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太子第一百三十章 南京(18)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明朝當太子 >>回到明朝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章 南京(18)

第一百三十章 南京(18)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淡墨青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淡墨青衫 | 回到明朝當太子 
這個月是最后一天了嘿!

我是言而有信的,今天還是三章。

這樣下去,下個月每天三章就木有動力了啊。

感謝大家的支持!

對了,今天又有兄弟發布免費章節,上回的還沒領完呢,在這里說一聲謝謝那兄弟,另外請大伙兒去把章節領了吧,幫我加點訂閱也是好的啊。

今天羅嗦了,走了。

余懷與眼前眾女都是十分熟識,這幾個女子,任訶一個出來,在秦淮河上都是一等一的名妓,眼下卻是素顏淡妝,儼然良家小女子一般,藏于深閨,絕不輕出。

這其中當然有董小宛等人已經嫁人的原故,不過,寇白門之不得意,郁郁不歡,恐怕也是這屋中氣氛不熱烈的一大原因。

至于別的……余懷十分聰敏,知道柳如是絕不可能無原無故的召自己進來,當下便用探詢的眼神看向柳如是。

柳如是卻不理他,只向著寇白門道:“怎么樣,和余無懷說,還是叫吳梅村進來……他可畢竟是國子監司業,太子的日講官,天天進宮伺候的大人物。”

話說的譏諷,不過柳如是以滑稽可笑的語氣說出來,余懷噗嗤一笑,便是在門外等著的吳偉業,也只是搖頭苦笑罷了。

這個河東君,果然是嘴上絕不饒人。

“他自己不會說么?”

寇白門和柳如是等人不大相同,性子要清冷的多,聽著柳如是的話,眉頭一皺,聲音清冷的道:“既然連說也不肯自己親口說,我想,不如不見的好。”

吳偉業在門外聽了,自是十分難堪,原本拔腳便要走,想了一想,便忍氣吞聲的道:“吳偉業求見寇白門大家,尚乞撥冗一見!”

他有意搞笑,說話的口吻也是有趣的緊,不過寇白門卻有意報復,當下只冷笑道:“說的遲了,太拿人不當……還是不見,尊駕請回!”

這一下,吳偉業可是再呆不住,只得長嘆一聲,回轉身便大步離去。

腳步聲傳進來后,柳如是不禁埋怨道:“瞧你,我可是好意,這一下吳梅村可要真的怨恨我了。”

“白門妹子早就該這么整治他一回了。”

“要不是他十分可惡,寇家妹子怎么會吃那么大的虧?”

不等寇白門說什么,李香君幾個卻已經插口埋怨。

這段公案,連余懷也知道,當初寇白門不愿在秦淮河上繼續為妓,相中了老實而又十分有才的吳偉業,一夜長談,彼此詩歌唱合,十分投契,寇白門因當時問道:“今后如何?”

吳偉業明知道她有意托付終生,但自己當時是春風得意,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和看重,回江南也是奉旨返回,奉旨成婚。

這么一頂大帽子壓在頭上,他怎么肯娶一個妓女回家,自毀名聲和前程?

當下只能推托,置之不理,寇白門絕望之下,才答允了保國公朱國弼,嫁入公府為妾,按娼門出嫁的規矩,只能半夜迎娶,那夜朱國弼用了五千多京營兵,儀仗從國公府一路排到寇家,宣赫張揚,整個南京城都轟動了!

但朱國弼是國公,娶一個寇白門又怎能滿足?幾天功夫不到就又章臺追歡,河房買笑,傳來京師不穩的消息后,這廝居然變賣了金部家產,舉家北上投靠新朝。

按此公的想法,雖然不是從龍班底,但好歹投靠在前,公爵保不住,弄個新朝的世襲伯爵也好不是?

不過距離北上之期不到一個月,寇白門居然孤身返回,看來,這北上之行想來十分不順了。

余懷因向寇白門道:“究竟是怎么了?保國公呢?”

“我已經與他和離。”寇白門一臉淡然,答道:“此人無恥下作,我雖然是妓門出身,也是真瞧他不起。到京師后,尋機和他大吵了幾次,彼此說開了事。”

寇白門行事向來果決,雖不似柳如是那么女中丈夫一般,但也是女子中的異數。

余懷聽了,連連點頭,笑道:“原本就是他配不上你。”

“這個也不必談了。”提起此事,寇白門也是十分難過。娼家歲月看似風光,成為名妓更是舉國聞名,但其中甘苦只是自己知道,那種半夜濕枕的傷心酸楚,這些大男人就算相處的很好,說到底,女人心思他們是不會懂得的。

寄托非人,在女人就是十分的傷筋動骨,虛言安撫,十分無趣。

柳如是心中十分清楚,她自已嫁的十分得意,在場的姐妹,卻是各有心思。比如董小宛,看著也只是強顏歡笑罷了。

冒襄這人,文才風流沒得說,個性卻太強直,太倔強。家中光景一天不如一天,董小宛當然十分難過,而且冒襄心中掛念的其實是陳圓圓,這一層,眾姐妹心中微是清楚,只是,不便說穿罷了。

“不談也罷,”余懷果然不大懂,皺眉道:“那么,我不明白了,把我叫來,究竟有什么要緊的事要說?”

“我前日方返回南都,是從天津上的船。”寇白門聲音晴朗,雖說著十分要緊的事,臉上的表情仍是十分平靜:“起行之時,京師人心已經大壞了。”

“怎么?”余懷譏諷道:“李闖在京師時,人心沒有大壞?”

“這,開初的時候例沒有!”

李自成剛入城時,軍紀尚好,而且有得天下之望。

雖然崇禎父子逃脫,但軍心士氣都尚可,而且新朝將立,全軍上下都等著皇帝登基,然后席卷東南,所以不僅順軍士氣很好,軍紀不壞,就連北京人心,也覺得太平可期。

這樣一來,人心當然談不上大壞。

不過在寇白門出京時,北京已經是人心惶惶,市面大壞,正陽門外,已經是擁擠不堪的南逃人群了。

這么一說,余懷自是明白,他微笑道:“李自成不過是黃巢一般的人物,到現在還不肯悔悟的,當然是太蠢。對了,龔孝升可愿回來?”

寇白門冷笑道:“我從保國公那里出來,住的是顧橫波家。龔孝升不在,后來我看顧橫波臉上郁郁,一打聽,才知道被抓了。”

“咦?”余懷詫異,問道:“他一個兵科給事中,又愿降,抓他做什么?”

龔鼎孳是復社中堅,也是文名十分出眾的人,實用經世之學也很不錯。陳名夏和他齊名,不過一個從太子南遷,一個卻留在北京投降,復社中人提起來,都是又恨又擔心。

“闖軍在搜贓助餉!”寇白門道:“國舅周家,搜出百萬金銀,闖軍上下都紅了眼,各家勛戚,國公,一個也沒跑掉。成國公都被打爛了,先后幾次,后來只能上吊。幾個大學士,少的幾萬,多的幾十萬,然后就是按品級捐銀子助餉,龔孝升按品級,要助餉五千銀子,他家哪來這么多銀子?當然被抓去了。”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余懷聞言自是大怒,事實上,北京的消息一直沒有斷過,主要是大順軍忙著搜贓助餉,忙著撲地盤,準備李自成的登基大典,還有一大攤子亂事,根本沒有精力來斷絕南北交通。

而且,在當時的順軍上層肯定有一個想法:反正南下時他們還是一個跑不掉,現在管他們做什么?

結果就是南北道路上行人不絕于途,普通百姓和商人官伸混雜一處,不停的由北向南而來。開始時官員很少,到最近這段時間,大學士級的就有三四個,堂官九卿一級的更多,至于普通官吏,更是數不勝數。

傳聞順軍在入城之初,皇帝敲鐘朝會不到的官員們一個不漏的全去迎接李自成的大駕了,不過順軍對他們也毫不客氣,八百多朝官分為八隊,用士卒押送到城外,甄別清楚了,才又分別放回城來,來回鞭打喝斥,官員有若奴非廝役,不要說官體了,就連正常人的人格也蕩然無存。

此事傳出,再加上追贓助餉的政策大失人心,南逃的官員已經是成倍增加了。

“龔孝升這么著,還不肯回來?”

“他去問周鐘,結果周鐘說太祖高皇帝也曾經大殺貪官,新朝氣象,無可厚非。于是耽擱了下來,現在,是想走也走不成了。”

“周鐘這廝,實在是無恥下作!”

周鐘是曾經的復社首領人物,聰明實干,為人一看就是十分精明。這一次李自成入京,周鐘搶先投靠,并且在宮門大罵崇禎死不足惜,一番表現實在叫人齒冷。

而且,據傳聞,李自成的登基詔書,也是由此人主責撰寫。

這么一來,就算有復社中人還掂記著與他的私交,但只要一提起來,大伙兒就都是破口痛罵了。

“哼,你們這些才子呀……”

寇白門在北京時,確實見了太多烏七八糟的事,對這些所謂的才子俊杰們印象大壞。當即只是搖頭冷笑,道:“李闖在四月十三出京,出京之前,人心已經不附,謠言紛傳,而且城中駐軍的軍紀開始敗壞,我住的地方,已經有不少人家遭劫。后來李闖出京,我已經打算南下,正好,陳家妹子派人送了信來,更是助我決心,收信后幾日,我便啟行動身了。”

所謂陳家妹子,當然是說的陳圓再。

秦淮八艷,彼此聲氣相連,交情十分融洽穩固。寇白門和保國公府翻臉后,住的便是顧眉家,而陳圓圓私下給她書信,當然也不足為怪。

“陳圓圓?她不是給劉宗敏掠了去么?”余懷大奇,問道:“她怎么還能給你送信來著?”


上一章  |  回到明朝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