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家丁第八百一十四章 科舉改革風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紫微>> 超級家丁 >>超級家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四章 科舉改革風波

第八百一十四章 科舉改革風波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7日  作者:紫微  分類: 架空歷史 | 紫微 | 超級家丁 


陳小九不僅決定要做主考官,并且還要野心勃勃的改組科舉制度。品書網

現在科舉制度是三三制,也就是每隔三年,才能舉行一次科舉,鄉試三年一次,考眾者為舉人。

舉人在往上考,稱為會試,由禮部主考,三年一次。

但是在這樣死板的規矩下,會讓很多有才的學子終其一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也無法完成心里的期望。

假如一個飽讀詩書的才子,在鄉試的時候,出了意外,就要等待三年,若是會試再出了意外,又要等上三年。

這樣里外里算起來,最少就是六年。

可一個讀書人的青春,又有幾個六年可以等待得起呢?

這個弊端陳小九心知肚明,他決定改組科舉,將鄉試和殿試改為一年一考,并且鄉試排在前面,殿試延后兩個月考試。

如此一來,考中鄉試的舉子、便可以緊接著進入京城會試,既不耽誤青春,也有助于朝廷網絡人才!

另外一條,便是改革考試內容,。

往屆的考試,為顯示出才子多么的博學多才,將《詩》《書》《禮》《樂》《典》的作用,夸張的放大,而將《策論》的作用,卻無限制的縮小,而這對于選拔人才來說,完全就是相悖的。

《詩》《書》《禮》《樂》《典》晦澀艱深,有些東西更是糟粕,是毒瘤,是過時的迂腐思想,憑著這些陳年老舊的東西,又如何能治理朝政?難道誰的詩做得好,誰的字寫得好,就一定能治理好朝政嗎?

當然,陳小九這些心里話當然不會說出來,真話傷人,往往要披著一層外衣,通過靈活的手段解決掉。

所以,陳小九決定,至少在今年,便一定要減少《詩》《書》《禮》《樂》《典》的比重,而將《策論》的作用,提高到一個很顯著的地位。

策論,就是根據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的文章,一事一議,一篇文章只表達一個觀點,簡潔而有力,犀利而練達。

而通過考生的思想、內涵、世界觀、價值觀,來判定考生的品德操守、應變能力、政.治智慧!

以上兩條,都是在純理論上過篩子。

而陳小九更計劃在理論知識達標的基礎上,在進行現場實戰,實地考察考生的應變能力、觀察能力。

陳小九思索許久,決定追加一個情景劇的審案模式。

找一些群眾演員,表演糾紛、矛盾、利益牽扯,讓才子們根據情景劇,當場分析,當場斷案。

憑借斷案的結果,便可以判定考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管理能力,也好做到人盡其才。

陳小九計劃好了之后,便在第二日清晨,將自己總結的“改革科舉制度,修訂科舉內容,添加實測審案”三條建議,寫成書面奏本,呈給皇上與眾位大臣預覽。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朝堂這些官員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渾然沒有想到陳小九會如此大刀擴福的進行改革。

陳小九這一個突兀的計劃,完全把蕭丞相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完全可以揣測道陳小九的‘良苦用心’。

拋出陳小九想要做科舉改革的奠基人不說,這廝分明是想先入為主,妄圖通過干涉科舉改革,讓自己順理成章的提前成為這次科舉的主考官。

蕭丞相心中慍怒,急忙向袁卓建使了一個眼色。

袁卓建領會,急忙出列,陳詞道:“啟奏皇上,末將以為陳大人所言荒唐無度,不分主次,實乃幼稚之舉。”

群臣終于安靜下來,也知道蕭丞相又派人出來發難了……

“袁將軍說得好,您一個帶兵的將軍,不禁要日夜訓練,還能如此關心科舉,您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啊。”

陳小九直面袁卓建,犀利的嘲諷。

袁卓建老臉一紅,硬著頭皮道:“身為大燕朝臣,自然要能者多勞,為皇上分憂解難。”

“袁大人,您這句‘能者多勞’說的很好,足見袁大人一片赤誠之心。”

陳小九先是贊揚了一句,方才厲聲質問道:“不過,我心直口快,倒想問一下袁將軍,曾經發生在江浙的那場暮平之戰,您為什么屢戰屢敗?”

“我又聽聞北方突厥在大肆侵占我大燕領土,百姓家園遭受踐踏,您為什么沒有御敵于國門之外?”

“福建定南王有不臣之心,你為什么不帶兵扼守,反而處處綏靖,示敵以弱?”

三個連珠炮似的發問,將袁卓建擠兌的無法作答,滿朝文武三百多雙眼睛,俱都帶著點點戲虐的笑意,向袁卓建望過來。

袁卓建哪里受得了這等鄙視,那張老臉騰地泛紅,心中怒火陡升,想著當場將陳小九反駁回去,但偏偏陳小九說得都是實情,讓他無法爭辯。

可是這樣當著滿朝文物的面,赤.裸裸的將他的臉打得啪啪作響,實在有些下不來臺面。

袁卓建一張老臉紅的發紫,雙拳攥得緊緊的,心中怒氣發作不得,只好向蕭丞相求救。

蕭丞相也知道是自己盤算失誤,才讓袁卓建陷入了如此尷尬的境地,忙輕咳一聲,出面解圍道:“陳大人所言,俱是實情,但其中很多事情,涉及到時局,人情,還有我大國禮儀,處理起來,哪里是那么簡單的,自然不能隨意的兵戎相見,謹慎處置,方為正道。”

老皇帝坐在高臺上,聽著陳小九隸數國事衰弱,心中無比的失落,看著袁卓建被擠兌得下不來臺面,暗中又覺得無比高興。

見到場面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老皇帝忙虛偽的解圍:“陳愛卿,袁將軍勞苦功高,也有苦衷,愛卿就不要過于較真了吧?”

陳小九忙趁機收回利劍,委婉道:“皇上所言極是,是臣孟浪了,但臣就是這個直脾氣,有一說一,還望皇上不要見怪,也希望袁將軍不要見怪。”

袁卓建終于松了一口,剛要歸隊,卻見陳小九又向他開炮道:“袁將軍,我剛才提出的改革意見,您通盤否認,可否當著滿朝文武、說出道理來?”

“這……”袁卓建一聽,嚇得直往后躲。

陳小九一腳搶先,截住袁卓建后退的身姿,逼問道:“袁將軍,您別的不用多說,只要單單給我指出來,何為《詩》《書》《禮》《樂》《典》?他們加入科舉的作用體現在哪里?我剛才提到的《策論》又是什么?為何不能加重分量?還有我添加的那個實測審案又哪里不妥?關于這三點,請袁將軍一一回答,也好讓數百文武百官領教一下您的真知灼見。”

袁卓建是武將,是兵痞出身,是靠著蕭丞相溜須拍馬,一點點的爬上來的,哪里知道什么是《詩》《書》《禮》《樂》《典》?有哪里明白《策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那實測審案,他更是聽得一塌糊涂,便出來反駁。

而這三點,他是哪一條都答不上來。

袁卓建被陳小九截住,不讓歸隊,一張本就發紫的老臉突然變得慘白,忍受著群臣嘲諷的目光,結結巴巴道:“我不……我不知道,反正你那提議,就是不行。”

此言一出,群臣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老皇帝坐在龍椅上,也忍不住笑意。

陳小九笑得前仰后合,卻又緊跟著逼問道:“袁將軍,您對我剛才說的三點一竅不通,又憑什么說我的改革意見不行呢?您是內閣輔臣,又怎么會如此不明事理?”

袁卓建被逼的無路可退,心中發急,也顧不得許多,指著蕭丞相,結結巴巴道:“是蕭丞相說的不行,又不是我說的。”

群臣驚呼成一片,一雙雙眼眸齊刷刷的向蕭丞相望過來,只把鎮定如常的蕭丞相也看得混不自然,臉色蒼白,心神難安。

陳小九笑望著袁卓建,若有深意道:“袁將軍,您身為大燕三軍之首,居然會乖乖的聽從蕭丞相的話,并且在您自己不理解的情況下,不惜黑白不分,為蕭丞相陳詞,嘿嘿……你們一丞相、一將軍,私交可是夠好的啊,當稱之為百官楷模啊。”

一邊說著話,一邊還舉起了大拇指。

文武百官從來沒想過,陳小九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前,將那所有都知道的秘密。毫無遮掩的說了出來。

這樣尷尬的一幕,讓那些大臣噤如寒蟬,誰也不敢胡亂發出笑聲。

蕭丞相面對著陳小九咄咄逼人的態度,心中一陣后怕:幸好自己已經將袁海、楊莫風送上西天,不然,陳小九憑借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就可以將自己鞭笞的體無完膚。

同時心中又覺得沉痛:若是楊莫風、袁海是好樣的,自己又豈能讓袁卓建這兵痞出面與陳小九斗嘴?

他,手下無強將,最終還是要我這老骨頭,親自登場!

蕭丞相輕咳一聲,出面先解釋道:“皇上,諸位賢臣,袁將軍心中也是反對改革科舉的,只是袁將軍不善言辭,自然說不明白,既然如此,還是由本相來替袁將軍說得透徹一些吧。”

袁卓建忙道:“正是!正是!有勞蕭丞相了。”

蕭丞相整理思緒,朗聲道:“皇上,我想試問一下,咱們這滿朝臣子,哪一個不是考科舉考出來的?《詩》《書》《禮》《樂》《典》那一個不是熟稔于胸?但是哪一個不是才智慧卓絕之輩?哪一個不是斷案高手?果然按照陳尚書所言,唯有加重《策論》、添加實測審案才是人才,那不是便向的說明,我們這滿朝所有的文官大臣,都是庸才嗎?”

請分享


上一章  |  超級家丁目錄  |  下一章