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第五十七章 上杉謙信出陣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七章 上杉謙信出陣了

第五十七章 上杉謙信出陣了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幸福來敲門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正當李曉與北條綱成斗到最后一刻,北條綱成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李曉大喝一聲,槍頭崩地一下甩頭,猶如纏蛇一般,壓著北條綱成的槍身直貫對方的胸口。北條綱成要閃避之時,已經晚了。李曉手中的三間槍,順著滑溜,乍然之間扎中了他的右大腿。

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所有北條家的將領都啊地一聲站了起來,而一直坐在主位上,安然不動觀戰的北條家家主北條氏康,握著檜扇的手此刻也不禁輕輕一抖。

同時就在此刻一名北條家的將領,從陣幕之外走入,附到北條氏康耳邊低聲地說了幾句話。

北條綱成被李曉這一扎,直打得身子一頓,若換作平素裝有裝有槍頭的槍桿,北條綱成挨著這一下右腿早就血如噴泉了。

但是北條綱成受此刺激,反而更激發了他性子里的悍勇之色。只見他大槍一橫,嘣地一聲,架開李曉的槍桿,身子猛地突進幾步,揮動手里的長槍朝李曉攻去,在比試中居然第一次攻進了李曉三間槍的槍圈之內。

觀戰的武田信廉面色有些鐵青了,這槍術比試,其實北條綱成已經輸了一招了,但他卻繼續這么戰下去,明顯還并不想認輸。可事實上也沒有足夠理由指責北條綱成,右大腿畢竟不是要害,誰不能判定因為此處受傷,就不能再戰下去。

用大槍這種長距離兵器的,最怕被人攻進圈子里面,特別又是三間槍這種長兵器。這情景猶如百萬大軍在外,而主將中軍大帳卻被人劫營了一般。

看著北條綱成的槍頭直捅李曉的右肋而已,這可是李曉最兇險的一刻。若是被北條綱成刺中肋骨要害,這次比試北條綱成不僅沒敗,反而還會勝了這一場。

可是李曉在這一刻,居然將大槍收了回來,擋住了北條綱成這一槍。

當初李曉學大杠子槍時,老干部就和他說最正宗的大杠子槍法基礎的招數,只有三個動作是‘攔,拿,扎’,至于搕、挑、崩、滾、砸、纏、架、挫、擋,分別是從這三個動作演化出來的。

攔是就阻止敵方槍的攻勢,拿為攔住對方槍后向下壓,扎就是最后的直刺!

真正的槍術高手與對手交手,每攻出一槍都蘊含著‘攔,拿,扎’這三個動作,這既然包含著攻擊,又蘊含著防御。

同樣的在戰場上,你用槍捅翻了敵人,絕不是慶幸的時候,必須迅速將槍尖抽出,誰又知道,敵人臨時前會不會抓住你的槍,讓同伴空出機會殺了你。

李曉在千鈞一發之際,將三間槍收回,重新又向北條綱成攻出一槍。正如所提到的,這一槍包含了‘攔,拿,扎’三個動作,不僅攔截住了北條綱成攻向自己的一槍,還順勢拿壓,迅速轉守為攻,并再度將對方迫出了李曉的槍圈之外。

北條綱成方才好容易才扳回的主動,頓時又化為烏有。

“停手。”

北條氏康將手中檜扇向下一壓,大聲言道喝止了兩人繼續的比試。

武田家眾將領心底紛紛大罵,這分明不是耍賴嗎?堂堂大名北條氏康眼見自己頭號猛將就要敗北,居然在這一刻喝止了比試,實在太卑鄙,詛咒你生孩子沒屁眼。

李曉和北條綱成都將手里的槍,插在地上,彼此都在呼呼地喘著粗氣,并且滿身大汗。

北條氏康緩緩站起身,走到比試場地中央,從左到右掃視了一番在場的北條家武田家眾將,沉聲言道:“我剛剛接到忍者眾傳來的密報,就在昨日越后的上杉輝虎,從春日山城出兵了。”

“什么?”

“上杉輝虎出兵了?”

“上杉輝虎的目標在哪里?”

北條家武田家的將領們,聞言后紛紛追問,將李曉與北條綱成比武之事拋在腦后。

北條氏康徐徐言道:“最終目的地,現在不清楚,但是有很大的可能,上杉輝虎是要經上野國,來解松山城之圍的。”

聞之上杉謙信再度出陣關東的消息,武田家和北條家都立即結束了酒宴。

次日北條家已經明確傳來消息,鑒于上杉謙信出陣,他們準備撤除對松山城的包圍,收兵回小田原城。

聞之此消息,武田軍立即召開軍議。

軍帳之內,武田信廉依舊還是穿著和武田信玄一樣總大將的鎧甲,坐在居中位置的馬扎之上,手里扇著的折扇,正是當初那幅雨山墨竹圖,上面還有那首李曉贈給他的那首蘇東坡的詩。

自武田信繁隱居之后,武田信廉就成為武田家一門眾中的筆頭,位次和在武田家的話語權,僅此位于信玄之下。不過武田信廉本身并非把心思都放在此道上,平時的武田信繁看起來更像是一位熱衷于畫畫的文化人,與生活也多是與人一起作作和歌、吟吟詩、跳跳能舞,看看能劇。

這樣對他而言才是平素最哈皮的生活,但作為一名武將,指揮全軍,他亦然也是相當出色,所以此次他既作為影武者,同時又以總大將的身份決斷這次軍議。

不過武田家一向采取家臣團合議制度,武田信廉,甚至武田信玄本人雖可以主導軍議的進程和結果,但一般對最后家臣團合議的結論都是會采取接納的態度。

現在軍帳內,除了武田信廉外,地位最高的就屬武田家嫡長子太郎武田義信,他不僅是嫡子的身份,同時也是本陣的陣代,軍中地位也僅此于武田信廉。

武田義信之下,就是跡部信秋這樣武田家譜代家臣。

其他各備隊的指揮官,如武田勝賴,小幡憲重,木曾義昌,真田信綱各按位次坐在馬扎上。

剩下就是土屋昌次,三枝守友,曽根昌世,諏訪滿鄰,小幡信貞,保科正俊,李曉也作為‘觀眾’在下方旁聽,一般而論,他們只要帶著耳朵就好了,,沒有決定權,甚至在沒人問到你的時候,連發言權都沒有。

不過山本勘助身份特殊,作為武田信玄的前任軍師,他還是以軍師地位,具有對軍議討論的建議權。

軍議一開始,武田家眾將們先集體鄙視了一下北條家畏敵如虎的心態,似乎北條家自從小田原一役后,已被上杉謙信打得膽寒,連與越后軍一戰的勇氣也沒有。一萬六千的大軍,連上杉謙信的旗印都沒看見,就毫不猶豫地準備卷鋪蓋走人。

接下來軍議的內容是,現在北條家走了,我們武田家的三千軍勢該怎么辦。

據說上杉謙信這次出兵,并沒有作什么動員,所以令武田家北條家在越后的細作反應慢了一步。但這樣也說明上杉謙信手頭上的兵力絕對不多。

據武田家在越后探聽情報的戶隱忍者眾回報,上杉謙信此次從春日山城出兵,身邊所帶的兵力似乎不足五千。


上一章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