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三百零七章 竹中之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七章 竹中之意

第三百零七章 竹中之意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幸福來敲門)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兩百九十三章上兵伐謀

傳言中‘奪得美濃者可取得天下’。

而李曉知道織田信長正是在奪取美濃之后,才開始了天下布武的大業,并在奪取美濃的次年,上洛成功,從一介地方大名,向天下霸主邁出了跨越的堅實一步。

而從尾張至美濃,再上洛這一路的劇情流,李曉當初玩太閣時,早已是爛熟無比。

不過在李曉通過在美濃往來飛隳的客商,得知了最近織田與齋藤家的戰況后,卻知道今年中,織田信長對美濃的攻勢卻一直不甚順利。

在佐久間信盛,柴田勝家兩員織田家大將在墨俁筑城失敗后,織田信長在八月末,再次出兵美濃。

但是信長在木曾川畔,遭遇了齋藤家水淹戰法的襲擊,織田家慘敗。

織田軍一路被齋藤家大將安藤守就,日根野弘就追擊,兵卒折損了三分之二才返回尾張。

此戰堪稱織田信秀兵敗美濃后,織田家前所未有之大敗。

但是信長往往在大敗之后,有大運逆轉,就在此戰之后,九月中旬名不見經傳的織田家家臣木下藤吉郎,僅以一夜之間,以上游放流的木筏為材料,在墨俁筑城成功。

墨俁一夜城之后,自從織田家終于有了在長良川畔立足之根據點,形勢出現了逆轉。

而九月十五日,信長正式任命木下藤吉郎為墨俁城城代。

聽完客商的描述后,李曉長嘆一聲,果然還是如歷史上一樣,木下藤吉郎因此此次墨俁一夜城的功績,走上了歷史前臺。

想起上次出錢雇傭風魔眾刺殺木下藤吉郎失敗,李曉不得暗嘆這群忍者職業水平低下,連個區區的木下藤吉郎都殺不了。

正如此城歷史上之作用,讓織田家有了在長良川畔之立足點,而在織田信長不氣餒的屢敗屢戰之精神下,織田家咬著牙繼續向美濃進攻。

而反觀齋藤家在大勝之下,內部卻悄然發生了分崩離析,齋藤龍興與西美濃三人眾安藤守就,氏家直元,稻葉一鐵之關系日益疏遠,終于西美濃豪族之異心不斷成長,最后徹底倒向了織田信長,齋藤義龍遭到了眾叛親離。

李曉計算了一下,在歷史上織田信長是在永祿十年八月時,玫陷齋藤家本城稻葉山城,從此正式奪取美濃。

而眼下是永祿九年十月,距離織田信長奪取美濃的時間已不足十個月了。

換句話說,留給李曉的時間不到十個月了。

若是信長奪取美濃,不說以李曉之力,與那時的百萬石大名織田信長開戰,是否不智。

就是憑著武田與織田的同盟條約,李曉也是萬萬無法向織田家進攻的。

所以李曉若要攻取郡上八幡城,就必須在織田信長正式奪取美濃之前,攻下此城,待既成事實后,織田信長休想從李曉手底討回郡上八幡城。

反正美濃一國石高五十七石,郡上這兩萬石之地,對于志在奪取天下,雙目盯著近畿之地的信長眼底,不一定會冒著和武田家破盟的危險,因此翻臉跟李曉開戰。

所以在信玄上洛前,織田家與武田家還未翻臉的時刻,這五六年間,李曉可以安心地將郡上八幡城焐在手心。

相對于信長,攻陷郡上八幡城對于李曉,以及武田家之意義,卻是十分重要,這不僅僅是徹底鏟除姊小路家這隱患這么簡單。

歷史上的遠藤慶隆,受封郡上藩,知行兩萬七千石,這對于眼下四萬石的李曉而言,侵吞之后,絕對是實力見長。

這里亦是李曉將來向美濃悄然伸出的一個橋頭堡,在此可以窺見天下形勢。

就室町時代而言,日國之重心,首在京畿,次在于關東。

自鐮倉之后,關東只是作為武士之都存在,而京畿則是天皇,將軍,公卿的所在地。

近畿之中有日本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界町,佛都奈良,這里都是人口主要密集地,是最菁華之地的所在,奪取這里等于就有了向天下,施加影響以及號召的實力。

而一直是受制于關東,北陸的戰國大名,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畢生之野心而努力著。

李曉若攻取郡上,玄一輩子圖求的目標。

北條氏康皆以上洛,為相當于最接近于武田信郡上這里將是作為武田家,距離近畿腹心最近之地,從這里只要再過了近江國,就是山科,京都在望!

并且取得郡上八幡城,還有一個大后手存在。

據李曉所知在歷史上元龜三年(一五七二年),武田信玄上洛的西上作戰中。

武田信玄命山縣昌景的駿河軍團,攻三河德川家,秋山信友的南信濃軍團,走中山道攻東美濃,而武田信玄親率主力大軍與山縣昌景會攻德川家。

那時若是李曉在郡上取得立足之地,就可以在此出兵,率領飛輯越中軍團與向東美濃巖村城進發的,秋山信友南信濃軍團,形成從東西兩面合擊于織田家本城岐阜城,也就是現在稻葉山城城下的局面。

如此織田信長就有大麻煩了。

所以一定乘信長沒有統一美濃之前,先攻取郡上八幡城,為日后武田織田家決戰前,取得一個先手。

主意是如此,沒錯,眼下李曉開始找出兵郡上八幅城大義名分上的幌子,以及如何說服武田信玄,將戰略目標從北上,轉為南下,答應自己進軍美濃。

說服武田信玄,對于李曉而言問題不大。

眼下神保家內應的神保長住,寺島職定因與武田家內通嫌疑,被上杉謙信起意懷疑,現在已被監視,若是現在攻打神保家,絕對得不到對方實質上的支持。

若沒有這二人相助,放著李曉以當下飛觶,越中軍團的實力,與越中神保家,椎名家作戰,并沒有太多的勝算,更何況上杉謙信亦決不眼睜睜地放任,李曉在越中取得實地。

所以在越中攻勢不能進展的情況下,將目標轉移向美濃,攻取郡上絕對是一條好出路。

作為立志要上洛,目光長遠的武田信玄,絕不會看不出這一著現在看似無用,卻是布局深遠的一招妙棋。

至于攻打遠藤家的口實,這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這個極度講究大義名分,又極度不講究大義名分的時代。

既有織田信長這樣的踐踏者,亦有上杉謙信這樣的死忠。

所以無論怎么樣,大義名分都可以籠絡到一幫支持者,出兵必須是名正言順,換句話說,這幌子一定要打好,一定要響亮,讓自己理直氣壯。

在天神山城之戰中,遠藤慶隆就出兵偏幫姊小路家,這已經是得罪了武田家了,現在其又支持和庇護,姊小路賴綱在飛驛境內大搞破壞,如此不說是李曉有沒有進取郡上的意圖,都是不可以容忍,絕對要給與教訓的。

更何況李曉,還又找了一個攻打遠藤家更好的口實。

當晚李曉住宿在櫻洞城,連夜給武田信玄,內島氏理寫信,寫信之后,就命令身邊的可靠武士連夜將這兩封信送到這兩人的手上。

次日李曉在櫻洞城召見了忍者頭子橫谷幸重,命他可以派人滲透美濃,進行情報收集工作,并且弄清楚當地豪族結盟情況。

同時李曉為了攻打郡上,還打算暫時將居城從城生城搬遷至櫻洞城,因為櫻洞城更靠近美濃,可以以此作為攻打郡上八幡城的本據。

而眼下櫻洞城被毀個大半,正好給李曉屯兵,并囤積糧草,最好的掩護,到時可給與遠藤慶隆,姊小路賴綱一個措手不及。

在李曉的預計里,明年春暖花開之后,攻取郡上八幡城的軍事條件已經成熟,但真正條件成熟,必須等西美濃大亂,美濃三人眾離反齋藤家,向織田信長靠攏時。

到時候誰也意料不到,李曉會插進來一刀,而那時無論是齋藤家,還是美濃三人眾自己前途渺渺,更不會關心遠藤慶隆的死活,不用擔心他們來救援遠藤軍了。

所以當馬場昌房得知李曉,親自率領旗本備暫駐櫻洞城后,不由大為汗顏。

他在上次姊小路賴綱襲城時,本人出戰中伏不說,膝蓋中了一箭,負傷還在修養。

眼下見李曉親自駐扎,不由大是慚愧,向李曉請罪,將這次出戰失利的責任攬在自己頭上。

李曉對此只是一笑,目前攻取郡上八幡城的計劃,還是在他個人盤算之中,具體如何還要看內島氏理那邊反應,所以他沒有將實情告訴馬場昌房,亦沒有向任何一名家臣透露。

畢竟這次事關戰略方向的轉變,事關重大,李曉想更有把握一點,再對家臣公布商討,然后一錘定音。

不久內島氏理如李曉之邀抵擋櫻洞城,同時與他同來還一名神秘客人。

李曉得知之后,在天守閣接見內島氏理,以及這位客人,其他一切無關之人都不得聽聞此事。

天守閣中。

李曉安坐在主位上,在燭臺的燭光,目光不住打量拜伏在內島氏理下首之人。

對方是一名三十多歲的武士,對于李曉的態度十分謙卑,恭敬。

對方低聲言道:“在下千葉下野守常堯,拜見但馬守大人。”

李曉哦地一聲,問道:“閣下自稱千葉,為何不稱原來苗字呢?”

此人言道:“因擔心遠藤家報復,故而不敢以苗字相示,而我東氏一族,亦出自下總干葉一族,后迂徙到下總東莊,才改了苗字。4’

李曉點了點頭,原來這東氏是出自下總名族,關東八屋形之一的干葉氏。

東氏一族曾是當初的名族,著名如東常綠,身居幕府奉公眾,又為古今和歌傳授之鼻祖,為幕府和歌一時之指導者。

至于東常綠之孫東常慶,則是美濃郡上之大名,曾經力戰過朝倉義景,但在永祿二年時,郡上大名東家,遭到家臣遠藤盛數叛亂。

遠藤盛數聯合了飛驛大名姊小路良賴,布陣于八幡山,圍攻東常慶本城東殿山城。

后東殿山城被攻破,子逃出。

遠藤家下克上成功,得了郡上。

東常慶戰死,只有一篡取了主家家業,取而李曉眼前的東常堯,正是東常慶所逃出唯一的兒子,后逃到飛驛,托庇于內島氏理之下。

歷史上東常堯的結局,是一輩子藏身于內島家中,碌碌無為,并在天正大地震中,于內島氏理,以及內島家上下,連同歸云城一起都湮滅于地震之中。

而現在李曉清楚此人待見到自己之后,人生的軌跡徹底發生了扭轉。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