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一百七十一章 爭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爭鋒

第一百七十一章 爭鋒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31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鳳之翼作品

簡介:第四卷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第四卷

第四卷

歡迎您

“子獄,你有什么法子,說來聽聽。()”

此刻站出來說話的官員,名叫高宏圖,他字子獄,現任太仆寺少卿,官職不大不小,是正四品。

“韓大人,下官以為,讓福王調換封地,此事絕非小事,現在皇上年幼,太后終究是外姓人,不敢專斷,現在定是左右為難,不知該當如何?咱們只要一起上本提議,說老福王為保洛陽而殉國,而朝廷卻在這個時候,將福王的封地遠遷,實在令人心寒,令死者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且現任福王并無過失,你不過是想追回自己的土地罷了。雖然他手里的地契已經沒了,但是當年神宗皇帝賜他封地之時,戶部不還留有副本么,取出來不就知道那些地是他福王的。雖然這些年福王肯定也買了不少地,不止原先封的那么多,可咱們能把他找回來的,也就這些了。”高宏圖笑了起來,又道:“只要把原先的土地找回來,岳肅就無話可說,下旨讓岳肅把地還給福王,不就行了。”

“子獄,你這話說的雖然不錯,可岳肅在奏折上說的明白,那些土地已經分給那些受招安的流寇,如果讓他們現在把地騰出來,搞不好會釀成不小的糾紛,一旦再鬧起來,那就不好了。。”韓爌搖頭說道。

“再鬧起來不是更好么,岳肅說三年平寇,現在已經過了兩年多,眼瞧著只剩下李自成一家,如果不出點岔子,三年內定然平定。可是,如果讓他平定了流寇,回到朝廷,那他的氣焰豈不是更囂張,更不會將任何人放在眼里。我們現在,本來就沒有什么說話的份,那時更得被他踩死。下官看,讓流寇再起來,把岳肅平了,朝政才會重新落入正義之士的手中。有這些正義之士主持朝局,想要把那些流寇剿滅還不容易么。()”高宏圖微笑地說道。

“嗯……說得有理……”韓爌點了點頭,說道:“那你們明天就一起上這么一道折子,先試探一下太后的意思。”

第二天一早,一道道本章送進內閣,由內閣轉交給司禮監。折子的內容,正如韓爌、高宏圖所議,反對讓福王遷離封地,在戶部有當年神宗皇帝賞給福王封地的副本,取出來瞧瞧,哪里的土地是福王的,現在還給福王也就是了,如果其中有被受招撫流民所占,你岳大人給他們挪一挪不久行了,憑什么讓福王遷離。人家福王也沒什么過錯,即便有什么不對,也輪不到你岳肅一個外臣來管,自有皇上決斷。

這幫人的折子送到,緊跟著福王參岳肅的折子就來了,內容是岳肅居功自傲,不將皇室放在眼里,卻取豪奪,霸占他的土地,顯然是有不臣之心。這等奸佞,朝廷絕不能再讓他帶兵,否則長此以往,這大明朝還姓不姓朱。

見到東林黨的官員和福王上的折子,岳黨的官員豈能坐視,馬上動筆,寫折子對罵。內容也很是義正辭嚴,批駁東林官員居心叵測,現在流寇剛剛安撫,朝廷一旦出爾反爾,流寇很有可能再鬧起來,甚至不再相信朝廷,與朝廷兵馬拼死決戰。那個時候,大好局面必然崩潰,民心盡失,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去民心,我大明朝危矣。

司禮監的劉名果看到這一道道折子,是一陣苦笑,跟著將所有人的折子,一并搬到慈寧宮,請太后定奪。

最先呈給張嫣的折子,自然是福王的奏折,張嫣看過之后,多少也覺得有些道理。她本來就是疑神疑鬼,即便先前肯定了岳肅,但是現在,也認為岳肅管的實在有點寬了,福王的事,那是皇上的家務事,你一個外臣,官這事做什么。()你擔心把土地從受撫流民手中索回,令這些流民對朝廷不滿,再行作亂,那是不錯,你有事說事,提什么讓福王遷移封地啊。

跟著,張嫣又看了東林黨官員與岳黨官員的奏折,身處高位,這種口水戰她已經見多了,而且她最煩的就是這檔子事。你們都是有學問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咬文嚼字,引經據典,罵人甚至不帶臟字。但老這么玩,誰都得了。

“鬧死心了,這才消停了幾天,又整出這么多事來。劉名果,哀家看,就按照你昨天說的辦吧。讓福王繼續留在洛陽,神宗皇帝不是賜給福王兩萬傾土地么,把地契副本交給岳肅,如果已經分給百姓的,就不用索回了,如果沒分給百姓的,就還給福王。然后,讓他再從別的地方,劃點土地,給福王補上,也就行了。”張嫣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奴婢遵旨。”劉名果連忙躬身應道。

“好了,將這些折子都拿回去吧,留在這里,讓哀家看著心煩。”說完,張嫣擺了擺手,示意劉名果下去。

“是,奴婢告退。”

劉名果趕緊讓手下的小太監將一堆堆奏折帶走,離開慈寧宮。

出得慈寧宮,劉名果的臉上不禁洋溢出笑容,回到司禮監,就按照太后的意思擬旨,然后交給內閣,最后發給岳肅。

這道旨意一下來,東林黨人高興起來,這次和岳肅交手,是自己取得了勝利。看來太后也不是對岳肅言聽計從,咱們還是有機會的。

飄香院,京城有名的青樓之一。在北京城內的達官貴人,都喜歡這個調調,在他們眼中,去泡青樓,屬于一種風流韻事。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一向自命風流,所以特別喜歡這種風花之所,而飄香院,是他最喜歡來的地方。只不過,他去泡青樓的時候,總喜歡一身文人打扮,讓人瞧不出他是一介武夫。

以他的身份,正常來說,肯定是要進樓上包廂的,可駱養性有一個愛好,這可能當特務當久了,養成的習慣。但凡到了人多的地方,他喜歡先過去坐一會,聽聽別人都在談什么,看有沒有什么有價值的消息,然后再進包廂。

今天也不例外,撿了個人多的地方,選了張桌子坐下。先是點了些干果茶水什么的,然后叫了兩個姑娘,算是打茶圍。在駱養性身邊,跟著兩個錦衣衛的小旗,也是他的保鏢,駱養性讓他倆在一邊坐著。

這功夫,他突然聽到相鄰的桌子那里,傳來嬉笑的聲音,兩個青年文士正在和兩個姑娘在調侃。

“你剛剛說京城有四大惹不起,還有四大熊蛋包,這四大惹不起已經說完了,該說這四大熊蛋包了。我們姐妹好想知道,這京城內誰最熊呀。”一個姑娘用銀鈴般的聲音說道。

“這四大熊蛋包么,說之前你得先讓我親一下。”青年文士調笑地說道。

“你可真壞……總是想著占人家便宜,不過誰叫我想知道呢……那就只能從你了,不過你親了人家之后,可不許再賣關子……”姑娘說著,故作嬌羞地閉上眼睛。

“當然、當然……品了杏兒的香唇,豈能再食言而肥……”青年文士摟過邊上的姑娘,在她唇上輕輕一吻,然后壞笑地說道:“好香、好香……”

杏兒仍故作嬌羞,嗲聲嗲氣地說道:“親也親過了,你現在能說誰是京城的四大熊蛋包了吧。”

“好、好……我現在就說……”青年文士笑呵呵地說道:“這京城第一個熊蛋包,自然非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莫屬了……”

這話剛一落定,坐在駱養性身邊的兩個小旗登時就火了,說話間就要站起來。駱養性看在眼里,趕緊遞給二人一個眼色,示意二人不要妄動。

跟著,就聽叫杏兒的少女用不信的語氣說道:“你就會說笑,這錦衣衛指揮使可是天子近臣,北京城內,何人敢得罪他呀?雖說和你適才說的‘四大惹不起’相比,略顯遜色,但在北京城內,也是跺一腳亂顫的人物了。”

“這你可別不信,為何說他是第一熊蛋包,我可是有根有據。這個駱養性,他有一個大舅子,原先任四川總兵,你說這樣的人物,可有人敢得罪?”青年文士笑呵呵地說道。

“這誰敢得罪呀?且不說有錦衣衛指揮使在背后撐腰,光是總兵這么大的官,也是只有人奉承,沒人敢去惹呀……”杏兒用嬌滴滴的聲音說道。

“正常說是這樣,可是,這位總兵大人,在四川上任之時,卻被人家給一刀砍了。這若是請旨殺的,倒還罷了,可是,人家連旨意都沒請,就直接把人給殺了。有句話叫打狗還看主人呢,一個總兵或許不算什么,可錦衣衛指揮使,用你的話說,那是天子的近臣,人家照樣不給情面,你說這錦衣衛指揮使當的憋屈不憋屈呀?”青年文士再次笑著說道。

“若是這么說,確實有些憋屈了,只是不知誰有這么大膽子,敢直接把一個總兵給‘咔嚓’了呀。我聽說,二品以上的官員,以便有尚方寶劍,也不能先斬后奏呀。”杏兒納悶地說道。

歡迎您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