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兩百七十六章 歸云城的來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七十六章 歸云城的來客

第兩百七十六章 歸云城的來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外國歷史

城生城的天守閣內。

十一歲的少年藤堂高虎雙腿開叉,一手抓起烤好的年糕,狼吞虎咽地用入嘴巴中咀嚼。

剛剛烤好的年糕十分的燙手,藤堂高虎毫不猶豫地將之放入口中,吧嗒吧嗒地咀嚼起來,

最后在美食的誘惑,還有食物的滾燙之間,兩相掙扎著,倒也是吃得十分津津有味。

看著藤堂高虎猛吃著年糕的樣子。

李曉突然想起,歷史上,這位名人的一則趣聞來。

那時藤堂高虎正在沒落之時,從淺井家出奔。

他出奔時窮困潦倒,身分文,路過時三河國吉田宿驛一個年糕鋪時,眼見老板正烤著年糕,當下二話不說,拿起年糕就往嘴里塞。

面對人品節操掉了一地的藤堂高虎,旅店老板不僅沒有向對方索取年糕錢,還贈了他一筆路費。

三十多年后,已成為二十二萬石大名的藤堂高虎,率領大隊人馬再度路過此地。

藤堂高虎眼見當初的老板和年糕鋪還在,當即下馬與老板相認,并將當地頹廢之事,對家臣們詳細說出,還賞賜給這老板大量的金子,最后和同家臣們一起吃了一頓年糕。

后藤堂高虎并定下規矩,津藩歷來所食用的年糕,一定要吃來自三河吉田宿驛與左衛門鋪子的。

想起這則故事,再看著猛吃年糕的藤堂高虎,李曉懷著惡意的揣測,這哪里是老板相贈年糕,恐怕是不敢不給吧。

歷史上藤堂高虎身材高大,有六尺三寸(即190公分),面對這樣一個身材高大的野武士,那老板要想向對方討要錢財,恐怕應該是非常困難之事,所以做個順水人情,估計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藤堂高虎正吃得興高采烈,在微微抬頭之際,就看見對面的主公李曉,正饒有興趣地看著。

當即藤堂高虎慌忙將手里的年糕放下,在李曉面前拜下,言道抱歉,主公,我失態了,因為我盤纏用盡,三天沒有吃了,所以十分饑餓。”

李曉看了藤堂高虎一眼,言道沒,我看得出來,我新年賀宴上準備的年糕,你一個人就吃了一半。”

藤堂高虎聽李曉如此說,頓時比慚愧。

不過李曉卻隨即哈哈一笑,言道你飯量如此驚人,所以身材才長得高大,氣力很足,對于一名武士而言,這很好。”

藤堂高虎一臉大喜之色,喔地一聲言道主公,我高虎有的就是這一身蠻力,希望能為主公借重。”

李曉笑而不語,只有一身蠻力嗎?

戰國時最有名的跳槽之王,七易其主的人品,節操掉了一地的裹切師,寢業師。

要讓李曉對方只有一身蠻力的武士,這十分困難。

接著藤堂高虎與李曉慢慢詳談,說到他的父親藤堂虎高,原本是在地國人,而且藤堂源助虎高,曾經竟然還出仕過武田家,并且其得到前主公武田信虎,一字偏諱的下賜。

不過后來藤堂虎高被同僚排擠,又返回近江,先后出仕京極,淺井家。

說來藤堂虎高也換了三四個主公,而藤堂高虎更是子承父業,換了七個主公,而藤堂家這更易主家之優良傳統,更是一直代代相傳保持下去。

戊辰戰爭時,藤堂家津藩藩主藤堂高猷本身為幕府軍一方,但卻被明治天皇的新政府軍寢反,成為幕府軍最后的敗因之一。

而藤堂高猷因此,也被戰敗的幕府軍一方冠上了裏切者之犬的罵名。

李曉看著藤堂高虎言道我你想出仕為本家的武士,但是一來你的年紀太小,二來貿然提拔,我怕人心不服,事先必須經有一件事考核,若是辦妥了,才能出仕本家,否則只能暫時作為一名足輕侍奉了。”

藤堂高虎喔地一聲言道請主公示下,我一定不畏生死,完成主公交代之任務。”

“很好,”李曉點了點頭,言道,“不日,我將派你作為使者,前往歸云城申斥內島家,到時就由你來負責此事,務必不能墜了本家之顏面。”

藤堂高虎一聽喔地一聲,言道多謝主公,臣下一定誓死完成主公之托付。”

“很好,下去吧。”

李曉笑著言道。

藤堂高虎鄭重地向李曉一叩頭,然后轉過身,雙拳緊握一副躊躇滿志地走出了房間去了。

藤堂高虎退出后,房間旁的紙拉門一推,本多正信手持折扇緩緩走入,走到李曉面前坐下言道不知主公派這樣一個少年去內島家當作使者,是否有用意?”

“是否看來會太失當了呢?”

李曉哼地一聲,笑了笑言道我正是要內島家感覺到失當,你想當內島氏理見我居然派出一個半大的小孩,來作使者,與他溝通會作如何之想?”

“原來主公是要激怒內島家,我明白了。”本多正信手搖折扇微微一笑。

“不,”李曉目光一閃,站起身來,言道,“內島氏理被會因為我的禮,引以羞恥之感,而被激怒。如此我就可以找到對內島家用兵的借口了。當然了,我也想試試這藤堂高虎的膽量而已。”

說道這里,李曉不由一笑,想到所謂‘不仕二主’之藤堂高虎,‘清廉如水’之大藏長安,此二人將來看來還是真是我家臣團中之兩璧。

本多正信這時開口問道主公,據臣下所知,自從主公放出風聲,指責內島家在鍋山家一事上,故出兵幫助姊小路家,與本家為敵以來。兩家關系一直在惡化。”

“這大半年內島家一直在積極備戰,他們不斷在加固著歸云城,修得是固若金湯。以臣下看來,若有排名之說,歸云城絕對可列入天下前五座艱險難攻之城。”

“并且不僅如此,內島家本就與凈土真宗在飛驒之分寺照蓮寺亦有著同盟關系,這半年來更是積極向照蓮寺靠攏,兩家還定下的婚約。要凈土真宗,眼下是本家在飛驒越中立足的重要依仗啊。若攻打內島家,若引來照蓮寺的干涉,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曉點了點頭言道正信你的話,真是金玉之言。這大半年來,內島家在積極準備我本家一戰,我們亦沒有偷懶。旗本備經過大半年之整合訓練,已形成戰力,可以一戰了,這次出征正可大用。”

頓了頓李曉言道現在為了籌備這支旗本備,我從各方可以挪用之資金,已是基本耗盡。如果不能盡快攻下歸云城,奪取歸云金山,以后要么解散旗本備,要么只能舉債過日了。所以這次攻打內島家,對我而言,勢在必行。”

“至于歸云城,我自然有奪取他的計謀,這你須操心,至于照蓮寺方面,卻是不得不慎重對待。照蓮寺雖只是一個末寺,但背后卻代表著本愿寺,論如何,都是眼下我得罪不起的。”

李曉想了下,復對本多正信言道正信,看來要勞煩你代我奔波一趟了。”

本多正信喔地一聲,言道若能維持本家與凈土真宗之和睦,正信自當不辭辛苦。”

李曉點了點頭言道照蓮寺方面只需打個招呼就可以了,重點必須在于本愿寺顯榮的身上。你到勝興寺一趟,告訴他我要馬上攻打內島家之計劃,之后承諾若奪取歸云金山,將每年奉上一千貫,作為對此事之報償。”

本多正信喔地一聲,言道主公,如此甚好,以本愿寺顯榮與本家之友好關系,答應之可能很大。如此讓本愿寺顯榮以越中御山勝興寺住持的身份,代我們約束照蓮寺,就可以免除與凈土真宗交惡之后果了。”

飛驒,歸云城。

歸云城位于飛驒國大野郡,在于飛驒國西北。

歸云城背依著陡峭之歸云山,而腳下則是一條河川名為莊川。

莊川古稱雄神川,與大多數山地河流一樣,水流湍急,沿著莊川,有一條十分艱險難走之小路,可以到達越中國的礪波郡。

這里是飛驒的高山地帶,每當冬季就會有豪雪降臨,交通十分不便。

自內島家在歸云山金山后,人口才漸漸密集起來,但是盡管如此,此地仍不適宜于耕種,作為境內主河流的莊川時常泛濫成災,不可收拾,所以內島家一地的石高還不到三千石。

這點遠遠比不上位于飛驒南部河谷之姊小路家。

不過李曉實行糧食,鹽專買之后,內島家雖缺少米糧種植,但百姓生活卻反而未像姊小路家那么困苦。

主要還是內島家有歸云金山依持,有足夠錢來向神岡城購買鹽,糧食。

并且普通百姓之中,亦主要養蠶為生,以絲綢兌換作為生活來源,還有進行硝石,和紙制作。

有了養蠶業支持,所以百姓間的生活還可以維持。

當地人為了養蠶之方便,以及對抗山區地帶之豪雪,還創造出特殊民宅合掌造屋。

這種設計的屋子,到了一九九五年時還成為了日本世界文化遺產。

而眼下作為李曉使者團的藤堂高虎,魯伊科斯塔一行,正一場大雪之后,來到了歸云城下,拜訪內島家家主內島氏理。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