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昭起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昭起兵

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昭起兵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15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京都,二條御所。....

足利義昭舀出一張信紙來,對一眾近臣,笑著言道:“信長已是末路了,武田大膳在三方原取得大勝,擊破織田德川聯軍,斬殺兩千余眾。”

以山岡景友、磯貝新右衛門為首的近臣,聽此消息,皆是一副精神振作的模樣,向足利義昭恭賀。

山岡景友,即是僧人暹慶,現已還俗用山岡景友之名。

山岡景友笑著言道:“三方原大勝后,德川已無力阻擾武田軍上洛之路,現在只等信玄公攻入尾張,就可以一舉將織田覆滅了。如此……”

“未必!”

山岡景友聽有人硬生生打斷他的話,并未露出絲毫著惱之色,反而是轉過身去,對著打斷他話的人,畢恭畢敬地言道:“左京大人,還請指教。”

這左京大人,正是武田信虎。

武田信虎直接言道:“眼下朝倉家退兵,淺井家獨木難支,對信長之西面包圍網,已若虛設。這時候若是進兵尾張,與信長決戰沒有足夠的勝算。”

另一名近臣,磯貝新右衛門言道:“可是,武田大膳還是有李但馬守,秋山伯耆兩大軍團,可以從北面牽制信長。”

聽了磯貝新右衛門之言,武田信虎將眼一橫對方。

磯貝新右衛門看見信虎那殺氣騰騰的目光,想到此人昔年之時所行所為,不由垂下了目光,不再多言。

武田信虎直接向足利義昭言道:“我武田家受公方殿下,朝倉,淺井之邀,鏟除佛敵織田信長。即便是在朝倉家卻背信棄義之下,我們仍以一家之力對抗,織田德川兩家,取得了三方原大勝。”

“但是三萬大軍所費糧草日重,凡一萬軍勢聚集,運糧之人即倍于出征大軍,眼下大軍糧草尚可靠遠江三河豪族供給。可若是深入尾張,所耗費數倍。萬一信長據堅壁而守,待我軍糧盡,再引大軍擊之,則必定全軍覆滅。”

昔年縱橫于甲斐關東的武田信虎,在兵法上見識和資歷。無人可以反駁他的意見。

“武田大膳所欠缺的不過一路,以分信長軍勢而已。”足利義昭站起身來言道。

武田信虎點了點頭,言道:“正如公方殿所言。但是眼下又從何處請援兵呢?”

“既然如此,就由我親自領兵好了。/非常文學/”足利義昭之言擲地有聲。

武田信虎聞言微微詫異,抬頭看向足利義昭,渀佛重新認識了一個人般。

之前武田信虎本以為足利義昭是個缺乏魄力的人。比起前任將軍足利義輝,當年三好三人眾對付他的兄長時,足利義輝明知不敵,仍是奮勇反抗。

而與之相較足利義昭在信長如此約束之下。甚至頒下苛刻無比的《殿中御掟》下,仍是繼續忍耐,與信長著表現上和睦關系。

誰知這足利義昭竟是深藏于洞中之狐,一直忍耐時機,等待機會,到了現在信長最窘迫之時,他跳了,決定消滅信長。重塑幕府之威,匡扶天下。

武田信虎想了下。雙手拜合,向足利義昭低下頭言道:“若是公方殿出兵。信長必然俯首。”

足利義昭見武田信虎見自己一臉敬畏之色,不由油然一笑,心底暗暗言道:看來到了要定鼎天下,所托者也只有我足利一家!

元龜四年,二月,在武田軍圍攻野田城之際。

足利義昭命家臣山岡景友、磯貝新右衛門,聯合甲賀,加賀之忍者眾,率兵進駐近江的今堅田城與石山城。

隨著足利義昭與信長的決裂,其麾下幕府的奉公眾,亦出現了分化。

首先細川藤孝認為天下之勢在于信長一方,足利義昭此舉是自取滅亡,雖脫離了足利家,轉投向信長一方。

此外一直在信長幕下的明智光秀,亦了立場,拋棄了足利將軍,信長麾下。

而足利義昭絲毫不受此影響,在家臣上野清信,三淵藤英的支持下,正式與信長決裂。

足利義昭與信長的翻臉,意味著信長原本據有的名分大義上的道德優勢已經不在,并正式落入與三好家的處境,成為逆賊,天下人人可以攻之。

信長受到武田,足利雙面壓迫之下,一面不得不派遣軍勢,派出柴田勝家、明智光秀、丹羽長秀、蜂屋賴隆四人組成聯合軍勢,向近江出陣,另一面派出島田秀滿與松井友閑為使者出使二條御所。

信長提出條件雙方互換人質,以求達到和睦。

不過現在信長此舉,在足利義昭看來對方已是窮途末路,因此屈膝求和,故而更不看在他的眼底,足利義昭仍是決心在與信長對抗的路上走下去。

除了據有山城與丹波二國的實力之外,他深信在他的號召之下,三好義繼,松永久秀,池田勝正、細川藤賢,游佐信教,伊丹景親與和田惟長等近畿大名皆會響應他的起兵,一同向信長發難。

不過足利義昭縱然有復興幕府之決心,但無奈不能操縱戰局,才起兵不到一個月,今堅田城與石山城被明智光秀為首的織田軍攻破,近臣山岡景友和六角家末代家督六角義賢降伏。

昔日南近江的戰國大名,六角家這一刻正式滅亡。

一時近畿大名為織田軍之戰力震懾,陷入觀望,而織田家大勝這一結果亦預見了細川藤孝的先見之明。

接著信長再度派人向足利義昭議和,足利義昭斷然拒絕,他一面召集諸國豪族上洛,一面又派了數波使者前往三河,希望武田信玄立即率大軍攻入尾張,與他合擊織田信長。

而誰知此刻武田家大軍卻駐留在野田城之下,遲遲不進。

武田家野田城已圍攻一個月之久。

事實上,對付一座五百人的小城,武田軍以三萬大軍只需猛攻兩三日即可舀下。

但武田軍采取的戰法,偏偏是意料,圍城一個月,武田軍除了派出大將原昌進行少許進攻外,并未采取大規模的圍攻。

反是包圍數日之后,武田軍掘金眾挖斷野田城。

夜間,野田城城外。

正枕戈休息的武田軍將士聽到城中傳來悠揚的長笛聲。

自從野田城圍城之戰以來,城主菅沼定盈每夜必然吹奏長笛,因此在無事所聊的武田圍城大軍中,夜間聽菅沼定盈吹奏長笛,亦成了軍士們僅有的消遣。

“野田城水源已斷,可是菅沼織部的笛聲卻絲毫不亂,可見彼足是一位性情堅定的大將,絲毫不受斷水的影響。”

城下馬場信房油然說道。

在馬場信房身邊除了山縣昌景,內藤昌豐以外,還有穿著武田信玄鎧甲,擔任對方影子武士的武田信廉。

隱瞞信玄病重的消息,武田軍現在用相貌相似的武田信廉,繼續在頂蘀信玄的位子,以安定軍心。

至于四名臣中的高坂昌信,在得知上杉謙信要用兵的消息,已率本部了海津城。

“那又?菅沼織部的笛聲吹得再好,亦改變不了野田城陷落的局面,”山縣昌景說到這里,長嘆一聲言道,“正如我軍,歷經苦戰攻到了三河,最終卻也不得不返回甲府,心血盡數白費。”

聽山縣昌景之言,馬場信房,內藤昌豐等大將皆是默然不語,只能望著野田城無奈地出神。

“兄長大人已決定,三日后即返回甲府了。”

擔任影子武子的武田信廉開口言道。

“主公終于同意了。”馬場信房言道。

眾人皆知道因醫師的建議,重病的武田信玄,必須搬遷至甲府的修養。

之前,眾將已數度勸說信玄返回甲府,但信玄始終堅持以上洛為目的,絕不肯返回甲府。

但是隨著時間拖延,信玄病況繼續惡化,現在終于放棄了堅持。

“搬到甲府,主公可以康復嗎?”山縣昌景詢問言道。

武田信廉搖了搖頭言道:“醫師已經言過,若想主公身體病愈,除非是出現奇跡。”

聽到這消息,山縣,馬場眾人皆是垂下頭去,若非信玄,他們焉有今日。

野田城上,菅沼定盈笛聲已畢,但突然之間城頭上突然傳來鐵炮鳴響的聲音。

野田城上不知何故,向城下的武田軍陣地射擊,但是在這黑燈瞎火之中,若是打中才是古怪。

武田軍陣地出現略微的騷動后,即立即平復。

“菅沼定盈這時候來湊熱鬧,都不能安靜一下嗎?”

急躁馬場信房一揮馬鞭,狠狠地說道。

二月十六日。

因為水源斷絕,城主菅沼定盈率城兵向武田軍降伏。

野田城淪陷,意味著武田家對三河的控制力又增進了一步。

德川家康攝于此,不得不增加了吉田城防守的兵力,而身在清州城的信長亦密切關注著武田軍下一步的動向。

武田軍下層將士亦士氣振作,期望可以有一鼓作氣攻入京都的一日。

而現在武田軍內部唯有武田信廉,山縣昌景等大將明白,武田大軍的上洛之路,到此已經終結,隨著信玄的病重,大軍亦不日將要返回甲斐。

在武田大軍駐地刑部的大圓寺。

武田信玄最后一度召集武田信廉,武田勝賴,以及譜代眾將,將遺命交代于眾將。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