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擴建常備軍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擴建常備軍勢

第一百六十四章 擴建常備軍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李曉轉而看去,那名直接對自己出言不遜的人,只見他不過二十多歲,是本百姓里最年輕的人,并且可以看出他的身材十分健壯,一身肌肉,十分孔武有力,并非李曉平時看到的,這個時代多數日本人,因為營養不良,饑荒而導致的體型十分瘦弱。()

這可能是對方平日營養比較好的緣故吧。

李曉這樣揣測,本百姓就是家里有農田的,并且雇用別人來耕種自己土地,屬于地主階級這一范疇。在村里可以與名主,還有德高望重的老者稱作的組頭,三方共同商量決定村里大事。

李曉向對方問道:“你叫虎定是吧,為何這么說呢?”

那叫虎定的年輕人,不顧一旁又八郎拼命使眼色,霍然站起身來,大聲言道:“大人,還不知道吧,大人與河上大人那一仗,我亦有參加。雖說最后大人是贏了。但我飛驒人的擲矛手給大人帶來不小傷亡吧,所以大人此來是來報復的,我說的對嗎?”

“擲矛手?你也有參加過那一戰?”李曉微微一笑,問道,“這么說這些擲矛手都是你們有山之村的人呢?”

又八郎臉色巨變大聲言道:“回稟大人的話,是村里的那些年輕人不懂事,冒犯大人了,這點實在是他們的過錯,請大人原諒。小人愿意……愿意,就是傾家蕩產,也要將今年的稅賦交給大人,但請大人饒過他們一命。請大人憐憫。”

“請大人憐憫。”

頓時臺下又八郎,還有幾名本百姓跪倒作一團,唯有虎定一個仍昂然站著喝道:“名主求他作為什么,大不了是死,大人,你說不錯,那些擲矛手大多都是我們有山之村的。”

李曉哈哈一笑,突然沉下臉來,喝道:“虎定,你的真的不怕死嗎?如果對你處以磔刑你怕不怕?”

所謂的磔刑,就是男性綁在キ字架上,女性綁在十字架上,進行串刺,是一種很慘厲的刑法。

在長筱之戰后,織田家圍攻巖村城五個月之久,武田家大將秋山信友彈盡糧絕后開城投降。織田信長背棄對其不死的承諾,以磔刑將他處死。

李曉說要以磔刑處罰虎定時,所有人都是臉色一變,老邁的又八郎眼淚嘩嘩之下,痛哭言道:“大人,請你仁慈,憐憫我有山之村的百姓,虎定他的父母都很早亡故,所以少了管教,請大人放他一條生路。”

虎定哈哈大笑,言道:“名主,不要求他,我死就死了,怕什么。”

李曉暗暗點了點頭,這樣的人不懼生死,并剛直不阿,可以成為自己的武士。

李曉站立而起,言道:“虎定,除了你之外,本村還有多少人,參加過河上軍,與我一戰的。”

虎定頓時為之色變,言道:“你難道連他們都不放過嗎?此事我自己的做,就由我一人來擔當,不要連累別人。”

李曉點了點頭言道:“說得好,正是一人做事一人當,企圖置我于死地的河上富信,已被我所殺,所以我與他的恩怨已經了結。我不會因此遷怒于你們有山之村的任何一人。”

虎定聽李曉這么一說,驚訝得嘴巴張得大大,問道:“大人,你說的是真的嗎?”

倒是又八郎年老成精,生怕李曉又再度反悔了,趕忙言道:“多謝大人垂憐,我們有山之村上下百姓對此感激不盡,愿意為大人效死。”

李曉哈哈一笑,言道:“虎定,我說的當然是真的,不僅如此,我很欣賞你直言不諱的勇氣,所以我想讓你成為我的武士,不知你可否愿意?”

“武士?”

虎定一下子就蒙了,武士與百姓的鴻溝有多大,多么不可跨越他是知道的。

木下藤吉郎在織田信長手下整整當了七年,陪盡笑臉,盡心服侍,并多次立下功勞這才被織田信長正式提拔為足輕組頭,成為一名武士。

山本勘助因為殘疾緣故,走遍天下,四處求仕,快到了四十多歲時才成為一名武士。

而李曉卻一口氣承諾,讓初次見面,并普通百姓出身,并毫無寸功虎定,成為自己的武士,無疑是破壞了當時規矩。不過李曉是明國人,才不會管日本那么多的規矩。

虎定一下子拜下,誠惶誠恐地言道:“大人,虎定毫無作為,就被大人提拔為武士,不甚惶恐,請大人收回命令。虎定愿意在大人身邊,作為一名仆從,就可以了。”

嗯,對于虎定這份恭謙,李曉欣賞地點了點頭。

而師岡一羽亦然在旁言道:“大人,確實不易提拔,這樣會使得本家位序錯亂的。”

“好吧,”李曉從師岡一羽手里接過武士刀,然后言道,“日后等你為我立下了大功,再提拔為武士不遲,現在就追隨我身邊吧。”

“喔!”

虎定興奮地答應一聲,這一次他不僅沒死,反而成為領主大人隨侍,雖現在不是武士,但領主大人承諾過他,只要讓他立下功勞,就提拔為武士。

這一切令虎定有種恍然一夢的感覺,仿佛生活在不真實之中。

李曉謝絕又八郎挽留招待的請求,走出了他的大屋。

村子外面又擁聚了大批的百姓,顯然他們都是在等待屋子里的消息。

李曉站在臺階上,居高臨下地掃視過眾人,然后大聲言道:“百姓們,我是這里的新地頭李曉,我出身自明國。大家的難處我已經明白了,所以今年的稅賦延遲秋收后再交納,并且減半。”

李曉話音一落,無數百姓都是興奮激動起來,紛紛拜下感謝李曉的恩德。

李曉繼續言道:“不過本家的主公,命令我在此筑城,筑城一事,必須用到大家。所以大家必須要參加,我也不會虧待你們,服普請役的每名百姓一律每人每日兩份扶持米。”

李曉話音這么一落,在場百姓激動之情,更勝于方才。

以往服普請役時,領主哪里還會給扶持米的,每次去還都是自己的吃喝,還是自攜干糧的。

李曉這相對宅心仁厚之舉頓時贏的了領民們的擁護,而虎定更感覺自己沒有跟錯了人。

但對于李曉而言,修筑神岡城才是第一要務,現在是七月,神岡城必須十月大雪到來前筑成,否則到時候天氣一惡劣,根本沒辦法修筑,只能拖延至來年。

而等到明年開chūn,積雪融化,山道可以通行時,武田家就會將囤積在安曇郡的軍糧,源源不斷從山道上到神岡城囤儲。

因為大雪的緣故,飛驒國用兵的時間就是那么半年,這一拖延,無疑更關鍵的是推遲了,武田軍攻打飛驒國的用兵時間。

筑城年一旦拖延到明年,正違背了武田信玄下達的期限。

所以對于李曉而言,無論如何,要在今年十月之前將神岡城建好。

不過相對于天氣,人手各方面的考量,李曉更擔心的是姊小路家的干擾。

從姊小路家的考慮,他們絕不會容許武田家在他們家門口,建起這樣一座攻擊的前沿城市,而江馬家的態度很明了了,不給李曉添亂就好了,更不可能來給李曉幫忙。

所以李曉必須先在本地打好根本,并在此招募一支人馬,加強自己的常備軍勢。

否則憑著現在區區一百人,根本不足以抵御姊小路家的襲擾。

因此這個虎定,就是李曉考慮籠絡當地勢力的一步,只有籠絡了當地勢力,才能牢牢在當地扎根,否則怎么樣而言李曉都是外人者,對姊小路家的來襲沒有很好的辦法。

在得到有山之村的百姓支持后,李曉就直接向又八郎,虎定言明要在,自己的領地內招募一支一百規模的常備。

如果是像之前與河上家之戰,那般的精銳擲矛手,是有多少要多少。

作為常備軍勢,李曉依舊開出的是年俸七貫,加兩份扶持米的待遇。這一俸祿對于一貫貧窮的飛驒百姓而言,簡直是一份高薪。

李曉本來以為又八郎,虎定會為此高興不已,但誰知又八郎,虎定兩人的臉上卻露出了為難之色。

李曉詫異之下一問才明白了情由。

原來不是他們讓村里的伐木人擔任李曉的常備,而是那些擲矛手的身份,是賤民。

在公元47世紀時,飛驒對于當時的大和朝廷而言,還是偏遠貧瘠之地,所以就成了貶官和犯人流放之地。

其中很多人貶為賤籍,他們也就是當時社會最低層的賤民,身份比之普通百姓還要低一等。

賤民也有賤民的用途,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佛國,所以一般人,就是普通百姓也不從事屠宰和制革業,這一行業也只有賤民才能從業。

對于當時武士而言,他們雖普通不吃肉,但是皮革卻可以拿來作鞍做鎧甲,所以這也是賤民的需求。

而飛驒國的伐木人,就被朝廷罷黜流放,世代為賤籍。

作為賤籍,他們平日沒有顧及,但可以上山打獵,并以為食肉為勝,特別飛驒又盛產野熊,熊肉,熊掌更是有營養之物。

正是他們飲食不缺,又每日伐木,所以身體格外健壯,遠遠超過這個時代每日兩餐不飽,并且整日吃素的普通百姓。

但是盡管如此,因為平日他們的身份之低微,連普通百姓都不如,所以大名是不會將他們招募為足輕的。

這次河上家破釜沉舟決心反叛,所以到處拼湊軍勢,因此破例征募有山之村的伐木人,作為擲矛手的奇兵。

而這支奇兵就在與李曉的武田軍常備交鋒中,用投殺擲矛的方式,建立了大功。

在又八郎,虎定的思維里,覺得李曉會嫌棄他們賤民的身份,所以不會征召他們為常備。

但偏偏在李曉這個現代人思維之中,就恰恰沒有這個考慮。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