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越后之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 越后之亂

第三百一十七章 越后之亂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二卷信濃風云


聞之上杉謙信不欲離開越中。

河田長親,長尾景直,唐人親廣幾人皆是一驚,眼下本莊繁長叛亂,威脅越后腹心之地。

上杉謙信竟不愿意返回越后平叛。

河田長親想了一下,問道:“主公,可是擔憂,你一返回越后,越中的局勢不穩嗎?”

上杉謙信看向河田長親目光中露出一絲欣賞之色,言道:“各位不覺得此次叛亂,時機太過于巧合了嗎?令我想起當初我前往高野山出家時,大熊備前朝秀謀反之事。這其后很大可能是信玄的手筆在其中。”

聽上杉謙信這么一說,河田長親等將皆覺得有此可能。

年輕氣盛的長尾景直,頗為幾分憤怒地大聲言道:“不敢在戰場上堂堂正正決一勝負,卻在背地耍弄陰謀,信玄不配作為一名大丈夫。”

上杉謙信看了長尾景直一眼,言道:“信玄配不配一名大丈夫,我不知道,但是若是你能在戰場上擊敗此人,再作下如此論斷吧”

長尾景直被上杉謙信這么一斥,當即悻悻退下。

上杉謙信轉而看向軍帳之中的越后地形圖,沉聲言道:“總之這越中絕不能落入武田家之手。”

永祿十一年,五月。

在聞之本莊繁長叛亂的消息之后,上杉謙信沒有立即返回越中平叛,除了讓直江景綱率領五千軍勢返回春日山城,安定局勢之外。

而自身反而率領旗本軍,留在越中富山城,這一舉動頓時讓李曉如此有心之人,開始費解起來。

揚北之地,如此重要,是越后的根基所在,上杉謙信居然能不動于色,安于越中不動。

他難道自信不怕根基之地被侵入,抑或者他有什么別的途徑,可以退敵。

面對上杉謙信如此篤定之舉動,倒是讓有意在今年之內,攻取越中的李曉,心底隱隱有幾分不安。

同時武田信玄已寫信給李曉,讓李曉務必拖著上杉謙信之主力,可以不必與對方決戰。

但是務必要保持對越中壓力,同時武田信玄還說高坂昌信軍團,已經出動攻取飯山城了。

李曉看武田信玄給自己之信,信上說的雖然安然,但是信玄的意思,還是希望自己能在越中搞出一點名堂。

以配合高坂昌信,本莊繁長兩人的攻勢。

可是眼下的情況是,如果上杉謙信在富山城不動,李曉亦不敢在此時攻略越中。

眼下李曉亦只能寫信給武田信玄,陳述情況,希望對方能體諒自己眼下的處境。

不過眼下關注越中形勢的,不僅是李曉一人。

希望能在本莊繁長從越后反亂的機會中,乘此漁利的人并不在少數。

神保家內部對上杉家早有異心的神保長住,寺島職定,還有椎名家的椎名康等各方勢力,也在暗暗蠢蠢欲動,不過此刻同樣顧及上杉謙信身在越中而不敢輕舉妄動。

他們亦是和李曉一樣費解,上杉謙信為何能夠如此沉得住氣。

在李曉的懷疑,越中各豪族的揣測,以及上杉謙信本人看似篤定的陣仗中,整整一個五月過去了。

本莊繁長的叛亂,對于上杉謙信似乎只是一個微不足道之事。

六月,上杉謙信還是在富山城,絲毫沒有要走的消息。

這時不利于上杉家的傳聞越來越多,本莊繁長的攻勢不斷擴大,甚至派出一部分輕兵騷擾了越后腹地附近。

而在北信濃一方,武田家大將高坂彈正昌信的攻勢如火如荼,他幾乎動員了北信濃軍團所有之力,親率大軍猛攻奧信濃的飯山城。

上杉家家臣高梨政賴苦苦在飯山城支撐局面。

飯山城的作用對越后而言至關重要,如果此城一破,高坂昌信的大軍,不需半日就可以抵達,上杉家本城春日山城城下。

眼下春日山城雖有直江景綱在主持,但威望不可于上杉謙信相匹。

要指揮動本身就獨立性甚高越后國人,直江景綱還微微有所不足。

而這時上杉謙信卻依舊好整以暇,面對北信濃,越后的危局置之不理,似乎一定要在越中與武田信玄死耗耐性一般。

上杉謙信并且邀請來越中的茶人,國人來富山城舉行茶會,連歌,作詩,幸起之時上杉謙信還會彈一曲《八島》。

總之上杉謙信在越中的生活過得相當有滋味,這點反而是讓椎名康,神保長住等人如火在燒。

上杉謙信這一副悠然無事的景象,也令有心打探對方消息的李曉,更加費解。

到了七月,連李曉都開始覺得失望了,上杉謙信以及他的旗本隊,居然還在富山城屯扎。

而在奧信濃,高坂昌信調兵遣將一面圍攻著飯山城,另一面還分兵,攻下了飯山城的支城上藏城,一時上杉家在奧信濃的統治,更加岌岌可危。

而本莊繁長已聯絡在會津大名蘆名盛氏。

作為奧州與伊達家齊名的蘆名家,其家主蘆名盛氏,應武田信玄之邀,派出大將小田切氏攻入越后。

隨著越后形勢的繼續危及,李曉此刻已覺得一絲陰謀的味道,上杉謙信絕不可能在此刻還如此鎮定,安坐富山城。

于是李曉命橫谷幸重重點調查越后的情報。

果真不久之后,從橫谷幸重越后的情報網傳來消息,上杉謙信本人已秘密返回了春日山城,并在城中秘密接見了上杉家眾大將,安撫人心。

消息一傳來,正好確認了李曉的懷疑,這世上必定不可能有兩個上杉謙信,其中有一個必然是影武者。

而橫谷幸重給李曉密報,留在富山城城中的只是上杉謙信的影武者。

真正的謙信在一個月前,已悄然離開了富山城。

李曉聞之消息,半天說不出話來,上杉謙信居然整整瞞了自己一個月。

而就在李曉得知消息的此刻,越中的眾豪族們,依舊仍被上杉謙信蒙在鼓里。

“好個謙信,居然擺了我一道。”

李曉不怒反笑,與這樣的敵手作戰,真是絲毫不能大意。

不過李曉沉住氣下達動員令,令各豪族動員軍勢,第二度出陣越中。

而李曉本人卻趕不及,命木下小一郎,小幡曉憲,藤堂高虎等大將立即整備軍勢,決定親自率領屯駐在城生城的三支備隊,先一步向越中出擊。

永祿是一年,八月。

正是夏季天熱之時。

李曉率領著神岡,蛇尾,旗本三大備隊,馬不停蹄地前進,直逼富山城而去。

上杉謙信這金蟬脫殼的計謀果然瞞過所有之人。

被上杉謙信這一拖延,今年時間已被他耗去了大半,留給李曉攻略越中的時間更加短暫。

現在李曉必須加快攻略越中的步伐,與上杉謙信搶時間,否則一旦等謙信平定了本莊繁長的叛亂,再度返回越中之時。

自己就什么希望也沒有了。

想到這里,李曉下令麾下軍勢加快行軍速度,向當前越中的心腹之地急行而去。

就在李曉出兵的同時。

上杉謙信正式確認自己已在春日山城的消息,并立即向越后全國發布了討伐本莊繁長的號令。

上杉謙信親回越后坐鎮,一時本來觀風之中的越后豪族國人們,紛紛明白自己的站隊,一起開始向上杉家靠攏。

并且之前一直苦苦被本莊繁長攻擊鯰川城解圍。

而楊北眾中,原本一直保持中立的中條,色部,鲇川家,一起加入上杉謙信一方,向本莊城發動攻勢。

此時揚北眾中身為七手組大將之首,中條藤資已經病死,他的兒子中條景資繼承家督之位,與平林城城主色部勝長一起向本莊繁長發動攻勢。

本莊繁長聞之此消息后,不慌不忙聯合大寶寺家的軍力,一面抵御這三家的攻勢,一面派人向武田信玄求援。

不過本莊繁長不知道他被武田信玄忽悠了,之前信玄一直給本莊繁長承諾的西上野軍團,根本沒有一兵一卒開入越后。

于此相應的,猛攻飯山城的高坂昌信,當聞之上杉謙信回到春日山城的消息。

一向在武田四名臣中以穩妥謹慎著稱的高坂昌信,當下發揮了他逃之彈正的本色,率軍避戰。

撤除了對飯山城的攻略,率軍返回了海津城。

事實證明,高坂昌信這一決定是正確,春日山城與飯山城只有半日的距離,若是上杉謙信率領本隊急襲,那么高坂昌信軍團只有兇多吉少。

上杉謙信方一返回春日山城,即穩定了越后形勢,這一消息,令李曉更覺緊迫。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本莊繁長能在上杉謙信的手下多支撐下幾個會合,給李曉爭取一點時間。

而這時上杉謙信返回春日山城后的消息,才剛剛被越中各豪族得知。

這一消息猶如炸鍋了一般,頓時四方反應皆有。

早已經不安分的椎名康,首先在越中挑頭,向上杉家豎起了叛旗,向神保家發動攻勢。

椎名家叛亂的消息猶如重磅炸彈般震驚了越中越后。

而在另外一邊,卻傳來更驚人消息,神保家家老寺島職定,水越盛重紛紛向武田家投降,長沢東,西城,富崎城紛紛陷入了李曉之手。

隨著寺島職定,水越盛重謀反,一時之間神保家富山城南面防御洞開。

而李曉聯合各方軍勢,乘勢席卷越中,沿著飛驒街道直襲富山城而去。。.。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