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四百一十八章 能登攻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能登攻略

第四百一十八章 能登攻略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20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夕陽直上,巖瀨湊的海岸之邊。

正是一片波光粼粼。

李旦站在一座兩層的小樓之上,負手看著這片寧靜的富士灣。

海風吹拂,長長的青衫微微擺動,顯露出其幾分文士的風范。

“一年不見,已是大有變樣。”

李旦開口徐徐言道。

王坦之笑著言道:“倭人在此地的主事,哦,他們叫作奉行,頗有治才,所以短短一年此港才有如此繁華。不過亦所賴我們搬入此處,否則……”

“不,我指的不是這港口,而是這倭人的水軍。”李旦指向港口對王坦之言道。

夕陽之下,海岸上一艘艘懸掛日月雙紋旗小早,關船陸續從港口駛出,并排成迎擊陣勢,準備操練。

在幾十艘船中,兩艘千石級安宅船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猶如兩頭將頭伸出海面的海獸,虎視眈眈。

李旦言道:“倭人水軍之中,亦有能人,長此以往會成氣候。”

王坦之哈哈笑道:“李兄太過擔憂了,倭國地小民弱,缺乏工匠,很難造出千石級船來。即便他們創立的水軍,難不成,你還當心他們會找我們麻煩嗎?”

李旦將目光從海面上收回,笑道:“王兄,水軍之事,我不過順口一提,只是若是讓李曉發展出水軍,掌握了遠洋通貿,我倒擔心他與其他當家聯系上,如此分薄了我們的利潤。”

王坦之蹙眉言道:“既然你有此擔心,當初就不該贈他兩艘大船了。”

李旦揮了揮手,言道:“這你不懂了,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作生意就是這樣。不給人點好處,怎么能取信對方。”

“正因為取信了對方,對方才將與佛朗機人的銀錢買賣分我們一杯羹,你倒是算算去年一年,我們將這兩艘送出的大船賺回本沒有?”

王坦之聽李旦這么說,頓時臉上是喜笑顏開,言道:“李兄說的不錯。去年銀錢買賣收入,各當家都獲得了不錯的分紅。都是深贊你有長遠眼光,當初誰又料得這深入日本腹地,竟有如此多的白銀產出,幾乎和那毛利國的銀礦不相上下,而且產出的銀色亦是不錯。”

李旦聽了卻是搖了搖頭。言道:“并非是毛利國,而是毛利家。”

王坦之哈哈一笑,言道:“這都無所謂,五峰船主死后,原先留下幾位老當家,在平戶爭奪那點白銀份額。幾乎是打破了頭。而我們卻可以在此獨享,當然若沒有佛朗機插一腿就好了。”

李旦直接言道:“如此我才更是擔心,天下沒有長久的秘密,短期數年內還好。若是長久以往,讓其他當家知道,這里盛產白銀,必會眼紅來與我們分一杯羹,所以要保住利潤,我們還需和那李曉更進一步套上關系才是。生意上先是情面熟,如此動作較別人快一步,但是情面終究還是抵不過真金白銀。”

正當李旦。王坦之二人商量之時,突有一名下人在門外稟報。言道:“兩位當家,方才門外有人說。李大人在府中設宴款待二位,請你們過府一趟。”

“什么?李曉已至巖瀨港了?”李旦,王坦之對視一眼,皆是訝然。

“長盛,你的日子過得都是不錯!”李曉喝著增田長盛進獻了一杯紅酒笑著言道。

雖只是巖瀨湊的町奉行,可是增田長盛居住的地方,確實原先越中國府的地方。

越中國府原先就是設在此地,作為越中政治中心,但后因為戰亂侵襲而荒廢了,神保家才將治所遷至富山城。

國府的附近,即是國分寺,現今也因為戰亂而破落。

增田長盛聽著李曉的夸獎,頗為尷尬地笑著。

他在巖瀨湊擔任町奉行,一年來本地人,明國人,南蠻人三股不同勢力多有求他辦事。

所以葡萄牙人為對其表示拉攏,對他亦是送了不少禮,其中葡萄酒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增田長盛喝慣了清酒,對此葡萄酒不甚感冒。

增田長盛見李曉喝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不由感慨言道:“不愧是主公啊,連南蠻人釀造的血酒,都可以喝得進。”

李曉微微笑了笑,言道:“這并非血酒,好吧,既然你不喜歡,也就算了。”

頓了頓李曉言道:“近來可有繼續不利于我的流言?”

增田長盛回答言道:“還是有,不過已有減弱,想必是無稽之談,無人采信。”

“無人采信?”李曉輕輕哼了一聲,言道,“散布流言的源頭我已查到,你當是誰?”

“非織田即上杉吧。”

李曉搖了搖頭,言道:“都不是,恰恰沒有想到,散布謠言的是本愿寺那般禿驢!”

“本愿寺?”增田長盛吃了一驚。

當橫谷幸重向李曉稟報這調查結果時,確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李曉弄清楚了原因后明白,本愿寺打擊的目標,不是明國海商,而是李曉。

自從南蠻人進入北陸,宣揚的天主教教義之后,已是大大抵觸了本愿寺和尚敏感的神經。

并且這擔憂隨著天主教信徒的不斷增加,而日益加深。

所以部分僧人通過構陷支持天主教傳播李曉的方式,來試圖打擊到南蠻人。

不過欣喜這些流言,并非是上層僧眾如本愿寺顯榮,蓮欽的決定,而是下層僧人的自作主張。

所以對于李曉而言,還有挽回與本愿寺關系的機會。

但在這之前,李曉必須解決李旦他們之事。

不久之后,李旦,王坦之二人已親自上門來。

李曉沒有親自迎出門去,反而坐在大廳之中等候。

李旦,王坦之見面之后,見李曉態度冷淡,亦一時不明情由,于是暫時坐下。

李曉當即開口直接向二人,言道:“聽聞兩位帶來了近千族人,入居港中,這事情可有?”

李旦聽李曉之言,不慌不忙言道:“確實有此事。”

李曉又問道:“那你們在町中修筑街壘,頗似用作攻守,又是何用意?”

李旦面對李曉之質問,坦然地言道:“聽聞越中之地,多賊寇,而我們有頗有資財,故而結壘以自衛爾。”

李曉冷哼一聲言道:“一派胡言,你可知因為你這未告知的舉動,產生了流言,對我有所不利嗎?”

李旦見李曉動怒,與王坦之交換了下眼神,言道:“李大人,請恕罪,朝廷雖明里開通海禁,但稅賦甚重,對我們海商更是視作倭寇,趕盡殺絕,甚至株連家小,所以不得已下許多兄弟在故土無法定居,故而遷徙至此處,還望大人看見大家都是同鄉份上,幫助一二,免得他們慘遭迫害。”

李曉見李旦說得誠懇,又是放低了姿態在自己面前,于是微微點頭,言道:“李當家,你說的是有自己的考慮,我可以理解,但是還請閣下以后在此事上多加謹慎小心,不能有太遭人耳目之舉,事先要能知會我一聲,如此若沒有大事,我皆可以一力幫你們當下。”

李旦,王坦之聽了皆是大喜。

李旦拱手言道:“李大人高義,我們代表海上的弟兄們,以及他們的家人向大人表示感激。”

頓了頓李旦言道:“不過,若大人可以允許,我們還想遷移更多的人來此。實非不得已,若是自己家可以回去,誰來這海外草莽之地,人生地不熟,又水土不服。眼下兄弟們多青睞于倭國,而平戶的松浦對我們提防甚嚴,而其他大名家亦不肯我們上岸,所以一切亦只有拜托李大人了。”

李曉聽李旦如此說,心想他確實有他的難處,但肯定也是有所夸張。

自王直之后,明國海商在日本沿海一直通行無阻,現在王直雖死,但敢為難他們的勢力不多。

實際上李旦,王坦之一年內從自己神岡銀山這里,販賣白銀取利多少他心底也是有本帳的。

所以李旦才看中越中地方,選擇定居,也是想與其他海商爭奪生意,更進一步鞏固于此。

李曉當下言道:“既然李當家求懇,那么我亦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越中之地實已飽和,不可能再劃撥地方給你們了,不過我馬上就要進取能登,若是攻下能登,我可以再劃撥一個地方給你居住。”

“能登國?”

“不錯,”李曉想了下言道:“你們看如何?”

李旦聽了恍然一笑,言道:“這么說李大人,是想我們出兵替你攻城略地?攻下整個能登后,最后劃給我們一地。”

“當然不是如此,”李曉朗聲笑道,“我可不敢冒險用你們來攻取能登國,否則不是更添有心人之口舌。”

李旦聽了訝然,反問言道:“那么李大人,又有何借重我們的地方?”

李曉笑了笑,命增田長盛打開北陸地圖,隨即李曉手指著地圖上能登的位置,與二人言道:“你們看能登國三面臨海,唯有南面臨陸地。”

李旦,王坦之聽了點了點頭,問道:“這又與攻取能登有何關系?”

李曉言道:“南面之陸地,鄰接我之領地,我打算派兵將之封鎖,之后我想讓你們明國海船與我的水軍組成聯合艦隊,全殲能登水軍,制得海權之后,封鎖能登往來之通路,斷絕其商貿往來,使其內外交困。”

李旦,王坦之聽了李曉之計劃,不由瞠目結舌,他們倒是從未聽說過有如此戰法的。

上傳起點正好一周年了,無限感慨啊。

(在線書吧)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