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u,,返回首頁
sodu
二郎曾教導王三郎和丑丑來著說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了解民間各種習俗及天下物貌方能拓展思路某這兩年也沒少跑地方這新耕種法子么瞧著是簡單但這里牽扯之巨若是沒有經常的蹲去田間地頭的人怕是不知道的你整天的就只知道呆在長安哪知道那么多你自己想一想若要是新耕種法子真那么好實行二郎在建安的時候為嘛不早推出來就是在建安都成功了推廣到天下又用了多少時間這中間用了多少的銀錢多少的徭役你可知道
不用再多說什么了禇遂良的這一番沒解釋清楚的解釋已經讓在場的都想到了關鍵點上錢和人安息可能有錢但他們沒人
隨同玄藏大德回來的四個應該是天竺奴等到安息揮兵南下之時我們來個釜底抽薪讓這四人回去就說我大唐廣為接受天竺難民來了有永業田有新耕種法子天竺人里尤其是北天竺人里面也有我軒轅血脈啊王況最后補充了一句這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
沒有人去討論該不該打的問題也沒人質疑冬天開戰的問題只要是王況提出來的就不再有多少人發出疑問這么些年來大家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只要是王建安說行那基本就能行而且從上面包括刀兵糧草啊什么的分配上大家分明就看了出來建安侯準備這一天已經準備很久了既然已經準備了這么久那就基本萬無一失啦換成自己一個人能處心積慮的準備這么長時間么或許集了幾人十幾人之力可以做到但人家可是一個人呢
難怪圣人如此對他看重這個家伙簡直是每走一步都是走在了圣人的心坎里去了每一步每一件事都是圣人喜歡的希望能做到的這個家伙就這么做到了
整個計劃推演到如此的田地魏老頭就再也不提他那十萬貫的事了既然要打既然要違背常理的在冬天開戰那么高句麗人是什么態度已經是完全可以忽視了再者高句麗人這時候派使者來是什么個意思大家多少也都心知肚明
大唐和高句麗的對峙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從前隋就繼承下來的對立每年都有高句麗人潛到大唐來刺探軍情被發現了被抓了高句麗人通常都不作聲;同樣的大唐每年也會有人扮做商人或著挑夫之類的到高句麗去同樣對等的高句麗人抓住了他們大唐也只會在私下里暗暗營救并不會如此的大張旗鼓
如此的大張旗鼓可能性只有一個那就是高句麗人也準備開打了派遣使者過來不過是要轉移大唐的注意力欲蓋彌彰而已只是這個伎倆也太拙劣了些玩策略玩兵法高句麗人還是個屁孩呢
高句麗人開戰一般都會選擇快要開春的時候利用他們相對大唐軍隊更適應寒冷氣候的優勢采取突進方式突進河北大肆的搶掠一番然后趁大唐軍隊沒有完成調動的時候又撤了回去這么些年來他們都是用如此的戰術幾乎沒有變過花樣的因此這一回大概也會是到明年快開春的時候有動作
只是高句麗人恐怕想也想不到他們和大唐在這一年會不謀而合的想到一塊去了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大唐將選擇在嚴冬的時候開戰你高句麗人是適應高寒地區沒錯但是裝備上你們卻是要差上許多夏天一個人可以使出十石之力但是一到了冬天頂多能使出六成力
之所以選擇冬天開戰這還是基于王況自己的體驗早年他從閩北剛到東北上學的時候第一年的冬天穿得比東北的同學還少在零下二十幾度的時候他只穿了一件秋褲和一條牛仔褲而已不是他一個人而是幾乎所有南方去的同學都是如此有的人甚至比王況穿得還少但沒人覺得有多冷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來年的開春王況幾乎沒添過什么衣服直到第二年的冬天他才真正開始感覺到了冷也是在這同一年南方來的同學和東北的同學在寒冷面前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紛紛裝備起了軍大衣棉鞋棉襪等等御寒裝備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的
王況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但這讓他確信一點在首次面對寒冷的人中南方人的耐受力更強一些或許南方來的人的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因為從來沒有碰到過這么冷已經超出了底線但身體給自己發出的信號不過就是和零下二三度差不多因為沒有過對比沒有過體驗所以不會覺得有多冷而且東北有暖氣只要睡覺的時候保證暖和那么對于初次踏上凍土帶的人來說嚴寒至少在最開始不是那么可怕
所以有了羊毛氈有了棉花還有如今大唐各地都開始學著王況當初搞羽絨被褥一樣的搞著羽絨雖然這羽絨被是一件奢侈品但是要在一兩個月內給兩萬左右的先鋒士兵每人配上一條又輕又暖和的羽絨被還是能做到的內府現在的銀錢每年都要節余許多去年還差點突破了百萬貫大關一條羽絨被的市價就是百貫左右再加上讓兵部撥出一點萬條羽絨被并不難先鋒在前面開路大部隊則在后面鞏固戰績一步步的推進一步步的鞏固如此則戰局就不是那么能輕易更改的了
只要將高句麗打殘了那么他們的殘余勢力就可以慢慢的收拾王況并不指望著靠一次的征伐就滅了高句麗大唐軍的優勢只有這一年然后又要再換沒去過北方的南方兵去如此長途的調兵費用也是很大的從投入產出比來說有那么點不合算雖然大唐承受得起但錢不是這么浪費的所以王況的打算就是這第一年用閃電戰術將高句麗的有生力量消滅掉至少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就當做給大唐兵練習練習青海那邊的兵士或許適應了高原缺氧氣候但還得讓他們學會如何在冰天雪地里作戰才行并不用則怠嘛
今天的朝會比預計的晚了近一個時辰這才結束主要就是關于如何應對高句麗使者及戰前的細節安排需要大家一起討論完善拖延高句麗使者回去的時間固然是一個辦法或者說直接回應以強硬的態度也是一個辦法但這些都不如讓高句麗人看到一個大唐如今無兵可派往河北的假相更好因此也就在這個朝會上各個角色和演員及臺詞及出場順序全都確立了下來
具體什么時候打王況沒說大家也都沒討論因為具體還需要看高句麗的使者看戲的效果后再說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最晚在明天二月底之前就要開戰了而這個時間要比高句麗人可能行動的時間要早上一個多月
王況沒說開打的時間那是因為他還在等他要等武元慶的動作只要武元慶那邊有了行動就可以給高句麗人來個東西夾擊讓他們腹背受敵如果武元慶那邊的效果好的話甚至可以給高句麗人來個東西南東北四面夾擊只給他們留下西北方向
西北方向是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那里沒有人煙如果高句麗人有那個能力也早就占領那里了但他們沒有就說明他們根本沒那個能力一是那里實在太冷在沒有暖氣沒有必要的取暖措施而且生產力有低下的高句麗人眼中那就是個死亡地帶;二是高句麗人的目光一直也是放在中原他們也夢想著擁有中原這塊富饒而又溫暖的土地沒有心思去經營北面
總算等到朝會結束王況還好些他畢竟起得晚早點也吃得晚但其他大佬們早就餓得前胸貼后背了要不是小六子讓了御膳房的人給大家端了些點心來幾個老頭像是蕭禹這樣的早就堅持不下去了這不朝會一結束蕭禹就起哄說要去建林酒樓把王況給吃窮了有他這個三朝元老一帶頭其他的大佬自然是紛紛響應吵吵著要王況趕緊安排隨身的護衛去通知建林酒樓好生準備準備有什么拿手的全都要上
低級些的官員則是坐視其成軍國大事他們還能發表一下意見但這個時候就沒有他們插話的地方了只不過當王況叫了聲:要去的舉手朝堂上的官員全都舉起了手甚至連站在朝堂外的幾個金吾衛也忘了自己的職責而舉起了手這讓王況頓時感覺到失策這么不就是表示了自己真的要請客的么
百來號人就這么浩浩蕩蕩的殺向建林酒樓走在朱雀大街上的時候長安的市民還以為這些官員們是要準備出城迎接某位要員呢皇帝不在長安的事他們是不知道的
建林酒樓每年都有進行比較大的改造工作如今額外突然多出來的百來號人對建林酒樓來說不是什么問題因為建林酒樓有專門僻出來就是為了應對某個衙門突然來個大聚會的院子平日里是不對外開放的
so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