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大亨第五百九十五章 戰爭帶來的一系列影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金融大亨 >>重生之金融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九十五章 戰爭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第五百九十五章 戰爭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10日  作者:黑色尼古丁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黑色尼古丁 | 重生之金融大亨 
就在美、英各大股市急劇波動時,歐洲各大市場也相繼發生暴跌。

隨后,另一個消息從美聯社傳來,那就是美國政府為抑制石油價格過快上漲,公布了最近美國原油儲備,當顯示石油儲備充足時,石油價格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隨后繼續上揚。

緊接著,美國總統里根相繼出訪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雙方進行會談,隨后,沙特和阿聯酋聯合宣布將在未來的5年內,提高石油開采量,以保證市場供應。

受此消息影響石油價格再次出現較大跌幅,而聞訊而動的許多投資者再次逃離石油市場,轉而投入黃金市場,但是仍有部分投資者看好石油市場,他們認為雖然現階段石油產量大幅提升,油價會出現下跌,但是長遠來看美元貶值,石油保值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還有一群人選擇觀望。

此時,黃金價格再次出現暴漲,一度升至800美元每盎司,并且仍然保持強勁的增長趨勢。

大量投資者普遍傾向于增持黃金和日元,市場對黃金和日元前景普遍看好。

在全球經濟動蕩時,又一個重磅消息傳了出來,那就是兩伊戰爭停止了。

兩伊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又稱第一次哄戰爭或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從1980年至1988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于西亞。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御“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不久,戰局發生轉變1982年之后,伊朗侵占了伊拉克的領土,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后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整個戰爭進程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御;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御。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6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只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分損壞。

戰爭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試圖完全控制位于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并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臺并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哄地區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制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哄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并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臺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

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臺后政局動蕩,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哄霸權的戰爭。

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占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于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占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辟了道路”。伊朗在玉戰不能,玉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于1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于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里,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占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為使兩伊戰爭盡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于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并決定暫彤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哄危機爆發后,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并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費開支近億美元,經濟損失達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兩伊戰爭前后歷時7年又11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余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纟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T是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fù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億美元。這也是后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后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于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后的120萬人。

兩伊戰爭前后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式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多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余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億美元。這也是后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雖檳由于歐洲國家在后期的長線武器的暗中支持,但是這場戰率還是在8月20號結束了。

近期聯合國大會召開,美國,英國兩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呼吁兩伊停戰,而這時疲倦于長期戰爭的伊拉克和伊朗都早已經有了想要停戰的想法,但是誰也不想拉下面子去呼吁停戰。

美英的提議受到了來自蘇聯、華夏和法國的大力支持,華夏支持是考慮到其維護世界和平的立場,自從兩伊戰爭以來,華夏便一直呼吁和談解決問題,現在華夏沒理由拒絕兩伊和談。

至于蘇聯,他們則是得到法國的知會,消能不插手這次的兩伊停火問題,對蘇聯來說,雖然他們在這次的兩伊戰爭中只是獲益第二大的國家,但是在后期,實際上兩伊已經沒有充足的資金來購買武器了,如果用石油來交換,對于現在的蘇聯來說明顯不可能,國內都自顧不暇,哪里有空來處理外面石油的問題,所以,也答應了法國的請求。

至于法國的立場,很簡單,他們雖然聲稱法國呼吁和平…認為應該和談,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們真正的意思,包括美國。

于是,美英的呼吁給了兩國停戰的借口…在經過一番口水戰后,兩國同意了聯合國的調停,宣布熄火停戰,退回各自國界。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兩國矛盾就此解決,他們在國際上仍然是針鋒相對,冷戰不止。

受到兩伊戰爭停戰影響,國際油價再次大幅下挫…投資者普遍認為作為世界最大的幾大石油儲備國之一的兩伊,戰爭的停止意味著未來可能有更大的石油產能,未來石油供應量將持續增大,油價降低的空間也將逐漸拉大。

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讓國際避險資金再次發生較大轉移,最新金價交易價格持續刷出新高。

這時,在意大利巴黎愛麗舍宮,意大利總統弗朗切斯科=科西加和林宇正商討著一些問題。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正一臉驚訝地問道…“你的意思是,未來不久中東會繼續發生戰爭,而這場戰爭會是在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間?”

“不錯…”林宇點了點頭,說道,“要知道科威特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石油蘊藏量和出口量都十分大,你說伊拉克會不打科威特的主意嗎?”

“可是,這么窮兵黷武,薩達姆就不怕觸犯眾怒嗎?”弗朗切斯科=科西加皺著眉頭等待著林宇的答案。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薩達姆的確會擔心,但是現在不一樣,國際風云變幻…誰都感覺得到現在美歐正在爭斗,他想的是,美國一定不會分心在伊拉克上,同時,因為戰爭,現在伊拉克國內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難以維持試圖建立中東霸權的伊拉克在中東的地位,而同時,鄰國科威特錢多軍隊卻不怎么樣,你說會發生什么事?”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恍然地點了點頭,“這樣看來,伊拉克侵犯科威特應該很有可能,那我們需要怎么做?”

林宇淡淡地回道,“做什么?當然是爭取利益,伊拉克一旦敢越界,想要在中東插手的美國必然會高舉‘義旗,,發動一場針對伊拉克的戰爭。”

“那我們是需要跟美國一起?”弗朗切斯科=科西加試探道。

“不,”林宇搖了搖頭,輕聲道,“恰恰相反,我們要美國和我們一起。”

“讓美國跟我們一起?”弗朗切斯科=科西加皺著眉頭,看著林宇,美國人真會這么聽意大利人的?要相信這個,還不如相信太陽會從西邊出來。

林宇點了點頭,指著蘇聯的方向,說道,“確切地說,是讓我們和蘇聯一起,讓美國人也參與進來。”

“哦,”弗朗切斯科=科西加眼睛一亮,他想起了林宇在蘇聯的關系,雖然不知道林宇為什么和蘇聯的關系會這么好,但是只要知道蘇聯在一些時候會站在意大利這邊,嗯,應該說是站在林宇這一邊就足夠了。

當然,這個打擊伊拉克的計劃肯定是少不了美國的,不然,美國人還不鬧騰完。

想到這,弗朗切斯科=科西加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想要操作這次的帶頭打擊戰爭,必然要有一個十分合理的借口,不然,歐洲人可以找,蘇聯可以找的,美國同樣也可以找,美國人肯定想要爭著去叫囂滅掉伊拉克的,那這個就麻煩了。

于是,弗朗切斯科=科西加問道,“那我們要怎么找到一個合適的借口呢?”

林宦笑了笑,然后眼睛一瞇,沉聲道,“這個就是我來找你的原因了。”

然后,林宇輕聲道,“我要你們密切注意科威特王室的動向,雖然我已經有了安排,但是為了萬無一失,你們需要有動作,最好最近就和王室拉上好的關系,只要戰時你們能想辦法將王室帶回歐洲,那么一切都由我們說了算。”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一聽,慎重地點了點頭,“好,我會安排下去。”

交待完關于中東的事后,林宇便出了總統府。

在到達下榻的酒店之后,林宇也收到了最新的國際動態,那就是黃金價格在最近一段時間已經飆升了接近一倍,而石油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對于這些消息,林宇都是淡淡地笑了笑。

他們的大筆資金已經進入了國際市場,對于他能在這次的危機中賺取多少錢,他并不怎么在乎,但是他卻對事后能正在美國獲得什么利益充滿期待。

就在林宇在房間里沉思的時候,杰森的電話打了過來。

“老板,收到最新消息,美國、英國央行準備大舉出借黃金,投放市場,以打壓黃金,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也會在適當時候宣布最近新發現的大批金礦和擴大產能問題。”

“看來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林宇沉吟道。!。(創客)


上一章  |  重生之金融大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