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九十九章 守土安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守土安民

第九十九章 守土安民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05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四卷

網,duwo,。


高應登原以為李自成是打算來搶的,沒想到此刻只打算帶這么點人過去,心中很是納悶,說道:“李兄弟,怎么就帶這么點人。”

“我們是來給人家道歉的,帶那么多人,豈不是要嚇到人家。”李自成直接答道。

“你……你真打算道歉……”高應登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

“那是自然,不來道歉,我們過來做什么。時候不早,咱們趕緊道歉,等下還要和闖王匯合,前往山西呢。”李自成用溫和的聲音說道。

“那……好吧……”高應登無話可說,只能帶了二百人,硬著頭皮,前往溪山鎮。自己現在就這千把人,能掀起什么風浪,此刻李自成的兵力十倍于己,都去道歉,自己豈能不識相。

他倆帶著四百人,朝鎮口趕去,一路之上,都能看到鄉間的田地,聞到那泥土的香味,不少士兵都回想起當年的生活。沒有刀光劍影,生活在祥和的家鄉,就和這里沒有什么區別。他們羨慕、嫉妒,于是有個小頭目說道:“頭,這田地里這么多糧食,咱們正好缺糧,就都給收了吧。”

“啪!”

一記馬鞭狠狠地落在這小頭目的身上,緊跟著,就聽李自成大聲說道:“我們是義軍,我們要做的是殺富濟貧,剿兵安民,如果肆意搶掠,那和強盜還有什么區別?你以為我們的口號只是說說而已么,要說到做到,言而有信,讓天下人都看看,我們是義軍!”

“是……是……”那小頭目打了個哆嗦,嚇得再也不敢吭聲。

李巖就在李自成的身邊,看到李自成能夠說到做到,心中很是滿意。可以說,只有這樣,才能是名副其實的義軍,才能成就大事。

不一會功夫,眾人來到鎮口,李自成讓人喊話,希望鎮里的人出來。《看無廣告請到/神印王座》可喊了半天,也不見一個人影,李自成沒有率兵進去,只是讓兩個嘍啰進去查看,嘍啰進去一圈,回來稟報,這里的人全都不見了。

聽了這話,李自成微微點頭,說道:“看來是鎮子里的百姓擔心我們前來報復,所以藏起來了。”

“李大哥所言不錯,應該如此。”一旁的李巖說道:“不過我估計,這里的百姓不能走遠,十有是藏在附近的山里。”說完,他伸手指向不遠處的大山。

“先生說的是,那我們現在該怎么做?是掉頭而去,還是上山中找他們?”李自成問道。

“自然要去找他們,但是不能上山,就在山下便可。那些人能殺敗高頭領,顯然不是等閑之輩,咱們到了山下,他們肯定能夠發現。大哥將他們帶頭喊下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看看能不能勸他們加入我義軍。如果勸他們入伙,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也算是冰釋前嫌,給我們義軍留下好的名聲。”李巖說道。

在李巖說完,高應登這才明白李自成為什么要來道歉,原來是想兵不血刃,把這幫人收為己用。溪山鎮里的這幫人,實在厲害,如果早知道,自己怎會動手強搶,早就禮賢下士,將人給請來了。現在讓李自成占了先機,有了這伙人加入,李自成的勢力豈不是更強。

不提高應登心中后悔,就聽李自成說道:“先生說的沒錯,那咱們這就過去吧。”

李自成帶人直奔不遠處的大山,不等他們到得山腳,山上的人就已經發現他們。放哨的漢子連忙稟報胡恪,胡恪趕到半山腰觀瞧,他原以為流寇最少能來個幾千人,沒想到,才來了這么點,略一計算,估計也就四五百。

看到流寇來了這么點人,胡恪心中納悶,不知對方這是什么意思。正猜測的功夫,李自成的人馬來到山下,隨即便聽嘍啰們大聲喊道:“溪山鎮的英雄們,我家頭領闖將李自成特來拜山,還請下來說話!”

“原來是先禮后兵,那也好,胡某就下去瞧瞧,看你們要說些什么!”胡恪在半山腰大喊了一嗓子,然后山下走去。

在他身邊的漢子連忙叫道:“胡大哥,小心有詐呀。”

“沒有關系,他們奈何不了我的。”胡恪說完,微微一下,繼續向下走去。

不少丁壯連忙跟上,但都沒胡恪止住,叫他們只需各就各位,在半山腰小心戒備,也就足矣。下面的事,自己能夠應付。丁壯們一向以他馬首是瞻,見他這樣吩咐,也只能照辦。

胡恪信步走下山去,在距離李自成的人馬還有五十步的時候,停了下來。他雙手一抱拳,大聲說道:“在下胡恪,不知爾等前來有何貴干?”

“原來是關中第一刀客胡大爺,我說的么!”李自成一聽到胡恪自報家門,忍不住大笑起來,跟著自行催馬上前,朗聲說的:“怪不得我哥哥高應登落敗,有胡大爺在此坐鎮,不管是誰,想要在此生事,怕都討不到半點便宜。”

胡恪在綠林道上,頗有些名頭,尤其是在陜西,幾乎所有的綠林中人,都知道他的名號。李自成雖說以前不是道上人,只是一個驛卒,但喜好練武,也認識不少綠林道上的,所以聽說過胡恪的大名。不過李自成并沒有見過胡恪,倒是他的舅舅高迎祥和胡恪有過一面之緣,高迎祥以前干的就是綠林道上的買賣,認識胡恪也不稀奇,若是高迎祥知道,胡恪在這里,估計都能抽高應登一個耳光,然后親自前來。

高應登聽到胡恪的名字,也是心中大驚,心中暗道,自己也真夠倒霉的了,早知道胡恪在此,怎會到這里行搶。給胡恪道歉,也不算什么丟人的事,等一下,自己就親自上去道歉。

“這位兄弟客氣了,胡恪不過徒有虛名,沒有什么登天的本事。現在陜西大亂,溪山鎮是胡某的家鄉,在下自此,不過是為了守土安民,保護鄉間父老。”胡恪朗聲說道。

“胡兄,前日我哥哥到此胡作非為,實在是我等之錯,今日前來,正是向胡兄道歉的。”李自成說完,翻身下馬,沖著胡恪躬身一禮。

“道歉就不用了,李兄是做大事業的人,胡某不過鄉間走卒,實在受不起李兄大禮。此事既已過去,按照咱們道上的規矩,這叫不打不成交。以后若有什么用得到胡某的地方,盡管開口,胡某一定盡力而為。”胡恪說道。

“有胡兄這句話,自成就沒有白來。有一句話,自成也不知現在當不當說。”李自成抱拳說道。

“李兄但說無妨。”胡恪說道。

“眼下陜西大旱,貪官污吏橫行,民不聊生,我舅舅闖王高迎祥有意誅無道、剿兵安民,為天下蒼生。兄武功高強,乃我關中第一豪杰,如此英雄,豈能埋沒于山野,自成有意,請兄長出山,與我等一同匡扶天下,不知兄長意下如何?”李自成豪氣干云地說道。

“胡恪不過一山野匹夫,胸無大志,只想保護自家父老,李兄美意,胡某領了,但匡扶天下之事,恕不敢從命。”胡恪婉言拒絕。流寇的所作所為,胡恪是見多了,不見得比官軍好到哪去。再者說,自己要是加入流寇,那家里的相親父老怎么辦,總不能一起跟著走吧,這么多老弱婦孺,讓他們離鄉背井,豈不是叫他們自尋死路。如果把父老鄉親留下,自己走了,那再有其他流寇到來,誰來保護他們。所以,胡恪認為自己絕不能走。

一聽胡恪不愿加入,高應登心中大喜,別看他佩服胡恪,但也不希望胡恪加入李自成的部隊。如果是那樣,實力本來就強大的李自成,勢必更上一層樓,那自己日后,還不得看他臉色行事。

李巖見胡恪不愿跟著走,則是連忙拍馬上前,來到李自成身邊,他跳下馬來,先是躬身一禮,然后說道:“不才李巖見過胡大哥。久聞胡大哥威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更知什么叫作聞名不如見面。胡兄當世豪杰,理應有宏圖大志,怎能鼠目寸光,現在天下動蕩,貪官污吏橫行,保境安民,雖是丈夫所為,但終究只是小義。匡扶天下,拯救萬民于水火之中,才為大義。胡兄為何要舍大義而取小義呢?”

胡恪打量了李巖幾眼,說道:“大義也好,小義也罷,胡恪只想保護自己的家人,其他的一切,都不干胡某的事。你們還有別的事么,如果沒有,恕胡恪先行告辭。”

“慢!”李巖連忙叫道:“胡兄說只想保護自己的家人,那李巖想多問一句,眼下陜西大亂,胡兄以為自己能夠獨善其身么,今日我們走了,待到來日,不是官兵缺糧,到此行搶,便是有落草之寇到此打劫,胡兄都能應付嗎?只要戰火不斷,貪官不除,天下就難以太平,胡兄的家人,也就無法得到安定。胡兄堂堂七尺男兒,怎能胸存茍安一時之志,為何不隨我等一同殺盡天下貪官污吏,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呢?”

“天下蒼生與我何干?胡某心意已決,爾等不必再勸。溪山鎮有胡某在此,誰敢到此撒野,就得先問問胡某手上的這把刀。”說到此,胡恪將背后鋼刀拔出,隨手挽了個刀花,又道:“胡某告辭。”

言罷,是再不理睬李自成與李巖,轉身就走。

:/(秒記),:,,。


_吧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