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升任城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升任城主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升任城主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甲斐,武田家本城,躑躅崎館。{手.打/吧}(wap)

武田家兩萬出征上野的甲信大軍,已經凱旋而歸。

在武藏松山城城下,武田北條聯軍一共近五萬大軍,苦戰圍城近五個月,仍就不克。

松山城守將上杉憲勝出身自深谷上杉家,后繼承自河越夜戰斷絕的扇谷上杉名跡。

在永祿四年,上杉謙信率十萬關東聯軍出陣小田原,拔掉武藏要沖松山城,就命上杉憲勝在此駐守,巖付城主太田資正,安房國大名里見義弘協防。

上杉謙信的目的,以松山城這座堅城扼住北條家出入上野國之咽喉。

上杉憲勝并非庸才,而松山城更是一座有名堅城,城中裝備有眾多鐵炮,武田軍攻城之下損失慘重,武田家鐵炮大將日向藤九郎戰死,名武士米倉彥次郎中彈險些身死,后來喝了一碗馬糞,吐出鮮血,才免于身死。

因為強攻數月未果,武田軍傷亡慘重,最后武田信玄想出辦法,調來了挖金山的‘金掘眾’,在城下挖了三條地道入城,并一舉攻陷松山城外城。

這才使得松山城陷入彈盡糧絕之絕境,上杉憲勝不得已下只能降伏。

聞之松山城落城的消息,上杉謙信的八千援軍才剛剛抵達廄橋城。

上杉謙信一怒之下,發書斥責太田資政救援不利,并將上杉憲勝兩個作為人質的兒子,一起處斬,于是好容易由上杉憲勝繼承的扇谷上杉家,這回真正地絕嗣了。

武藏國前沿的松山城已失,關東群豪也已經離心,所以上杉謙信夢想再如上一次匯集十萬大軍,圍攻小田原已變得不可能。

上杉謙信也未甘心吃虧,轉而攻滅附庸北條家的兩個小豪族小山家與佐野家,擴張了領地之后,最后率軍返回了越后。

不過盡管做了努力,但上杉謙信,在關東影響力還是進一步衰退了。

而北條家此刻也將戰略重心向東轉移,起因是攻打松山城時,安房國大名里見家數度出兵襲擾北條家的后路。

此舉令北條氏康大為惱火,于是攻下松山城,平定下武藏的局勢后,就向安房國用兵,先平定后方再說。這就為兩家第二次國府臺合戰埋下了導火索。

由于上杉,北條在上野的勢力退卻,武田家漸漸將西上野除箕輪城一塊,統統劃入了自己的勢力范圍。

躑躅崎館內,武田信玄設宴款待此度出陣松山城的有功之將。

而作為嫡子武田義信,四男武田勝賴亦有出席。

自巖拒城之戰后,在武田家家臣們,一直以為武田義信就在東光寺養病,而事實上武田勝賴知道,這是武田信玄為了懲罰了武田義信在之前內通上杉家之舉動,將他幽閉于東光寺中已有大半年。

這既是武田信玄對武田義信的警告,也是一種處罰。

但據說武田義信在東光寺幽閉期間,一副洗心革面的樣子,平日勤讀軍略,內政時務不說,看完之后,還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呈給武田信玄瀏覽。

武田義信并且還每日抄寫佛經十篇,以此祝求武田信玄身體康健。

這一系列的舉動,與他以往判若兩人,連武田信玄對他也是大為改觀,這一度武田軍凱旋而歸,就結束了他的幽閉,讓他出來參加宴會。

武田勝賴看去只見宴會之中,武田義信神態從容,始終笑容滿面,絲毫不見有受過幽閉的委屈。

武田義信的母親三條夫人出身公卿,所以他自小接受教育也是公卿的一套。

武田義信的態度舉止都是京城風雅人士的大家風范,這一舉動令在場武田家的老臣宿將們,都感到十分贊賞,覺得他確實有將來武田家家主的風儀。

宴會之中,武田義信更是數度帶頭祝酒,恭賀武田信玄從武藏凱旋而歸,弄得氣氛十分融洽,將眾人目光都吸引在自己身上。

這點卻令同樣從上野國建功而歸武田勝賴的風光被他搶去了不少。

“勝賴殿下。”

武田勝賴轉過頭去,原來是真田幸隆。

真田幸隆今年五十一歲,身形本就頗似瘦弱,但年老之后更顯得有幾分佝僂。不過就是這樣貌不起眼的小老頭,他身上涌現的智慧卻是不可估量的。

當初武田勝賴依據李曉所說,去松尾城親自請真田幸隆出山,作為筆頭家臣來輔佐自己。

這一特殊的禮遇,頓時贏得了真田幸隆真心投效。真田幸隆正式表示表態,真田家從此以后將全力支持武田勝賴奪嫡一事。

這一消息,對武田勝賴又驚又喜,真正將真田幸隆視作了自己的心腹。

而真田幸隆不負武田勝賴所望,成為筆頭家臣辦理的幾件事情,都極為漂亮,頓時將大熊朝秀留下的爛攤子,打理井井有條。武田勝賴家臣團上下都一致信服,認為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與山本勘助并駕齊驅,就是素來挑剔的大熊朝秀,也對真田幸隆甘拜下風。

并且真田幸隆的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如此,武田義信在幽閉東光寺期間,人雖不能離開一步,但仍是暗中指示飯富虎昌,跡部信秋在背后暗暗搞武田勝賴的小動作。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武田義信如此暗中捅刀子,小動作,確實令武田勝賴防不勝防。

但自從真田幸隆來了之后,武田義信這暗中搞得小動作,小陰謀,轉手被他云淡風清般的化解。

武田義信碰壁幾次后,也開始收斂,減少了下手次數,但如此從容的手段,仍令武田勝賴感覺真田幸隆仍是游刃有余,未盡全力。

果真如李曉所評價,真田幸隆真是一只在山中修煉千年,年老成精的老狐貍。

因此武田勝賴越發看重真田幸隆,以及他背后真田家的助力。而真田幸隆除了武藝不行以外,在才具權謀上的能力,簡直是山本勘助和李曉,兩個人加一起的綜合加強版。

面對真田幸隆的詢問,武田勝賴搖了搖頭,言道:“上一次沒有讓我兄長下臺,這回他幽閉解除,必然卷土重來,我要暫避他的鋒芒了。”

真田幸隆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地言道:“殿下,你錯了,自上次義信殿下內通上杉家一事后,在主公的有力壓制下,他的勢力已大不如前。這是他不甘心承認,眼下他越是跳出來顯示自己的嫡子地位,不過是試圖去拿回他以往丟失的東西而已,想證明自己勢力仍在,但越是如此,反而越顯得自身的心虛,底氣不足。”

武田勝賴聽了點點頭,顯然覺得真田幸隆說得很對。

正在真田幸隆與武田勝賴相談之時。

卻看見武田義信朝這里走來,武田義信來到武田勝賴面前示意下真田幸隆告退,顯然有些話想單獨對武田勝賴說。

而真田幸隆臨走前給武田勝賴一個眼色,讓他小心應對。

眼下這一角落只剩下武田義信和武田勝賴二人。

武田義信看了武田勝賴一會,臉上掛著笑意,令人皆以為是兄弟二人友好長談。

而實際上武田義信話語中,卻陰惻惻地言道:“勝賴,看到我平安無事的被放出來,心底很失望吧。很好,沒想到你也長進了,也學會玩弄心機了。知道嗎?這一回你沒弄死我,廢除我的嫡位,是你最大的失策,這給了我東山再起的機會,你會因此后悔的。”

武田勝賴雙目冷然,毫不掩飾地言道:“兄長,我從沒想過針對你,只是你做出了如此背叛武田家的事情,還有什么顏面,去執掌這家督之位。放手吧,將來我會善待你的。”

武田義信冷哼一聲言道:“這一切還不是你逼的,你若不是爭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我何必與你為難。好吧,到了現在,也不必估計什么兄弟情誼了,我們將來只有一個人,能活著執掌我武田家,多說無益,以后日子長著,我們慢慢玩,看看誰先弄死誰!”

說完武田義信,伸手拍了下武田勝賴的肩膀,然后仰起頭哈哈一笑,從容而去。

這一幕令有心看向這里的人,都未看出什么異樣,只覺得不過是兩人友好的一次對話罷了。

這一番話之下,代表武田義信與武田勝賴兩人之間,連顏面上的和諧都沒有了,彼此扯破臉皮,正式相互宣戰。

眼下唯有武田勝賴留在原地面色鐵青,雙拳緊握之下,顯然十分不對勁。

真田幸隆一旁見,來到武田勝賴身邊,提醒言道:“殿下,請拿出一點城府來,不要讓人看出你的情緒。”

武田勝賴牙齒咯咯作響,仍未忍住,只能重重坐下。

真田幸隆一旁見了暗道不好。

而這一刻,武田信玄也發覺武田勝賴的不對勁,正要開口詢問時。

這時,大殿之中一名chā著百足蜈蚣小旗的使番,走了進來,顯然是有軍情。

這名使番進來后,在武田信玄面前拜下,言道:“主公,是捷報。”

武田信玄哦地一聲,一時想不起這捷報從何而來,問道:“你是從何處而來?”

“是飛驒。”

“什么?”

殿上眾武田家家臣都是方從上野國遠征回來,不知有對飛驒用兵一事,甚至也從未聽說過本家給與飛驒方向,派遣什么軍勢。

武田信玄目光一閃,問道:“是李曉送來的嗎?”

“是的,主公,李曉大人,馬場昌房大人在飛驒國協助江馬家擊退了姊小路家的軍勢。”

“哦?”武田信玄訝然,心想這李曉還總是能給他驚喜啊。

隨即武田信玄抽出文書仔細看去,然后滿意的點點頭,對家臣們言道:“李曉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不對,是總能給我出乎意料的驚喜。在李曉的攻略之下,現在北飛驒江馬家已答應與我武田家同盟,同意作為我武田家用兵飛驒,越中的先鋒,條件是將來攻下飛驒國之地,與我武田家各享一半。”

得知這一消息,頓時大殿之眾家臣都是又驚又喜,他們一直不抱有希望的飛驒國,竟然出來了這樣的意外之喜。

馬場信房首先向武田信玄賀喜言道:“恭喜主公,江馬家肯投效,我武田家在飛驒國就有了立足點,如此就打通了向越中用兵的通道。而更加重要的是,主公對越后兩翼并舉的戰略,得以實現”

武田信玄十分暢快地,哈哈一笑,言道:“不錯,信chūn,你的兒子,也是不錯,在李曉的軍報中,這一次他居功也不小。”

馬場信房點了點頭,馬場昌房與李曉的關系一向不錯,他也很高興兒子能與李曉這樣的人一同做事。

馬場信房之后,武田家群臣亦紛紛向武田信玄賀喜。

如此一來,宴會之上的氣氛更加熱烈,對于武田家而言,在上野,飛驒方面的用兵成功,可謂是雙喜齊到。

當即武田信玄在大殿上,頒布下對李曉的賞賜,首先是李曉夢寐以求的宛行狀,將他打下的飛驒國五千石領地作為他知行地。

而李曉原先的巖拒城城代,就由馬場昌房改任。

同時武田信玄又親自給李曉下令,命他在飛驒國的知行地上筑城,作為將來武田家出兵越中的中轉站。

城池筑成之后,李曉升任為該城城主,并兼任將來飛驒越中征討軍軍糧奉行,為將來武田家進軍越中,囤辦糧草。

武田信玄對李曉的賞賜一出,武田家家臣團一片駭然。

李曉是武田家非甲斐系家臣中,除真田幸隆,小幡憲重以外,第三名出任外樣城主的家臣。

而李曉爬升到這一位置,僅僅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宴會結束之后。

武田義信先去拜訪了他母親三條夫人,兩人久別見面之下,自然詳談許久。

之后武田義信回到他位于城中的居室之中,同樣的跡部信秋,跡部勝資這兩名他的鐵桿支持的家臣,亦然在他的屋內,一起商議密謀。

跡部勝資首先言道:“殿下,你不知道,方才主公宛行李曉封地時,那四郎臉上的表情,有多高興,那樣子簡直仿佛,就是自己得到了封賞一般。”

跡部信秋亦開口說道:“殿下,現在局勢對我們十分不利,上野國方面,主公已交給四郎全權負責,而飛驒國方面,李曉這次又建立功勛,誰不知道,李曉原來是四郎麾下頭號大將,這樣我武田家上野,飛驒兩邊的戰功,不是都歸給四郎一人了嗎?如此繼續下去,對殿下嫡位的威脅,日后難以想象。”

武田義信點了點頭,言道:“你說的我如何不知。只是現在四郎,已經成了勢,并非以前,在真田一德齋的輔佐之下,我要想再動他,十分不易了。”

跡部勝資冷笑一聲言道:“殿下,我有一個辦法,四郎他不是向兩翼齊飛嗎,既然如此我們就斷他一臂,木曾谷的木曾殿下是殿下你的妹婿,并且主公也令他參與,此次攻略飛驒國。我們完全可令木曾殿下,替殿下你出面,負責飛驒國的攻略,將李曉的戰功給搶過來。”

跡部信秋點了點頭言道:“說的不錯,也不必搶過來,只需讓木曾殿下暫代馬場大人,出任飛驒國攻略總大將即可。這樣盡管讓李曉去前面拼殺,而得到戰功卻算在木曾大人頭上。如此李曉所有努力只能徒勞,這樣既壓制了李曉,又幫助了木曾殿下,這才是一舉兩得的手段。”

跡部信秋的提議不可謂不毒辣,但是跡部勝資卻大聲附和,大贊其父的妙計。

武田義信搖了搖頭,卻言道:“你說的是一條好計策,但暫時不必施行。”

“為什么?”

武田義信站起身來,言道:“此番幽閉東光寺,我想通很多道理,李曉是一員良將,連父親大人亦十分對他賞識,否則就不用從四郎那邊,調回身邊作為直臣。若將來我執掌武田家家督之位,若有李曉這樣的良將在身邊輔佐,稱霸天下將來是指日可待。”

“所以沒有必要給自己樹立,如此強大敵人,眼下他是父親的直臣,并非是勝賴的家臣,能想辦法就盡量想辦法,將他拉攏過來,若不行,就按照你說的手段,給我壓制住他,讓他一輩子不能夠翻身。”

說道最后一句,武田義信眼中寒光一閃。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