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民國第二百六十 9.18之局 上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游戲民國 >>游戲民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 9.18之局 上

第二百六十 9.18之局 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游戲民國 
游戲民國求收藏

9.18事變,不抵抗政策!在另一個時空,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能在第一時間將這兩者聯系起來。愛國的張學良將軍因為服從了賣國的蔣介石的命令,幾十萬東北軍不放一槍一彈,便將東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拱手送人了……不過,羅耀國前世顯然是屬于極少數。因為他所了解到歷史由于種種原因肯定不是正確的。他所知道的歷史是張學良將軍并沒有服從所謂的不抵抗命令!他所知的東北軍所謂“不抵抗”分為三部分。

一是9.18晚到9.19日沈陽淪陷。當時愛國的東北軍僅在沈陽部署了一個旅的兵力,東北軍的根基――兵工廠、武器庫、金庫和大本營居然只有一個第七旅在保衛!根據今世羅耀國對東北軍戰斗力的分析,一個旅的東北軍撐死了也就和一個大隊的日軍相當吧!要能抵得人家上一個聯隊的話,綏遠、陜北的紅軍早就……只有這么點兵力看守老巢,這個張學良怎么說呢!人家不來偷襲都對不起天照大神了!這一個旅據說是奉了老蔣的命令不放一槍丟掉了沈陽,而日軍則出動了兩個獨立守備大隊花了十七、八個小時才占領了“不抵抗”的北大營!

二是東北軍駐扎在東北的主力部隊,吉林省的駐軍五萬多人,還包括東北軍或許也是當時中國唯一的重炮團。這支部隊被我們愛國的張學良將軍把交給了自己敬愛的老師――愛新覺羅.熙洽!就是那個發誓要恢復大清的熙洽。其它什么就不用說了……無語了。

三是張學良將軍違反了蔣介石不抵抗命令,帶領了關內的東北軍主力跑到錦州去布防。也不知道有沒有這段歷史?是不是羅耀國的前世被誤導了?總之,張學良的十幾萬大軍在錦州附近和日軍對峙了幾個月,直到第二年一月二日,張學良才奉命不抵抗,放棄錦州跑回了關內。至于奉誰的命令?應該是……孫科吧?當時老蔣已經下野,理論上說是老百姓一個,張學良沒有理由服從老百姓蔣介石吧?以孫科為首的粵系當時曾經短期執政,根據國民黨方面披露的資料,孫少爺的政府是明確下達了抵抗的命令,或許背后又有什么密電吧?反正張將軍那么愛國,是不可能沒有命令一槍不放就丟掉錦州的。

不過那都是前世的事兒了,這前世不是沒有羅耀國這只不負責任的大蝴蝶嗎?羅耀國知道自己這幾年使勁扇著翅膀,早就把歷史篡改的面目全非了還會發生嗎?如果會發生的話,東北軍應該是拼死抵抗了吧?這回他們是中央了!沒有理由聽蔣介石的話吧?再說到1931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指不定就是自己了,呃,自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電全國,堅決要求東北軍抵抗至最后一人一槍!

可是,萬一他們還是改不了老毛病呢?這樣應該怎么應付局面?

軍備部小樓的頂層,一間寬敞明亮的會議室里就在討論著類似的問題――如果,呃,就是可能的意思,五年后中日兩國發生戰爭,我們應該怎么辦?

羅耀國、白崇禧、蔣百里、安思華、吳子良還有……軍備部秘書長宋美齡。六個人圍坐在會議桌邊上,一邊兒品茗著香茶,一邊兒討論著這個沉重的話題。

幾個正兒八經的軍人倒還好,聽到驚世駭俗的日本威脅論也都是平靜如常,或許是對這個惡鄰早有警覺。只是驚得宋御姐有些花容失色了,她可沒想到,今天羅耀國召集了一伙“心腹”居然是要討論這樣嚇人的問題。又或許原來不是討論日本威脅論,結果看見自己很不知趣地跟進來以后才臨時改變了話題的吧?還是先聽著吧,就當是聽故事了。

白崇禧表情嚴肅,似乎是早有準備,此時從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讀了起來:“根據各方面從公開信息中搜集到的情報,日本的國民收入在1914年歐洲爆發后,迅速增長,但1921年以后,由于戰后蕭條引起了經濟危機,急轉直下。一直持續至今,國防經費一直沒有大的增長,維持在國民收入的3――4的水平上。日本的重工業化也因此有所放慢,到去年輕重工業之間的比例大約是輕工業占63,重工業占37。鋼材的年產量今年預計是120萬噸。比之本世紀初增加了五倍……而我國現在的情況是北方尚處于軍閥混戰的局面,各項工業建設都進展緩慢,唯有奉系核心地盤遼寧省的重工業有所發展。南方自民國12年韶關、海南兩大鋼鐵廠開工建設以來,重工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比之日本仍然有較大的差距。預計今年南方的鋼材產量在二十五萬噸左右,僅相當于日本在日俄戰爭后的水平。而且在特種鋼,軍工鋼領域差距更為明顯。

……根據預測,日本到1931年的鋼鐵產量應該能夠超過250萬噸,即在現有水平上增加一倍左右。而我們的鋼鐵業發展計劃如果能夠實現的話,屆時也將擁有約250萬噸的產量,基本上可以追平日本。不過這僅僅是產量,而非質量。由于我國領土遼闊,基礎設施薄弱,因此有著較大的建筑用鋼需求,產量也比較容易擴充。但是要獲得特殊鋼、軍工鋼的技術和工藝以及設備的難度非常高,即使我們能從美國和德國獲取相關技術,消化吸收也會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此外在飛機、艦船、化工等重工業領域,我們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也更加難以超越。因此可以預見,到1931年,中日之間在重工業領域的實力對比上仍然會是日本占明顯優勢……”

“不過……”白崇禧放下手中的文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微微一笑:“我們也不是沒有一戰的可能。我們參謀部自輔文弟主導之時起就一直在做相關的研究,根據我們的分析,日本雖然在重工業和軍隊素質上領先,但是也受到其土地狹小,資源匱乏的制約,我們估計他們很難維持長期戰爭。所以只要我們能堅持作戰,即使打不贏,拖也能拖垮他們,只不過……我們的問題是不統一,特別是北方局勢混亂,很難形成合力。而日本最有可能入侵的地點又恰恰是東北。”;

羅耀國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琢磨了一會兒。這段時間把鋼廠和軍工廠改制的事情丟給章乃器和陳光甫等“專業人士”之后,他的主要精力又回到了為今后中日戰爭的布局上來了。拖!這是另一個時空抗日戰爭中的法子,現在又被白崇禧提了出來。只是……僅僅是日本被拖垮了嗎?

“是要考慮持久戰的問題,不過我們還是要先立于不敗之地。”羅耀國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我們是要拖垮日本,而不是和日本一起被拖垮。如果要維持長期戰爭的話,不僅僅是重工業的問題,還有經濟問題。一個崩潰的經濟是不能支撐一場勝利的戰爭的。我國現在的經濟中心仍然在東南沿海和華南沿海,那兒的稅賦占到國民政府總收入的八成。而我們的海軍又全然不是日本的對手,至少五年內連一戰的可能都沒有。如果東南沿海和華南沿海都淪陷或是毀于戰火的話,我們的財政恐怕就立即破產了。所以我們應對未來中日戰爭的第一個措施是要完善東南和華南的海防。去年我們曾經向英國訂購過三十門12英寸和14英寸的重型大炮,現在已經開始陸續到貨了。我想是時候開始在上海周圍修建海防要塞了,我的設想是在吳淞口、崇明島、杭州灣、舟山等地修建炮臺,同時也要準備建造淺水重炮艦……那三十門大炮或許不一定夠用,咱們想辦法再買,總之一定要確保東南海口無虞。一但中日開戰我們一定要在第一時間以水雷和炮臺封鎖長江口和珠江口。”

先確保老巢不失,然后再考慮破敵。這個法子對嗎?歷史上張學良不就是因為老窩空虛而被人抄掉的嗎?總不能自己也犯同樣的錯誤,一不小心沒有看住東南的錢袋子讓日本人奪去吧?只是國民革命軍的兵力好像有限,既要保住老巢,又要增援東北夠用嗎?

蔣百里也想到了這一點,他輕輕轉動著手中的茶杯,蹙了蹙眉毛:“如果要保東南和華南的話,咱們陸軍的兵力可就不足用了。我們現在就只有二十師的陸軍,而海軍又非常無力。即使有要塞可倚仗也不過是守住幾個要點,不可能保住整個海岸線不失。日軍依然可以選擇任何一地登陸。那我們豈不是要將主力部署在南方地區了嗎?而且……還要防備北方軍閥趁機南下。這樣我們還有多少兵力可以派去東北呢?”

求收藏


上一章  |  游戲民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