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秋戰國第244章 不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春秋戰國 >>重生之春秋戰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4章 不朽

第244章 不朽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 重生之春秋戰國 
重生之春秋戰國

“難道只能夠這樣算了嗎?”鷗辟疆不甘心的喃喃道,臉上充滿不甘之色。作為漢國的大夫,鷗辟疆也知道請孔子來的意義。孔子對于漢國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超過鷗辟疆自己。

但在苦思了近一個時辰后,鷗辟疆不得不嘆了口氣,現在還真沒有什么辦法。越是想,鷗辟疆的心中的煩躁越是多,這讓鷗辟疆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鷗辟疆知道這樣下去,自己也不可能想出什么好辦法,鷗辟疆索性到衛國的東市走走,算是散心好了。

走到東市,鷗辟疆卻剛好聽到有人談到孔子,鷗辟疆不由自主被吸引過去,豎起耳朵傾聽。

“孔子大賢,你說為什么主上不用他呢?真是奇怪”

“這個你就不知道了,孔子是大賢但主上怎么敢用他呢”

“為什么不敢?”

“你知道孔子有多少弟子嗎?”

“三千啊”

“如果孔子掌管,安插弟子在衛國為官那這衛國恐怕也要改名叫儒國了”

“不會吧?孔子為圣人,應該不是這樣的人”

鷗辟疆聽到這里,便心頭一動,抬步離開沒有再聽下去。離開的鷗辟疆,嘴唇上露出一抹得意洋洋的笑意,他想到了怎么對付孔子了。

第二天,鷗辟疆好好休息了一天,第三天這才去見孔子,和三天前不同的是,鷗辟疆這次去見孔子,雖然服飾依舊一模一樣,但卻是兩手空空的。

孔子本來還不大想見鷗辟疆的,不過聽弟子說鷗辟疆兩手空空而來,孔子不由好奇鷗辟疆的來意了。如果是請自己到漢國,那應該帶來重禮啊現在兩手空空,是什么來意呢?

孔子便讓弟子子路去迎接鷗辟疆,子路來了后對孔子打了個眼色,那意思是說:師傅,鷗辟疆這次來很平靜啊沒有像之前那里拉關系

孔子就更加好奇了,讓子路退下去安排招待鷗辟疆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有一名清秀童子送上果酒。鷗辟疆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果酒,感嘆道:“好酒”

“呵呵不過是弟子釀造是鄉間小酒,如果大夫喜歡,仲尼便讓人送上數壇好酒予大夫”孔子豪爽的說道。

“那辟疆便在這里多謝先生了”鷗辟疆對孔子拱拱手,以示感謝。看著杯中物,過了半響,對孔子問道:“辟疆在這里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先生,這酒越長越香醇,但人言呢?是不是也和酒一樣,時間越長,越為人所喜愛?”

“人言?那人言如果是名言,當為不朽怎么和酒一樣呢?酒能不朽嗎?”孔子捋下胡子,笑道。

孔子這話不是自己說的,而是引用一段對答,昔日晉國卿大夫范宣子對穆叔問道:“什么叫死而不朽。”而穆叔回答則是回答德行、功業、名言為不朽。

鷗辟疆聞言,卻搖搖頭說道:“先生,辟疆認為此話有點不對”

“哦?如何不對?”孔子聞言,雖然心中已經否認了鷗辟疆的話,但表面上還是問上一句。

“大禹為圣人否?”鷗辟疆問道,

“額”孔子聞言,旋即明白鷗辟疆的意思,但也不知道達到:“是”

“可有名言流傳于世?此為不朽呼?”鷗辟疆問道。

孔子不由陷入沉思,過了半響,這才開口應道:“大禹之德行功業可為不朽”

“先生這話也許有道理,但辟疆認為,不朽得有書籍傳承得有弟子傳頌得有國家尊崇方稱得上真正的不朽否則一樣會遺忘于時間當中唯有‘人’才是不朽的”鷗辟疆一本正經的說道。

孔子聞言,怔了怔,點下頭看著鷗辟疆感嘆道:“大夫此言甚對仲尼反而不如大夫看得透徹‘人’才是真正的不朽啊”

鷗辟疆也不謙虛,而是一本正經的說道:“那先生想如此不朽嗎?”

孔子聞言,有些明悟了,微微皺起眉頭道:“大夫是想仲尼到漢國?”

“先生恐怕不知道一件事情,現在辟疆之主上,正大建學舍,規定漢國,適齡少年到學舍入學不從者懲罰。但漢國地處荒蠻,沒有多少士子,所以主上想請儒家入漢國辟疆想,先生應該知道這是怎么樣的機遇吧?”鷗辟疆看著孔子,吐字清晰的緩緩說道。

“這?”孔子聞言,不由怔了怔,陷入沉思中。

鷗辟疆也不打攪,坐在一邊自斟自飲,過了好半天,孔子長長吐了口氣,道:“大夫世之利舌仲尼七日后,便和大夫一同啟程吧”

鷗辟疆聞言,雖然臉上從容,但實際上他心中的壓力并不輕到了現在鷗辟疆心頭的大石才放下來。露出從容的笑意道:“那實在太好了七日后,辟疆再來打擾先生了”

在當天,孔子就宣布將游歷漢國。聽到這個消息,不少人都哇然,孔子怎么到這個蠻夷小國去的?反倒是不少孔子的弟子理解孔子,當然他們的理解和孔子的理解不同,他們只是向往已經越漸吸引天下大文豪的稷下學宮辯論,他們認為孔子一來是為稷下學宮的辯論而去,二來則是為了游歷一下漢國的風土人情。

不過無論怎么樣,孔子也啟程去漢國。這次沒有之前三千弟子跟隨的盛況,但人數依舊不少,大概有一千三百余人。也就是孔子,如果換作其他人,帶著這么多人來不驅逐你才奇怪。一路無阻的來到了吳國,此時接到消息的伍子胥眉頭緊鎖,思索了小半響。

伍子胥抬起頭對家臣沐鵠下令道:“下去準備馬車,老夫要入宮見大王”

沐鵠聞言,猶豫了半響,開口問道:“主公,可是為了孔子入漢的事情?”

伍子胥也不避諱沐鵠,點點頭說道:“自是如此,孔子為世之大賢如果為楊子璐所用,則是讓我吳國的心腹之患越加嚴重”

沐鵠臉色凝重的說道:“主公,臣認為眼下恐怕不是進諫大王的機緣三天前漢國的使者,前越國舊臣柘稽來到了姑蘇城,給大王進貢了一張白虎皮,稱之為異象,道乃是天佑吳國大王為止大喜,宣布免除漢國三年的進貢”

伍子胥冷笑道:“什么天佑吳國白虎主兵此乃大兇之兆大王應該更加警惕”

沐鵠嘆了口氣說道:“主公,無論是兇兆,還是天佑吳國。現在大王對楊子璐好感甚佳,主公現在出言進諫,恐怕為大王所不喜他日恐怕有……”

說到這里,沐鵠便停住沒有說下去,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什么意思,無非就是伍子胥被夫差處死。

伍子胥聞言,臉色一整,對沐鵠肅然道:“沐鵠,老夫見是你,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怎么能夠說出口呢?老夫本來不過是楚國罪臣,承蒙先君看得起啟用于蒙難之中,對老夫幾乎言聽計從,還為老夫報了破家滅族的大仇大王也是老夫一手扶持起來的老夫這一生已經生是吳國的人,死也是吳國的鬼此話不必多言,如果獨善其身,他日下了去見先君,老夫如何有面目面對先君啊?”

沐鵠聞言,心中不由一嘆,他也知道現在再說什么也沒有用,反而會讓伍子胥發怒,沐鵠便不再說什么了,退下去,沒有多長時間就準備好馬車。

其實伍子胥何嘗不知道沐鵠的話并非沒有道理的呢?但他是誰?伍子胥,伍子胥并不認為夫差會殺他,而且夫差的老爹闔閭對伍子胥的知遇之恩,也是讓伍子胥不可能獨善其身。

伍子胥剛剛登上馬車離開,在其府邸的一個墻角陰影里,馬上站起來一個人,快步離開。沒有多長時間,太宰伯嚭就坐上馬車朝吳王宮出發。

……吳王宮……

“主上,相國求見”一名士兵在大殿的門檻前單膝下跪,中氣十足的語氣畢恭畢敬的稟報道。

“伍子胥?”夫差聞言,臉上閃過一抹不耐煩的低聲嘟囔一句,不過很快夫差的臉色就恢復平靜了,從堆積如山的竹簡中抬起頭,問道:“相國找寡人也沒有說是什么事情啊?”

“回大王的話相國沒有說,不過相國臉色頗為緊張,小人估計應該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當然也有可能是小人看錯了”士兵小心翼翼的說道。雖然夫差掩飾的很好,但這些平時警衛在宮中的士兵,也或多或少的知道夫差對伍子胥的不滿,不過他也不敢郁悶,登時感覺接到這個稟報的差事真是倒霉。

夫差聞言,猶豫了半響,這才開口說道:“算了讓相國進來吧”

“諾”士兵聞言,立刻語氣略帶歡快的應了一聲。

沒有多長時間,走廊外就響起“噔噔噔”的急促腳步聲,夫差才從竹簡堆中抬起頭,就已經看到雖然年紀大,但依舊腰桿挺直的伍子胥邁過門檻,對著自己躬身道:“老臣見過大王”

夫差看著依舊緩緩彎下的腰,不由恨恨的不想開口,好讓伍子胥最后都彎下腰來,但夫差最后還是不得不郁悶的說道:“免禮”

“謝大王”伍子胥道。本來彎到一半的腰桿,立刻以比彎下來還要快上十倍都不止的速度挺回去,看得夫差異常郁悶。

郁悶歸郁悶,夫差還是知道大事要緊,開口問道:“相國這次來找寡人所為何事呢?”

“臣是為孔子而來的”伍子胥肅然道。

“哦是大賢孔子啊不知道孔子為什么驚動到相國你呢”夫差聞言,雖然好像平平無奇,但語氣中卻透著一絲傻瓜都聽得到的惱意。

顯然夫差口中的大賢在夫差心中,卻并沒有多少重視。而事實也是如此,夫差喜歡的是兵家,對于主張文治的儒家,他可不太感冒不說,而且還有些許厭惡。

所以現在的夫差的心中的感覺,就好像有人拿雞毛蒜皮的小事當做大事來到打攪自己,而且這個時候夫差矮桌上的奏折和堆積如山,可想而知現在夫差心中的感情是如何惡劣的了。

伍子胥卻依舊不為所動,臉色凝重道:“大王,孔子在魯國擔任大司寇不過三月的時間,就已經逼得身邊強鄰居齊國不敢入侵魯國,會盟之時不敢恃強凌弱。魯國國人稱贊孔子,魯國也為之大治如果孔子到了漢國,那漢國將是怎么樣的情況?大王,此事不得不三思啊”

夫差聞言,不由皺皺眉頭,他也感覺伍子胥的話有道理。

伍子胥見狀,立刻大喜,趁機道:“大王,眼下孔子還在吳國境內主上可以派人將之軟禁,或派人招攬來”

夫差搖搖頭道:“招攬?孔子此人寡人也知道幾分他的事跡,此人怎么可堪大用呢?招攬就不必了。至于軟禁也不太好,孔子到底也是大賢,寡人無故軟禁他,諸侯中威望定然大減。嗯孔子不是魯國人嗎?離開魯國的時間也不短了,寡人便派人送他回去魯國吧如此一來也皆大歡喜”

伍子胥聞言皺起眉頭,孔子回到魯國后就不會再到漢國了嗎?畢竟孔子不走吳國,可以走楚國,特別現在楚國在原來姑蔑國那里開辟了一條道路。雖然不如吳國的道路平坦,但也足以讓孔子帶著千余弟子到楊子璐那里。伍子胥張了張嘴巴,剛想說什么。

一名士兵在門外搶在伍子胥說話前,開口說道:“大王,太宰求見”

“嗯?伯嚭他有什么事情呢?速速傳召太宰上來吧”夫差聞言,怔了怔,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一個二個重臣都那么齊心的,但夫差還是讓人召伯嚭上來。

夫差話音剛落,伍子胥才陳述自己的見解,伯嚭那肥大的身軀已經出現在門外。伯嚭快步走入宮殿,對夫差躬身說道:“臣見過大王”

“免禮吧”夫差這次說話非常爽快,伯嚭才開始躬身,免禮之聲已經脫口而出了。

但伯嚭卻依舊施然一禮,這才挺直腰桿,夫差眼中不由閃過一抹滿意。對伯嚭問道:“太宰,不知道你來這里所謂何事”

伯嚭從容道:“臣不過是為了江北(長江以北)一些貢品翻船的事情而來,不過相國怎么也在這里的?莫非發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伍子胥聞言,不由眉頭一皺,他感覺伯嚭恐怕是來者不善,否則那里有這么巧合的?

夫差卻沒有伍子胥的感覺,他聽完伯嚭的話,便將伍子胥對孔子入漢的見解說了一遍。

伯嚭眉頭緊鎖道:“大王,怎么能夠這樣孔子為大賢其弟子三千分布于諸侯國中為官吏者不知道凡幾。其他的不說,弟子子貢便為魯國季氏重臣,能夠影響到魯國國策大王無論是驅逐抑或軟禁、斬殺,都對大王爭霸之事大大的不利啊”

夫差說道:“太宰不說,寡人幾乎都忽略了此事不過孔子入漢于吳國無好,這又該如何處理”

伯嚭一臉震驚的說道:“大王,你怎么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啊?臣雖然知道孔子是大賢,但也知道孔子學術如何此人重禮魯昭公時,孔子到齊國避難。齊景公曾經問過孔子如何為政孔子便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從此可見孔子為人最重禮數”

夫差聞言,點點頭說道:“嗯,不錯”

伯嚭再接再厲道:“齊景公因此而賞識孔子,便想讓孔子為齊國大夫。這個時候晏子便阻止道:‘這些儒者能言善辯不能用法度來規范;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不能任用他們來教育百姓;崇尚喪禮盡情致哀,破費財產厚葬死人,不可將這形成習俗;四處游說乞求借貸,不可以此治理國家。自從圣君賢相相繼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禮樂殘缺有很長時間了。如今孔子盛裝打扮,繁瑣地規定尊卑上下的禮儀、舉手投足的節度,連續幾代不能窮盡其中的學問,從幼到老不能學完他的禮樂。國君打算用這一套來改造齊國的習俗,恐怕不是引導小民的好辦法。’齊景公由此開始疏遠孔子,可見孔子為人而且晏子都說不好的人,臣認為恐怕孔子不過虛有其表罷了”

夫差聞言大點其頭,說道:“寡人看也是這樣,這個孔子這么大的名氣,周游列國這么多年,卻沒有見過那國國君肯招攬他,加以重用,都是敬而遠之恐怕孔子也就是虛有其表罷了”

伯嚭接著說道:“大王,另外臣認為這孔子入漢有大大的好處相國不是顧慮漢國嗎?孔子此人最重禮數,從他那句‘國家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的話中可以看得出,孔子如何重禮數了有他在,漢子如果想入侵吳國,恐怕孔子是第一個不肯。而時間一長,也可以讓孔子教化漢子,讓漢國永遠忠于我吳國”

夫差喜形于色,贊道:“大善”

只有伍子胥站在一邊,臉色發黑,不過無奈他說什么,夫差也不多加采納。反而派人讓沿途的官吏禮送孔子,讓孔子加快到漢國的速度。

現在才發上來實在抱歉有點卡文,這一章是昨天的,今天二十三號的還有。。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重生之春秋戰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