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背景色:
顏色:
字體:[
第三卷
次日早朝散罷,岳肅到戶部領了五萬兩銀子,辭別朱由校,踏前往河南的道路。
因為是欽差大臣領了巡撫的頭銜,又是奉旨賑災,還要押解五萬兩賑災官銀,所以少不得兵馬護衛。朝廷調撥了一千兵馬,供岳肅指揮,岳肅又從順天府抽了兩百差役,用過午飯,啟程出發。
巡撫儀仗所過之處,自然少不得當地官員迎來送往,不過岳肅有令,一切從簡,不必驚擾地方,凡迎接官員,一概不見,全都由總捕頭童胄給擋了下來。可來奇怪,迎接的官員見不到岳肅也就罷了,連本部官兵也從來沒見岳肅下過馬車。若不是偶爾能到馬車的岳夫人探出頭來,大家還真會懷疑,這位巡撫大人失蹤了。
在儀仗之前,數里之外,有一趟鏢車正浩浩蕩蕩的前行。鏢車的旗號叫作長風鏢局,據是一家剛剛開張的鏢局。護衛鏢車的有五六名精壯漢子,為首的兩個人,一就是吃這碗飯的綠林中人,是鏢行的鏢頭。在二人身后,跟著幾名鏢師,其中一個青年鏢師雖然不起眼,可這個兩位鏢頭在跟他話時,總是畢恭畢敬。
不錯,這位青年鏢師就是岳肅,而那兩位鏢頭則是李忠、孔刃。岳肅沒有跟著儀仗出發,而是悄悄地帶著楊奕山、金蟬、殷柱、鐵虬、厲浩荃來到了長風鏢局的隊伍。
他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無非是要先一步進入河南境內,當地的災情如何,以便從容定奪。他知道,地方的情況,只有微服去,才的最為清楚。
這一日,鏢行來到河南境內,一路之,岳肅到不少逃難的百姓,皆是扶老攜幼,進來河南,更是餓殍遍地。雖然河南全境不是都遭了災,只不過是沿河數縣,但也有幾萬百姓。老百姓沒地方吃飯,逃難是必然的。
岳肅向百姓打聽了一下,懷慶府是受災最重的地方,轄下的溫縣、孟縣、武陟縣皆被洪水灌溉過。于是,岳肅決定先趕到懷慶。沒過幾日,終于來到懷慶,懷慶城因為距離黃河較遠,并沒有受災,岳肅原以為這里會災民遍地,可到了才發現,這里和自己想象的簡直大相徑庭,竟沒有幾個災民的影子。
見災民如此之少,岳肅不禁納悶起來,“懷慶各縣皆以遭災,流民應該全逃到這里才是,怎么這里的難民還沒有一路到的多。難道懷慶知府搭建蘆棚,把災民收留在城里?”
岳肅懷著好奇的心情,讓鏢行加快速度,在黃昏之前,進到城內。
進城之后,也沒到幾個災民的影子,這一來,岳肅更是納悶。先下令找家客棧住下,然后再打聽情況。眾人找了一家叫曹家老店的客棧落腳,車馬安頓下來,叫掌柜安排飯菜。
酒菜端,岳肅對伙計道:“二,我們是京城的鏢局,聽你們河南遭了災,一路過來也遇到不少災民,怎么進了懷慶城,反而不到幾個災民了呢?不會是懷慶府將災民妥善安置了吧?”
“安置個屁。”二道:“這位客爺,您是晚來兩天,沒有到,懷慶城里城外原本遍是災民,那可憐樣,簡直就別提了。也就昨天,有人城外肖家屯的肖員外正在施粥賑災,災民們聞聽這個消息,全都趕了過去,所以您才沒到。”
“我的么,原來是本地富戶施粥賑災,那不知懷慶府這邊,有沒有開設粥廠,搭建蘆棚,賑濟百姓呀?”岳肅再次問道。
“哪有這好事呀?指望官老爺賑災救民,那不是白日做夢么?現在城里的米價,較之往常,已經漲了幾倍,估計過不了幾天,我們城里的百姓,也要成為難民了。”二無奈地道。
“城里的米價漲了幾倍!”岳肅一聽這話,不禁怒道:“是何人如此大膽,敢借機發國難之財?”
見岳肅嗓門陡然提高,二嚇了一跳,好在楊奕山反應的快,連忙解釋道:“我們江湖人,難免意氣用事,嚇到了哥,還望見諒。”
見對方客氣,二忙道:“不妨、不妨,客官生氣也是正常,明客官是條血性漢子。句實在話,敢借這機會發財的是大有人在,除一些商號外,我們城里有三家大米行,這三家都大有來頭,那米在他們店里,是一天一個價,現在已經是往常的倍還多。”
“什么?”岳肅聽了這話,差點沒氣死,要知道當時的米價,不過是一兩銀子一石,一升米不過幾文,可漲到七倍,那還讓不讓老百姓活了。他強壓怒火,忍了下來,道:“糧米漲價的事,官府知不知道呢?”
“怎么不知道。”二直接答道。
“知道為何不管?”岳肅再次問道。
“管?知府大人他敢管嗎?”二不屑地道:“這三家大米行的東家可是老大的人物,知府大人哪能管得了。一般米行,聽在漲價后,都要給大老爺孝敬,可這三家,連理都不理我們這的大老爺。”
“哦?但不知這三家米行的東家是誰呀?”岳肅連忙問道。
“這三家米行的東家,那可是大有來頭,一家叫作運生米行,聽他們的東家就是張國丈。另一家叫李記米行,聽東家是湖廣第一富商李老爺,這位李老爺很有門路,好像布政使大人有和他有些關系。不過這兩家米行和最后那家福來米行比起來,還要差一些,福來米行的東家那可是洛陽城里的福王千歲。”
聽了二的講述,岳肅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剛進河南,就碰米商哄抬米價的事,而這些米商的后臺,還是皇親國戚。這三家,岳肅都知道,尤其和前兩家還打過交道,張國丈家自不必,幾個月前還打了人家兒子的板子。湖廣李家,那是“李應”兄弟家,李瓊盈女扮男裝的事,他也從阮傲月那里得悉。只是沒有想到,仗義的“李兄弟”家,竟然也能干出這等發國難財的勾當。
岳肅沉思片刻,打定主意,只要依仗一到,定要好好教訓一番這些發國難財的家伙。不過現在,他還是決定先去那位仗義疏財,賑濟百姓的肖員外。
“二哥,你剛剛的那個肖家屯不知是在什么地方,在下一向欣賞這等仗義疏財的豪杰,等有時間,想要登門拜訪。”
“肖家屯在城東南五里處。”二道。
“肖員外的尊姓大名,你可知道。”岳肅又問道。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往日并沒有聽,想來也應該是一位仁厚長者。”二道。
“如此多謝。”
將二打發走,眾人開始用飯,吃過晚飯,在城里住了一夜,次日清晨,岳肅決定趕往肖家屯一這位仁厚長者。這年頭,如此善人實在少見。
他沒有多帶人,只是讓楊奕山、金蟬、殷柱、鐵虬、厲浩荃、李忠跟著,七人騎馬出城,朝東南方向馳去。
五里路并不算遠,快馬行進,都用不一個時辰,只是一路,岳肅總能碰到從別處趕往肖家屯的難民。因為路時而擁擠,難免耽誤功夫,到達肖家屯時,已快中午。
在肖家屯外,岳肅只見屯子里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衣衫襤褸的難民,粗略估量一下數字,起碼不少于兩萬。
到這個陣勢,岳肅感慨道:“幸虧此地還有這么一位善人,要不然,不知要餓死多少災民。”
他的話剛完,卻聽一邊的楊奕山聲道:“恩師,我覺得有點不對。”
“哦?哪里不對?”岳肅見他的聲音,自己也把聲音壓了下來。
“瞧這里災民的數量,應該不少于兩萬,試問天下,哪個鄉間富戶能有如此手筆,養活這么多人。單單施粥的話,一天下來,也要不少銀子,尤其現在米貴,花費更巨。即便是此人心善,怕幾天下來,就要傾家蕩產。他如此做,實在令人難以捉摸。”楊奕山聲地出心中疑惑。
岳肅聽了這話,心頭“咯噔”一跳,暗道:“不錯。”再仔細一瞧屯子里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要是那個肖員外另有圖謀的話,那就太可怕了。
“咱們走。”岳肅一招手,掉轉馬頭向回走去。
眾人不明就里,但見大人走,只能跟。來的路,曾經路過一片樹林,岳肅騎馬鉆進林子里,這一舉動,令大家更是費解。
到林子中找了個僻靜之所,見周邊沒人,岳肅跳下馬來,道:“你們都過來,我有話。”
金蟬、楊奕山幾個連忙跟著下馬,聚攏到岳肅身邊。只聽聲道:“重岳剛剛的沒錯,一般的富戶哪有這么多銀子賑濟如此多百姓,有九是另有圖謀。我現在無法斷定,準備讓兩個人喬裝成難民模樣,進去探聽一番。”
“大人,這事交給我了。”李忠第一個拍著胸脯道。
“我也去。”“我也去。”……手下眾人跟著踴躍報名。
岳肅擺擺手,道:“此事不宜人多,兩人有個照應就足矣。”著,他掃視一圈,又道:“金蟬,你把包袱給鐵虬,然后喬裝一下,你和李忠兩個人去。”
“屬下遵命。”金蟬答應一聲,解下身的包袱,交給鐵虬。這包袱里是岳肅的巡撫印信,此次出門,岳肅帶了印信和尚方寶劍,以備不時之需。印信在金蟬那里背著,尚方寶劍也是包著的,在鐵虬身。畢竟他二人隨自己時間最久。
金蟬和李忠現在都是鏢師打扮,把衣服脫下,赤裸身,又故意在地打了兩個滾,把褲子弄臟,故意搞的蓬頭垢面,最后脫掉靴子,如此以來,兩個人馬變成落魄的莊稼漢模樣。
岳肅滿意地點點頭,道:“這事就交給你們兩個了,一切心。”
“大人盡管放心。”
兩個人一抱拳,快步到林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