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風將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風將起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風將起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風將起

越中,富山灣。

天色沉沉,最后一抹夕陽,垂在天邊。

海風吹拂,沙灘上數名側近站在遠處,目光掃過打量四周。

李曉雙手負手望著海灣遠方佐渡島的方向,久而久之長長吁了一口長氣。

今年七月,李曉派出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二人為大將,率領越中水軍,一共三十余艘戰艦,兩千多人攻打佐渡國。

除了越中水軍以外,還有葡萄牙人提供的兩艘炮艦的助勢。

當時李曉自信憑這樣的軍力,要鏟平石高不過一萬六七石的佐渡,是易如反掌。

可是實際上,七月份李曉的佐渡征討軍在佐渡討伐中失敗,未能完成占領。

在這場征討佐渡的渡海戰中,初始十分順利,一開始在海上就擊敗佐渡水軍。

之后佐渡征討軍在佐渡島南部的小木港登陸。

小木港也就是今日小木町的位置,位于佐渡島的最東南端。

可是登陸之后,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失去對麾下水軍的節制,傳聞佐渡有銀礦,所以民間甚為富裕,所以一登岸之后,部分水軍眾即在各自船大將的默許下,進島四處劫掠。

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無法控制下,只能率領能調動的部分軍勢,繼續北進包圍了島南端的羽茂城。

羽茂城是羽茂本間氏的本城,自南北朝來,佐渡島大名本間氏即一分為三,分別是雜太城的宗家,河原田城的河原田本間家,以及位于羽茂城的羽茂本間氏。

后宗家滅亡,佐渡島就形成了河原田本間與羽茂本間兩家對立的局面。

羽茂本間氏居城羽茂城位于島南端,今日的羽茂町,靠控制小木港港口貿易,以及自身的佐渡水軍眾作為支持。

而河原田本間的本城河原田城,則位于佐渡島中部國仲平野上(今佐渡市佐和田町位置),并靠近島內最大湖泊加茂湖。

國仲平野是島內的糧倉所在,佐渡島那為數不多的石高,大半糧食收入,都從此獲得。

河原田本間家除了糧食收入外,還擁有佐渡島唯一的礦山,鶴子銀山的開采權。

有了糧食,銀山兩大收入,河原田本間家與依靠海貿收入的羽茂本間家,在島內長期對峙,保持個不相上下的均衡局面。

可是當李曉的佐渡征討軍攻打羽茂城時,河原田本間家似乎突然間開竅,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決定放棄兩家同族之間多年以來的恩仇,并集結了全家的兵力,支援被圍攻中的羽茂城。

圍攻羽茂城的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的軍勢,遭到了島內兩大本間家里應外合的攻擊,一時大敗。

而島內四散,正打家劫舍的水軍眾們,亦遭到了當地村民組織的反擊。

一時佐渡遠征軍大敗,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二人指揮軍勢殿后,邊戰邊撤,幸虧河原田,羽茂兩個本間氏亦沒有趕盡殺絕的打算,追擊了一陣即撤退了。

不過此戰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仍是損失五百多人,狼狽之下只能乘船返回越中,向李曉稟報戰況。

可是禍不單行,在越中水軍返航的途中,遭到了上杉家的越后水軍的截擊。

越中水軍此時正是敗軍,士氣大挫,哪有抵抗之力,不過幸虧艦隊中有兩艘葡萄牙人的炮艦。

葡萄牙人的炮艦全力開炮,終于趕跑了越后水軍,越中水軍這才安全返回巖瀨湊。

聞之越中水軍戰敗的消息,李曉為之震怒,自己自從領兵以來,南征北戰未嘗一敗,連天下第一名將上杉謙信亦未能從自己這里,討得便宜。

而自己的水軍眾居然被海島上,本間家的一群土鱉擊敗了,這讓李曉情何以堪。

李曉總結了此戰失利的原因,除了對佐渡島上本間家勢力,情況估計不足,并且水軍眾不堪勝任陸戰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群從輪島水軍而來的水軍眾,不聽從號令所至。

當下李曉以鐵血手腕治理水軍眾,連續命人處斬了七名此戰不聽從調令的船頭,船大將。

李曉治軍一向寬和,少有如此嚴厲處置手段,這一次李曉大開殺戒,令麾下家臣團著實皆是震動。

李曉以殘酷手段,在越中水軍中大肆清洗了一番,并提拔不少原先駿河水軍中的人,擔任新的船頭,船大將。

也算是因禍得福,通過這次清洗,李曉總算是徹底地掌控了自己的越中水軍。

隨即李曉命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二人戴罪立功,重新操練越中水軍,準備第二次討伐佐渡國。

作為此戰的主將,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本以為自己必死,但見李曉寬恕了他們,并準許他們戴罪立功,當即都是感激涕零。

在這次征討佐渡失敗后,之前明國海商李旦允諾給李曉提供,兩艘千石級大安宅船終于抵達越中。

這對于李曉現在大敗了的越中水軍而言,絕對是雪中送炭。

這兩艘大安宅船每艘都有近千石的的規模,每船都可載兩百名水手,船首甲板上配備有小口徑火炮外,船身上還開有鐵炮,弓箭射擊的狹間。

有了這兩艘大安宅船的加入,李曉的越中水軍頓時提高了一個檔次。

這兩艘大安宅船在當時日本已算上,絕對大型船只。

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安宅船,是一六三二年,江戶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命向井正綱之子,向井將監建造的安宅丸號,船長也不過五十五米,已號稱日本第一船。

不過越中水軍擴建,新船的建設一切一切都需要錢,李曉眼下已是捉襟見肘,而佐渡金山又不能順利拿下,這意味著之前向葡萄牙人借的一屁股債,就不能馬上還上。

雖說在一年之內,李曉對越中飛驒開拓,進行的十分順利,領內治理已顯出成效。

以農業而論,在今年李曉命鹽屋秋貞,增田長盛主持的檢地中,越中飛驒美濃三地今年一年的糧食產出,已達到了四十五萬石的收入,以鹽屋秋貞樂觀估計,明年如果年景不錯的前提下,預計還會更進一步增加。

而現在李曉給武田家報出賬面上數據,只是不到四十萬石。

不過新增加年貢收入,對于大筆花錢現在的李曉而言,還是不足以堵住漏洞。

反而對于李曉眼下而言,現在的境地,幾乎已陷入財政危機,

所以李曉當即又厚顏無恥地向李旦,借款了兩萬貫。

雖說現在的李旦,還未達到日后,那種富可敵國的境地,但是兩萬貫對于當時海商而言,還不算什么大數字。

他撥調這筆錢款,甚至不必通過他父親的批準,所以很大方地就借給了李曉。

這筆錢對于現在李曉而言,可是救命錢。

當然李旦即使作人情,亦如中國人的方式,作得面面俱到。

李旦同樣向李曉討要了好處,明國海商在巖瀨湊在租借地,得到進一步擴大,而租金就從給與李曉這筆錢的利息中扣除。

這對于李曉而言,多給與明國海商一點土地,簡直是毫無壓力,此舉反而能促進巖瀨湊的繁榮。

這簡直是一個變相的無息貸款,還不要任何抵押。

對于李旦給與自己的優惠待遇,李曉心底更加懷疑起來,對方的動機起來。

難道自己這位明國老鄉,已明白眼下日本形勢,非武田即織田爭天下的局面,所以在自己身上下政治投資的資本。

但是即使要政治投資,他也應該跑到躑躅崎館,找武田信玄本人才是,為何找上自己。

于是李曉對李旦則更加懷疑起來,但是他不動聲色,還是接受對方的這筆錢,同時亦警惕對方有什么進一步舉動。

正在李曉一人于岸邊沉思之時,這時岸邊的遠處卻傳來凸凸的馬蹄聲。

李曉的幾名側近,皆是警惕地看著馬蹄聲來向。

李曉只見目中,有兩騎從遠處馳騁而來,這二人背后皆插著旗指物。

當先一人旗指物上是日月雙紋,應該是李曉本人的側近。

而另一人的旗指物上,居然是百足蜈蚣,這是武田信玄直屬使番。

蜈蚣傳騎怎么會出現在越中。

李曉似乎想到了什么,心底一提,低聲言道:“看來終于要來了。”

兩騎由遠至近,馳騁到李曉面前,隨即下馬,腳踩著沙灘匆匆來到李曉面前不遠處跪拜。

當先李曉的這名側近言道:“主公,是本家的信使,方才剛到富山城,有急事要稟報主公。”

這時后面那名使番單膝跪地,向李曉言道:“但馬守大人,在下是秋山孫兵衛,奉主公之命給大人送信。”

李曉的側近從對方手里接過信,轉呈給李曉。

李曉看了對方一眼,打開信封抽出信紙。

這時,海風吹襲,吹得李曉身上衣袍鼓起,信紙亦不住晃動。

李曉不動聲色看完信中內容后,對使番言道:“請稟報主公,李曉會依命行事,辛苦閣下再轉告一趟。”

秋山孫兵衛喔地一聲,言道:“那么在下這就告退。”

說完對方站起身,返回重新上馬,馳騁而去。

李曉將信紙重新納入信封后,隨之對兩名側近正色言道:“立即回城,召集所有足輕大將級以上家臣,在天守閣議事,此事十萬火急,不可怠慢”

這兩名側近聽聞李曉之言,皆是一同跪下答應。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