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網,duwo,。
袁崇煥和遼東眾將送來的折子,上面寫的意思,倒是不錯,中原有流寇,關外有女真,朝廷內外受敵,兩頭一起打,實在太累,不如一個一個的消滅。神印王座4小shu,。和女真相比,流寇是腹心之患,必須先除,而女真這邊,有長城擋者,他們也殺不進來。滅了流寇,再想辦法對付女真才是正途。
岳大人看過折子,認為也有些道理,是這么回事。于是,他便將折子傳給其他閣臣觀瞧,大家坐下研究研究。
現在的內閣,基本上已經成為岳大人的一言堂,他說什么,其他的閣臣就跟著說什么,處理任何事情,都沒有爭議,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定奪。沒有了口水仗,提高了辦公效率,這對眼下的大明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正常情況下,閣臣們看完折子,都是要看岳大人臉色行事的,可這一次,閣臣們剛一看完折子,平時很少開頭的首輔韓爌第一個說話了,“此事斷不可行,我天朝大國豈能與韃奴議和,必須收復遼東,剿滅女真。”
按理說,在韓爌發言之后,別的閣臣就要小心謹慎,不能胡亂發言了,一定要看清楚岳大人的意思。然而,閣臣們似乎沒有征求岳大人意見的打算,一個個爭先恐后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們的意見,不約而同都是一個意思,我天朝大國,決不能和女真人議和。
亓詩教等三黨官員異口同聲,不看自己的意思,岳肅勉強可以理解,但是,連張正剛這些岳黨官員,也這么直截了當,還真讓岳肅有點想不明白。
眼下閣臣全都反對,岳大人也不好說自己認為可行了,只得說道:“既然諸位都加以反對,那這事就先放著吧。”
話是這么說,待到下班之后,岳大人滿肚子納悶地返回府中,一路上他都在想,平日里凡事都看自己臉色的閣臣們,今天怎么這么急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那斷然、決然的態度,是從來沒有過的。
回到府上,岳肅沒有急著吃晚飯,直接就把蔣杰請到書房,先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和蔣杰說了一遍,什么袁崇煥和遼東將領請命議和,毛文龍獨樹一幟,不同意議和,以及閣臣們今天的態度,全都沒有遺漏。
最后,岳肅才道:“先生,往日里,閣臣們都要先察言觀色,再說出自己的看法,可今天,他們連猶豫都沒有猶豫,就馬上否決了袁崇煥奏議,先生以為,這是何故?其實我以為,袁崇煥的奏議,還是有些道理的。”
蔣杰聽完岳肅的講述,爽朗一笑,說道:“大人心系天下,自然覺得袁崇煥的奏議有些道理,攘外先要安內,女真雖然勢大,但眼下看不過疥癬之疾,而流寇之亂,才關乎社稷安危。先滅流寇,后征女真,這是必然的戰略方針,袁崇煥希望議和,讓朝廷以剿匪為主,并沒有什么錯。但是……”說到此,蔣杰話鋒一轉,又道:“袁崇煥想要議和,并不能說是為朝廷著想,主要還是為自己考慮。當初他在圣上面前承諾,五年平定遼東,一年小勝,兩年大勝,三年小定,四年初定,五年徹底平定,現在已經過去半年有余了,他說的一年小勝,現在看來,是根本做不到了,而且女真還征服了察哈爾部,眼看第一年的承諾就無法兌現,更不要去說五年平遼了。如果無法實現承諾,那就是欺君,欺君之罪,他袁崇煥是要掉腦袋的,為了保命,他當然希望和女真議和。同樣,內閣的大臣不同意議和,也是出于私心,要知道,我大明朝一向的作風就是天子守國門,不稱臣、不議和、不納貢,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想當年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被瓦剌所擄,兵逼北京,我大明朝都未妥協,更別說是跟女真人議和了。他們如果答應和女真人議和,勢必遭到天下人的唾棄,那個罵名是背不起的,所以會毫不猶豫的堅決反對。”
聽了蔣杰的這番話,岳肅也就釋然,不僅明白了袁崇煥的動機,也理解了這些閣臣為這么會不看自己的臉色,直接就提出反對意見。這個罵名,你們背不起,我岳肅敢背,只看對朝廷有沒有利。
“先生,您分析的很是透徹,但看眼下的形勢,成全了袁崇煥,答應議和,將所有精力都放在流寇身上,也不是不可。等滅了流寇,再發兵征伐女真,先生以為如何呢?”岳肅說出自己的想法。
蔣杰搖了搖頭,笑道:“大人,屬下就知道,您會這樣想,但此議斷不能行。大人一心只為大明,不屑于身背罵名,但議和對我大明并無益處,根本不需要,大人也不必枉背罵名。”
“先生為何這么說?”岳肅不明就里,連忙出聲問道。
“因為議和,對我大明不但無益,而且有害。試想,我天朝乃是泱泱大國,豈能說話不算,一旦議和,斷不能率先撕毀合約,否則是被他人恥笑。而女真不同,作為蠻夷,不講理是他們的本份,隨時都可以撕毀盟約。所以,只要合約達成,我大明在對女真的時候,就會永遠處于被動。此乃一也。第二,議和之后,我大明與女真勢必通商,女真貧瘠,一旦通商,勢必迅速壯大,這對我大明十分不利,畢竟通商以后,我們從他們那里得不到什么好處。還有,韃子一向得寸進尺,今天大明朝同意他們議和稱臣,待到他們強大之后,或許就會要求和我大明結為兄弟之邦,等到他們更為強大的時候,進而就會要求和我大明成為叔侄之邦,甚至直接入主中原,滅了我大明。第三,哪怕不議和,我大明朝也不會有什么損失,袁崇煥帶領那么多人馬,鎮守山海關,哪怕不能平遼,總不至于失守吧。只要守住險關,韃子越不過來,對我大明半點威脅,這和議和又有什么區別。”蔣杰把話說完,微笑地看著岳肅。
岳肅這時也笑了起來,說道:“先生果然大才,能夠洞徹天下,肅不如也。”
“大人過謙了,大人有大人的長處,殺伐果斷,一心為公,只這片公心,就足以令天下人敬服。”蔣杰謙遜地說道。
“先生可不要再夸我了,流寇的事,已經讓我忙的焦頭爛額,這個托孤大臣,實在不好當呀,若是沒有先生幫我,肅怕是難堪重負。”岳肅微笑地說道。
“杰是大人的幕僚,出謀劃策,乃是分內之事。對了大人,屬下忽然想起一件事,想要提醒大人。”蔣杰說道。
“哦?不知是什么事?”岳肅詫異地問道。
“先前大人不是說了么,袁崇煥與遼東眾將一起奏請朝廷,希望議和,唯有皮島總兵毛文龍持相左意見。遼東那些將領,能和袁崇煥一起上本,一方面可以說這些年實在打累了,想休息休息。另一方面,他們都是在袁崇煥的手下做事,豈敢不買主官的帳。從這里也能看出,這個毛文龍的性格很是剛直,此等人很容易得罪人的,就怕袁崇煥日后伺機報復呀。咱們對袁崇煥并沒有太深的了解,但大言不慚,膽敢欺君的,很難說是什么胸襟廣闊之人。所以屬下希望,大人能夠對這個毛文龍予以一些關照。”蔣杰說道。
岳肅知道毛文龍這個人,是員猛將,現在又聽說蔣杰的提醒,點頭說道:“蔣先生所言不錯,但那袁崇煥不過是薊遼督師,他毛文龍也是一品武將,他袁崇煥也不敢對毛文龍如何吧。不過,我也確實回護一下這個毛文龍,日后如果攻打女真,他可是最為得力的干將,不能有失。先生可有什么好的法子呀?”
唉,岳大人的歷史知識,實在淺薄的很,雖知道明朝之后是清朝,卻不知袁崇煥一向膽大妄為,拿著只能殺二品以下官員的尚方寶劍,就敢去殺一品武將。
“大人,屬下以為,朝廷如果拒絕議和,女真人的下一步,肯定是要攻打朝鮮……”
蔣杰的話剛說到這里,岳肅馬上反應過來,雙掌一拍,笑道:“先生果然大才,肅明白了。韃子在平定察哈爾部之后,肯定會把矛頭指向朝鮮,而想要攻打朝鮮,就必須渡過鴨綠江。毛文龍有水師,只要橫在鴨綠江上,韃子就休想渡江,攻打朝鮮。這樣,我給毛文龍另委一個官職,就叫……”岳肅說到這里,略一沉吟,跟著脫口說道:“就叫援朝將軍,負責保衛朝鮮,也不用受薊遼督師的節制了,直接歸五軍都督府,他的糧餉,也由朝廷撥發,從天津出海送過去就是。”
邊看岳大人對歷史不了解,對地理還是了解一些的,當年曾外出辦案,到過中國第一大邊境城市丹東,知道要想到朝鮮去,必須要渡過鴨綠江。只要扼住鴨綠江,女真人就萬難渡江攻打朝鮮。
“大人英明,屬下正是此意。”蔣杰又微笑起來。
而這個時候,岳肅卻陷入沉思,蔣杰這下可糊涂了,不知岳大人現在在想些什么。
:/(秒記),:,,。
_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