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兩百七十一章 歸云金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七十一章 歸云金山

第兩百七十一章 歸云金山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公告:有部分用戶反映偶爾有打不開網站的情況,經檢測發現是用戶本地線路DNS解析出現故障,請多刷新或換IP。謝謝!

永祿八年,四月下旬。

神岡城。

與姊小路家達成協定之后,李曉率軍勢從鍋山城前線凱旋,返回神圈城。

李曉這次出征本就是師出有名,未折損一兵一卒,就壓服了姊小路,內島家飛驒國內兩大有力豪族。

其中姊小路家還是朝廷認可飛驒國國司,公家家格為羽林家,比飛驒國守護大名還更加尊貴的存在。

而這次卻受到武田家家臣李曉的挑戰,最終不得不屈服,一時顏面掃地。

姊小路家名聲上的折損還是次要的,但更主要是實力上的折損。

姊小路良賴費盡心機,寧可背負罵名亦要奪取的鍋山城丟失之后,不僅意味著領地上的減少,并且鍋山城的位置,與高堂城一起,猶如兩個釘子般釘入了姊小路家的門前。

如此鍋山城既替李曉把住了姊小路家通往神圈城之通路,又十足地惡心到了姊小路良賴。

經過一年多來的規建,神圈城的城下町已頗具規模,因為李曉頒布的鹽,糧食專賣的發令,故而不少商家入住此地,而各種衍生業亦隨之加入。

眼下神圈町人口已近三千人,逐漸取代了原先的櫻洞城城下町,成為整個飛輝國的中心。

李曉的大軍排列成嚴密的行軍隊列,從町外緩緩前進,草鞋擦擦地踏地聲,如林一般的三間長槍高高豎起,盡顯威武的氣勢。

當李曉的軍勢進入神圈城城下町時,受到兩側民眾的歡呼簇擁,他們有不少人是飛驒本地百姓,更多則是神圈備的家屬們。

當他們看到親人平安返回時,皆是淚流滿面,使勁地招手。

但是因為軍令嚴謹,行列之中的足輕們即使聽到有人叫喊自己的名字,卻不敢半途脫離”甚至左右旁觀亦不能。

李曉坐在戰馬之上,看到這一幕,微微點了點頭,心想:島勝猛果然是將才,神圈備軍紀如此,將來可以大用,這可是我李曉打天下的班底。不知將來率領此軍打著武田家旗號上洛時,是否可以看見百姓夾道歡迎的一幕。但不論如何,這里的百姓子民”皆是擁護我李曉的。

李曉坐在黑鍛之上,如此雄心萬丈地想到。

入城之后,李曉下令就地解散軍勢,神圈備的足輕們皆然歡呼雀躍。

李曉重新進入神圈備的天守閣,他召來大藏長安議事。

大藏長安眼下身為李曉的神圈町”神圈銀山奉行,掌握了李曉大半個財政大權,眼下在李曉家臣中位次僅次于島勝猛。

天守閣里除了大藏長安之外,他的身旁還跪坐著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大藏長安看了此人一眼,顯然是不明白他的身份,不過大藏長安并非沒有出言疑問。

李曉手指著那坐在大藏長安下首的人,言道:“長安,此人是我新招納的家臣,是來自尾張中島郡的增田長盛。”

這名年輕人聽李曉之言后,向大藏長安跪拜言道:“拜見大藏大人。”

大藏長安矜持地一點頭”以表示回禮。

李曉眼底看著增田長盛,心底言道,沒有料到,橫谷幸重動作這么快,一下就將自己指定的人找到了。

能得到這位內政名臣增田長盛的投效,李曉還是十分欣喜,以及意外的。

增田長盛歷史上是豐臣五奉行中第三席,受封大和國郡山城刀萬石,主要負責其土木擔當”在太閣檢地時,輔佐石田三成進行美濃”越后之檢地。

而現今增田長盛尚且是名聲不顯,無人所知,按其籍貫出身來看,推測其父親不過是一名地侍,出身平凡”更不用說什么家格了,歷史上一直到了天正元年(1573年)方才在織田家成為三百石的武士。

而當橫谷幸重找到增田長盛時,他正在尾張國自家的增田村中耕田”待聽聞有人意欲招納他成為武士,而且還是當世大大名武田家時”當即二話不說放下鋤頭,就答允了。

于是正是投效李曉麾下,出仕為家臣。

李曉首先對大藏長安言道:“此次召你來,是明確一下本家目前財政,你可以與我還有這位增田大人,詳細說出。”

大藏長安喔地一聲,之后如數家珍地將眼下李曉領地內的財政說了個大概。

首先是領地上年貢。

眼下李曉直轄領地已近二萬三千石,而麾下三名與力家臣,猿蒼城城主鹽屋秋貞四千石,高堂城城主廣顆宗城一千八百石,以及新歸屬李曉一方的鍋山城城主鍋山良行一千五百石。

接下來還有神圈城城下町收入,很大一部分是從自鹽,糧食這兩塊流通交易中獲得。

接著大藏長安將去年財政收入支出,與李曉明細地一一說明。

之后大藏長安言道:“擴充了旗本備以后,本家之財政已負荷到極限,沒有空余之財政維持了。”

李曉言道“我明白,此事早就在我的預料之中。”

大藏長安言道:“請恕臣下直言,臣下一直反對主公擴建神圈備,目前而言沒有盈余之財政,意味我們沒有任何財力,可以應付多余變故,而臣下亦構想出幾個刺激城下町商業發展的舉措,也得不到資金支持,但暫時不得不延期。

李曉言道:“你的難處我明白,實際上我還想讓你再掏出錢來的,此次鍋山家歸屬本家,其戰略位置對神圈城而言,十分重要,是我們在飛驒監視姊小路家的橋頭堡。我還打算出一筆資金替鍋山家增筑鍋山城,作為抵御姊小路家的前沿所在。”

大藏長安聽李曉之言語,臉色劇變,猶如一個守財奴般言道:“回稟主公,這根本不可能,實話說本家的財務已到了十分危機的境地,甚至連下一次出陣所需的軍糧都拿不出了。而這次增筑鍋山城之事,臣下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李曉點了點頭言道:“此事我已經明白了,并書寫信件給御館大人,勝賴殿下請示。前日御館大人已給我回復”將資助我五百貫軍資金。”

“五百貫?”大藏長安松了口氣言道,“僅夠維持一陣,從根本上而言還是不夠。”

李曉笑道:“我還沒說完,除了御館大人外,勝賴殿下還資助了我兩千貫,另外真田一德齋大人亦聞之我的窘境,亦送來了五百頁。如此一共是三千貫了。”

說道這里,李曉不由感嘆,當初自己寫信向武田信玄武田勝賴將飛驒,越中自己可能受各方夾擊的情況說明,目的就是要要錢要兵要糧。

而比起武田信玄的摳門,只給了區區五百貫,武田勝賴待自己真是沒說的一口氣就撥出了兩千貫,而真田幸隆亦大概是聽武田勝賴說了自己的難處,不知是出于何種目的,居然也借錢給了自己五百貫。

想到這里,李曉不由的對武田勝賴有幾分慚愧,武田勝賴與遠山家的聯姻,馬上大婚在即,自己還從他那里順了這么多錢,如此讓李曉都有些羞愧了。

不過大藏長安的反應卻是喜出望外,因為這筆錢的入賬確實令李曉的財政緊張,一時延緩。

大藏長安快速地計算了一番,向李曉稟報言道:“主公,有了這三千貫錢,如果謹慎使用,至少可以維持到明年。”

李曉聽了大藏長安的稟報,點了點頭言道:“如此就好。

說完李曉看向增田長盛,言道:“增田,此次增筑鍋山城就由你來作為筑城奉行,來統籌負責此事有問題嗎?”

增田長盛吃了一驚,連忙拜服言道:“臣下初來本家,就蒙主公授予如此重任,臣下感到責任之重擔,但若是主公交付之事臣下一定誓死完成。”

李曉聽了增田長盛這番話后,笑道:“不過就是筑城而已,提不上什么誓死完成的,筑城之事若處置得當我還會另有封賞。”

李曉看了眼增田長盛,此人眼下還處于考察期將來肯定是要作為自己重要的奉行來使用的。

接著李曉示意增田長盛退下。

李曉與大藏長安接下來要談之事,就并非這位新進家臣可以聽聞了。

李曉首先向大藏長安問道:“神圈銀山之開采,已到了飽和嗎?若是你有辦法,我可以再招募礦工,增大開采量。”

對于神圈銀山之事,一向是李曉家中最高機密,僅有島勝猛,本多正信,大藏長安等數名親信家臣可以知曉。

大藏長安想了下言道:“主公,經過這一年多的運作,神圈銀山的開采量已接近最大,雖還有再增加開采的空間,但因為礦脈限制,所以余力不大。”

李曉聽大藏長安如此說,搖了搖頭,他這次找大藏長安,本希望神圈銀山能再給他一點驚喜的。

說來說去打戰就是打錢,沒有財力支持,李曉再有本事,亦是無能為力。

大藏長安言道:“神圈銀山確實軍見的好礦山,當年之石見銀山亦不過如此,并且按照目前開采速度,神圈銀山的礦藏量就是再支持五十年以上亦無問題,但是一時急切不能將這幾十年的采量,在兩三年之內都挖掘出,這并非人力可以辦到。”

李曉點了點頭,他亦明白大藏長安說的是實話。

李曉繼續問道:“長安,身為奉行,你也知道本家目前之困境,你可有辦法拓展財源,以解這燃眉之急。”

大藏長安想了想,又提出幾個方案。

李曉仔細聽后,大藏長安所說的方案都十分有構想性,但是要么啟動資金所需太大,要么運轉周期太長,所以對于李曉眼下而言統統沒用。

面見李曉的不滿之情,大藏長安只能不斷絞盡腦汁。

正待無計之時,突然大藏長安一拍大腿,問道:“主公,你可知道歸云金山?”

李曉聽了大藏長安的話,頓時明白他在打什么主意了。

歸云金山位于歸云山中,而歸云山正是內島家的領內。

而內島家的本城歸云城,正建在此山之上。

接下來大藏長安口若懸河地向李曉講述了歸云金山,在他的建議中,內島家的歸云山金山無疑是一個大礦藏,若是以他的方法開采,肯定能成為李曉領內第二個不遜色于神圈銀山之礦山!

李曉聯想到礦山之重要性,不禁雙目放光。

一個神圈銀山不僅替他支撐其神圈,蛇尾兩備隊,還有富裕,這可是大金手指啊,神圈銀山對于李曉而言,就相當于數萬石高的知行地存在。

若是能再將歸云山金山搶在手中,他眼下擴建旗本備而引起資金困境的難題,這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面對大藏長安的建議,李曉真正的心動了。

大藏長安分明是要說服,李曉從內島家口中將歸云金山搶來啊!

李曉想了下,立即將島勝猛,本多正信二人召集來,討論此事的可行性。

島勝猛,本多正信進入天守閣后,大藏長安將方才與李曉商討之事,重新論述了一遍。

島勝猛,本多正信聽后之后,亦然為之色動,顯然亦為歸云金山所吸引了。

島勝猛首先言道:“要奪取歸云金山,必須從內島家手中搶奪方可,眼下出兵的口實我們是有的。”

對于出兵口實是這樣的。

在李曉攻陷姊小路家的鍋山城后,姊小路良賴事后十分不甘,直接向武田信玄申述,言明李曉不宣而戰,出兵攻打配下豪族,實非飛驒越中總軍團長應做之事。

而李曉亦早有應對,將話題扯開,反擊說作為配下豪族的內島家無理由出兵,偏袒姊小路家之事。

當時這只是一番表面上扯皮,武田信玄偏幫哪一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李曉亦做個樣子出來,來顯示自己并不理虧,給人以交代就是。

而內島家對于李曉的申斥,置之不理,反正他們有足夠的底氣不把李曉,甚至不將武田家放在眼底。

作為一個飛驒豪族,內島家立場如此強硬,也并非沒有道理,因為他們有真正的底牌。

本多正信對李曉言道:“主公,縱然我們有了出兵內島家之借口,但是若非十分把握,我們并沒有攻下內島家之實力。這并非像攻陷鍋山城那般容易,我們即使將神圈備,蛇尾備,旗本備全數出動,亦攻不下歸云城。”

本多正信之言,李曉明白。

內島家的居城歸云城,是天下聞名的堅城,并作為整個飛輝最堅固的山城,沒有之一。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