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民國495 中原小戰 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游戲民國 >>游戲民國最新章節列表 >> 495 中原小戰 五

495 中原小戰 五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游戲民國 
您好,歡迎您![][]

民國十九年二月十日。山西,太原。

中華民國陸軍上將,山西督軍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軍服整齊,大步的走進了山西督軍公署之內。

公署會議室里,這個時候,早就是將星閃爍,晉軍的高級軍官都濟濟一堂。隨著閻錫山走近,所有人都立正行禮。除了一位身穿著青布長衫的五十多歲男子,此人正是被閻錫山請來襄贊軍務的吳佩孚。

所有的人全都是神情肅穆,面帶憂色。因為就在昨天上午,中華民國大總統毛ZD在北京發布了總統令,免去閻錫山本兼各職,同時以不服從中央調令為由將第二集團軍列為了叛逆還高調宣布組成了討逆軍,以陸軍部長馮玉祥為總司令,鄧演達為參謀長,第四路軍總指揮葉挺為副總司令。發大兵二十萬(號稱),要來山西找各位反的晦氣了……

雖然晉軍上下早就做好了負隅頑抗的準備,不過真的事到臨頭,大家伙兒的心里面,還是七上八下,一點底兒都沒有。晉軍有多少斤兩,會議室里面的這些人是再了解不過的了,而且是于守而短于攻,守守堅城還馬馬虎虎,要拉出去野戰實在是不夠瞧的。所以對晉軍來說,最好的戰術莫過于將十幾萬主力收縮到太原城死守待援……

不過那樣一來就等于將整個山西都交給了GCD。而以GCD對民眾的動員和組織能力,不消幾十日,山西一省可就要插遍赤旗了剩下一個光桿省會,又能堅持多久呢?再說了,如果要待援的話,也得有人能來援才行啊?可是眼下這個“援”又在哪里呢?國民黨嗎?他們和中G又有什么不同?還不是一樣要沒收地盤,整編軍隊嗎?

這個時候兒,晉軍上下第一次有了末日將臨的感覺。GCD、國民黨,那一頭都不是弱小的晉軍能應付的……而目前這兩家似乎都磨好了大刀,就等著宰閻錫山這只“無害”的老白兔了

剛剛還收到了北京的情報,馮玉祥已經誓師出發,正在前往大同的路上。而大同這座晉北雄城則在昨天晚上就被中央所屬的第三路軍所部占領了,當然是兵不血刃,留守的民團打開了城門,幾個顫顫巍巍的“開明紳士”領著一城商民,打著歡迎GCD的標語將第三路軍給迎了進去。中央政府的討伐算是首戰告捷了。

不過太原方面最擔心的還不是來勢洶洶的馮玉祥,馮玉祥帶來的三個路軍只不過是新歸附中G的,雖然在體制上面已經和第四集團軍一樣了。可是畢竟主要的軍官還是那些老人兒,武器裝備又不好,再強還能強到哪兒去?晉軍上下最忌憚的還是直隸方向的第四、第八路軍,這才是中G的嫡系精銳,民國十五年打得晉軍丟盔卸甲的正是這支強兵現在這支大軍就正正的掩在晉軍主力的側背上。雖然直隸和山西邊境上有太行山天險阻隔,山嶺縱橫,不是大軍使用的便地。可是中G嫡系主力一路殺出來的威名,卻還是讓晉軍諸將們不寒而栗

晉軍各部,甚至都在做最后收縮防御的準備。今日閻錫山召集旅以上軍官集會,大家都在猜測,是不是閻督軍決心已定,準備放棄忻口一線決戰的計劃,將主力調回太原死守——多活一天算一天呢?

閻錫山臉色鐵青,緩緩落座,看著麾下諸將急切的目光。示意大家坐下。

“我已經和玉帥商量過了,這一戰我山西利于久,中G利于速決。因此我決心已定,仍然按照原計劃分兵兩路抵擋中央軍,力爭拖延時間,將戰爭拖入持久戰。我相信,只要我們能拖延下去,局勢一定會向有利于我們的方向轉變。各部作戰計劃如何,隨后頒發,請各部協力同心,共度時艱。”

這一番話,激起滿座波瀾。

“大帥,中央軍主力部署在太行以東,我軍東線最為危險,必須要加強兵力。”

“大帥,我軍總兵力不足,難以照顧周全,建議盡快收縮兵力至太原固守。”

“大帥,現在中G地下黨活動頻繁,各地農村秩序混亂。鄉紳土豪或是逃離,或是組織民團割據自保,現在政府征糧征稅非常困難。長此以往,只怕我們會不戰自亂呢”

“我軍不如集中兵力主動出擊,擊破北路馮玉祥軍。然后再轉回東路同中央軍主力一決雌雄……或者在擊潰馮玉祥軍后再同中央議和。”

閻錫山容色已經放沉,冷冷道:“現在是敵強我弱,晉軍又長于防守,因此固守要地,拒敵于外是最佳戰術。不管是北線還是東線,我們都必須守住只要能堅定守住,我們就會有辦法的這是我的最后決心,諸君無需再爭論了,只要努力戰斗便是”

看到閻錫山板起臉孔,底下的軍官一時無聲。此時吳佩孚站了起來,沉沉一笑:“諸君,你們要明白,我們的對手,始終是GCD,是北京中央政府,而不僅僅是第三集團軍或第四集團軍GCD最強大的還不僅僅是軍隊,而是他們對民眾的宣傳鼓動和組織能力所以我們只能盡量想辦法御敵于外,絕不能把民眾交到他們手中不過中G眼下也不是完全沒有弱點,他們的弱點就是經濟蕭條,軍資匱乏,而且還有國民黨在一旁虎視眈眈。所以次戰中G一定會力爭速決,而我們則要想盡辦法拖延時間。只要能拖到中G筋疲力盡,我們就能保住山西自治的局面所以現在的這一戰,我們不是求勝,甚至不是保平,而是爭取輸得少一點,輸得慢一點。”

聽了吳佩孚的話,滿室的軍官都忍不住有點兒泄氣。這個話……雖然是大實話,不過還是有點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不過晉軍有一點和其他軍閥部隊不同,就是他們雖然不能戰,但是卻是牢牢團結在閻老西周圍。現在閻錫山下定了決心,大家也只有執行了。

閻錫山站起身,扶著桌子,繃著嘴角冷冷地看著滿室肅然的軍官:“諸位,這一戰事關我晉軍存亡,大家一定要團結奮斗,死戰到底我們的未來就只能靠我們自己打出來了”

晉軍現在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十八年勵精圖治積攢起來的財力、物力,還有兵力都要在這一戰中發揮到極限。如果還是失敗……那晉軍,就將一蹶而難以再起,只有滅亡一途了

想到這里,閻錫山眼睛里面全是淚水,眼淚不可遏制地掉落下來。突然間,他看到了滿座的晉軍將領,幾乎人人都是眼含熱淚。或許晉軍現在真的是成了哀兵了……

藍灰色的隊伍行進在黃色的土地上,中央陸軍第三集團軍的三個路軍,從越過山西省界開始,前進的步伐就未曾稍停。由于晉北的晉軍主力一早就收縮到了忻口一線死守,晉北的大小城鎮全都是兵不血刃就被馮玉祥指揮的十萬大軍所席卷,因此在山西討伐戰正式打響以后,北京的大小報紙上每天都有捷報傳來。中南海里面也是喜氣洋洋,一場大勝看來是指日可待了當然前提是,南方的國民黨反動派不會在晉軍敗亡之際,出兵干預戰爭

鄧演達領銜的討伐軍參謀部選擇的進軍路線就是先取大同,而后經懷仁、山陰、代縣一路直趨忻口。然后在忻口同晉軍主力決戰,擊破晉軍之后再突進到太原。估計在那里會遭遇到晉軍最激烈的抵抗因此要等到和東線第四路軍會師以后再會攻太原。

春日的陽光下,長長望不到邊的隊伍滾滾而前,在干燥的道路上卷起了滿頭的塵土。步兵、騎兵、輜重兵、八匹大騾馬拉著的75mm山炮,還有穿著老棉襖的支前民工推著獨輪車,趕著馱子大車,一路向南。不過行軍速度卻并不快,大約也就是每天推進20公里而已。倒也不是馮玉祥有意拖延,而是這個時代的步兵行軍速度就是這樣緩慢。

馮玉祥指揮的十萬大軍是二月十三日從大同出發南下的,到忻口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按照計劃要慢吞吞走上十二天然后再花三天時間完成展開和部署,到二月二十五日前后差不多就能打響了。

“百川兄,我軍的部署是:以晉軍第二師、第八旅組成中央兵團,由傅宜生(傅作義)指揮,負責守衛蔡家崗、靈山、南懷化、陽明堡一線陣地;以晉軍第九旅、第十旅為右翼兵團,由張桐軒(張蔭梧)指揮,守衛五臺山一線陣地;以晉軍第一師為左翼兵團防守防守黑峪村迄陽方口一線陣地;以晉軍第十一旅、第十二旅為預備隊,由楊星如(楊愛源)指揮,在定襄、忻縣一帶策應各方。此戰晉軍方面一共集中了兩個師又五個旅,還有四個炮兵團,總兵力近八萬人,大炮一百四十余門。應該是足以一戰了”

閻錫山端坐在忻縣的前敵指揮所里,兩眼發直死死盯著眼前的軍用地圖,聽著“總顧問”吳佩孚給他介紹兵力部署情況。

晉軍之前的總兵力不過是十萬人,在中G磨刀的聲兒傳過來以后,急急忙忙又擴軍五萬,編成了第四師、第五師、第六師三個師。不過這些新兵眼下根本不足用,既沒有足夠的軍官,也沒有受過嚴格訓練的士兵,整個都是些架子貨,現在都扔在太原慢慢訓練呢所以能用的還是十萬人,八萬已經在忻口了,防守正太路和太行山各隘口的兵力只有兩萬。至于西線黃河沿岸……就給民團負責了,能不能守住就看天意了,反正閻錫山是沒轍了。

“我說……玉帥啊。咱們現在把兵力都集中在了北線,萬一中G的主攻方向是東線,咱們可就……”這話兒閻錫山不知道問過多少回了。這會兒端詳了一下地圖又開始提問了。

吳佩孚摸著下巴,輕輕一笑:“如果G軍的主攻方向是東線,那咱們就只能縮回太原城里面兒去等死嘍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誰讓咱們晉軍戰力弱……沒有辦法在進攻戰中打垮馮玉祥,只能在防御戰中讓他碰個頭破血流呢?就賭一賭吧。”

吳佩孚臉上笑嘻嘻的,說出來的話卻有些無奈。閻錫山偷眼再看了看眼前這個曾經名動天下,號稱是“中國的魯登道夫”的人物——雖然后來吃了不少敗仗,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威名,不過比起自己這個根本不會打仗的將軍來還是要強不少的吧?少字

“賭一賭?”閻錫山搖了搖頭,又自言自語道:“那就賭一把吧。八萬人守,十萬人攻,應該是個勝仗……”

吳佩孚冷冷一笑:“馮玉祥終究不是嫡系,這啃硬骨頭的差事他不來誰來?”

閻錫山聞言一怔,細細想來,似乎也有道理。馮玉祥的隊伍雖然已經接受了中G的改造,不過仍然不算徹底。這一戰自然就是考驗他們時候兒,誰能打誰不能打,誰該留誰不能留……只有打一仗才能知道。閻錫山低聲道:“這樣說起來,忻口一戰還是有些把握的。”

吳佩孚點點頭,走到指揮室里掛著的大幅地圖前面。手指在忻口周圍滑動:“馮玉祥指揮十萬大軍在這一線猛攻,牢牢吸引我軍主力……”他再將手指指向了正太路和太行山一線:“……再有一支精銳從這里突破,摧破晉三師。太原的門戶可就大開了。這應該就是中G的戰術。只可惜我的第十五路軍已經給了張漢卿了,要不然擺在東線就萬無一失了。”

閻錫山的目光盯著吳佩孚,說不出來的憂慮:“玉帥,咱們應該怎么辦?”

吳佩孚苦苦一笑:“就只能在防御戰中重創馮玉祥。”他呆呆的望著地圖:“中G的東路軍多半會在北線打成膠著的情況下突然發動……不過馮玉祥如果被咱們打垮的話,他們應該會緩一緩,到時候請張漢卿出來說話,山西就保住了。不過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馮玉祥那個叛逆打仗還是有一手的……”

一路南下的馮玉祥第三集團軍大隊人馬現在正在大休息。正好也是午飯點兒了。原來的北京中央政府的陸軍軍隊伙食標準就差,每天也只是二十四兩米面,每月三塊錢菜金而已。眼下又是艱苦奮斗的時候兒,那自然就更加困難一些兒了。每天只供應兩頓伙食,上午十點一次,下午七點一次。還是一頓干一頓稀,而且干的那頓還是窩窩頭。不過好在軍官們都和士兵吃一樣的伙食,同甘共苦,所以倒也沒有因此而影響士氣。

但是這一路行軍而來的伙食,卻讓部隊叫苦連天。畢竟行軍在外的體力消耗和在兵營里貓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一頓干一頓稀的……的確是苦了一點馮玉祥背著手在部隊當中轉圈,新任第三集團軍政治委員張國燾則陰沉著臉和他走在一起。

他們兩個人轉了一圈,看著那些明顯有些消瘦的干部戰士們手里托著兩個小小的窩頭在那里狼吞虎咽,眉毛就漸漸擰了起來。馮玉祥背著手對張國燾謂然嘆道:“部隊的供應實在是太困難了這一戰看起來還是要速戰速決才好。政委同志,戰士們的情緒還好吧?少字沒有因為伙食太差……”

張國燾扶了扶眼鏡,用稍稍有些陰冷的眼神掃了一圈,冷冷道:“司令員同志,政治思想工作一直是我黨的強項。這一點你就不必操心了,戰士們的家里面都是分了田,翻身做主人的貧下中農,這點兒苦根本不算什么。倒是……有一些舊軍隊過來的干部很不習慣,整天怨聲載道,擾亂軍心依我看第三集團軍還是需要好好整頓一番啊”

馮玉祥沉默了半晌,最后才把手一揮:“走,咱們回去吃飯吧……現在整頓部隊也來不及了。不過我的那些弟兄都是吃慣用慣的,政委同志也請體諒他們一點。等上了戰場,您就知道他們都是真正的好漢子了我向您保證,最多十天就能打垮盤踞在忻口的晉軍主力說不定還能把閻錫山那個叛逆給您抓了來。”

聽著自己的搭檔有著這樣的信心,張國燾微笑著看了一眼頭尾都望不到邊,在路邊用餐的中央陸軍第三集團軍的浩蕩雄師。三個路軍九個師再加上一個擁有四十八門大炮的炮兵旅,看上去就好似一條藍灰色的巨龍。而且還經過了中G的初步改造,政治委員、教導員、指導員等政工干部已經到位,黨支部也已經設到了連上。唯一有些欠缺的就是一批終于馮玉祥的舊軍官還在位子上……不過只要這支大軍能夠順順利利打下忻口,摧破晉軍主力,把此次山西戰役的頭功給拿下來。他張國燾的政治局候補委員估計就能轉正了吧?少字要是能這樣,那些舊軍官也就不和他們計較了。他搖頭笑了笑,跟在馮玉祥后面,心里面被即將勝利的喜悅給完全充滿了。


上一章  |  游戲民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