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一百六十六章 姊小路家來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姊小路家來襲

第一百六十六章 姊小路家來襲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在外丸的大手門之后就是,外丸內的建筑物。(wap)

建筑物上有馬場,靶場之類的練兵,還有李曉親近武士居住的屋敷,比如島勝猛,師岡一羽,小幡曉憲等他們與他們家人的,皆在此住宿。

除開這些建筑物外,直接就是一條馬道從外丸大手門后一直貫通到神守丸的大門。

這條馬道距離頗長,蜿蜒上坡,并且馬道上沒有任何遮擋物,完全暴露在本丸,神守丸曲輪的射擊區間之下。

也就是說,如果敵軍攻破外丸的大手門后,要再想沿著馬道上第二個臺面,攻擊神守丸的城門。

在馬道之上,敵軍將會遭到本丸,神守丸守軍射擊,只有付出一番傷亡的代價后,最后才能攻打到神守丸城門前。

對比起外丸的大手門,在神守丸城門的設計中,李曉在這一點中加入了中國甕城的元素,做成前后雙城門結構。

而實際上,這翁城的設計,在當時的日本也并非獨創。

日本城門的設計中,外枡形虎口與馬出都有甕城設計的影子。不過這兩種設計,并非主要考量到,對攻入城中敵軍,有生兵力進行殺傷的用途,而是主要作為主城門被攻破后,有另一個城門作為一個緩沖帶來使用。

所以李曉在神守丸的設計上,也采用了高麗門的做法。下層是大門,上層是曲輪加射擊口。

不過神守丸的大門,在參考中國甕城這一點的設計上,將高麗門做成了前后雙曲輪,在城門的曲輪的背面同時開有狹間,可以提供射擊用途,如此在安全防護上,也做到了防止入城的敵軍從北面攀爬。

不過仍就因為趕工時間所限,這個甕城還是只能拖到來年再做了。

因為時間的限制,李曉放棄的還不止如此,李曉本來還想在神守丸,本丸所在的臺面外壁,修筑一道石垣。

石垣的是用一塊一塊石頭在外壘起,主要用來阻止敵軍從外丸的馬道,直接攀爬翻越到神守丸,本丸上的難度,并且也可以防止敵軍進行挖掘。

日本最早大規模使用石垣,是在忽必烈攻打日本時,當時掌握日本大權的前北條家執權北條時宗,吸取第一次元軍登陸的教訓,命人沿著北九州博多灣沿岸,修筑了一條長長的類似于石堤的石垣,以阻止元軍的艦船靠海登陸。

在忽必烈第二次攻打日本的,弘安之役中,在元軍的戰艦在到達日本九州后,放眼望去,沿岸都是巨石壘起的石垣,竟找不到一處可以登陸的地點,幾次強攻登陸又遭到失敗,結果全軍被迫停泊于海上一個月。

最后再遭臺風,十余萬部隊掛掉。

不過雖然神岡城沒采用石垣,但是因為其建筑在靠山一面的緣故,挖開表面的草泥后,里面都是一塊一塊堅硬的山石,如此也暫代了石垣的作用。

同時為了增強防御,李曉還在神岡城中準備修建五個櫓,外丸兩個,神守丸兩個,本丸一個。并依據櫓位置的高低,分別命名為一番櫓至五番櫓。

櫓的設計上就有點像中國的箭樓,不過功能不僅限于箭櫓一種。

比如李曉建在天守閣的櫓,就是稱為太鼓櫓,一般用于有特殊情況時,太鼓手在上面擊鼓,來召集眾家臣議事,或者召集常備御敵使用。

所有神岡城的櫓統一都是二層,這被稱為二重櫓,上面一層預警,火弓箭或鐵炮射擊之用,而下一層則屯放物資,裝備。

櫓和天守閣之間并沒有太多的區別,一般而論天守閣,實際上就是本城中最大的一個櫓。

天守閣一般位于本丸中,是一座城最核心的部位,也是最后一道防線。站在天守閣上,城主大人可以鳥瞰整座城的任意一個角落,在上面很容易生出萬人之上的優越感。

天守閣除了作為軍事上的用途外,還有提供城主以及其家人的居住的功能,這里也是城主和家臣之間,有重要事情商議和評定的地方。

說起天守閣,就不得不提及,安土桃山時代的安土城和大阪城,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二人當時都是天下人,安土城天守閣,是七重天守閣,而大阪城則更進一步達到了八重。

兩座天守閣都修筑的金雕玉棟,織田信長還將安土城的天守閣外表貼上了金箔,而豐臣秀吉更將大阪城天守閣三層,用黃金鋪就了一間茶室。不過如此奢華的作風,也可看過兩人一種爆發戶的炫富心態。

相比之下,后來的德川家康這點上做得好太多了。

李曉將天守閣是作成三重天守,雖然不高,但是占地地域很寬敞。

其中的評定室足夠可以容納近五十人家臣一同議事,同時李曉在天守閣四周挖了許多小池子,平日作為觀賞風景,萬一水源斷絕,也可用來取水使用。

整個神岡城大體設計完畢后,李曉讓島勝猛,師岡一羽,小幡曉憲負責軍事上的守備任務。

而整座城的施工和處理,則交給大藏長安和木下小一郎兩人一起負責。

大藏長安負責統籌和分配,木下小一郎則負責監督,分管。

筑城的開始一個月,一切進展順利,除了外部的放馬柵,堀切開始幾天內完工。接下來土壘夯實,堆砌的過程也進展很快,到了八月中旬外丸的曲輪也已經建設完畢。

期間姊小路家秘密派遣忍者到李曉城中的木料堆積地,試圖放火焚燒,不過被橫谷幸重的忍者前提察覺,使得姊小路家的陰謀破產。

九月處,外丸的兩座箭櫓已經搭建完畢,外丸的防御初步建成。

之后姊小路家坐不住了,又出動三百軍勢來夜襲。

李曉的兩百常備龜縮在神岡城中,憑借著防馬柵,堀切的幫助,用鐵炮弓箭將姊小路軍擊退。

不過神岡城囤積木料的地方,遭到姊小路軍,用投擲火把,還有棉布捆著箭的火箭襲擊。

李曉囤積的木料被焚毀部分。

隨即李曉又多費了兩天的功夫,再次從高原川上,將筑城的木料引入城下町。

受這一拖延,筑城的速度有所減慢,隨著工期越來越近,李曉不得不加快了筑城速度,接下來的每日就是下著大雨,烈日暴曬,也沒有停歇筑城的行動。

在秋收結束之后。

李曉迎來了一個對人生而言,特別有意義的消息,小幡由美懷孕了,預計來年新年前后會生產。

李曉被這消息,沒來由地蒙了一下,我居然要當父親了。

而相對之下,島勝猛的家臣團們則更是興奮,李曉的子嗣,對于他們而言,李曉的家門就得到了傳承,效忠的對象就可以得到延續。

這樣的消息對他們而言,無疑大大更加強了李曉家臣團的凝聚力。

好事接連而來,李曉剛剛得知自己做父親的消息,這邊又得到三百民夫的幫助,筑城的速度又進一步加快。

外丸修筑防御多已經修筑完畢,神守丸軍糧倉庫和天守閣的建設又緊接進行。

就在李曉看到神岡城要如期完工的曙光之時。

姊小路良賴終于坐不住了,他絕不能坐視,武田家在飛驒國建立起,這樣一座橋頭堡,來威脅到自己飛驒國國司的地位。

于是姊小路良賴在領內動員了七百軍勢,親自來攻打李曉的神岡城。

李曉通過橫谷幸重的忍者眾通報,立即得知了第一手消息,于是立刻也動員起農兵備戰起來。

雖不抱有期望,中途中李曉還是向江馬時盛送信,要他派出軍勢來助戰,但是果不其然江馬時盛對李曉這一要求表示了拒絕。

理由是最近身體偶感不適,所以不能帶兵來援,并故意用一種諷刺的口吻,夸耀了一番李曉的勇武,言道白根山上上杉謙信八千人都被李曉擊敗了,姊小路家的區區七百軍勢算得了什么。

并在信的末尾還祝李曉馬到成功。

李曉見此信默默冷笑,反正山高水長,與江馬時盛這筆帳日后是早晚要算的,總有一日要讓他喝到自己的洗腳水。

所以眼下李曉立即動員備戰,將擊退姊小路家唯一的希望,壓在了自己兩百常備身上。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