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面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面開戰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面開戰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20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中文

聽聞使番的稟報,李曉點了點頭。(一住小說吧)

武田信繁果真乘著秋收完畢,亦大局進兵了。

比之飛驒越中軍團而論,武田家的經濟更依賴農業一些,故而在秋收之后,春耕之前,都是用兵之時。

這一次武田信繁動員良久,而之前這一次李曉飛驒越中軍團進取越前,一部分固然是李曉奪取近畿戰役的前哨戰,另一個部分亦是武田信繁以家督后見的名義,調動李曉軍團出兵越前,目的為本家這次進攻北條家,而放出的煙霧。

武田信繁的目的很顯然,就是要飛驒越中軍團以攻代守之勢,前一步進攻近畿,以吸引織田家的注意。

以免織田家在,武田家這次全力準備與北條戮戰時候,從中山道攻入,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所以武田信繁這命令一至,將李曉之前的打算,給壓下了。

在虎哉宗乙,本多正信爭議之時,李曉本想將云集北之莊城下的五萬軍勢,分作兩個波次,一半在城下圍城,一半返回本家。

而待到第二年,春暖花開之時,兩個波次兵員進行替換。

然后用長期圍城的戰法,將北之莊城攻陷。

畢竟李曉這次傾國動員,以他現在本國經濟也是很大負擔,五萬大軍在北之莊城城下每天軍糧,所費都可以堆成一座大山。

所幸的是,李曉水軍攻陷三國湊后。打通了水上通道。

李曉可以通過加賀本吉湊,從海上至越前國三國湊運糧,至三國湊糧船還可以沿著九龍頭川河口,向上游行駛一段。

本吉湊,三國湊皆是三湊七町之一,皆乃是大港。

有了李曉縱橫北陸水軍的保障,這段糧道,足可以保障安全無誤,而且從水路運糧亦省時省力。

不過五萬大軍的軍糧,對于李曉而言。(一住)實際上仍是一個不輕的負擔,即便是現在李曉有佐渡金山,數年來領內糧草豐收,亦經不起如此大的消耗。[看小說就到]

這是一場虧本戰,拼得是李曉這幾年,好容易累積的家底。

不過李曉仔細思考了一番后,還是放棄令一半軍勢,返回本國的打算。而是繼續以五萬大軍包圍北之莊城。

李曉將自己這個決定,告之家臣團后,眾人皆是很不理解。

在主動請戰大將眼底,他們不明白李曉為何顧惜軍力,不進行一場攻堅戰。

本多正信眼底,亦想為何李曉不乘機分兵。攻略越前,近江之地。

作為軍糧奉行的鹽屋秋貞,則是暗暗盤算起,圍城所費的糧草來,臉上露出了肉痛的神色。

李曉將眾將的神情。看在眼中,他很清楚每個人的想法。

但是身為軍團總大將,卻必須有不同的思量,李曉眼下所處的位置,必須是整個戰略方向的大局,而非自己一個軍團的得失。

因為這一戰關系至。武田家是否可以奪取天下。

只要李曉保持五萬大軍的壓力,在越前一日,那么就猶如一柄懸掛于織田家頭頂的利劍,令織田信忠不得不在安土城,岐阜城,可以輕動。

若是織田信忠敢于向中山道進兵,攻擊武田家腹地。

那么不用數日,飛驒越中軍團以及德川家。將會分別從北近江,尾張出兵,猶如一把老虎鉗般,將織田家近畿之地掃蕩一空。

而至于如眾將考慮的,不惜代價對北之莊城進行攻堅戰,并非不可取。

李曉亦明白,當斷則斷的道理,不可因小失大。

但是若李曉猛攻北之莊城之后,付出巨大代價仍未破城,織田信忠見李曉勢疲,全軍來援北陸。

如此李曉內要面對北之莊中,柴田勝家的反撲,要阻擊織田信忠的援軍,很容易進退失據。[看小說就到]

如此將造成如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的下場。

至于本多正信提議的分兵,以及李曉之前打算,將軍勢解除一半,亦是不可行了。

若是李曉將兵力分散,如此對織田家安土城的壓力保持不夠。

織田信忠完成可以讓羽柴秀吉軍團,或者瀧川一益軍團,任何一路于北陸阻擊,自己則率織田軍主力,進入中山道。

如此李曉分兵的前提下,又有北之莊城未攻陷,不可能同時擊破柴田軍團,以及羽柴,瀧川之間任一軍團的聯手。

所以李曉就算拼著糧草消耗,國力一空,也要將五萬大軍布陣在此,牽制織田信忠,只是為了保證武田信繁可以以傾國之兵,向北條家進攻,而免除與織田,北條兩線開戰腹背受敵的局面,避免了后顧之憂。

同時這也是武田信繁給李曉下的死命令。

當然以李曉今時今日的地位,完全可以不買武田信繁這筆帳,何況他之前與武田信繁還心有私怨。

不過李曉明白,大局之下,卻不可如此自視本軍團自己考慮的想法,以目前而言,幫助本家上洛成功,完成武田信玄,武田勝賴的畢生之心愿,再擁立足利義昭在京都重新開幕。

在此大局之下,才是最有利于李家今后之發展。

這就是李曉自長筱合戰之后,計劃多年的盤算,為此他之一切犧牲都值得。

想到這里,李曉重復看向北之莊上,那層層累疊的城垣,當前若是北之莊能夠一戰而下,那么一切現在的苦惱都不存在了。

但是哪里有事事如愿。

凝視北之莊城的城垣許久之后,李曉回過頭向魯伊科斯塔問道:“若是不著急于攻城,你有什么辦法?”

魯伊科斯塔想了下,言道:“主公,可以在城池四面,堆壘土山,在修筑炮塔,居高臨下向城池轟擊,如此可以奏效。”

“還有呢?”

魯伊科斯塔又道:“我看過了,眼下少雨,河川水流漸少,還可以通過挖掘之法,設法讓城外兩條河川改道,如此可以減少攻城的阻力。”

羽柴秀長言道:“主公,我們還可以以土龍攻之戰法,從無河川橫縱之處,在城下挖掘暗道通往城內。”

魯伊科斯塔聽羽柴秀長之言點點頭,言道:“正是,還可以用地下通道,將埋在城墻之下,進行爆破。”

“堆壘土山,河川改道,土龍攻,皆是耗費時日,人力,不過時日,人力,待我眼下皆是不成問題。”

李曉點了點頭,言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給你們去辦,另外圍城之時,各大將可面對出兵騷擾,不在于破城,而在于讓守軍疲憊。”

聽李曉如此說后,眾將皆是轟然答應。

待眾將告辭之后,李曉突然言道:“前田大人,暫且留下。”

軍帳之中,只余下前田利家與李曉二人。

李曉看向這位新降伏的織田家大將,言道:“前田大人,我留下你的意思,你應該很明了,你在北陸道軍團日久,可否從城中寢反柴田軍團中相熟的大將,為我效命。”

“當然閣下若是對主家仍有舊情,可以拒絕于我,我絕不勉強。”

前田利家聽了李曉之言,微微一愣,但低下了頭,內心仍是在掙扎一般。

李曉見此微微一笑,言道:“看來閣下決定,我已明白了,可以了,我絕不勉強就是。”

事實上李曉明白,當前田利家的旗印在本軍團陣營之中出現,就是對柴田軍團士氣最好的打擊。

對于這樣性情秉直的武士,李曉不能用強,要懷柔用之寬。

不過這時前田利家抬起頭,言道:“主公,臣下皆已降伏武田,就絕不會再心念故主,今日之事,皆是我自己選擇。雖臣下不知是對是錯,但身為武士應是明白,無論如何,都是自己選擇。”

李曉點點頭,言道:“前田大人,能如此就太好了,你不是關云長,而且我肯定也不會學曹孟德。”

聽明白李曉的意思,前田利家身一震,他依稀記得三國演義中關云長千里走單騎的典故。

聽到這里,前田利家重新向李曉行禮之后,告退而出。

天正六年,十月,李曉以飛驒越中軍團主力五萬余軍勢,將北之莊城團團包圍之后。

而三河之德川,亦出動一萬軍勢,與三河尾張邊境布陣。

聞之此事,安土城中,織田信忠召集各軍團大將商議戰局。

見之李曉軍團兵力雄厚,李曉本人又乃是武田家最強之將領,眾軍團大將皆是反對,在此刻在李曉軍團士氣正旺時,增援柴田勝家。

而就在織田軍團商議是否,出陣北陸道時,武田信繁卻毫不留情,向北條家發動了全面進攻。

武田信繁祭出武田信玄,三路進攻的殺手锏,大舉進攻北條。

中路軍團乃是武田信繁親自動員北信濃,越后,信濃,甲斐各路軍團的主力,集合了三萬五千之軍勢,從躑躅崎館出陣。

馬場信房率領一萬軍勢從駿府城出陣。

真田昌幸率領一萬軍勢從箕輪城出陣。

聞之武田家全軍出動,集合了超過十萬大軍,東西兩路同時出陣。

關東的佐竹,宇都宮,結城三家,同時舉旗,出動三萬聯軍,悍然向北條家宣戰,準備收服失地。

而就在同月,應武田信繁之請,伊達家亦派出大將伊達實元,鬼庭左月,率領一萬兩千軍勢,作為盟軍參戰。(。。)

網:,。

的書迷同時還在看:

_吧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