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九十二章 兵進甘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兵進甘肅

第九十二章 兵進甘肅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24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四卷

書名:

第十二章

兵進甘肅

楊奕山再召集眾將,商議出兵,前往甘肅平叛,肅清流寇。

這一次來了四萬人馬增援,還有十萬石的糧食,巡撫孫居相自然再無話可說。

現陜西這邊可調動的人馬能有十一萬,但這十一萬,有四萬是分別駐扎慶陽、臨洮、漢、定邊四地。這四個地方是甘肅進到陜西的要地,每處駐扎一萬人馬,專門防止竄入。所以,這四萬人馬是不能動的,能夠讓楊奕山帶去甘肅剿匪的兵馬只剩下七萬。

不過七萬人馬已經不少了,流寇人數雖眾,但大多都是烏合之眾,只能打順風仗,不能打逆風仗。還有一點,那就是流寇之內,參差不齊,老弱婦孺夾雜其,行軍速,自然可想而知。

但孫居相指出,流寇之,闖王高迎祥的部隊,甚是厲害,手有八隊人馬,皆是精銳,其以闖將李自成所率領的部隊為了得。官兵幾次與之交手,都被他殺的是人仰馬翻。此次出兵,一定要多加留意。

楊奕山其實已經做足了功課,這些日子就和岳父熊廷弼研究如何出兵,他當場表示,此次出兵,必勝無疑,但關鍵于,絕不能讓流寇竄逃回陜西。嚴令分守四將,不得有失,誰那里讓流寇通過,便要了誰的腦袋。

兩天之后,楊奕山誓師出兵,教軍場閱兵之時,還帶上了老丈人熊廷弼。兵馬的素質,楊奕山是看不出來的,但是熊廷弼能看出來,人馬整合開始操練,老辣的熊廷弼一眼就看出,這里的兵馬,那支有戰力,那支戰力較弱。

為戰斗力的兵馬,當屬陜西兩大王牌,左良玉和曹詔的兵馬,只是他們二人所統率的兵馬,加起來只有一萬。再往下,是山西副將吳家省帶來的兵馬,但不是他所率領的兩萬人都行,其只有五千出類拔萃。該說不說,果然是帶兵之人,眼睛真夠毒的,那五千人馬是吳家省麾下直屬的兵馬。

羸弱的兵馬,當其沖的是從四川調來的兵馬,那素質不是一般的差。不過話說回來,除了兵蛋子,就是從衛所撥的,不差才出來鬼了。陜西也有不堪的兵馬,但和四川這些相比,簡直都成了精銳,畢竟陜西也和流寇打過幾仗,有上戰場的經驗。陜西兵馬弱的,是陜西經略耿如杞的人馬。耿如杞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但他不會帶兵,當初鄒義選他當陜西經略,說白了是平息岳黨與齊楚浙三黨的紛爭。讓一個不會帶兵的好官去帶兵,軍隊的戰斗力就可想而知,加上手里頭沒有什么像樣的將領,也只能充數了。

閱兵之后,熊廷弼馬上給女婿制定了作戰方略。以曹詔為前部,率本部五千人馬為先鋒;左良玉為左翼,率軍五千;吳家省為右翼,同樣是率軍五千,但這五千人是他手下的五千精銳。楊奕山親統軍四萬五千,陜西經略耿如杞為后軍,負責壓糧運草。

耿如杞打仗不行,但為人正直,讓他管理糧草,好不過。起碼敵人率兵劫營的時候,他不會第一個逃跑,一定會拼死而戰。只要有這份勇氣,那就足夠了。

陜西巡撫孫居相因為年事已高,留守長安。

過了一日,楊奕山宣布出兵方略,大軍號稱十五萬,拔營起寨,從長安出,穿過平涼,進入甘肅。

現武威已失,早被流寇攻陷,不過流寇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打一城,丟一城,也不生產勞作,搶完就走,接著到別的地方搶。

楊奕山的大軍到來,馬上便收復失地,并派探馬向西北方向打探,很快得知消息,流寇久攻張掖未下,現正盤踞永昌與張掖之間的地方。楊奕山連忙向老丈人問計,要如何進攻,熊廷弼看了下地圖,馬上制定出方案,前軍減速,與軍保持距離,步步為營,向前推進。左右兩軍,日休息,夜晚行軍,秘密向前,量避開敵人的眼線。待大戰起時,悄悄從兩側殺出,可收全功。

楊大人對行軍打仗也不能說不懂,只是沒有作戰經驗,現聽老丈人給出建議,認為可行,立刻按照熊廷弼所言,指揮兵馬前進。

明軍打來,流寇當然已經收到消息,得知有十五萬大軍,是各個驚慌。

別看流寇現聚集了幾十萬,但可戰之青壯,不過十幾萬,而這十幾萬人,大多都是進入甘肅之后被裹挾的,而且十幾萬大軍,也就三萬多人有兵器,剩下的,手里的家伙就參差不齊了,菜刀、扁擔、燒火棍、竹竿之流。

可以想象,就憑這些武器,他們能夠攻得下甘肅重鎮張掖么。眼下得知明軍打來,高迎祥連忙集合各部將領,召開緊急軍事會議。

高迎祥手下有八員猛將,排名第一個,當然要屬闖將李自成;再往下,排名不分先后,有闖塌天劉國能,闖天王高應登,蝎子塊拓養坤,滿天星張大壽,白兒,一陣風,上天猴劉思。

這八員猛將,各統一營人馬,三千精銳。可因為陜西遭到洪承疇的攻打,也損傷不少,現進了甘肅,不僅補充齊了,而且還有擴編不少,每個人都管著好幾萬人。

“現朝廷派大軍十五萬前來圍剿我等,各位兄弟,你們看,咱們應該如何應對?”高迎祥讀書不多,所以也不叫爵字,加不會什么客套話,直接開門見山,就征求手下將領的意見。

“老大,這還用說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官兵敢來,咱們就讓他嘗嘗咱們的厲害!”闖塌天劉國能第一個開口說道。

“對!讓他們嘗嘗咱們的厲害,官兵不就十五萬么,算得了什么,咱們幾十萬人,難道還怕了他們。”張大壽跟著附和說道。

“劉老兄,張老兄,小弟以為不可。”

高迎祥的手下,多是好勇斗狠之徒,沒有幾個有智慧的,幾乎帳內所有人都贊同一決死戰,別看只兩個開口的,其他人口,也有一半是這么想的。可不等他們附和,竟然還冒出一個說不妥的。眾人一瞧,說話的原來是李自成。

“有何不可?”高迎祥問道。

“舅舅,咱們雖然人多勢眾,但可戰之兵并不多,而且精銳也就一兩萬人,如何能是朝廷大軍的對手。不過朝廷兵馬說有十五萬,孩兒以為未必,洪承疇哪有本事這么短的時間內,調集這么多人馬。即便是有,半數以上,也是烏合之眾。”李自成是高迎祥的外甥,所以稱呼高迎祥為舅舅,因為他們遠甘肅,對朝廷已經調洪承疇入京擔任兵部尚書的事,并不知道,還以為率軍打來的是洪承疇呢。李自成對洪承疇十分忌憚,當初就是被洪承疇打跑的,洪承疇不僅統兵厲害,而且手下的兩員猛將是令人膽寒。所以李自成不愿和洪承疇的兵馬正面交鋒,只聽他接著說道:“雖說洪承疇的兵馬戰力也不是特別強,但對付我們,還是綽綽有余,孩兒想,咱們好能夠避其鋒芒。”

說句實話,高迎祥也挺害怕洪承疇的,不敢正面交鋒。他點了點頭,說道:“說是這么說,可眼下,前面是張掖城,后面是洪承疇的大軍,咱們想避開鋒芒,但帶著這么多人,行軍不便,如何能避得開。”

“舅舅,有句話叫,兵不多而精,帶這么多姓,打不能打,跑不能跑,實無用。孩兒以為,咱們只需帶主力離去,也就可以,至于這些姓,就讓朝廷自己看著辦。洪承疇率這么多人馬前來,陜甘邊界一定空虛,沒有多少人馬守衛,陜西境內就不用說了。咱們不如趁機殺回殺回陜西,與王自用合兵一處,進到四川或山西展。”別看李自成沒有念過什么書,但流寇之,算是有水平的一個了。有膽識,有一定的謀略,否則的話,日后也不能成為流寇之強大的,甚至能打到北京,逼死崇禎不是。

“自成,你的見解很對,想要此擊敗官軍,難很大,幾乎難以做到。再者說,咱們的目的也不是甘肅這里盤踞,哪怕拿下張掖,也只是一時的,終究還是要回去。現官軍大舉來剿,陜西必然空虛,就趁這個時候,咱們殺他一個回馬槍。只是,咱們也不能所有人扔下,直接先跑,這樣一來,這里必然大亂,官軍也會現咱們的意圖,那洪承疇可不是等閑之輩,不能輕敵。我看這樣,你率一萬人馬,繞道走衛縣,然后直入慶陽,奪下慶陽城。我親率大軍此迎敵,如果能勝,自是好,倘若不敵,我便率其余主力,順著你走的路向慶陽逃竄。只望你能短的時間內拿下慶陽,否則洪承疇率大軍追來,我們腹背受敵,就無處可退了。”高迎祥肯了李自成的建議,并用沉重的聲音告訴他,一定要快拿下慶陽,打開進入陜西的通道。

只可惜,他低估了慶陽城,還以為給李自成一萬人馬就足夠,但他哪里知道,慶陽城那里的守軍就有一萬。

“孩兒遵命!”李自成站起身來,用洪亮的聲音答道。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