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八十四章 向食神進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向食神進軍

第八十四章 向食神進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晉升為侍大將后這段時間,算是李曉穿越來日本戰國后,過得比較愜意的時光。

在有與師岡一羽約定決斗的那三個月里,由于那必須活命的壓力催促,李曉差不多每天全時間地在起早貪黑在磨練武技,不敢有一絲怠慢。現在距離西上野攻略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李曉完全可以輕松地過完這段時間。

可惜作為一名野心勃勃的穿越者,李曉還有很多大計尚未完成,所以還是沒辦法清閑下來。

現在李曉一日的作息時間如下,每天早晨五點起床,然后不是自己打熬氣力,做些增強身體力量的訓練,就是與島勝猛,師岡一羽用木刀木槍一起作格斗訓練,以此來提高武技。

而李曉的其他武士,自然也是曾此機會鍛煉武藝,有時候李曉,島勝猛也會帶領他們,騎著馬到高遠町外鍛煉馬術,還有騎射。

鍛煉完兩個小時后,李曉就會回到自己屋子里,這時候擔任李曉家廚娘的小幡由貞,就會端出一鍋已經煮好的熱氣騰騰白米粥,來迎候李曉回來吃飯。

這時候李曉一般會邀請島勝猛,師岡一羽這兩個單身漢,到自己家里蹭飯。除了這四人外,小幡由美,幸若丸也會加入,大家喝著熱粥,然后就著一碟子的蘿卜干,吃完這一頓早飯,那溫馨的氣氛,頗有一家人的感覺。

早飯完畢之后,武士們繼續進行自己的訓練,而李曉則必須騎著馬去高遠城,眼下作為武田勝頼手下排名第三的家臣,李曉也并非清閑,很多軍務上的事,都要他來輔佐武田勝頼完成。

如果閑來沒事,李曉抽空教導指點一下武田勝頼和保科兄弟他們的槍法,怎么說自己也仍還掛著城主槍術師范的名頭,同時保科兄弟他們還是自己徒弟不是。

如此操勞完一個上午后,李曉就正式下班回家吃中飯,開始自己的業余生活。而接下來的空閑時間,李曉就開始認真研究籌劃著自己的賺錢大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家里多了這么多米蟲,還有修繕房屋的費用,李曉原本一點儲蓄,已花了差不多了。更何況以后李曉還要養兵養武士養馬,擴充自己勢力,來搶糧搶錢搶地盤搶女人,這都需要一大筆錢來維持他的軍費。

如果李曉還指望著武田勝頼手里的那一點死工資,那他戰國人上人的目標就根本不用指望

幸好李曉在大學選修的時候,聽了半調子的市場營銷課,好歹也不算雙眼前一摸黑,他至少知道在決定投入那個行業之前,就必須了解當地的市場。

于是李曉這幾日就開始拉著小幡姐妹倆,外加幸若丸一起在高遠町里逛街,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

高遠町,規模和商業流通性,還有人口數量,在信濃中部僅次于諏訪之町和小諸之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兩個町都是位于中山道的干道上,并連接甲州街道,北國街道,每天都有往來的客流和商流經過,所以商業繁華度自然不會差。

高遠町,不過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町,而且建成有一定的歷史,其主要的商流是來自三河方向,每隔幾天都會有來及三河的商隊將,昆布(海帶),海苔,,牡蠣,沙丁魚,柴魚,鹽,甚至還有俵物之類的海產品,拿到山地地區高遠城的座來販賣。

然后商隊再從本地的座里收購一點木材,炭薪,蕎麥,蘿卜山桃、板栗之類的山地特產,再運回沿海地區,通過如此方式來進行商業流通。武田家也根據商隊的往返,在路上收點過路費什么的,來作為高遠城收入的一部分。

走出大門后,李曉和小幡姐妹她們沿著町里的土路,向外閑逛。

李曉他們依次走來是家臣屋敷,武士屋敷、足輕屋敷、這些都是高遠城武士足輕的住宿地,是按照身份高低從里到外排列,身份越高住得離城就越近。

走出武士足輕居住區后,就是町人居住區和寺廟。寺廟這里不定時會舉行一些典禮,到時候附近村里町里,信仰佛教的百姓就會聚集到此處,就和中國廟會一樣,十分熱鬧。

高遠町的最外層,就是商人職人的居住區。商人職人的居住區里,開設有壟斷專營的,稱為座的商工業行當。類似于鹽座,油座,米座,魚座,材木座,紺座,甚至還有金座,銀座,這些與人生活日常所需息息相關的行當,都被座所壟斷,實行專營專買。

這樣的座組織一般都與當地大名有著密切關系,若與大名關系不好,座組織甚至可以通過抬高米,鹽之類生活必需品的物價,來打擊大名在這一區域的統治。

所以說李曉要想插手這類行當的生意,基本是沒有可能的,就是武田勝頼拿這些日本本土的托拉斯組織,也是沒多少辦法的。

現在李曉所在的是,高遠町中商職人區中最繁華的地方,相當于高遠町的CBD中央商業區。沿街上隨處可以聽到喧鬧聲,還有鍛冶屋里傳來一輕一重叮叮的打鐵聲,經過賭坊時候還聽到里面甩動色子的唰唰聲,和賭徒高叫的聲音。

這里街邊的屋子都是雙層結構,下面是店鋪,上面住宿的那種。而小幡姐妹們早就按捺不住,沖進了一邊的吳服屋,一副雙眼放光地樣子,挑起了吳服來。

李曉苦笑一聲,他現在可沒時間陪女人買衣服,他是來尋找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商機的。于是李曉與幸若丸兩人,兩人去街邊攤里買了兩串用竹簽叉起的糯米團子,一邊吃香氣誘人糯米團子,一邊繼續沿著這條街閑逛起來。

一路走來,迎面往來的路人,有腰胯武士刀,光腳走路的浪人,背負著一個大箱子的行腳,還有挎著一籃子蕎麥的婦人,手捧放在盛水木盆里的豆腐回家的町人們,人流量是相當的不錯,而且今天還并非什么廟會,集市這樣的日子。

從以上得出結論,高遠町,并不缺乏具有一定購買力的人群,完全適合開展商業活動。

李曉想起以前聽得那半吊子的營銷課上所說,與賺錢息息相關的行當無非就是吃穿住行這四大塊。

吃無疑是排在首位的,李曉考察了一下高遠町日本人當時吃的水平,發覺當時日本的小吃文化,遠遠沒有后來時發展的那么精致。由于這個時候,白糖對這個時代日本人來講還是一種奢侈品,整個日本所也只有界町的一些商人,還有有錢的大名們,才見識過一點葡萄牙,荷蘭人帶來的南蠻糖塊。

因為糖沒有普及,所以糖炒栗子,豆包等后來普及日本的名小吃,這時候都沒有發展起來。所以眼下日本最普及的小吃,就是炒年糕,糯米團子兩種,或者說也只有這兩種小吃吧。

好吧,如此就讓我李曉,來成為引領日本食品行業的新食神吧。

下了這個決心,李曉自信滿滿地和幸若丸一起,叫上還沉迷在吳服屋里的小幡姐妹們,回到自己的家里,準備向他們兜售自己的生財大計。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