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這一天,盛京城的城內城外,張貼了這樣一張告示,明軍率軍滋擾石頭嘴山的福陵,想要掠奪天命汗的遺體,可惜他們沒有得逞,因為陵墓里的尸體,并非真正的天命汗和大妃的尸體,而是假的。真正的尸體,葬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滋擾。軍民人等放心,天命汗和大妃的尸體,現在還妥善地葬在隱秘之處,外界無人知曉。
女真族人已經有不少聽說明軍攻入石頭嘴山的福陵,將努爾哈赤和大妃的尸體掠走,現在看了告示,一個個是歡欣鼓舞,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多謝上天庇佑,神靈保佑,大汗英明,沒有讓天命汗的尸體被人侮辱!”
區區一張告示,就將恐慌的陰云全部趕走,一切都煙消云散。與此同時,代善再讓人快馬入關,給皇太極送信,把這里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天聰汗。并按照多爾袞的意思,發了一道手令,命令多爾袞率兵攻打遼陽。
多爾袞留豪格率領人馬,暫時駐守錦州,自己與多鐸率兵,趕往遼陽。
多爾袞的正白旗在遼河讓蘇克薩哈敗了七個牛錄,再經過遼中一戰,也有一定的損失,但和多鐸的鑲白旗加到一塊,還是有一萬人的。
兵馬趕往遼陽,不日來到西門。他和多鐸分兵兩路,一路在西門屯扎,一路在南門屯扎,但卻沒有立刻攻城。不僅當日沒有攻城,到了第二天,也沒有發起攻擊。
沒去攻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自己就那一萬人,城內毛文龍的部隊比他都多,還有大炮什么的,上去攻城。和找死有什么區別。想要圍城,人馬也不夠,再者說,在東門那邊就是太子河,河上有毛文龍的戰船,東門外的地方,不是城上大炮的射程范圍,就是河上戰船的射程范圍。到那去扎營,和找打有什么區別。
所以。多爾袞根本不打,意圖就是困著你,等你沒有糧草了,自然會走。
城內的毛文龍見韃子兵在城外駐扎,既不攻打,也不派人前來談判,心中難免疑慮起來。韃子這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
好吧。你不急,我也不急,你不是想和我比耐心么,那老子奉陪。毛文龍也是不動。安安穩穩地住在城內,看對手能玩出什么花樣。當然,毛島主早已經派人,將奪取遼陽和掠取努爾哈赤尸體的捷報,派人送到山海關。捷報之上,寫有自己進入韃子腹地之后,一些的遭遇和動向。
不提這邊,先說毛文龍報捷的奏折送到山海關之時。熊廷弼剛逃回來不兩天。如此慘敗,又丟了錦州。熊大人都恨不得自殺殉國了。這兩天,他一直在想。毛文龍現在怎么樣,難道他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出兵襲取赫圖阿拉么?要是去了的話,有沒有被滅掉,要是沒有的話,遼中那里怎么會冒出這么多韃子?
正在猜想的時候,毛文龍的捷報送到,看了捷報,熊廷弼終于明白了,韃子根本就沒去打毛文龍,純屬戰略性放棄,把全部兵力,都瞄準自己這邊了,才造成自己的慘敗。毛文龍現在奪了遼陽,如果說錦州還在,自己的兵馬還在,這無疑是重大的利好,可是現在,錦州沒了,遼陽好比孤城,守是守不住的,丟失只是早晚問題,好在毛文龍有水師,想要順著太子河逃跑,還是沒有問題的。另外,毛文龍偷襲盛京,圍魏救趙,竟然誤打誤撞掠走了努爾哈赤的尸體,這可是個重大的收獲,憑借這個收獲,完全有資格和韃子談判,收復失地。一頭取勝,一頭戰敗,也可算是將功抵過吧。
熊廷弼將捷報和敗報一起送往京師,不過老家伙還是藏了個心眼,讓人先送到女婿楊奕山那里,請女婿看過之后,心中有數,再呈遞上去。
也就仗著熊廷弼藏了這么一個心眼,那才保住自己的一條性命,折子到了北京,楊奕山看了岳丈的奏折,驚出一身冷汗,連忙將折子上的內容給改了。
楊奕山是怎么改的呢,他是將岳父的主攻,改成牽制、佯攻,將毛文龍的策應,改成主攻。也就是說,他們這次進軍的目的,其實不是以熊廷弼為主,而是以毛文龍為主,意圖就是奪回失地遼陽,進而偷襲盛京。他們的計劃成功了,雖然沒有奪下盛京,但卻拋了努爾哈赤的墳冢,并狠狠打擊了女真人的士氣。唯一的遺憾是,被韃子鉆了一個空子,奪走了錦州。
女婿幫著把折子改完,模仿著老爺子的筆跡,簽上名字,然后呈了上去。
再說皇太極兵圍順平縣,連續攻了七天,七天下來,沒有村進,每一撥攻擊,都被打了下來。岳托,濟爾哈朗都在勸說皇太極,不要在執著這一個小城和為阿敏報仇了,應該迅速擴大戰果,朝北京開進。
但是皇太極卻沒有答應,他現在憋了一口惡氣,一心想把順平縣給攻開。阿敏死在這里,這里還只是一座小縣城,要是無法攻破城池,給阿敏報仇,士氣受損是一方面,明朝內部其他的縣城看到,會以為八旗勇士只會騎馬,對于攻城是一點法子也沒有,到時都爭相效仿,拼死抵抗,我女真還怎么搶劫。
而且,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看出城內的明軍守城所依仗的,只是火。但是現在,城內縱火的次數明顯減少,想來火藥和火油都不充裕了,只要自己再加上一把勁,再攻上兩天,一定能將順平縣攻克。
在他的執意堅持下,岳托和濟爾哈朗也無話可說,繼續率軍攻城。他們的方法還是老樣子,驅趕大明百姓充當炮灰,對于這個方法,韃子是屢試不爽。即便攻不上去,也能消耗不少城內的守城資源。
城內的情況,正如皇太極所料,火藥和火油,就剩下最后一點了,頂多還能用個兩三次,城內不少百姓的房子,也都拆了,用拆來的石頭,向下猛砸。
這一天,皇太極一改往日只攻一兩個城門的打法,下令四門一起發起攻擊。南門和西門,還是老套路,驅趕百姓攻城,東門和北門,根本沒有調百姓過去,只是讓堵在那里的韃子兵,直接發起進攻。因為,皇太極也擔心,押解百姓過去的話,肯定會讓城上有所準備,還不如打他們一個突然襲擊,或許效果更好。
事實證明皇太極的這個做法是極為英明的,東門和北門突然發起進攻,果然令城上的守軍措手不及。這些天來,皇太極一直在南門和西門發起進攻,有的時候,甚至白天黑夜輪流打,令守城的官兵是疲憊不堪。盧象升為緩解壓力,從北門和東門抽調了一部分士兵,過來輪換。但是為了避免讓北門和東門的敵人看出這邊空虛,專門從城內征調了一部分百姓,換上官兵的衣服,幫忙在上面虛張聲勢。
結果韃子兵這一打過來,正規軍和百姓的差距立刻就顯露出來了,韃子扛著云梯,舉著盾牌,向上攻擊,普通百姓,放火銃不行,射箭也不行,頂多就是拿石頭往下砸。原本這兩個城門的火藥和火油配發的就不多,因為另外兩門吃緊,也先后調走了,沒有火來阻攔敵人,光靠大石頭和開水、滾油是不行的,幾撥下來,燒水和燒油就跟不上節奏了,城墻實在太矮了,頂住了幾輪石頭,玩命的韃子兵終于有沖上城池的了。
城上要都是正規軍,起碼能夠爬上來的些許韃子給滅掉,但是百姓就不同了,看到眼睛都紅了的韃子兵,嚇得直哆嗦,被幾刀砍下了,就殺出一塊空檔,掩護著韃子兵陸續上城。
北門這邊,沖上城池的韃子兵越來越多,通稟的梅勒額真立刻派人向皇太極報信,請求增援,城內的守軍也是馬上向盧象升請求增援。
不過,都不用等皇太極和盧象升出兵增援,沒過多一會,韃子兵就已經基本上控制了北門,守城的百姓,被嚇得是蜂擁而逃,使得正規軍也立不住陣腳,跟著向城下逃竄。韃子兵順著樓梯下城,當他們想要打開城門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城門洞早被封死了,大石頭、沙包,堆得是滿滿當當。
開不開城門,騎兵就無法進來,畢竟馬是不會爬云梯的。城上只能繼續掩護后續的官兵向城上沖。北門的韃子兵,已經憋了好幾天了,天天只是待命,養精蓄銳,今天終于有機會發揮,還不得狠狠的大殺一番。
他們上城之后,也不下城池了,順著城墻,直接朝東門方向殺去。
東門那邊,本來勉強能夠守住,怎奈北門這邊,先失守了,韃子兵這一順著城墻涌過來,馬上就亂套了。助守城池的百姓,嚇得是屁滾尿流,倉惶往城下跑,這使得城下攻城的韃子,順利地沖了上來,兩下的韃子兵匯合,那還哪能擋得住。潮水般的韃子兵很快又占領了東門,他們這回也不下城了,順著城墻又往南門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