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八十二章 雞飛狗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雞飛狗跳

第八十二章 雞飛狗跳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18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四卷


晉商提議,希望岳肅能夠延遲兩天再審,如果兩天之后,岳肅還是決定要審的話,他們一定如實招供。(下.載,樓ww.XaZAilOU.Cm)(《》,觀看本書最新更新)看他們這幅有恃無恐的樣子,岳肅料想,晉商背后,肯定會有大靠山出面。岳肅也想看看他們的靠山是誰,所以便答應下來。

接著,岳肅下令將一干人犯就地關押在巡撫行轅,廖飛、許光達、劉振友、聞鐵成四人不必關押,張家口的兵馬,仍由廖飛統帥,同時將王登庫等其他商人的貨行都給查封。派人快馬前往太原,給山西巡撫劉策送信,讓他把這些晉商的家全部看住,不得跑了一個。還秘密給太原通判吳如夢送了封信,叫他小心盯著。崔景榮和米之煥帶來的兵馬,暫時交由吳思南管理,在城外扎營,不得亂動。

這兩位帶來的兵馬能有千人,尤其是崔景榮的護兵,堪稱精銳,再怎么說,人家也是宣大總督,管理著邊鎮,最好的兵馬,自然他的手里。不過士兵就是士兵,他也沒膽子和朝廷做對,岳肅讓王元化陪吳思南去宣讀崔景榮與米之煥的罪狀,士兵們聽了這事,自然也就乖了。

當天晚上,吃罷晚飯,岳肅讓吳思南和蔣杰到書房議事。

三人在書房落座,岳肅坐在最上手,蔣杰與吳思南下手,岳肅先是客套兩句,隨后直奔主題。

“吳大人、蔣先生,將晉商人贓并獲,又查出宣府、大同的將領吃空額、喝兵血的罪證,也算得上是功德圓滿。只是最后,靳良玉放話請我再等兩天,我斷定肯定是他們背后的大人物會出面找我,為他們說情。可這樁案子涉及到通敵,乃是滅門之罪,本官萬不會手軟。那些晉商也是有眼力的,應該能看出本官不會姑息,可看他們今天的樣子,確是成竹在胸。如此看來,他們背后是有一個極為了得的人物,你們幫我猜猜,會是誰呢?”岳肅先是拋磚引玉,想要聽聽這二位的分析,“吳大人,你先說。”

讓吳思南先說,也是岳肅對吳思南的考察。

“大人,下官和大人想的一樣,晉商背后,一定是有人的,晉商敢販賣軍需,京城里的官員少不得打點,靠山的勢力決然不小。&《》最快更新**若說有哪位大有來頭,下官能想到的也就是那些勛貴和國丈爺了。不過國丈爺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晉商早在數年之前,就在張家口私運軍需販賣,而國丈爺也就是先帝駕崩之后,才進的北京。刨去國丈爺,剩下的就是勛貴了,但下官認為,晉商們絕對不會指望這些勛貴為他們求情,岳大人做事雷厲風行,哪個敢來求情,還有就是,勛貴們絕對不會參與到走私軍需的買賣當中,頂多是收了他們的銀子。對勛貴來說,收些銀子不算什么,用不著冒險大人這里給他們說情,惹出一身麻煩,有這功夫,進宮到皇上和太后那里跪著,念在他們祖上的功勞,又是實在不知情,估計最多把銀子吐出來,也就沒事了。所以,晉商的勛貴出來搭救的可能也不大,再剩下來的也就是京里的官員和宮中的太監了。大人是內閣次輔,托孤重臣,先帝御賜三口銅鍘,有先斬后奏之權。放眼朝中,比大人還大的官,那是真沒有。想指望什么官員出頭,下官以為,也是白扯。把官員除去,最后就是太監,這樁案子,牽連到許多監軍太監,眼下到案的,有宣府監軍肖鳳忠和張家口監軍趙巖,趙巖不算什么,而肖鳳忠則是招認,他賣軍需得來的銀子,不少都孝敬了那個內官監掌印太監張迢瑞。肖鳳忠在內宮有根基,其他涉案的監軍太監,如大同監軍、河南監軍、山東監軍、湖廣監軍,他們在宮中應該也有一定的根基。他們的根基是誰,下官不得而知,可肖鳳忠的義父是內官監的掌印太監,想來其他監軍的根基也不會差到哪里,若是哪位監軍的根基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鄒公公,那就……”說到最后,吳思南搖了搖頭。

鄒義的地位誰都清楚,司禮監掌印太監加東廠提督太監,而且倍受太后寵信,要是把他牽扯出來,案子還真就有些棘手了。

在聽了吳思南的分析之后,蔣杰微微一笑,說道:“吳大人,您多慮了,這樁案子哪怕真牽扯到鄒公公身上,鄒公公也不會去替那些晉商出面的。此案干系太大,已然相當于造反,而主審的官員又是岳大人,鄒公公豈敢出面。他和你剛剛分析那些勛貴一樣,最多也就是收了銀子,勛貴們都知道這事不能來找我們大人求情,要去宮里找皇上和太后哭訴,那鄒公公本身便是在宮里伺候皇上和太后的人,更是會第一個找皇上和太后。隨隨便便哭上一番,把銀子吐出來,想皇上和太后也不會再難為鄒公公。”

“對呀……蔣先生說的極是,思南少想了一成。可這樣一來,那些晉商又從哪里來的底氣,敢跟大人說等上兩天,不會只是單純的緩兵之計吧。”吳思南說道。

“我猜不會。這些晉商能有這樣的底氣,確是有所依仗,但這個依仗,應該不是某一個官員,而是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員。像你說的那樣,晉商們販賣軍需,給京城里的不少官員都送過禮,甚至還求他們辦過事情,比如說當年害死常震潭,和張家口失守保下田秀,這都需要京里的官員出面。要是一審晉商,那些晉商勢必將這些官員全抖了出來,人數不會少了,如此大案,牽連這么多官員,震驚天下自不必說,搞不好還會動搖國本。和平時期還少說,可眼下我大明內憂外患,實在經不起這樣的動蕩。晉商們怕是看準了這一點,放敢如此沉著……”說到這里,蔣杰頓了頓,才道:“大人在朝中稱病,偷偷趕來張家口辦案,張家口距離京師不遠,而大人在張家口為吳大人出頭,拿了宣大總督崔景榮與總兵米之煥、監軍肖鳳忠的事,肯定已然傳了出去,只要一天,就能傳進京師。京里的那些拿過晉商好處的官員,得知之后,難免心中惶恐,方寸大亂,怕只怕還有那些和大人相熟的官員也牽扯其中。”

蔣杰分析的可謂滴水不漏,綜合了他和吳思南的分析,岳肅微微點頭,說道:“你們兩個分析的不錯,看來晉商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是唯恐天下不亂呀!”岳肅咬牙切齒,重重一拍邊上的茶幾,思量片刻,突然說道:“我倦了,都回去休息吧。”

說完,岳肅站起身來,朝外面走去。

吳思南和蔣杰只有起身相陪,岳肅自行回到自己下榻的廂房,對他來說,這樁案子如果真的如蔣杰所料,那就真的麻煩了。倒不是岳肅怕牽扯到岳肅中的官員,他是怕牽扯的官員比他想象中要多。大明朝已經夠動蕩了,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北京城。

因為皇上年幼,所以各級官員難得上一次早朝,今天也是一樣,各去各自的衙門,該做什么做什么。

可到了中午,北京城一下子炸鍋了。這是由于有一個消息從坊間傳播開來,并以極快的速度,傳遍整個北京城。

“岳大人沒在府上養傷,而是去了張家口!”“聽說岳大人在張家口把宣大總督崔大人能拿了!”“不止宣大總督,還有宣府總兵和宣府的監軍!”“好像是因為有商人私運兵器、鎧甲出關,被抓了個正著,岳大人似乎早已料到,提前一步就趕去守株待兔了!”……

諸如這等傳言,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廣泛傳揚,這世上有一句話叫三人成虎,這么多人以耳傳耳,難免越傳越是夸張,大家伙都展開自己的想象,甚至還有人說,韃子之所以能從容入關、出關,全是因為崔景榮通敵,要不然的話,韃子怎么入關的時候走大同,出關的時候走宣府,這兩處可都是崔景榮管轄的地方。

百姓議論紛紛,當官的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得知此事,那真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一些小官,平時不被重視的,都是心中竊喜,這等大案,跟自己無關,但北京城里要被牽扯的官員,絕對不會少,岳大人雷厲風行,一旦把他們全辦了,肯定會騰出很多空缺,到時候自己說不定就能補上一個好差事。

一些高官,有權柄的,那可真是各個著急,甚至可以說是心驚膽寒。有的人收過晉商的銀子,現在晉商因為私運軍需出關被逮到,而且正在辦理此案的還是那滴水不進的岳大人,這可怎么辦?晉商肯定會亂咬一氣,拉人墊背,完了、完了。

沒收過晉商銀子的,也有著急的,好比兵部和戶部的官員,米之煥每當發軍餉之后,都會給他們孝敬,這銀子是從哪來的,用屁股都能想到,這是吃空額、喝兵血得來的。若是別的地方還好說,可這是宣府,韃子就是從張家口出關的。那里吃空額、喝兵血,搞的士兵毫無抵抗能力,讓韃子輕松出關,自己也要有連帶責任吧。岳大人剛剛回來,也可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一把火燒出來,還不得燒死一大片。悲劇了!

涉案官員雞飛狗跳,很快聯系到一起,好比兵部尚書王在晉,他的府上,現在就聚集了很多官員。


鳳之翼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