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四百八十一章 徐徐圖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一章 徐徐圖之

第四百八十一章 徐徐圖之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12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與主家分庭抗爭一二。

如果是圖窮匕見,那這一句話,就是足利義昭最后的匕首。

之前足利義昭給與李曉,能登守護,六樣免許,屋形級大名的稱號。

這一切的高官厚祿,表面上給了李曉一個與主家分庭抗爭的名分,而實際上足利義昭的用意卻是。

李曉暗暗冷哼一聲,這足利義昭果然是到處興風作浪的主,眼下李曉就是武田家之下,第一強藩家臣。

早在信玄去世時,山縣,馬場,內藤,高坂這四名臣,就對李曉勢力多忌憚。

而現在信玄,勝賴身死,穴山信君正是在本家評定上,借用眾家臣對李曉的這份忌憚,進行攻擊,確實也是收到一定效果。

更何況武田信虎這口無遮攔的,更是將李曉稱為本家的曹操,司馬懿。

如此李曉嫌疑更大。

眼下李曉雖是宣布退隱,辭去一切職務,并且讓出家督之位,但是在足利義昭這樣老成的政治家兼陰謀家眼底,他深信李曉不會放棄現在的名位,這路數正是以退為進的迂回之法。

畢竟信長雖死,但織田依舊勢大,而北條,上杉,織田群強圍繞,若是在此刻,李曉退隱,武田家無疑是自毀長城。

所以足利義昭料想,李曉就是算準了這一點,故意宣布退隱,然后再作功夫,三推三辭之下再度復出,而到時李曉掌握的權力,必將勝過退隱之前。

因此足利義昭決定推波助瀾一番,將武田家這水攪渾,現在李曉已有了足夠的實力自立出本家,但是還缺一樣。

這就是名分!

正如當初曹操篡位前,先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之后進國公,加九錫,異姓為王。

最后天下只知曹操,不知有漢獻帝。

功高必震主,加以名分則可篡逆。

如果沒有名分,就創造名分。

如中國歷代加九錫,已成為篡位者的代名詞。

王莽,曹操,司馬昭,石勒,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楊堅,李淵,這些成功的篡位者,都加過九錫。

現在足利義昭,給與李曉能登守護,屋形號,六免許的待遇,雖不是幕府管領的名號,卻相當于管領的待遇,這正是給與李曉這所謂的名分。

而足利義昭的打算,正是李曉若你忠心于我,輔佐足利家上洛,重建幕府,那么我足利家就以幕府名義,給你相當主家平等的名分。

這一舉動,與歷史上豐臣秀吉分裂毛利家,拉攏小早川隆景的手段,不謀而和。

豐臣秀吉為了削弱西國毛利家的勢力,對傾向自己的小早川隆景,極度拉攏,策劃他獨立出毛利家,并且在名分上,安排五大老的席次,讓小早川隆景與毛利輝元,成為并席,同為五大老之一。

這種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但是足利義昭不同于豐臣秀吉,他手上無兵無權,只有那虛無縹緲的名分大義,已經領袖天下武家數百年足利家的名義。

當初剛到武田家時,足利義昭就支持仁科盛信,更替武王丸為家督,以干涉武田家內部之事,抬高自己威望。

而現今又拉攏自己,來分化武田家力量,加強自己的影響力。

沒有實力支撐下,玩弄這樣的手段,足利義昭這絕對是在玩火。

不過足利義昭縱然在玩火,但對李曉眼下而言,也絕對是有利可圖的。

想到這里,李曉微微一笑,言道:“多謝公方殿的厚賜,外臣十分感激,但是外臣已決意退隱,此來駿府特來向殿下表示感激之外,還請公方殿收回成命。”

“什么?”足利義昭微微訝然,言道:“但馬守,要知這并非普通恩典,哼,算了。”

李曉見足利義昭的反應,笑了笑言道:“公方殿,請恕外臣方才失禮了,這次外臣聽聞公方殿來到駿府,行從簡便,特再次奉上五千貫的禮錢,向公方殿表示一絲敬意。”

“五千貫?”

即便足利義昭是一度是天下武家之主,聽聞李曉奉上的禮錢,也是吃了一驚,之前三千貫就已是大手筆了,而這一次五千貫錢,當年幕府還算有些影響力的時候,上杉謙信上洛拜見足利義輝,亦是才給與這么多錢。

對于足利義昭現在的處境而言,幾萬句逢迎的好話,亦不及真金白銀來得有用。

足利義昭重新揣摩著李曉此舉的用意,若是他真正要推卻,做一個武田家的忠臣,那么這一口氣向自己獻上八千貫錢的舉動,就已經不是用勤于國事,忠心幕府這幾句話來解釋了。

何況李曉又非是本國人。

這時足利義昭重新揣度一番后,開始試探著李曉,言道:“但馬守來自明國,如九州之島津,四國之長宗我部,以及北陸神保家,皆是明國渡來一族,而這三家皆成為我幕府數國,一國守護,或者守護代,而今島津,長宗我部皆是九州,四國大藩,但馬守,難道絲毫沒有,讓李家效仿這數家的意思么?”

聽足利義昭這一次摸準了脈,李曉微微一笑,言道:“公方殿,外臣正有這志向,光大家名,不正是我們武家一支追尋的么?”

足利義昭聽李曉如此說,欣然笑著,退卻自身的名分,卻強調家名,那么一切就明白了。

足利義昭笑著言道:“很好,我明白了,既然我就向朝廷推舉你為正五位下,右近衛權少將,至于閣下將家督讓給了長子,那么我就授予你的長子,越中守護一職,以及六免許如何?”

聽足利義昭說完之后,本以為李曉會一口感恩戴德地答應,卻見他轉而閉口不言。

足利義昭問道:“難道但馬守還有什么猶豫的地方么?”

李曉畢恭畢敬地言道:“回稟公方殿,外臣是想犬子,資歷尚淺,乍然授予如此權位,未免太快。請公方殿暫緩三年,待犬子為朝廷再立一些功勛,再授予六免許此恩典。至于越中守護,外臣的家臣神保長憲,乃是神保家家督,神保家一直為越中守護代,于幕府之事,一向克勤奉公,所以外臣想讓推舉神保家擔當越中守護一職,還希望公方殿恩典。”

足利義昭聽聞李曉居然要暫緩,這六免許的授予。

而將越中守護交給自己家臣,顯然是李曉不想身兼越中,能登守護二職,以免讓主家側目。

這一切徐徐圖之,不急不緩,如此倒令足利義昭更是欣賞李曉的作為了。

足利義昭呵呵言道:“既然是但馬守之請,就一切如你的意思吧。”

李曉當下拜伏下,言道:“如此就多謝公方殿了。”

足利義昭見李曉終于接受自己的條件,十分滿意地言道:“很好,將來幕府上洛,光復京都之事情,一切都有勞但馬守,武田家之力,有你們這樣的忠于幕府的良臣,何愁天下不平,四海不靜。”

李曉看著足利義昭志得意滿的樣子,不由笑了笑,他不介意足利義昭此刻沉浸在自己幻想之中,怎么說自己也承他很大的情。

當日,李曉在足利義昭挽留之下,在寺中用膳之后,返回了甲斐。

甲斐,躑躅崎館,李曉的府邸之中。

竹中重治,本多正信,狩野秀治,宇佐美奈美,師岡一羽等李曉麾下家臣皆聚集屋中,迎候剛剛返回的李曉。

竹中重治正向李曉稟報言道:“公方殿授予但馬守,能登守護,六免許之事,這幾日已在家中傳開,我們據調查,發現以穴山信君,武田信友一眾為首的人,借此機會大肆攻擊大人,潑你的臟水,繼續以權臣之名構陷。”

穴山信君,武田信友。

李曉聽竹中重治之言后,冷哼一聲,反問言道:“那馬場,真田,高坂等幾位大人呢?”

本多正信接口回答言道:“三位大人,這幾日都派人來府中,打聽主公是否已返回,若是返回,他們想請主公,重新參加評定,以決定本家家督到底歸屬何人。眼下主公已經回府,應該如何回復幾位大人。”

師岡一羽言道:“主公,這幾日本家之中,因為擁立仁科,武王兩位殿下,家臣之中矛盾爭議很大,已有不少支持兩邊的家臣武士,甚至因此斗毆,甚至拔劍沖突,已有不下十多名武士,死于私斗之中。”

“馬場大人他們的意思,是希望盡快決斷出家督一事,否則如此拖延下去,本家必然會大亂,甚至引起內亂。主公,以臣下之見,這時候確實不能再拖延了。”

“我明白了。”李曉緩緩點頭。

正當李曉要拿出決斷之時,這時門外一名武士入內稟報,言道:“稟報主公,巢月公,以及刑部大人,在門外,說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

聽聞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二人親至,還是十萬火急之事,當下李曉亦沒有再推言裝病,現在已經任誰都知道他跑去了駿府一趟,見了足利義昭。

所以李曉當面言道:“快請兩位大人入內。”

不久之后,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二人腳步帶風地闖入李曉的屋中,武田信廉一見李曉,就大聲言道:“李但馬守,大事不好了,仁科殿下死了!”

(看精品小說請上俠客,地址為)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