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天神城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天神城下

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天神城下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07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二卷信濃風云

網,duwo,。


聽武田勝賴出陣高天神城的消息。

眾將皆是吃驚。

這時池田恒興向信長言道:“主公,眼下我軍剛剛攻伐完畢越前,軍士正疲憊,不可輕易征戰,何況以主公之大計,乃是先本愿寺,后武田。眼下若率軍救援德川,萬一與武田舉行合戰,恐怕未有足夠勝算。”

而這時那名武士大聲,言道:“主公,三河殿派人言道,武田勝賴率大軍圍困于堅城之下,如久戰而不下,其必急躁。到時織田德川兩家合力,于野外邀武田以合戰,以勝賴急于求成之性格,必會上當,到時可一舉在決戰中擊敗對方,覆滅武田。”

池田恒興急忙言道:“主公,這是三河殿計謀,若是決戰,必然二虎相爭的局面,即便獲勝,我織田家亦損失不小。”

信長霍然轉過身,言道:“不必說了,三河殿是我織田家盟友,決不可視而不理,我已決定出陣三河,救援德川家。若是武田勝賴要決戰,就給與他以教訓!”

眾將對信長這一決定有所吃驚,但是皆是領命。

天正二年,五月。

遠江國,高天神城。

此刻已被武田家兩萬五千大軍,重重圍困。

在元龜二年時,武田信玄亦是率領甲斐軍團攻擊此城,但因為城池堅固,守軍反抗激烈,最終沒有攻陷。

而這一次武田勝賴卷土重來,再攻高天神城。

不過前度攻打高天神城,是信玄大舉攻略三河,遠江,為上洛之戰,掃清道路。

而武田勝賴這次的戰略,卻是對德川家之報復,以及對李曉在越前與織田家攻勢的支援。

自三方原合戰,德川家康慘敗于信玄之后。

面對武田這龐大大物,德川家上下一直掙扎求生,他一面依賴同盟織田家,另一面乘著勝賴剛剛上位,武田家內部局勢未穩之際,德川家康亦是拼死向武田家反擊,并積極出兵,試圖奪回失地。

首先德川家對已降伏武田的山方三人眾之首,奧平貞能,奧平信昌父子進行寢反。

德川家許諾給奧平信昌三個條件。

首先是家康將自己長女龜姬嫁予奧平信昌。

其次許諾奧平家領地加增。

第三奧平家將奧平貞能之女,奧平信昌之妹嫁給德川家本多重純(本多廣孝次子)為妻。

在這三個條件下,奧平家答應重新歸參德川家。

得到奧平家的秘密答應之后,德川家開始進行軍事行動。

天正元年,七月末,德川家康率德川軍出兵奧三河,將長筱城重重包圍。

而長筱城現在,為山方三人眾中的長筱菅沼家居城。

長筱城城主為長筱菅沼家六代目,菅沼正貞。

德川家康將長筱城包圍之后,菅沼正貞支撐了近一個月,終于陷落,菅沼正貞僅率少許人逃離城池。

而武田信豐所率領武田家援軍,卻半路上,慢了一拍未能救援到長筱城。

而攻陷長筱城后,奧平信昌亦在作手城,宣布奧平家易旗投降德川家。

德川家康將長筱城交給奧平信昌之后,得勢不饒人,在擊敗了武田軍武田信豐的援軍后,又攻陷了犬居城。

犬居城城主天野貫景城破后,逃亡武田軍。

至此武田家原先在奧三河的統治,在德川家康的反擊下,支離破碎,只剩下山方三人眾最后的田峰菅沼家,還在支持。

在奧三河的不斷失地,使得當初,武田家想乘勢攻下吉田城,以切斷德川家三河遠江聯系的計劃泡湯。

所以武田勝賴選擇高天神城,決定攻下此德川家在東遠江最重要的城池,遏制德川家對武田的反擊,并加強對德川家遠江掛川,濱松兩城的壓制。

現在高天神城下,武田勝賴站立于本陣之上,手持軍配,看著內藤昌豐,馬場信房兩軍團正猛攻城池的西之丸。

在武田勝賴一旁,山縣昌景正一臉不愉地站在一邊。

方才君臣二人,剛剛爆發過一次激烈的爭吵。

山縣昌景,馬場信房等人皆是反對勝賴這次出兵的,高天神城當年是武田信玄亦在城下鎩羽而歸的堅城。

而武田勝賴這次出兵,在他們看來,頗有能父親所不能,一種小孩子賭氣之行為。

他們看來,武田勝賴想以攻陷高天神城的方式,更進一步向甲斐重臣證明自己,其絲毫不遜色于父親的實力。

山縣昌景想到此,亦是搖了搖頭。

當初武田信虎攜帶足利義昭的次子來到駿河,在武田家中確實掀起了軒然大波。

武田勝賴以及一幫親近家臣們,打算以匡扶足利家為口實,向天下打出上洛的旗號來。

但是上洛之事,卻遭到了山縣,馬場,高坂,內藤等四名臣為首,甲斐豪族內部的一致反對。

他們皆認為眼下信長如日中天,上洛的時機并不成熟。

不過山縣,馬場他們的意見,卻未想到令武田勝賴心底,多少有幾分心底失衡。

當初武田信玄上洛之時,本家豪族上下一致支持,而勝賴要推行時,卻遭到大半人的反對。

這分明是將勝賴他與信玄作對比,眾豪族的人,皆認為其不如信玄。

山縣昌景想到這里種下的誤會,不由暗自長嘆了口氣,他并非認為勝賴不如信玄,只是認為勝賴,接掌武田家時間尚短,眼下倉促行事,將武田家命運,放此一賭,太過冒險了。

山縣昌景作為信玄臨死前指定的顧命之臣,他覺得自己遭到勝賴的厭惡,他亦要必要提醒勝賴保持對形勢清醒的認識。

但是方才在山縣昌景與武田勝賴不愉快的對話中,勝賴身旁的兩個近臣跡部勝資,長坂光堅又出來在二人關系之間煽風點火。

山縣昌景剛剛勸武田勝賴,要小心織田方向的援軍。

而跡部勝資即出言諷刺,說這次奧三河失地之事。

因為之前山方三人眾一直是作為,山縣昌景與力,作為武田家駿河軍團的一員。

這次奧平信昌被德川家寢反,以及奧三河的失地,對于山縣昌景而言,亦有一定的責任。

可是山縣昌景亦是有苦說不出,在奧平信昌被德川家寢反時,他人并不在駿河主持戰局,而在躑躅崎館,與馬場,內藤一起,同勝賴爭論,本家是否上洛的大方針。

若是山縣在駿河,那么武田家亦不會只派出武田信豐救援長筱城了。

山縣昌景的赤備軍團一出,德川家就必須暫避鋒芒。

但是跡部勝資就偏偏以此來,在武田勝賴面前大肆攻擊山縣昌景,而山縣昌景為人正直,卻無法爭辯,只能默默地將責任承擔到自己身上。

另一旁武田勝賴亦見了跡部勝資與山縣昌景之間的爭執。

他此刻是保持了靜默的態度,坐視跡部勝資指責這位本家之中頭號家老,亦是昔日信玄的首要心腹。

對于奧三河的淪陷,武田勝賴亦心知并非是山縣昌景的責任。

而對于跡部勝資故意構陷山縣昌景,一面打擊對方,一面討好自己的意圖,勝賴亦是看得一清二楚。

武田勝賴就是再健忘,也會記得,當年在武田義信謀反時,在自己危難之時,是山縣昌景不惜與兄長翻臉,救下自己。

而當時跡部勝資,卻正在處心積慮怎么謀害自己。

山縣昌景是君子,跡部勝資是小人,武田勝賴心底是一清二楚。

可是即便勝賴明白又如何。

山縣昌景是君子,卻站立在自己的對立面,跡部勝資雖是小人,卻是站在自己一邊,武田勝賴眼下,也不得不用他。

武田勝賴將天下大勢看得明白,信長大勢已漸漸形成,朝倉,淺井,足利,三好,松永,昔日武田家的盟友,一個接著一個倒在了信長的刀下。

而若是武田家再靜默不動,不采取手段,遏制信長這一行徑,難道待他日,信長一統近畿之后,合天下之勢,以重兵臨于關東時,才如夢初醒嗎?

山縣昌景,馬場信房的老成持重,固然是一種選擇。

甚至不少甲斐豪族,認為可以選擇降伏信長這一出路。

武田勝賴絕不愿意如此,他不愿意將命運把握在他人的手里,更不允許源氏之名門,新羅三郎之后裔武田,降伏并源平之后的信長。

寧可有滅亡的武田,亦不會有降伏的武田。

武田勝賴如此對自己說到,所以他必須要上洛,必須要在信長,能夠統一近畿之前,自己最少可以扯住他前進的腳步。

否則,武田勝賴只能眼睜睜地,看見天下最終落入這暴君手中了。

如此勝賴與山縣昌景之前的矛盾,亦就此不可避免了。

君臣猜疑,同船而不同心。

這就是眼下武田家上下的情況。

“館主大人,接到情報,織田信長率領平定越前的三萬得勝之軍,現已返回岐阜,正朝三河開來,其架勢正是要救援德川家,直奔高天神城而來。”

使番向武田勝賴稟報信長出兵的消息。

“主公!”山縣昌景撇下跡部勝資,直接來到勝賴面前,焦急地言道:“德川家康已有一萬大軍窺視在高天神城旁,若是加上信長的三萬大軍,兵力遠勝于我們,請主公速作決定立即撤兵!”

武田勝賴聽山縣昌景之言,目光一凜,但卻毫不猶豫地回答言道:“不,非攻下高天神城,絕不退兵!”

:/(秒記),:,,。


_吧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