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愿第七百三十五章 緊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庶愿>> 庶愿 >>庶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三十五章 緊急

第七百三十五章 緊急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03日  作者:風纖素  分類: 歷史時空 | 風纖素 | 庶愿 
先皇忌辰是一項十分隆重的活動,皇宮里半個月前就開始籌備了。

祭品要準備,衣裳要裁制……還有今年與往年不同,整個朝堂的文武百官,不論遠近,均要派人過來,所以這入場的秩序問,食住問題,就足夠忙活的了。

所以,半個月之前,宮里便顯現忙碌的氣象。來來往往的宮女太監們,都步伐匆匆,像螞蟻般緊張而有序地做著自己手頭上的事情。

在這些人之中,最忙的要數文思院的人了。由于史淑惠被處罰之后,便以年老體衰,無力再為皇室效力為由請辭,趙皇后也不挽留,當場批準了。這可苦了那個新接任的文思院的掌事女官,死活不讓史淑惠走,三天兩頭朝著史淑惠的家里跑,請教她如何應對目前這個忌辰的重大慶典。

傅清玉本來也對于這一次隆重的忌辰活動十分頭痛,幸好有錢貴妃暗中指點。錢貴妃入宮也有好些年了,對于此類的慶典活動很是熟悉,她還特地詳細地寫了一封書信,讓小琴送了過來,讓傅清玉很是感動。

有了錢貴妃的暗中指點,傅清玉做起事情順利多了,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把手頭上分配的事情辦完了,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等待那個重大的忌辰活動的到來。

太祖廟設在皇宮的另一側,地域十分廣闊,天朝的人極信風水,按照天為陽向南,地為陰向北的理論,所以太祖廟里的主要建筑都以南為上。

太祖廟的左側,是個偏殿,叫做拜殿,是皇帝前來祭祀時休息之用和遇雨時行祭時使用。正中,則是一個大大的神壇,神壇的平臺上按五個方位鋪就南紅、西白、北黑、東青、中黃共五種顏色的泥土。拜祭時,皇帝就先帝及祖先們的神主牌位從拜殿請出來,放在壇上。然后站北向南,對著神主牌位行祭拜禮,以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當然,對于這樣重大的活動。那是朝臣與宮里貴人們才有資格參加的,主辦人是順天府,一切自有順天府全程跟進。至于像傅清玉這樣的女官,一般是不過去的。

這樣也好,反正她傅清玉對于這些忌祀活動并不太感興趣。只是近段時間有些不好過,因為為表效心,皇上要齋戒半個月。趙皇后于是下令,整個皇宮也齋戒半個月,每天只有蘿卜青菜,吃得傅清玉都快吐出來了,恨不得這個什么鬼忌祀活動快點過去。

由于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干,傅清玉一下子成了整個皇宮中最清閑的一個。她把大多數的時間用在了暗暗監督上段時間采購回來的藥草之上。看到偌大的農舍里辛勤忙碌的村民們,還有那剁得整整齊劉,擺放得工工整整的草藥包。傅清玉露出了笑臉。這些才是救國救民的根本,比起那些所謂祈求上蒼和神鬼,保估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沒有什么效果的忌祀活動實用多了。

鸀裳匆匆而來,臉上帶著焦急:“小姐,這幾天里,京城內外的那些草藥商把藥都陸陸續續運過來了,不過……”她面有難色地望著傅清玉。

“缺了什么嗎?”傅清玉敏感地問道。

鸀裳懊悔地點點頭:“什么藥都備齊了,就是雪蓮不夠。如今正值嚴冬,冰天雪地的,前往天山的路都雪封住了,那些高原上的牧民們倒是有儲存,但是運不下來呀。”

傅清玉細細的柳眉蹙了起來:“這樣不行。沒有雪蓮,藥效就會打折,這樣一來,更加抑制不住了。”

“小姐,你是在制抗瘟疫的藥嗎?”鸀裳小聲地問道。

傅清玉眉毛一揚,亮晶晶地看著鸀裳。“你怎么看出來的?”

鸀裳低聲問道,“奴婢在司藥房做了幾年,再加上家里本來就是做藥草生意的,對于這些藥草的療效還是可以看出來一些的。而且…….”

鸀裳看看四周,壓低聲音道:“奴婢這些天盡接觸外來的藥草商販,那些人天南地北地跑,對于各地的民情十分了解。我聽他們說,如今河北一帶,洪災極其嚴重,過半的房子都被淹了,那些災民們拼命地朝著其他地方跑,聽說有些城鎮街上躺著睡著的難民就有十里那么長。那些難民衣不敝體,食不裹腹,沒辦法只好搶。聽說受災附近的幾個城里,衙里的大牢里關的都是這些難民,人滿為患啊。”

傅清玉的心一緊:“真的有這么嚴重嗎?那怎么皇上不知道?”

鸀裳搖搖頭:“聽說是因先帝的忌辰到了,天都里正在舉辦祭祀活動,如此重大的慶典,哪個官員敢把這事上報,擾了皇上的興致呀。聽說,全都壓下來了,只等慶典一過,就馬上上報。”

傅清玉想了想,不由憤怒道:“如今距先皇的忌辰還有十天的時間,一個人不吃不喝,不出七天也餓死了。這等天災,讓那些災民們怎么等?那些狗官,

竟然做出這樣草莞人命的事情!”

“小姐小聲些。”鸀裳急忙扯了一下傅清玉,“小姐,事關重大,你還是抽個空回去與二公子見見面吧,或許二公子有辦法也說不定。”

傅清玉搖搖頭:“事情緊急,等不了了。哦對了,河北那一帶,有什么異常情況沒有?”

鸀裳搖搖頭:“奴婢聽那些商販說,洪水來得毫無預兆,河岸決堤,淹死了好多人。有些地方整條河里,一具具泡得浮腫的尸體,還有豬啊、羊啊、雞啊、狗什么的,全在河里漂著,惡臭熏天。縣太爺們正在組織人力堵堤呢。”

傅清玉看看陰沉沉的天,嘆了口氣:“看來又一場暴雨要來了。”

鸀裳也抬頭看天,搖搖頭道:“再這樣隱瞞不報的話,我想那些沒吃沒喝沒地方住的災民,非發生暴動不可。”

傅清玉想了想,覺得還是應該慎重一些:“哪個商販是親眼見到這種情況的?帶過來,我問問他們。”

鸀裳道:“屋子里就有兩三個,奴婢剛給他們結了銀兩,還未走,在外院里喝著茶。我這就去找他們找來。”

說著匆匆而去,不一會的功夫,真的帶了三個人進來。

這三個人中,兩個商販打扮。一個伙計打扮,均是容顏憔悴、風塵仆仆的樣子。

“這位是張明,川陜那邊來的,這位是李慶水,通州來的。”鸀裳指著一高一矮,生得有幾分生意人模樣的人,介紹道。然后。她用手指住第一個骨瘦如柴的伙計:“這位是王三。”

三個人不知道有什么事情,知道傅清玉是宮里的女官,臉上都帶著些驚惶,齊齊朝傅清行禮。

“你們不用拘謹。”傅清玉含著笑,柔聲道,“你們都是生意人,我來這里,也是與你們做生意的。不過。我私下有些事情,想與你們打聽一下。”

一聽說是私事,三個人的神情頓時放松下來。那個高高大大,叫做張明的商販顯然是個爽快人,馬上說道:“傅尚宮,你有什么事情就問吧,俺們都是粗人,知道什么一定說什么。”

傅清玉沉吟了一下,說道:“我有一個表姐,遠嫁到河北,近段時間都沒有刀子的消息。信都寫了十幾封,一封都沒回。也不知道她在河北怎么樣了,所以想請三位說說,河北最近的近況。”

三個人互望了一眼,臉上顯出猶豫的神色來。

鸀裳忙道:“你們幾個,剛才在卸貨的時候不是說了嗎?怎么到了這里,反倒不說了?”

張明猶豫道:“這個……唉。不是草民不說,而是上頭不讓說呀。”

傅清玉頓時明了:“看來關于河北洪澇的傳聞都是真的了?”

“這個……”張明望了旁邊的李慶水一眼。

旁邊的那個伙計,叫王三的憋不住了:“我說兩位老板,這種事情又不是我們造謠,有什么不可說的?說不定這位宮里的尚宮大人還可以蘀我們想想辦法呢。”

他上前一步,看著傅清玉道:“尚宮大人,俺是一個莊稼人,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我家有一個老娘,還有一個八歲的弟弟,一個五歲的妹妹。家里有兩畝地,種上糧食,再種些小菜,我再到外面打些散工,一家人吃飯穿暖,沒有什么問題。誰曾想,這洪水一來呀,當即就把地全淹了,一間平房也沖垮了。老娘被壓傷了腿,我顧著救老娘,只來得及抓住八歲的弟弟,而只有五歲的妹妹則……”

王三的聲音哽住了,他抹抹眼淚,啞著嗓音道:“我那個妹妹因為沒抓穩,被洪流沖走了,如今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生還是死。如今我們一家人逃到其他城里,住在破廟里。老娘以乞討為生,照顧我弟弟。我就出來打些散工,好養家糊口……”

說到這,張明與李慶水均垂下頭去,不住地搖頭嘆息。

張明嘆氣道:“尚宮大人,不是我們不想說,而是不敢說呀。我們來京城的時候,縣太爺就發話下來,說是上面忌祭慶典,這些災情暫且不上報,也不準我們外傳,說是等慶典活動過了之后,自會上報朝廷。”

“那么,那些災民怎么辦?”傅清玉蹙眉問道。

“縣里開倉濟災,每天會發一頓饅頭。”張明說道。

“哪里有什么饅頭?!”王三怒道,“縣里是這么說,但是真正發到我們災民手里面的,能有幾個?全部被那些黑心的官吏們收了起來,高價出售,說是三只饅頭一兩銀子!我們平頭百姓哪有這么多銀子買饅頭!只好餓著,挖些草皮樹根來吃,到最后,實在沒有東西吃了,只好逃荒了。”

“難怪那么多的難民涌向各處城鎮,原來是這么一回來。”傅清玉點點頭。

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傅清玉覺得該找自己的二哥說說這件事情了。她轉身對鸀裳道:“這些人千里迢迢來到京城,那些草藥便宜,他們也挺不容易的,就多給些銀子吧。”

鸀裳點頭應了,張明等人自是千恩萬謝。

等張明等人出去之后,傅清玉馬上道:“鸀裳,冬梅,這里你們兩個先看著,我這就回府找二哥去。”

鸀裳在背后叫道:“小姐,那雪蓮的事……”

傅清玉頭也不回道:“這件事情你放心,我有辦法。我一定把雪連買到,不然的話,這些藥就發揮不了藥效了。”

鸀裳有些納悶地望著傅清玉匆匆而去的背影,一邊的冬梅笑了起來:“鸀裳,你忘了,趙二公子不是在邊塞嗎?”

鸀裳頓時恍然大悟:“對了,我怎么就忘了趙大將軍了呢?”

傅清玉走進傅府,看到看門的林伯,劈頭就問:“二公子呢?”

“二公子這幾天都沒有回來呀。”林伯搖搖頭,“前兩天臨出門的時候,老奴聽二公子說起,說是要到外面公干,要七八天才回來。”

“七八天?”傅清玉心一沉,七八天的時候,那些四處逃難的災民都可以把一個縣城占了。


上一章  |  庶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