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風起中國會變成第二個巴西嗎?(轉自天涯國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風起 >>重生之風起最新章節列表 >> 中國會變成第二個巴西嗎?(轉自天涯國觀)

中國會變成第二個巴西嗎?(轉自天涯國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期待崛起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期待崛起 | 重生之風起 
今天在圖書館看一本雜志介紹中國經濟是否會成為拉美國家,步巴西印尼之后塵,說的非常好,正當巴西牛逼哄哄地跟中國相似地經濟猛長了幾十年時候,就在要成為發達國家的時候,突然經濟奔潰。劃落成一個到現在還沒發展起來的發展中國家。

正當,蘇哈托狗頭依靠強權,把國家,建設的就要成為發達國家的時候,正自持對人民有功的時候,金融風暴,人們一夜之間沒了錢!成為窮兇級惡的暴徒。

這些都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同樣為什么我們會內需不足中國的未來會變成下一個拉美嗎?

為什么我們會內需不足為什么我們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拉動內需?我們的財富到那兒去了?看完了如下的兩個實例,你就會明白為什么了。

看看拉美與美國的差距,就會明白我們今天內需不足的狀況是怎么形成的,拉美的貧窮在于它沒有形成良好的財富再生體制,套一句比較主流的話,它缺乏一種財富積累上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差別。

第一種情況:

假設在一個地方發現了金礦,來了一個人投資建了一個礦場,雇一百個工人為他淘金,每年獲利1000萬,礦主把其中的50做為工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每年收入5萬,他們拿一萬來租房子,剩下的四萬可以結婚,生孩子,成家立業,礦主手里還有五百萬,可以做投資。因為工人手里有錢,要安家落戶,所以,房子出現需求。于是礦主用手里的錢蓋房子,租給工人,或者賣給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開飯店,把工人手里的錢再賺回來。開飯館又要雇別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業機會,也有了收入。一個家庭的消費需求就更大了。這樣,幾年之后,在這個地方出現了100個家庭。孩子要讀書,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來辦學校,工人要約會,要消費,要做別的東西,于是有了電影院,有了商店,這樣,50年過去以后,當這個地方的礦快被挖光了的時候,這里已經成了一個10萬人左右的繁榮城市。

而第二種情況是這樣的:

假設同樣發現了金礦,同樣有人來投資開采,同樣雇100工人,同樣每年獲利1000萬,但是礦主把其中10作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一年1萬。這些錢只夠他們勉強填飽肚子,沒有錢租房子,沒有錢討老婆,只能住窩棚。礦主一年賺了900萬,但是看一看滿眼都是窮人,在本地再投資什么都不會有需求。于是,他把錢轉到國外,因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蓋幾個豪華別墅,雇幾個工人當保鏢,工人沒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沒有別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戲的就是想辦法騙一個老婆來,生一個漂亮女兒,或許還可以嫁給礦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這個地方除了豪華別墅,依然沒有別的產業。等到礦挖完了,礦主帶著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為盜,女的為娼。

這兩個很簡單的例子,其實就是拉美和美國不同的發展軌跡。也許今天美國人應該說,感謝華盛頓,他為美國締造了最現代最科學的政治體制,感謝亨利.福特,他一手締造了美國的中產階級。而拉美國家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他們的大獨裁者創造了掠奪性的經濟體制,以一種豪強的姿態瘋狂瓜分著社會財富,而使整個經濟虛脫,再也無力發展。

這里我們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業人物中,亨利.福特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無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車一手締造了最初的中產階級,并將美國社會第一個引入了現代社會(歐洲在這一點上,比美國晚了幾十年)。亨利.福特說我要讓我的工人能買得起我的T型車,于是他給工人發高工資,他還創造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使汽車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躍成為最大的汽車公司,于是有了錢的工人可以買汽車,可以買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費,于是中產階級誕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擴張,在領土上已經沒有回旋余地的美國發現了另外一個金礦,迅速成長的中產階級帶動了巨大的需求,支撐起龐大的國內市場,繼續拉動經濟高速增長。

美國從來都是一個依靠國內需求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而中國空有12億人口,卻居然內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貿來拉動經濟增長?你說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為你是彈丸之國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經濟就能膘滿腸肥?12億人口,誰能養活中國?除了你自己。也難怪現在全世界都在指著你,說你對人家傾銷。

說到這兒,該說到我們中國的問題了,為什么我們會內需不足,為什么我們會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拉動內需?我們的財富到那兒去了?我們到底還有多大的持續增長能力?

我們改革的一個現實。中國的未來在哪里?我們要走向美國,還是變成下一個拉美?

中國用一種漸進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資本原始積累。這里邊姑且不說什么權錢交易,制度漏洞,不勞而獲。沒有一個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是干凈的。但關鍵就在于,在積累完成以后,我們該怎么做,是繼續任貧富分化發展呢?還是創造我們自己的現代社會,創造紡錘形的社會結構。

我們在做什么?房改、醫改、企改、教改、股改,我們的改革正在走向哪里?為什么以瘋狂搜刮普通大眾并不多的社會財富來繼續換取虛高的發展?比較中國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體的不說,因為小國畢竟比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讓我深思良久的還是新加坡的體制中所投出來的平等思想,那種對普羅大眾的關懷。而我們,能看到了哪些實質性的東西?

中國從來就沒有平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有沒有也很難說。我們只有所謂精英和庶民。當所有的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輩子的時間才能買一個安身之所的時候,當一個家庭的一個孩子上學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積蓄的時候,當你在股市上投了錢就相當于捐款,被那些國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順的中飽私囊的時候,當一個農民辛苦一年的收入還不如一個大款吃一頓飯的開銷的時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儉用,瘋狂存錢?你指望銀行里里幾萬億的存款能夠轉化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費品市場能夠持續火熱?你指望有點閑錢的人能夠去做更有用的投資而不是作為熱錢去炒房?你指望本來就不多的社會財富能夠更快更合理流動?

我們很窮,因為我們錢本來就不多,卻被裝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們本來就不富裕,卻在銀行壓一塊,在房子上壓一塊,在股市里套一塊,我錢看起來不少,但是就是轉不動,都是死錢。于是,少數富人手里的錢只能去買LV、卡地亞、施華洛世奇,因為除了這個,他們也沒什么可買的了。有些人還跳出來粉飾太平,說什么奢侈中國。哪個大國的經濟是靠幾個奢侈品的品牌帶動起來的?再說奢侈品跟你有啥關系啊?你瞎激動什么啊?你要是中國也有幾個頂極奢侈品的品牌的話,跟著起起哄也還可以。那不過是讓法國、意大利多賺點錢而已。這就是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農民還沒有富裕起來,就已經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吐干凈了血,我們的中產階級還沒有誕生就已經讓股改制造的巨量“大小非”橫遭劫掠,如今我們到哪兒找內需?我們除了出口,讓全世界來養活我們以外,有什么辦法?所以,全世界都說你傾銷。是啊,12億人,誰養活得了你啊?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我們的改革走入了這樣的一種境地?教育收費,房價高企,股票圈錢,上帝啊,這是啥決策啊。世界上哪個已經富得流油的國家在當初是這么迫不及待地從自己的人民手里撈錢?

我們的精英階層都到哪兒去了?為什么這種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的問題,他們就想不明白?郎顧之爭已經讓所有的人都對內地的經濟學家失望了。為什么整個內地的經濟學家會敗在一個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個問題——良知,不是大陸經濟學家太笨了,而是他們已經被收買,良知泯滅,除了為主子叫幾聲以外,已經沒有什么別的作用了。于是我們的、資本、還有知識界人士就結成了聯盟,制定著進一步瓜分財富的計劃。于是我們的普羅大眾就失去了話語權,就算慘叫幾聲,也不會被人聽見。

變強大,只有變得強大,你才能保護你自己,保護你想保護的人,你才能讓自己的聲音被更多的人所聽到!


上一章  |  重生之風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