倘若缺兵缺餉,盡管上本。本官自會全力為你們調撥。”岳肅說道。

“末將遵命,絕不會辜負大人所托!”……

“很好。今天的會議。就到這里,晚上就留在我這里吃飯。明天休息一日,在京城逛逛,后天回去。收復遼東的第一步,就靠你們了。”

岳肅說完,沖著眾人深施一禮。

“還請大人放心,若不成功,我等愿提頭來見!”眾將一起躬身說道。

毛文龍、鄭芝龍等人,在后天返回自己的轄區,皆按照岳肅的命令行事。鄭芝龍負責日照港與登州與朝鮮之間的海域,毛有見調集天津衛的所有戰船,浩浩蕩蕩開往皮島,與毛文龍、孔有德匯合。孔有德早就在皮島駐扎,帶來的戰船無數,加上毛文龍原先的戰船與毛有見帶來的,總數將近七百。

大明新造的戰船,多是大海船,用船堅炮利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毛文龍何時見過如此陣容,更別說這一次還是親自指揮,率領水師深入敵后,又不是摧城拔寨,只需搗亂就行。倘若不能將韃子折騰個雞犬不寧,那可真就可以一頭碰死了。

整軍之后,毛文龍下達了第一道命令,耿仲明率戰船八十艘,由鴨綠江進渾江,沿江北上,一直往江源走,看哪有莊稼,哪里防守薄弱,就騷擾哪。宗旨和岳肅的交待一樣,女真人一個不留,漢人便宜行事。

耿仲明早就耐不住性子了,看孔有德和毛有見都成為總兵,當然也想立功。得了將領,是歡欣鼓舞,率領戰船便按路線出發。

第二道命令,是讓尚可喜率八十艘戰船,同樣是沿鴨綠江走渾河,不過是走另外一條支流,往長白山行走。這里都是女真人的地盤,而且還是防御薄弱的地方,土地不少,人口密集不大,兵馬突然殺到,定能讓女真人死無葬身之地。

第三道命令,是讓孔有德領一軍,帶一百二十艘戰船,前往蓋州進大遼河,也就從營口走。這條河流,經鞍山、遼陽、本溪等地,可以算是韃子的心腹之地。

第四道命令,是讓毛有見領一軍,帶一百二十艘戰船,前往盤山縣入遼河,也就是現在的盤錦。這條河流,經盛京、撫順等重鎮,更是韃子的要害之地。

這兩位的任務,和前兩位一樣,只是隨機行更大,能打就打,不能打趕緊跑,反正任務就是打草谷,盡量避免和韃子的主力作戰。

相對而言,耿仲明、尚可喜的任務,危險性要低一點,但毛有見與孔有德絕不會因為風險大而埋怨。甚至,耿精忠和尚可喜還覺得干爹偏心,為什么重要的工作,不安排自己。這幫人打仗,都是不要命的主,一向都勇往直前,從不畏懼。

不說別人,只說孔有德,他率領一百二十艘戰船,兵馬共計四萬,進入從蓋州入渾河,直撲鞍山。他的戰船日夜兼程,突然殺到,韃子是猝不及防,船只一靠岸,大軍呼嘯殺出,只殺得周邊的村落是尸橫滿地。

大軍沖殺,哪里管得了你是女真人還是漢人,幾乎是見人就殺,一個不留。其實這也怪不得孔有德的部隊,因為被奴役的漢人,竟然剃了頭發,扎了豬尾巴,打扮的和女真人差不了太多。亂戰之中,上哪里區分,總不到砍人之前,先問一問吧。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沿著遼河,明軍一口氣屠了三個村鎮,房屋和莊稼一股腦地全給燒了。當年韃子是怎么霍霍中原的,明軍就怎么伺候他們。唯一的不同點時,韃子是搶掠,能抓來當奴隸的,盡量抓來,明軍是,根本不稀罕讓你們當奴隸,直接全部殺死。

鞍山在那個時候,叫作海州,當地的駐軍,得知消息,是急忙趕來。孔有德久經沙場,少不得派出探哨,得知趕來的敵人不多,只有千余人,所以故意等了一會。韃子探知明軍人多,也不敢硬拼,只能派人通知遼陽。

明軍從容上船,往遼陽一帶進發。負責駐守遼陽的是鑲藍旗梅勒章京梨爾泰,他手下的兵馬,滿蒙漢加到一起不過五千來人。只好派人一邊到盛京求援,一邊沿河布防。跟著船隊,以防明軍上岸襲擾村鎮。

由于不知明軍戰船的厲害,離岸太近,被明軍的炮火一頓很拍,打的是狼狽鼠竄。

孔有德也不稀罕和你糾纏,你不是在南岸布防么,那我去騷擾北岸,反正河面歸我控制,你的馬也沒長翅膀。而且,我的兵多船多,用不著聚在一塊,在這遼河之上,分兵三路,有的戰船繼續向前,反正是瞅你不注意,就給你一下子。這等事情,毛文龍他們經常干,都是輕車熟路,以前實力弱,都敢隔三差五來折騰折騰,更別說現在實力強悍了。

沿河的韃子百姓是倒了霉,被明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打的是望風而逃,有的都不敢在岸邊住了,紛紛丟棄家園,往城里跑。

只孔有德這一路,就把韃子折騰的夠嗆,更不要說另外還有三路。韃子的騎兵是厲害,來去如風,但馬怎么可能跑得過船。船可以一天十二個時辰來回溜達,你馬不可能一天十二個時辰跟著轉吧。

而且,孔有德開始是派兵直接登陸,到了后來,韃子有了準備,他也不急于攻擊。戰船之上都有馬,先派小艇,放幾個人帶馬上岸,四下偵查一番,遇到敵人就跑,要是沒有敵人,就回來報信,孔有德再派千八騎兵上岸殺人放火。反正也沒打算搶東西,就是搞破壞。

當然,偶爾也有失手的時候,中了埋伏,折個幾百人。不過自己人多,戰船也多,些許損失根本不算什么。反正你也不敢靠近岸邊來搶船,只要你敢過來,大炮齊發,就能把你砸成肉泥。

女真人的地盤,被這四路船隊攪的,簡直成了一鍋粥,騎兵四處奔命,嚴防死守,一天折騰不像樣子。訓練也不訓了,一天竟騎馬跑著玩了。

那個時候,整個關外都可以算作遼東,但是,按照現在的省市劃分來說,就是遼吉黑三省,地盤相當不小。當時在遼寧居住的女真人最多,其次是吉林,黑龍江相對要少許多。韃子的主力人馬,都集中的盛京這邊,吉林那邊的兵馬真不多。讓耿仲明和尚可喜這一攪合,皇太極只能再分兵過去。再怎么說,那里的百姓都是自己的子民,那里的土地,還有漢人奴隸在種莊稼,要是莊稼保不住,那可就不用過了。

現在仍屬于小冰河時期,中原南糧北調,再加上大航海時,引進了不少類似番薯等高產的農作物,所以中原的百姓,絕對可以保證溫飽。相對而言,女真這邊就倒霉了,本身糧食產量就不高,靠近江邊、河邊的莊稼,還能保證收成,可惜明軍戰船一來折騰,江河邊的莊稼,基本上都看不著了。(。。)

越多人閱讀本書,更新越快,宣傳本地址:

書友同時閱讀: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