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雙喜臨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雙喜臨門

第一百七十六章 雙喜臨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永祿七年,正月。]

持續了半個月之久,北飛輝國內江馬家的動亂已接近結束。

江馬輝盛在武田家的幫助,終于一舉平定家族內部一切反對聲音,坐牢了江馬家家督的位子。

不過江馬家經此內亂之后,元氣大傷,近來已有傳聞姊小路家全軍備戰一事,等飛單國積雪融化之時,就對江馬家進行用兵。

面對姊小路家的威脅,江馬輝盛現在的處境,可用惶惶不可終日這樣的詞匯來形容,所以他將一切希望都指望在李曉,以及他所說的武田家今年要出陣的飛櫻的征討軍身上。

如此一來,江馬輝盛只能緊緊地削庸在李曉之下,連翅膀都不敢炸一下。

飛眸國,神網城。

自在江馬家兵諫成功,使其家主易位后,李曉已返回神網城,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徹底接管了神網銀山,除了需工仍用原來江馬家的人以外,駐軍已換成了自己人。

神岡需山僅距離神岡城只有一里山路,可謂就在李曉的眼皮底下,這為他掌控需山,更添加了便利。

不過作為只會玩信野,太閣的李曉,他又不是需大畢業的,對于需山一事絲毫也不熟悉,所以這方面只能去四處收羅人才,來他們來負責。

取得神網需山后,李曉讓忍者眾費了一番力氣,請出來專門負責勘需的山師、側量師,精煉師來對整個神網需山的需藏,進行勘探口

而勘需的總負責人,就由李曉乎下的大藏長安擔任。

對于大藏長安的實力,李曉是深表放心的。

在德,幕府中,大藏長安就曾被任命為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奉行。

要知道石見銀山,佐渡金山分別是銀產量和金產量,都曾經成為日本第一,或者是世界第一的富需。

大藏長安之所以被任命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奉行,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對采需一事極度精通。

當日大藏長安帶著山師、刻量師,精煉師將整個神岡需山,做了整整一日的勘探。

之后大藏長安臉也不洗,一身臟兮兮地匆忙忙地奔進神岡城天守閣,一見到李曉,就一畫神情激動,喜不自勝的樣子。

興奮之下,大藏長安說話也不利索,幾乎是斷斷續續地言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大喜,大喜。”

李曉見了大藏長安這樣子,詫異言道:“長安不過是讓你去一趟神網銀山,不用給我興奮成這個樣子吧,我一直跟你說,作為一名武士要有武士的氣度。”

大藏長安愣了一下,言道:“是臣下失態,但是主公,實在是大喜啊。”

“哦?是神網銀山有什么發現嗎?”

大藏長安重重的點了兩下,言道:“主公,何止是發現,實在是大喜之發現啊!”

“具體說來。”

大藏長安平靜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言道:“主公,今日臣下帶著人將整個神岡銀山,進行勘探,將需石整理成樣本分析,并對這個需山的需藏量,作為了細致的估算。”

頓了頓,大藏長安目光一閃,以一種嚴肅地口氣言道:“臣下發覺神岡銀山需脈之長、需質之佳,無可比擬,而且要挖掘新需脈也相當容易。]臣下做了一個大概估算,即使神網需山的需儲量不如石見銀山,差距也不會差太遠。”

納尼?

李曉他雖然知道神岡需山的需儲量多得驚人,但卻沒有想到竟然多到這個地步。

李曉嗯地一聲,然后問道:“你說得具體點,到底神岡需山的一年開采量能達到多少?”

大藏長安目光閃閃然后言道:“如果主公,你讓臣下負責神網需山開采一事,扣除給江馬家那一部分外,臣下有把握,今年一年之內,為本家擴充一支五百人的常備。”

“五百人的常備?”李曉十分訝然,頓了頓言道:“這不是一座神岡銀山的年產量,相當于兩萬多石高的知行。”

李曉當初組建一支一百人的常備,用的是一千貫的直捧,而武田家軍役賬上司樣的俸祿,出兵也只一百人,不過多半只是臨時動員的農兵。

也只有李曉有明國拉面館作為收入,捧祿并非是他唯一來源,才敢如此作為。

若換做其他家臣,司樣是一百常備,差不多要近兩千貫直俸都才裝備起,畢竟他們的捧祿也要留下一部分錢來自己用吧,否則就真的就是弛青年,所有收入都舀來給大名養兵了。

以李曉的以后的估算中,領地內差不多以五十石一人的比例,來組建自己常備,也就是說一萬石的領地,出常備一百八十人至兩百人左右。

而神岡銀山居然給能自己提供五百人的常備,也就說相當于一塊兩萬五千石的知行。

聽了李曉疑問,大藏長安十分肯定點點頭言道:“主公這是肯定,并且這還是第一年,一切都沒有成熟的條件進行下,至于明年臣下有信心,哈哈主公組建一支一千人的常備。至于后年還可以更多。”

“一干人的常備。”

那不是相當于五六萬石高的知行地,李曉感覺自己差點要幸福的暈過去了。

“不對”李曉重新想了一番,問道,“按照你這么說,神岡銀山之前一直掌握在江馬家的手中,怎么不見江馬家裝備這么多的常備呢?”

大藏長安油然一笑,言道:“這主公就有所不知了,江馬家采銀,一直是采用是土法煉金,所以開采量一直不高。但在下采用的開采法,所用的開采效率,要遠遠高于江馬家。”

“哦,什么開采法?”李曉頓時來了興趣。

大藏長安頓時擺出我是磚家叫獸,一昏權威人士的架勢,以十分專業的口氣言道:“我所用的開采法除了豎穴掘,坑道掘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精煉之術,在金需砂中加入錯高溫熔解進行煉制,這是利用金屬和金屬容易結合的特性。而先把銀和錯結合,下一階段,以灰來吸錯,最后只留下銀。”

“哦,原來是灰吹法。”李曉洗然大悟。

大藏長安面露詫異,一哥這你都知道的表情問道:“原來主公也知道,這種煉金之法。”

李曉哈哈一笑,暗中十分慚愧,說實話若不是玩過信野,其中有一項內政的科技樹,是吹灰法的,否則他怎么可能知道這個知識。

大藏長安隨即洗然大悟言道:“臣下忘記了,主公是明國人,這吹灰法就是從明國傳來的。不過當年臣下九州博多町學習采需之法時,卻是南蠻人教的。不過這吹灰法,真正在日本應用,還是幾十年前大內家用這種辦法開采石見銀山。

原來如此,李曉點了點頭,當時大內家,一手掌握了有日本銀開采量第一的石見銀山,另一手掌握與明朝勘合貿易的大權,所以憑此向明朝大量輸出白銀。

李曉見大藏長安說得頭頭是道的樣子,心想自己當初從武田勝賴那邊將大藏長安挖墻角挖來,現在終于派上用場。

大藏長安的父親大藏右衛門信安,雖是大藏流猿樂師出身,但是卻精于煉金,被武田信玄聘為精煉師,其在武田家的黑,金山擔任藏前眾一職。

而大藏長安的采需術除了父親傳授的,還去九州博多找南蠻人學過,日后德,幕府命他為佐渡金山和石見銀山的奉行,就可看出他的能力。

于是李曉對大藏長安言道:“長安,我現在就任命你為神網銀山的奉行,年捧一百五十貫。”

大藏長安聽了李曉這么說,頓時吃了一驚年棒一百五十貫,這已是足輕大將的級別,就連李曉麾下頭號大將島勝猛年俸也沒有這么多。

大藏長安當即拜服下,感激涕零地言道:“拜謝主公厚賜,臣下一定誓死報效。”

李曉言道:“我不要你誓死報效,你只要做到兩點就足夠,第一神岡銀山的開采量,要達到你方才說的那個數字,第二,不需貪污,明白嗎?”

“喔!臣下一定遵照主公的吩咐。”

大藏長安抬起頭后,已是雙眼微微泛紅,一昏喜不自勝的樣子,在這一刻起大藏長安終于將自己視作李曉家臣團中堅定一份子了。

大藏長安表現出一昏設身處地蘀李曉打算的樣子,言道:“圭公,我聽說神網銀山,是我們從江馬家借來的,只有三年期限,如果三年一滿,若將神網銀山還給江馬家,到時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李曉哈哈一笑言道:“這你放心,三年之后,就是我舀這神網銀山送給江馬輝盛,他也不敢要了。”

李曉這么做也并非隨便亂說,他早已經計算到牽制江馬輝盛的棋子。

那就是江馬輝盛的兄弟江馬信盛,此人之前名叫丹立法師,在白,鄉本愿寺的山門照蓮寺出家,后因江馬時盛不喜歡江馬輝盛,準備讓他作為江

馬家家督候選人,并正式起了武士名江馬信盛。

此人在歷史上,江馬時盛降服武田家時,曾派他到武田信玄那做人質。武田信玄對他十分喜歡,就讓他在本家旗本中擔任足輕大將一職。后來武田家一直想讓江馬時盛讓親武田的江馬信盛作為家督繼承人。

后來江馬輝盛聞之此事后,于天正六年(一五七八年),派刺客謀殺了江馬時盛,篡取了江馬家家督的位子,之后斷絕了與武田家關系,并在上朽,織田兩邊蛇鼠兩端。

不過在李曉這穿越者影響下,江馬時盛斃命的時間提拼了十幾年,并且現在江馬輝盛也堅定地站在了武田菱的大旗之下。

并且在這次江馬家內亂之中,江馬信盛還未來得及如歷史上被送到武田家作人質,他本人還在照蓮寺出家。

正如李曉預料的那樣,本愿寺那幫野心勃勃的和尚,不攪弄點事來就不安生。

本愿寺在得知江馬家內亂一事后,表現止是對弒父上位的江馬輝盛,做了一番道義上的譴責,然后表示江馬輝盛不具備有繼承江馬家的資格。而他的兄弟在日蓮寺出家的江馬信盛才是江馬家家督的人選。

于是本愿寺的野心,在李曉看來已十分明了,他們就是想乘著江馬家易主內亂之機,火中取栗一把,將傾向自己一方的江馬信盛扶植上臺,然后讓江馬家徹底納入本愿寺的勢力范圍。

雖然本愿寺在飛輝國的勢力,不似越中加賀那么強大,但在那幫和尚的搖旗吶喊下,江馬信盛手下倒是聚集了一幫反對江馬輝盛的原江馬家家臣們,這對于現在實力虛弱的江馬輝盛而言確實倒有幾分威脅。

所以江馬輝盛現在對武田家,李曉是畢恭畢敬,李曉的態度至關重要,若是他轉向本愿寺,那么江馬家家督之位就要再度易主了。

至于三年之后,經過神網銀山的大幅開采,李曉那時勢力更是今非昔比,那時即使沒有江馬信盛在,江馬輝盛敢向李曉要嗎?即使李曉肯給他,他也不敢收。

大藏長安見李曉如此胸有成竹,頓時也將大半個心放下來,有了李曉的保證,如此他就可以將所有精力都放在神網銀山的開采上了。

當大藏長安退下后,一名部下來到天守閣上向李曉交納了一封來自武田信玄的密信。

李曉連忙拆開信件,仔細看后,知道武田家終于要出兵飛解了。

果真如歷史上一樣,武田信玄在永祿七年,展開對飛輝的征討,并由山縣昌景作為總大將領軍。

當然山縣昌景現在還未改名,仍還叫做飯富源五郎。

在武田信玄的信中,飛曄征討軍編組有,總大將飯富源五郎,監軍曾根昌世,軍糧奉行李曉,其余各備隊大將為一條信龍,木曾義昌,馬場昌房,青柳清長。

不包括李曉的常備,以及江馬家的兵力在內,武田家合計出動軍勢在三干五百人之上。

信中武田信玄下達命令,這次飛單征討軍的首要目標,是讓姊小路家,內島家對武田家降伏,如果不從,就是徹底消滅鏟除。

其中李曉的任務,就是保證軍糧通道的暢通,并在神岡城囤積足夠大軍兩個月以上的糧草。

預計大軍在五月出陣,所以李曉必須在四月飛櫻大雪消融,道路解封之后,就開始籌備,給他的時間差不多有一個月時間。

正在李曉考慮軍糧如何籌集之時,這時自己的情報頭目,忍者橫谷幸清又向李曉交來一封信件。

李曉眉頭一皺,問道:“又有什么事?”

而橫谷幸清神情嚴肅,默然不答,李曉微微訝異,接過來信來仔細看去,頓時一股從心底滲出的油然之喜,溢于言表。

這時橫谷幸清才伏下言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李曉像一個小孩子般,發出酣暢的笑容,一揚信紙又重新再讀一遍又一遍。

終于李曉確認了這個喜訊,我做父親了。

永祿七年這個正月對于李曉而言,是一個難忘的,幸福的一個月,小幡由美在高遠町蘀李曉生下了長子。

網站強烈推薦: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