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殺明【第868章】尾聲:和平永遠是主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錦衣殺明 >>錦衣殺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8章】尾聲:和平永遠是主流

【第868章】尾聲:和平永遠是主流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11日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拉丁海十三郎 | 錦衣殺明 
公元1660年的夏天,拉丁美洲,巴拿馬地區。

徐燦磊,徐興夏的第855章中體現,則是鐵路。在聯邦成立以后的三十年時間里,各地的鐵路不斷的瘋狂擴展。基本上,只要有需要的地方,都全部建設了鐵路。

西元1648年全世界各地的鐵路,總長度只有一萬三千多公里,大部分都集中在西安周圍的區域。這些鐵路,都是白衣軍出資興建的其服務對象,自然也是白衣軍的戰略需要了。興建這些鐵路的目的很簡單,純粹就是為了解決白衣軍后勤運輸上的需要。布在明帝國的東部沿海地區。這是為了滿足海上貿易的需要。為了將內地的商品運輸到沿海港口,又或者是將外來的商品運輸到內地鐵路不斷的伸展,不斷的交叉,形成嚴密的鐵路網。

到公元1655年,鐵路已經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都已經建設或者是正在建設大量的鐵路。全世界鐵路的總長度,超過了二十萬公里。西伯利亞等地,也都開通了鐵路。

到公元1660年,全世界的鐵路總長度已經超過了五十萬公里。基本上,只要是人口比較集中,又或者是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都已經開通了鐵路。甚至,一些比較偏僻,比較荒蕪的地方,也提前開通了鐵路。這主要是為了移民的需要。

到公元1680年左右,全世界的鐵路總長度,達到了驚人的八十萬公里。大部分的地方,鐵路都差不多飽和了,已經沒有多余的空間,可以興建更多的鐵路了。這時候投資鐵路,也需要考慮投入產出的問題了。至此鐵路的瘋狂發展,才慢慢的降低下來。

隨之而來的,是一部分的陳舊鐵路被拆掉,以更合理的分配線路,節省資源。一部分的鐵路進行改造,采用新的燃油機車以提升列車運行的速度和舒適度。畢竟,燃煤機車總是臟兮兮的,一趟遠途旅行下來,乘客們的身上,也都是黑乎乎的。一部分運輸繁忙的鐵路線開始建設復線,以提升運營效率。

在鐵路高速發展的同時,海洋貿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前的海洋貿易,存在過度激烈的競爭,還有海盜的威脅,使得海上貿易的發展,總是無意中受到遏制。聯邦的成立,驅逐了所有的這些風險,海洋貿易運輸,在短短的三五年內,就出現了井噴。

根據聯邦海運局的統計,在公元1650年,全世界登記在案的貿易商船,總共有90萬噸。按照平均每艘商船大約1000噸來計算,那就是六十多萬艘的商船。這可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況且,還有很多的商船,都沒有正式登記呢!

在徐興夏的后宮里面,要說最聰明的幾個女人,娜木鐘一定榜上有名。別看她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對于機會的把握,卻是無人能及。她從徐興夏的談吐中,明顯的感覺到了造船業的生機。因此,早在西元1639年的時候,她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用親戚的名義,在葫蘆島興建了一個民用造船廠,專門建造商船。

隨著海洋貿易的井噴,娜木鐘的造船廠的訂單,從公元1650年一直排到了1660年以后。源源不斷的訂單,給她帶來的,自然是源源不斷的利潤了。要說所有的姐妹當中,收入最光明正大,最不怕反貪局調查的,而又最豐厚的,非她莫屬了。

和平年代,英雄總是容易被遺忘的。哪怕他的名字,叫做徐興夏。從公元1660年開始,徐興夏的名字,就很少在公開的場合出現了。一方面,是徐興夏不希望自己的晚年,被人打擾。作為一個老人,被人打擾,的確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是他想要看看,在沒有自己的世界里,到底會發生什么。比如說,看看有沒有幾個“野心分子”想要跳出來。事實上,什么都沒有發生。整個世界,都在按照一定的軌道穩定有序的發展。所謂的野心分子,暫時一個都沒有看到。

其實,聯邦內部的矛盾,不是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矛盾呢?只要有超過兩個人的地方,就必然有矛盾。

這就是古語常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偌大的聯邦,各種各樣的矛盾自然多了去了。

其實聯邦議會每天都在吵架。每個法案的討論和通過,都是伴隨著議員們的吵吵鬧鬧進行的。爭論激烈的時候,甚至會上演全武行。徐興夏有幾次悄悄到議會視察,就親眼看到了不同派別之間的議員不顧斯文,和對方毆打起來。

其實,很多地方的議會,也都在吵架。議員們如果不吵架,仿佛就不能說明自己的分量。好在,吵架有吵架的好處。有什么不滿,通過吵架發泄出來總好過在別的地方,通過戰爭手段來解決問題。事實證明,議會制或許不是最好的,卻是最公平的。

徐興夏的時代,正在逐漸的過去。到公元1670年,徐興夏已經七十多歲了。歲月的痕跡,在他的身上很明顯了。在沒有外人的時候,他就是一個老態龍鐘的老人。好在記憶力還不錯眼神也還不錯,不至于丟三落四,連自己最熟悉的人都不記得。

他的妻妾也紛紛離世。公元1677年,朱以藍也離開了這個世界。外人都在猜測,徐興夏的日子,估計也不會很久了。事實上,徐興夏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已經活到了八十歲,差不多可以滿足了。估摸著自己的日子不多,他有計劃的給自己的后代,留下了大量的財富。

他留下的財富,最多的就是書籍。這些書都是通過他的口述,由他的幾個女兒負責整理的。或許,這些書籍,應該是叫異想天開。因為,里面的很多信息,都是他的女兒們也無法理解的。她們只能將其稱之為天書。實際上這都是徐興夏利用晚年的時間,記錄的點@滴滴ˉ里面·夭部分都是關于未來世旱的構口

在徐興夏的晚年,最大的愿望,不是長生不死,不是萬壽無疆,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重新回到二十一世紀。一個有電腦有電視,有網絡有游戲,有飛機輪船,有宇宙飛船的年代,一個可以足不出戶,舒舒服服做宅男的時代。

事實上,老年的徐興夏,更加懷念前世的生活。畢竟,他的性格,就是偏向于宅男一類的。當他穿越來到這個世界,利用前世的記憶,做了很多違反世界發展的事情。但是,他其實并沒有覺得太過驕傲。甚至,連一點高興的感覺都沒有。和英雄人物相比,他更愿意做宅男,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足不出戶的宅男。

然而,遺憾的是,徐興夏的這個愿望,顯然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了。因為,在他的有生之年,飛機還是沒有辦法制造出來,就連萊特兄弟那樣的滑翔機,都沒有出現。而汽車和輪船,也只有一個雛形。它們距離真正的成熟,還需要大量的時間。

至于計算機,那根本上還是天書,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概念。

在十七世紀的地球,物理、化學、數學等應用科學的研究,還沒有真正起步。能夠熟練掌握這些知識的人,就更少了。就算徐興夏通過自己的努力,創建了完善的教育體系,加強了物理、化學、數學方面的研究,想要一下子培養出大量的科學家,也是不現實的。

三十年的時間,畢竟是太短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想要讓這個世界,出現大量的物理、化學、數學人才,至少需要在一百年以后。只可惜,徐興夏是絕對不可能看到這一幕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向。而教育體系的完善,也將極大的幫助人們掌握相關的知識。兩者的結合,將會大大的加速科學技術的進步。只要以后的人們,繼續努力,就一定能夠盡快的踏入現代世界。

至于在他死了以后,這個世界是不是還會有紛爭,還會分裂,還會爆發戰亂,徐興夏已經沒有能力控制了。畢竟,世界那么大,矛盾那么多,他就算是穿越者,也不可能完全顧及過來。他已經給這個世界,留下了相對完善的制度,盡可能的避免戰亂的發生。但是,如果戰亂還是要爆發的話,他也無話可說了。

他相信,就算有紛爭,有分裂,有戰亂,也一定會有人出面平息的。這個世界,從來都是英雄的世界。都說時勢造英雄。然而,反過來說,英雄又何嘗不是深深的影響了這個世界?既然他能穿越過來,又有誰能保證,沒有其他人穿越過來呢?

唯獨科技,唯獨改善人類的生活,是永遠都不會變的。人類的生活,永遠都在改變當中。人類永遠都在追求更美好,更舒適,更健康的生活。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也是人類維護世界和平的最大動力。只要這一點不改變,這個世界,和平永遠是主流。

公元1688年,徐興夏闔然而逝,享年九十歲。

他的時代正式結束,新的時代開始。

那又是新的故事了。

全書完!


上一章  |  錦衣殺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